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反复使用的牙线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17886发布日期:2018-08-21 17:04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腔领域的一种牙线棒,特别是一种可反复使用的牙线棒。



背景技术:

牙线棒用于对牙缝中牙刷刷不到的部位进行卫生清洁,在牙线棒推出之前,人们使用牙线来取得同样的效果,使用时需要将牙线缠绕于手上进行牙缝杂物清理,相比于单纯的成卷的牙线而言,牙线棒具有更方便、高效、安全、卫生等优点, 牙线棒上平滑弧形牙线头设计、拉力牙线,可有效清除牙菌斑、软垢,食物残渣,但在使用中我们发现,目前市面上所售的牙线棒对于清理靠近嘴部位置处的牙缝很方便,但是对于口腔内位于后方位置的牙齿,即使将口腔张至极限,将牙线棒伸入口腔深处,也仅能将牙线棒与牙缝呈一定夹角使用,而无法达到让两者重叠吻合,此时勉强利用牙线的可挠性而伸入至牙缝内,会因有一定夹角和口腔内空间的限制而使清除齿垢变得很碍事;再就是目前市面上所销售的牙线棒基本都是一次性的,在使用完毕后,必须抛弃,我们发现往往是使用过的牙线棒其仅仅是牙线损坏或污浊,对于连接牙线的棒体而言还完好无损,这就造成了一定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反复使用的牙线棒,解决现有技术牙线棒的棒体浪费的问题。

这种可反复使用的牙线棒,包括手持部和至少一牙线固定部,所述牙线固定部连接于手持部的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牙线固定部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和底部,所述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同向延伸连接于底部,呈凹谷状;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侧面分别设有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上设有牙线固定槽。

进一步地,所述手持部的端部与牙线固定部的第一端部连接,第一凸台设于第一端部的位于凹谷的内侧面上,第二凸台设于第二端部的位于凹谷的外侧面上;第二端部的顶端设有通槽,牙线的一端可穿过通槽固定在第二凸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手持部的端部与牙线固定部的底部连接,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分别设于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位于凹谷的外侧面上;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顶端分别设有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牙线的两个端部可分别穿过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固定在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牙线固定部与手持部位于同一平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牙线固定部与手持部垂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牙线固定槽设于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的表面,为若干个并排设置的螺纹形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上还设有沿凸台径向倾斜延伸的卡接槽。

进一步地,所述牙线固定部数量为两个,为第一牙线固定部和第二牙线固定部,其分别连接于手持部的两个端部;第一牙线固定部的第一端部与手持部连接,第一牙线固定部与手持部位于同一平面上;第二牙线固定部的底部与手持部连接,第二牙线固定部与手持部垂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卡接槽的开口位于牙线固定槽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牙线固定部呈C型,第二牙线固定部呈U型。

本实用新型这种牙线棒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这种牙线棒结构简单,易生产;并且能够很方便地实现牙线的更换,成卷的牙线可很方便的固定在牙线固定部的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之间,牙线棒的棒体也就是手持部可以反复使用,降低了成本,节约了材料;将牙线卡入到卡接槽内,继续卷绕牙线,使得牙线卷绕在凸台的牙线固定槽上,穿过通槽,使得牙线很好的固定在两个凸台中间;还设置两个牙线固定部,第一牙线固定部与手持部位于同一平面上,呈C型,用于对口腔内前部牙齿进行清洁;第二牙线固定部的底部与手持部连接,第二牙线固定部垂直连接于手持部的端部,呈U型,用于对后方或侧方的牙齿进行清洁,方便舒适,除污物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凸台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附图1~2,这种可反复使用的牙线棒,包括手持部1和一牙线固定部2,牙线固定部2连接于手持部1的端部11,牙线固定部2包括第一端部21、第二端部22和底部23,所述第一端部21与第二端部22同向延伸连接于底部23,呈凹谷状,本实施例中牙线固定部2呈C型,凹谷27用于牙线3进入牙缝后容纳牙齿的空间。第一端部21和第二端部22的侧面分别设有第一凸台24和第二凸台25,第一凸台24和第二凸台25上设有牙线固定槽26。

手持部1的端部11与牙线固定部2的第一端部21连接,第一凸台24设于第一端部21的位于凹谷27的内侧面上,第二凸台25设于第二端部22的位于凹谷27的外侧面上;第二端部22的顶端设有通槽28,牙线3的一端可穿过通槽28固定在第二凸台25上。本实施例中,牙线固定部2与手持部1位于同一平面上。

牙线固定槽26设于第一凸台24和第二凸台25的表面,为若干个并排设置的螺纹形凹槽。第一凸台24和第二凸台25上还设有沿凸台径向倾斜延伸的卡接槽29,如图2所示,卡接槽29的倾斜方向为从靠近凸台端面241的开口向靠近牙线固定部的端部方向并朝着凸台中心线方向倾斜延伸。本实施例中卡接槽29的开口位于牙线固定槽26处。

实际使用时,从成卷的牙线上选取两端一定长度的牙线3,将牙线3的一端卡入第一凸台24上的卡接槽29内,将牙线继续卷绕到牙线固定槽26内,直至牙线将线头完全缠绕住。此步也可以采用先将牙线3的一端卡入第一凸台24上的卡接槽29内,继续将牙线从牙线固定槽26斜着缠绕到卡接槽29内。此步也可以采用先将牙线3缠绕在牙线固定槽26内,缠绕数周后将线头完全缠住,接着将牙线卡入到卡接槽29内。

接着再将牙线拉向第二凸台25,将牙线3穿过通槽28,穿过通槽28后,将牙线3缠绕牙线固定槽26数周后,再将牙线3卡入在第二凸台25上的卡接槽29内。牙线3卡入到卡接槽29后,可以继续缠绕数周起到固定作用。此时,第一凸台24和第二凸台25中间的牙线为绷紧状态,牙线安装完毕,可以进行口腔清洁了。更换牙线时,只需要把用过的牙线从凸台上解开即可。

实施例二:

参照附图2~3,这种可反复使用的牙线棒,包括手持部1和一牙线固定部2,牙线固定部2连接于手持部1的端部11,牙线固定部2包括第一端部21、第二端部22和底部23,所述第一端部21与第二端部22同向延伸连接于底部23,呈凹谷状,本实施例中牙线固定部2呈U型,凹谷27用于牙线3进入牙缝后容纳牙齿的空间。第一端部21和第二端部22的侧面分别设有第一凸台24和第二凸台25,第一凸台24和第二凸台25上设有牙线固定槽26。

手持部1的端部11与牙线固定部2的底部23连接,第一凸台24和第二凸台25分别设于第一端部21和第二端部22的位于凹谷27的外侧面上;第一端部21和第二端部22的顶端分别设有第一通槽281和第二通槽282,牙线的两个端部可分别穿过第一通槽281和第二通槽282,固定在第一凸台24和第二凸台25上。本实施例中,牙线固定部2与手持部1垂直连接。

牙线固定槽26设于第一凸台24和第二凸台25的表面,为若干个并排设置的螺纹形凹槽。第一凸台24和第二凸台25上还设有沿凸台径向倾斜延伸的卡接槽29,如图2所示,卡接槽29的倾斜方向为从靠近凸台端面241的开口向靠近牙线固定部的端部方向并朝着凸台中心线方向倾斜延伸。本实施例中卡接槽29的开口位于牙线固定槽26处。

实际使用时,从成卷的牙线上选取两端一定长度的牙线3,将牙线3的一端卡入第一凸台24上的卡接槽29内,将牙线继续卷绕到牙线固定槽26内,直至牙线将线头完全缠绕住。此步也可以采用先将牙线3的一端卡入第一凸台24上的卡接槽29内,继续将牙线从牙线固定槽26斜着缠绕到卡接槽29内。此步也可以采用先将牙线3缠绕在牙线固定槽26内,缠绕数周后将线头完全缠住,接着将牙线卡入到卡接槽29内。

接着将牙线穿过第一通槽281,拉向第二凸台25,将牙线3穿过第二通槽282,穿过通槽282后,将牙线3缠绕牙线固定槽26数周后,再将牙线3卡入在第二凸台25上的卡接槽29内。牙线3卡入到卡接槽29后,可以继续缠绕数周起到固定作用。此时,第一凸台24和第二凸台25中间的牙线为绷紧状态,牙线安装完毕,可以进行口腔清洁了。更换牙线时,只需要把用过的牙线从凸台上解开即可。

实施例三:

参照附图2和4,这种可反复使用的牙线棒,包括手持部1和两个牙线固定部,即第一牙线固定部2和第二牙线固定部3,其分别连接于手持部的两个端部11、12。第一牙线固定部2的第一端部21与手持部1的端部11连接,第一牙线固定部2与手持部位于同一平面上。第二牙线固定部3的第二底部33与手持部1的端部12连接,第二牙线固定部3与手持部1垂直连接。

第一牙线固定部2包括第一端部21、第二端部22和底部23,所述第一端部21与第二端部22同向延伸连接于第一底部23,呈凹谷状,本实施例中第一牙线固定部2呈C型,凹谷27用于牙线41进入牙缝后容纳牙齿的空间。第一端部21和第二端部22的侧面分别设有第一凸台24和第二凸台25,第一凸台24和第二凸台25上设有牙线固定槽26,见附图2。

手持部1的端部11与第一牙线固定部2的第一端部21连接,第一凸台24设于第一端部21的位于凹谷27的内侧面上,第二凸台25设于第二端部22的位于凹谷27的外侧面上;第二端部22的顶端设有第一通槽28,牙线3的一端可穿过第一通槽28固定在第二凸台上。

牙线固定槽26设于第一凸台24和第二凸台25的表面,为若干个并排设置的螺纹形凹槽。第一凸台24和第二凸台25上还设有沿凸台径向倾斜延伸的卡接槽29,如图2所示,卡接槽29的倾斜方向为从靠近凸台端面241的开口向靠近牙线固定部的端部方向并朝着凸台中心线方向倾斜延伸。本实施例中卡接槽29的开口位于牙线固定槽26处。

第二牙线固定部3包括第三端部31、第四端部32和第二底部33,所述第三端部31与第四端部32同向延伸连接于第二底部33,呈凹谷状,本实施例中第二牙线固定部3呈U型,凹谷37用于牙线42进入牙缝后容纳牙齿的空间。第三端部31和第四端部32的侧面分别设有第三凸台24和第四凸台25,第三凸台24和第四凸台25上设有牙线固定槽26。

手持部1的端部12与第二牙线固定部3的第二底部33连接,第三凸台34和第四凸台35分别设于第三端部31和第四端部32的位于凹谷37的外侧面上;第三端部31和第四端部32的顶端分别设有第二通槽381和第三通槽382,牙线的两个端部可分别穿过第二通槽381和第三通槽382,固定在第三凸台34和第四凸台35上。本实施例中,第二牙线固定部3与手持部1垂直连接。

牙线固定槽26设于第三凸台34和第四凸台35的表面,为若干个并排设置的螺纹形凹槽。第三凸台34和第四凸台35上还设有沿凸台径向倾斜延伸的卡接槽29,本实施例中卡接槽29的开口位于牙线固定槽26处。

本实施例中第一牙线固定部2呈C型,第二牙线固定部5呈U型。第一牙线固定部2由于与手持部1位于同一平面上,因此便于清洁口腔内位于前部的牙齿。第二牙线固定部5与手持部1呈90度垂直角度,因此便于清洁位于口腔内后方或侧方的牙齿。一根牙线棒上具有两种不同的牙线固定部,能够方便清洁口腔内位于不同角度的牙齿,实用性更强。

实际使用时,当需要清洁位于口腔内前部牙齿时,将牙线固定在第一牙线固定部2上。从成卷的牙线上选取两端一定长度的牙线41,首先将牙线41的一端卡入第一凸台24上的卡接槽29内,将牙线继续卷绕到牙线固定槽26内,直至牙线将线头完全缠绕住。此步也可以采用先将牙线3的一端卡入第一凸台24上的卡接槽29内,继续将牙线从牙线固定槽26斜着缠绕到卡接槽29内。此步也可以采用先将牙线3缠绕在牙线固定槽26内,缠绕数周后将线头完全缠住,接着将牙线卡入到卡接槽29内。

接着将牙线拉向第二凸台25,将牙线41穿过第一通槽28,穿过第一通槽28后,将牙线41缠绕牙线固定槽26数周后,再将牙线3卡入在第二凸台25上的卡接槽29内。牙线3卡入到卡接槽29后,可以继续缠绕数周起到固定作用。此时,第一凸台24和第二凸台25中间的牙线41为绷紧状态,牙线安装完毕,可以进行口腔清洁了。

当需要清洁位于口腔内后方或侧方的牙齿时,将牙线固定在第二牙线固定部3上。从成卷的牙线上选取两端一定长度的牙线42,将牙线42的一端卡入第三凸台34上的卡接槽29内,将牙线继续卷绕到牙线固定槽26内,直至牙线将线头完全缠绕住。此步也可以采用先将牙线42的一端卡入第三凸台34上的卡接槽29内,继续将牙线从牙线固定槽26斜着缠绕到卡接槽29内。此步也可以采用先将牙线42缠绕在牙线固定槽26内,缠绕数周后将线头完全缠住,接着将牙线卡入到卡接槽29内。

接着将牙线穿过第二通槽381,拉向第四凸台35,将牙线42穿过第三通槽382,穿过通槽382后,将牙线42缠绕牙线固定槽26数周后,再将牙线42卡入在第四凸台35上的卡接槽29内。牙线42卡入到卡接槽29后,可以继续缠绕数周起到固定作用。此时,第三凸台34和第四凸台35中间的牙线为绷紧状态,牙线安装完毕,可以进行口腔清洁了。更换牙线时,只需要把用过的牙线从凸台上解开即可。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