一种老鸦瓣叶片采收、加工和贮藏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568461发布日期:2019-12-31 18:38阅读:1088来源:国知局
一种老鸦瓣叶片采收、加工和贮藏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老鸦瓣叶片的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老鸦瓣叶片采收、加工和贮藏的方法。



背景技术:

老鸦瓣,别名山慈菇、光慈姑,是早春开放的一种野花。多年生小草本,地下具有卵圆形鳞茎,横径1.5-2.5cm,外层鳞茎皮灰棕色,纸质,里面生绒毛;线形叶子基生,一般有两枚条形,长15-25厘米,宽3-13毫米;花茎顶生一花,下具有线形苞叶;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至长江流域各省,其中安徽和山东分布较多,多生长在潮湿的丘陵和河沟边。

老鸦瓣是中医常用抗癌中药,在中医临床上常被用于治疗淋巴结核、乳腺癌、食管癌、胃癌等疾病,还可以用于治疗蛇、虫、狂犬咬伤。目前对老鸦瓣大多采收其鳞茎器官作为中药药材,而老鸦瓣主要来源于野生。由于老鸦瓣植株较小,倒苗后叶片很快枯萎腐烂,大量鳞茎器官遗失在土壤中难以采收,因此药农一般在老鸦瓣的地上部分尚未枯萎时进行采挖,而采挖时期不一致会导致老鸦瓣药材品质参差不齐。

而近年来研究发现,老鸦瓣叶片中生物量丰富,每100g叶片富含蛋白质29.4g,氨基酸27.8g,铁265mg,磷278.1mg,并且含有天门氨基酸、苏氨酸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β-胡萝卜素及铁、磷等多种矿物质,具有较好地保健和营养价值,可药用或加工成保健品。

因此,结合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以得到品质均一、发酵效果好、生物量高、营养成分丰富的老鸦瓣叶片的采收、加工和贮藏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老鸦瓣叶片采收、加工和贮藏的方法,该方法制备的老鸦瓣叶片发酵效果好、生物量高、营养成分丰富、抗氧化性强,具有药食兼备的保健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老鸦瓣叶片采收、加工和贮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采收:挑选叶片颜色为紫红或紫绿色、叶片长度为2-4cm、宽度为0.4-0.6cm的老鸦瓣叶子进行采收;

s2,清洗:将采收得到的新鲜老鸦瓣叶片洗净,在阴凉、通风环境下晾干叶片表面水分;

s3,漂烫:用热水对老鸦瓣叶片进行漂烫,水温为60-65℃;

s4,晾晒:将漂烫后的老鸦瓣叶片置于透光、通风环境下自然晾晒;

s5,发酵、贮藏:将晾晒好的老鸦瓣叶片包装后置于贮藏架,在阴凉、干燥、通风的环境下,发酵、贮藏6-30个月。

经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本发明采收生长状态符合要求的新鲜老鸦瓣叶片,对老鸦瓣叶片的长度、宽度、颜色进行严格筛选,挑选出的符合本发明生长状态要求的叶片中,生物量积累最为丰富;采收的新鲜老鸦瓣叶片经过科学可行的加工、贮藏工艺得到成品老鸦瓣叶片,成品老鸦瓣叶片发酵效果好、生物量高、营养成分丰富、抗氧化性强,具有药食兼备的保健功效,在老鸦瓣药材的应用上有广阔前景。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采收时用铲子沿老鸦瓣叶片入土2-4cm,将叶片挖出。

通过采用上述优选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收时沿老鸦瓣叶片入土2-4cm进行采挖,能保证采收到完整的老鸦瓣叶片。目前由于老鸦瓣植株较小,倒苗后叶片很快枯萎腐烂,大量鳞茎器官遗失在土壤中难以采收,因此药农一般在老鸦瓣的地上部分尚未枯萎时进行采挖,而采挖时期不一致会导致老鸦瓣药材品质参差不齐。而通过查看老鸦瓣叶片的外观比较容易确定叶片的生长状态,采用相同标准采收叶片能保证叶片品质的统一性。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老鸦瓣叶片与热水的体积比为1:5。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老鸦瓣叶片经热水漂烫的时间为1-2min。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经漂烫叶片颜色由紫红色或紫绿色变成鲜绿色。

通过采用上述优选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漂烫时,合适的料、水体积比和漂烫温度可以有效钝化老鸦瓣叶片中引发不良变化的氧化酶,令漂烫效果达到最佳,提升后续发酵、贮藏过程中老鸦瓣叶片的品质;合适的漂烫时间,能让老鸦瓣叶片漂烫后颜色依旧鲜亮,并且避免由于不当的漂烫时间导致老鸦瓣叶片漂烫不彻底或叶片中水溶性物质大量流失的发生。

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自然晾晒的环境温度控制为15-25℃。

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晾晒时间为4月中下旬-6月中下旬。

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晾晒结束后老鸦瓣叶片水分为8-12%。

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晾晒后叶片颜色由鲜绿色变为棕褐色。

通过采用上述优选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晾晒过程中老鸦瓣叶片曝露在空气中,叶片中活性营养成分进行反应。自然晾晒相对高温机械干燥,降低能源消耗、节约成本的同时,避免了叶片中营养成分在高温中变性破坏。

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老鸦瓣叶片由聚乙烯保鲜膜包装。

通过采用上述优选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选用聚乙烯保鲜膜包装贮藏老鸦瓣叶片,防止老鸦瓣叶片中水分散发和营养成分的大量流失,防止老鸦瓣叶片在储存时产生异味;包装好的老鸦瓣叶片放置在贮藏室内,具有一定的通风效果,老鸦瓣叶片自然发酵。

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环境温度控制在20-28℃。

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袋装老鸦瓣叶片每包的质量控制为2-3kg。

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将包装的老鸦瓣叶片置于贮藏架上,码放层数为5袋,底层与地面保持10-20cm距离。

通过采用上述优选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阴凉、干燥、通风的贮藏环境和合适的环境温度有利于老鸦瓣叶片长时间贮藏不发生霉化变质。

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发酵、贮藏时间24-30个月。

通过采用上述优选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经过检测,本发明技术方案制备的老鸦瓣叶片需要发酵、贮藏6个月以上方可以食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发酵、贮藏时间在24个月以上时,叶片散发浓烈的中药味道,并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发酵和药用效果达到最佳。

综上所述,本发明公开的采收、加工和贮藏的方法具有成本低廉,操作简便,节约能源的优点。本发明方法制备的老鸦瓣叶片营养成分流失少,发酵完全,产品品质好,可长期贮藏,药用保健价值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实施例1中老鸦瓣叶片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对dpph·的影响;

图2实施例1中老鸦瓣叶片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影响;

图3实施例1中老鸦瓣叶片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的影响;

图4实施例1中老鸦瓣叶片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对亚硝酸盐的影响;

图5实施例1中老鸦瓣叶片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还原力的测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1公开了一种老鸦瓣叶片采收、加工和贮藏的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s1,采收:挑选叶片颜色为紫红或紫绿色、叶片长度为4cm、宽度为0.6cm的老鸦瓣叶子进行采收,采收时用铲子沿老鸦瓣叶片入土4cm将叶片挖出;

s2,清洗:将采收得到的新鲜老鸦瓣叶片洗净,在阴凉、通风环境下晾干叶片表面水分;

s3,漂烫:用热水对老鸦瓣叶片进行漂烫,水温为64℃,老鸦瓣叶片与热水的体积比为1:5,漂烫的时间为2min,经漂烫叶片颜色由紫红色或紫绿色变成鲜绿色;

s4,晾晒:6月15日将漂烫后的老鸦瓣叶片置于透光、通风环境下自然晾晒一个月,自然晾晒的环境温度控制为25℃,晾晒结束后老鸦瓣叶片水分为11%,叶片颜色由鲜绿色变为棕褐色;

s5,发酵、贮藏:将晾晒好的老鸦瓣叶片由聚乙烯保鲜膜包装后置于贮藏架,每包3.0kg置于贮藏架,码放层数为5袋,底层与地面保持18cm距离,在阴凉、干燥、通风的环境下,发酵、贮藏27个月,环境温度控制在26℃。

本发明科研人员从实施例1制备出的老鸦瓣叶片中采集出老鸦瓣叶片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并做了一系列抗氧化性能的实验,由图1-5表征。

如图1所示,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的清除试验是目前测定样品抗氧化作用的重要指示系统之一。老鸦瓣叶片水提取物实验数据的浓度梯度在1-5mg/ml范围内时,对(dpph·)的清除率增幅相对平缓,但清除效果很好,当实验样品的浓度为5mg/ml时,水提取物清除dpph·的百分率达到95.80%。醇提取物浓度梯度为1-4mg/ml时,清除dpph·的效果随着浓度的增大而显著增强,有明显的剂量效应,浓度梯度在4-5mg/ml范围内时清除效果趋于平缓,当实验样品的浓度为5mg/ml的时候,老鸦瓣醇提取物对清除dpph·的百分率达到70.88%。

如图2所示,老鸦瓣叶片水提取物浓度梯度在1-5mg/ml范围内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的增幅很小,当实验样品的浓度为5mg/ml时,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百分率达到56.41%。醇提取物浓度梯度1-3mg/ml范围内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的增幅明显,浓度梯度3-5mg/ml范围内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增幅减缓,当实验样品的浓度为5mg/ml的时候,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百分率达到41.24%。在一定浓度内,老鸦瓣叶片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性都随提取物浓度增加而增强。

如图3所示,老鸦瓣叶片水提取物浓度梯度在1-5mg/ml范围内时,清除率增长幅度不显著,即在此范围内,不同浓度的老鸦瓣叶片水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相近。醇提取物浓度梯度在1-3mg/ml范围内时,清除率增长幅度不显著,浓度梯度在3-4mg/ml范围内时,增幅增大,随后又减缓。但清除率都随浓度增加而增大,即抗氧化活性增强。

如图4所示,老鸦瓣叶片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对于清除亚硝酸盐的能力趋势大致相同,都表现在:浓度梯度在1-3mg/ml范围内时,随提取物的浓度增大,提取物对亚硝酸盐的清除效果平稳增强;浓度梯度在3-4mg/ml范围内时,对亚硝酸盐的清除效果明显增加,浓度梯度在4-5mg/ml范围内时,清除效果减缓。水提物和醇提物对于亚硝酸盐的清除率的差异在于浓度梯度在2-3mg/ml范围内和4-5mg/ml范围内时,醇提取物清除效果减缓幅度比水提取物大。在4mg/ml处,水提物与醇提物清除效果几乎一样,即样品浓度梯度在4mg/ml时,抗氧化效果大致相同。

如图5所示,老鸦瓣叶片水提取物的浓度梯度在1-2mg/ml范围内和3-4mg/ml范围内时,还原力的增幅明显。在2-3mg/ml范围内和4-5mg/ml范围内时,还原力的增幅平缓。老鸦瓣醇提取物的浓度梯度在1-5mg/ml范围内时,还原力效果稳定增加,增幅大致相同。

由图1-5分析得知,本发明技术方案制备得到的老鸦瓣叶片的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并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提取物的抗氧化性随提取物浓度增加而增强。

为了进一步证明本发明制备的老鸦瓣叶片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根据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制定了对比例,对比例没有实施例1中s3漂烫和s5发酵、贮藏的工序,其他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将对比例与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老鸦瓣叶片取样,对样品检测得到下表:

表1老鸦瓣叶片主要营养成分含量

由表1可知,采用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制备出的老鸦瓣叶片相比对比例,含有更多含量的营养成分,本发明选用的漂烫技术有效钝化老鸦瓣叶片中引发不良变化的氧化酶,提升后续发酵、贮藏过程中老鸦瓣叶片的品质;本发明公开的阴凉、干燥、通风的贮藏环境,保证了老鸦瓣叶片在得到良好发酵的同时避免霉化病变,延长了老鸦瓣的贮藏时间,经历充分发酵的过程,老鸦瓣叶片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2公开了一种老鸦瓣叶片采收、加工和贮藏的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s1,采收:挑选叶片颜色为紫红或紫绿色、叶片长度为3cm、宽度为0.5cm的老鸦瓣叶子进行采收,采收时用铲子沿老鸦瓣叶片入土3cm将叶片挖出;

s2,清洗:将采收得到的新鲜老鸦瓣叶片洗净,在阴凉、通风环境下晾干叶片表面水分;

s3,漂烫:用热水对老鸦瓣叶片进行漂烫,水温为62℃,老鸦瓣叶片与热水的体积比为1:5,漂烫的时间为1min,经漂烫叶片颜色由紫红色或紫绿色变成鲜绿色;

s4,晾晒:4月30日将漂烫后的老鸦瓣叶片置于透光、通风环境下自然晾晒1个月,自然晾晒的环境温度控制为18℃,晾晒结束后老鸦瓣叶片水分为9%,叶片颜色由鲜绿色变为棕褐色;

s5,发酵、贮藏:将晾晒好的老鸦瓣叶片由聚乙烯保鲜膜包装后置于贮藏架,每包2.5kg置于贮藏架,码放层数为5袋,底层与地面保持14cm距离,在阴凉、干燥、通风的环境下,发酵、贮藏15个月,环境温度控制在22℃。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3公开了一种老鸦瓣叶片采收、加工和贮藏的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s1,采收:挑选叶片颜色为紫红或紫绿色、叶片长度为3cm、宽度为0.5cm的老鸦瓣叶子进行采收,采收时用铲子沿老鸦瓣叶片入土3cm将叶片挖出;

s2,清洗:将采收得到的新鲜老鸦瓣叶片洗净,在阴凉、通风环境下晾干叶片表面水分;

s3,漂烫:用热水对老鸦瓣叶片进行漂烫,水温为63℃,老鸦瓣叶片与热水的体积比为1:5,漂烫的时间为1.5min,经漂烫叶片颜色由紫红色或紫绿色变成鲜绿色;

s4,晾晒:5月20日将漂烫后的老鸦瓣叶片置于透光、通风环境下自然晾晒一个月,自然晾晒的环境温度控制为20℃,晾晒结束后老鸦瓣叶片水分为10%,叶片颜色由鲜绿色变为棕褐色;

s5,发酵、贮藏:将晾晒好的老鸦瓣叶片由聚乙烯保鲜膜包装后置于贮藏架,每包2.5kg置于贮藏架,码放层数为5袋,底层与地面保持15cm距离,在阴凉、干燥、通风的环境下,发酵、贮藏24个月,环境温度控制在24℃。

实施例4:

本发明实施例4公开了一种老鸦瓣叶片采收、加工和贮藏的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s1,采收:挑选叶片颜色为紫红或紫绿色、叶片长度为2cm、宽度为0.4cm的老鸦瓣叶子进行采收,采收时用铲子沿老鸦瓣叶片入土2cm将叶片挖出;

s2,清洗:将采收得到的新鲜老鸦瓣叶片洗净,在阴凉、通风环境下晾干叶片表面水分;

s3,漂烫:用热水对老鸦瓣叶片进行漂烫,水温为60℃,老鸦瓣叶片与热水的体积比为1:5,漂烫的时间为1min,经漂烫叶片颜色由紫红色或紫绿色变成鲜绿色;

s4,晾晒:4月20日将漂烫后的老鸦瓣叶片置于透光、通风环境下自然晾晒一个月,自然晾晒的环境温度控制为15℃,晾晒结束后老鸦瓣叶片水分为8%,叶片颜色由鲜绿色变为棕褐色;

s5,发酵、贮藏:将晾晒好的老鸦瓣叶片由聚乙烯保鲜膜包装后置于贮藏架,每包2.0kg置于贮藏架,码放层数为5袋,底层与地面保持10cm距离,在阴凉、干燥、通风的环境下,发酵、贮藏6个月以上,环境温度控制在20℃。

实施例5:

本发明实施例5公开了一种老鸦瓣叶片采收、加工和贮藏的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s1,采收:挑选叶片颜色为紫红或紫绿色、叶片长度为4cm、宽度为0.6cm的老鸦瓣叶子进行采收,采收时用铲子沿老鸦瓣叶片入土4cm将叶片挖出;

s2,清洗:将采收得到的新鲜老鸦瓣叶片洗净,在阴凉、通风环境下晾干叶片表面水分;

s3,漂烫:用热水对老鸦瓣叶片进行漂烫,水温为65℃,老鸦瓣叶片与热水的体积比为1:5,漂烫的时间为2min,经漂烫叶片颜色由紫红色或紫绿色变成鲜绿色;

s4,晾晒:6月30日将漂烫后的老鸦瓣叶片置于透光、通风环境下自然晾晒一个月,自然晾晒的环境温度控制为22℃,晾晒结束后老鸦瓣叶片水分为12%,叶片颜色由鲜绿色变为棕褐色;

s5,发酵、贮藏:将晾晒好的老鸦瓣叶片由聚乙烯保鲜膜包装后置于贮藏架,每包3.0kg置于贮藏架,码放层数为5袋,底层与地面保持20cm距离,在阴凉、干燥、通风的环境下,发酵、贮藏30个月,环境温度控制在28℃。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