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DH及其盐在制备防治咽炎的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62990发布日期:2020-01-10 21:13阅读:52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药物或保健品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nadh在制备防治咽炎的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咽炎是一种常见病,上呼吸道的炎症,很难根治,尤其是慢性咽炎,经常复发,其表现为咽喉有异物感、恶心干呕、咽喉干燥等症状,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慢性咽炎的发病机理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①咽部有细菌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感染;②机体抵抗力下降,综合调节能力下降;③咽部结缔组织增生,粘膜和末梢神经处于高敏感状态;④咽部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内皮细胞肿胀,管腔狭窄,血流不畅;⑤局部免疫反应失调,肥大细胞反应性增强,局部免疫复合物大量生成。目前市场上治疗慢性咽炎的药品很多,主要以消炎药、中药和中成药为主。消炎药见效快,但容易产生抗药性,较难根治,且对胃、肠、肝、肾有损害。中药口感不好,且服用不方便,而中成药虽然服用方便,但是药物生物利用度不高,疗效不明显,而且很多中药和中成药对人体毒副作用尚不明确,长期服用易产生副作用和抗药性。技术实现要素: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目的之一在于提供nadh及其盐在制备防治咽炎的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在本发明中,所述nadh尤其指β-nadh,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adeninedinucleotide)。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咽炎尤其指慢性咽炎。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nadh及其盐为肠内给药或肠外给药均可,其中更优选为口服给药、注射给药和吸入给药。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肠内给药时nadh的单次剂量为0.1~10mg/kg,优选为0.1~4mg/kg。日次数为1~3次,日用量为0.1~30mg/kg,优选是0.1~12mg/kg,更优选0.4~2mg/kg。肠外给药时nadh的单次剂量为0.1~2mg/kg,优选是0.1~1mg/kg。其中kg为对象个体的体重单位。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使用nadh及其盐时将其与辅料混合制成不同的剂型,包括但不限于片剂、粉剂、胶囊剂、颗粒剂、丸剂、混悬剂、糖浆剂、合剂、散剂、滴丸、注射剂、软膏剂、栓剂、吸入剂中的任意一种。本发明中nadh用于制备防治咽炎的药物或保健品,首先,nadh具有强抗氧化性,能够清除羟自由基和过氧化硝酸阴离子,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和cox-2的表达,激活ppar-γ的表达,进而阻止咽炎相关基因的转录和表达,改善炎症状态,特别是nadh的氢离子具有强的选择性抗氧化作用,能够只与·oh和onoo-发生反应,并不与其它在生理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活性氧(如o2·-、h2o2和no·等)反应;其次,nadh能够调节免疫能力,能显著抑制肥大细胞在抗原攻击下脱颗粒反应,增强清除血循环内免疫复合物能力。本发明的技术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防治咽炎的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中以nadh和/或其药理学上可接受的盐为唯一活性成分。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药物组合物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药物组合物是将nadh及其盐与常规的药用辅料混合,以常规的方法制成各种剂型。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药物组合物的给药方式优选为口服给药、注射给药或吸入给药。本发明的技术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防治咽炎的保健品组合物,所述保健品组合物中以nadh和/或其药理学上可接受的盐为唯一活性成分。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保健品组合物还包括食品中可接受的辅料。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保健品组合物的给药方式为口服给药或注射给药。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依据nadh的特性,公开了其应用于制备防治咽炎尤其是慢性咽炎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将nadh和/或其盐作为唯一活性成分,其给药方式多样,方便使用,可依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决定施药途径和用药剂量,炎症症状有明显改善,基本不会引起副作用,复发率降低,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药物或保健用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nadh对大鼠颅骨骨膜肥大细胞脱颗粒反应的影响:取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1组、对照2组,实验1组、实验2组和实验3组。各组每只大鼠每天分别以注射的给药方式给予生理盐水10ml、异丙肾上腺素10mg/kg、nadh5mg/kg、nadh10mg/kg和nadh15mg/kg,每日1次,连续30天,末次给药后,将大鼠给予抗天花粉蛋白抗血清0.1ml、天花粉evans蓝溶液(天花粉蛋白1mg溶于1ml0.5%evans蓝溶液),两溶液的重量比例为1:20,经静脉注射,30分钟后,处死大鼠,立即剪下颅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计算肥大细胞脱颗粒的百分率,结果见表1。表1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p<0.05以上实验数据表明:nadh能够抑制抗原引起的大鼠肥大细胞脱颗粒反应,显著低于生理盐水对照1组的肥大细胞脱颗粒百分率,尤其是实验3组与异丙肾上腺素的抑制程度相当。说明本发明中的nadh对抗原引起的大鼠肥大细胞脱颗粒反应有较好的疗效。实施例2nadh在体外对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效果:依据的原理:采用邻二氮菲-金属离子-h2o2,通过fenton反应(h2o2+fe2+→·oh+h2o+fe3+)生成羟自由基(·oh),促使邻二氮菲-fe2+被氧化为邻二氮菲-fe3+,造成其水溶液在波长440nm处最大消失,来测算其清除率。具体步骤是:48孔板中的孔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组,实验1组、实验2组和实验3组,每组的每个孔中分别加入300μl双蒸水、0.1μm的nadh、0.5μm的nadh和1.0μm的nadh(用水溶解),加入50μl1.0mm邻二氮菲(配制1.0mm溶解于50mmnacl溶液),然后分别加入125μl1.0mmh2o2和125μl2.0mmfe2+混匀,用bioteksynergyht酶标仪测定100秒内在440nm波长处吸光值减少百分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计算公式为:清除率(%)=[1-(a0-a100)/a0]×100%,a0和a100分别为在0秒和100秒时的吸光值,数据见表2。表2实施例3nadh在体外对过氧化硝酸阴离子(onoo-)的清除效果:依据的原理:sin-1在弱碱性条件下(pbsph7.4)分解,能够同时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以及一氧化氮自由基(no·),二者瞬间再产生过氧亚硝基阴离子(onoo-)。onoo-与鲁米诺反应,使其氧化激发,发射425nm波长的光。实验操作具体步骤为:先使用微量移液器在96孔黑底不透明酶标板中的每个孔中加入60μl0.1mol/lpbs(ph=7.4)溶液,将孔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组,实验1组、实验2组和实验3组,每个组的每个孔中分别加入100μl0.1mol/lpbs(ph=7.4)溶液、100μl0.1μmnadh、100μl0.5μmnadh和100μl1.0μmnadh,其中nadh用水溶解配成溶液,再使用加液器在孔模式下向每个孔中分别加20μl1.0mmol/lluminol溶液和20μl3mg/mlsin-1hydrochloride溶液,动力学模式总时间00:33:20,时间间隔为00:01:40。测定发光强度判断onoo-的产生,抗氧剂(ah)与鲁米诺(l)竞争与onoo-反应,减少了onoo-与lh-的反应,降低了发光强度。其发光强度与抗氧剂的抗氧化能力呈负相关,在化学发光仪上每隔一段时间记录发光强度,使用清除率来描述抗氧剂捕获onoo-的能力。清除率(%)=(actrl-asample)/actrl×100%。其中,(actrl为对照组的发光强度,asample为实验组的发光强度。对过氧化硝酸阴离子(onoo-)的清除作用的效果数据如表3所示。表3组别过氧化硝酸阴离子清除率(%)对照组20.81±1.53实验1组28.46±2.76*实验2组32.43±1.96*实验3组38.62±2.18*与对照组比较:*p<0.05从表2和表3可以看出,与对照组相比,nadh对羟基自由基(·oh),过氧化硝酸阴离子(onoo-)的清除作用比对照组都要高,尤其是1.0μmnadh组效果更好。实验例4nadh对大鼠慢性咽喉炎影响:sd大鼠40只,体重200~220g,每日喷70%浓氨水,连续30天,建立慢性咽喉炎模型,然后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即:模型组、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3组,另取10只正常sd大鼠作为对照组。模型组、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3组和对照组,每日每组大鼠分别给药:相当量的水、nadh5mg/kg,nadh10mg/kg、nadh15mg/kg和相当量的水,1次/日,连续30天。末次给药后用3%戊巴比妥钠腹腔麻醉安乐死,取血进行白细胞、粒细胞数检测。对慢性咽喉炎模型血常规检测结果如表4所示。(n=10)表4组别白细胞数(109.l-1)粒细胞数(109.l-1)对照组5.31±0.40.4±0.3模型组13.25±0.12.3±0.6实验1组9.68±0.4*0.9±0.5*实验2组8.46±0.80.8±0.7实验3组7.37±0.2*0.7±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如表4所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白细胞和粒细胞数目显著升高(p<0.01);而实验组使用nadh后可使其数目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证明nadh对慢性咽炎具有明显改善作用。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