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医疗药片包衣加工的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22332发布日期:2020-12-08 15:05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医疗药片包衣加工的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饲料添加剂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医疗药片包衣加工的工艺。



背景技术:

在制药工业中,一般会在药片外包覆一层包衣,该层包衣可以对药片进行保护,防止药片芯片氧化变质、受潮或挥发,又可隐盖芯片服用不适之味,达到药片便于识别及缓和在人体肠胃中的溶释等作用。

但现有的包衣通常采用滑石粉制成,其制得的包衣的防潮、抗氧化的效果均较差,药片被包衣后难以达到良好的防潮防变质的效果。且现有的包衣工艺通常都是全部包衣包覆完全后,再对药片进行干燥,干燥耗时较长,能耗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包衣性能强、节能环保的基于医疗药片包衣加工的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医疗药片包衣加工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制造包桨:将滑石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纳米级二氧化硅混合制得包桨;

(2)预热药片:将药片置于包衣设备内,通过设于包衣设备底部的喷气装置向包衣设备中喷入热气,对包衣设备内部进行升温以加热药片;

(3)包衣:包衣设备底部设有喷枪,通过送料部件将包桨送至喷枪内并通过喷枪向上喷出;同时,喷气装置向上喷气,使得药片被喷起并自由落体,与包桨接触实现对药片的包衣;待包衣30min后,喷枪停止工作,喷气装置维持工作,对第一层包衣进行20-30min的干燥;之后喷枪继续工作,对第二层包衣进行喷覆。

本发明中的包桨采用滑石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纳米级二氧化硅混合而成,由于纳米级二氧化硅具有良好的防潮性、耐热耐腐蚀性及抗氧化性,从而通过纳米级二氧化硅的加入,可使得最终得到的包衣具有良好的防潮、防氧化、防腐蚀的特性,进而可有效保持药片出现氧化、受潮、变质的情况,极大程度的提高了药片的稳定性;其次,纳米级的材料还可有效增强包衣的光泽度,使得最终制得的药片外表面具有良好的光泽度;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具有良好的减缓药片的药性向外释放的作用,从而可有效避免药剂释放过快而对胃黏膜造成过大的刺激,避免服用者出现胃部不适的情况;通过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与纳米级二氧化硅同时使用,在保证药片稳定性强的情况下,同时实现了药片的缓慢释放;采用分层喷覆的方式对包衣进行喷覆,不仅能够保证包衣的均匀度,而且使得包衣更易被干燥完全,干燥速度也更为迅速,降低能耗,实现节能环保。

进一步的,待对第二层包衣进行10-15min的喷覆后,喷枪停止工作,喷气装置维持工作,对第二层包衣进行10-15min的干燥;第二层包衣的厚度相较于第一层包衣的厚度更薄一些,进而喷涂的时间设置的较短,干燥的时间也设置的较短些,降低能耗的损失。

进一步的,待第二层包衣干燥完成后,喷枪继续工作,对第三层包衣进行5-10min的喷覆,之后喷枪停止工作,喷气装置维持工作,对第三层包衣进行5-8min的干燥;第三层包衣的厚度相较于第二层包衣的厚度更薄一些,进而喷涂的时间设置的较短,干燥的时间也设置的较短些,降低能耗的损失。

进一步的,所述滑石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纳米级二氧化硅之间的重量份数比为2-4:1.5-2.5:1.3-1.6;该种配比比例下,滑石粉能够充分起到防粘结的作用,保证混合均匀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纳米级二氧化硅之间不会出现粘结的情况,从而保证药片包衣后外表面上的化合物分布均匀,具有更强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滑石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纳米级二氧化硅之间的重量份数比为3:1.1:0.96。

进一步的,在预热步骤时,所述包衣设备内的温度维持在50-55℃;所述喷气装置喷射的气体温度为55-58℃,喷气速度为1-2l/h;当包衣设备的内部温度小于50℃时,药片的外层很难被软化,从而在后期包衣时,包桨的附着力较差,影响后期的包衣效果;而当温度大于55℃时,虽然药片外层能够得到良好的软化,但是药片内部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软化,从而在包衣后的干燥步骤中需要进行长时间的烘干才能够实现对药片的干燥,使得工作效率低,耗能极大;而当包衣设备内的温度维持在50-55℃时,既能保证药片外层受到良好的软化,又能保证药片内部不会受到过多影响,从而在保证良好的附着力的情况下,又能保证工作效率,实现最为节能的状态;且当喷气装置的喷射的气体温度低于55℃,喷气速度低于1l/h时,热气喷入的速度将低于包衣设备降温的速度,从而难以维持包衣设备内的温度维持在50-55℃内;当喷气装置的喷射的气体温度高于58℃,喷气速度高于2l/h时,包衣设备内的升温速度又会过快,从而使得包衣设备内的温度高于55℃;经过试验后证明,当喷气装置的喷射的气体温度维持在55-58℃,喷气速度维持在1-2l/h时,能够保持包衣设备内始终维持在50-55℃的范围内。

进一步的,所述包衣设备包括操作室、喷枪、喷气装置、进料装置及回收装置;所述喷枪设于操作室底部,所述喷气装置包括套设于喷枪外的套筒、设于套筒内的喷气通道及与喷气通道相连的喷射件;所述喷射件为倾斜设置;由于喷射件为倾斜设置,且喷射件之间的倾斜方向为同向设置;所述回收装置包括连通于所述操作室底部的回收管道、设于回收管道上的初级出料件和次级出料件。本发明在使用时,经由喷射件喷出的气体能够形成旋流,从而在将物料向上喷起的过程中,能够使得丸芯在上抛的过程中发生自转,从而使得包衣更为均匀,进而使得包浆中的化合物在药片外的分布更为均匀,不宜出现局部受潮、变质的情况,药片的稳定性更高;其次,由于气体为旋流,从而丸芯在上抛过程中的运行轨迹为螺旋状,从而在空中停留的时间更长,与包材接触的时间长,包衣效果更好;再者由于气体旋流的作用,使得丸芯将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围绕喷头外一圈转动,在丸芯被上抛的过程中,不会有丸芯从喷头所处位置被抛起,从而不会出现丸芯上局部包覆很多包材的问题,使得丸芯外表面包衣均匀,从而有效避免了药片成分不稳定的问题;同时,包衣的均匀使得药片在胃液中释放速度均匀,有效保护人们的肠道健康;通过初级出料件和级出料件对物料进行二次收集,保证被排出的热气内不再残留粉料,粉料分离率高。

进一步的,所述喷枪包括枪管和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包括喷头本体、进料通道、设于喷头本体上部的第一雾化腔及对称设于喷头本体侧部的第二雾化腔和第三雾化腔;所述第一雾化腔、第二雾化腔及第三雾化腔分别通过一喷淋主通道与所述进料通道相连通;分别通过三个雾化腔进行雾化,各个雾化腔之间互不干涉,从而相较整个喷头上的喷孔均连通同一个雾化腔的情况而言,雾化腔内的液体的压力更大,从而使得液体从喷孔中喷出时的喷射力更大,雾化效果好,提高干燥的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喷淋主通道内壁设有螺旋状的引流轨道;通过将喷淋主通道的内壁设置为螺旋状,使得液体在喷淋主通道内流通时呈漩涡状态,从而液体被释放至雾化腔内时的冲击力明显得到增大,进一步提升喷头的雾化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雾化腔、第二雾化腔及第三雾化腔内分别设有初级雾化部件和次级雾化部件,所述初级雾化部件和次级雾化部件之间具有间距以形成供介质喷射并分散开的雾化空间;两者之前的空间可保证经由初级雾化部件雾化喷射出的雾液,能够呈发散状的喷射至次级雾化部件上,基本呈液滴状撞击至次级雾化部件上,防止喷射出的液体呈液柱被喷射至次级雾化部件上,从而雾滴在经过次级雾化部件的处理后,能够迅速分散成小直径的雾珠,实现良好的雾化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初级雾化部件包括初级雾化板、设于所述初级雾化板中心部的中心通道及设于所述初级雾化板边缘一圈的边缘通道,相邻边缘通道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中心通道与所述边缘通道内壁均设有螺旋状的冲击轨道;冲击轨道的设置,实现了液体在喷头内的双重旋流效果,保证液体在雾化时的冲击力达到最大;分设为中心通道和边缘通道,通道的分布较为分散,从而通道在喷射液体时,液体有更大的空间进行分散,不会出现相互撞击抵消冲击力的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次级雾化部件包括次级雾化板和设于所述次级雾化板上的多个雾化喷孔组,所述雾化喷孔组的位置所述中心通道和边缘通道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雾化喷孔组为呈环状设置的多个雾化孔;由于通道喷出的液体,经过向外分散后,其通常环形;从而将雾化孔呈环状设置,可更好的对应出液的位置,保证液体对于雾化孔的冲击力处于最大状态,从而达到良好的雾化效果,使得产品的干燥效果好。

进一步的,所述雾化孔内壁具有粗糙层,所述粗糙层上设有若干加强凸起;通过凸起的设置,可对经由雾化孔内喷出的液体进行切割打散,保证良好的雾化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包桨中加入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纳米级二氧化硅,不仅使得包衣具有良好的防潮、防氧化、防腐蚀的特性,有效保持药片出现氧化、受潮、变质的情况,极大程度的提高了药片的稳定性;还能够减缓药片的药性向外释放的速度,避免服用者出现胃部不适的情况;采用分层喷覆的方式对包衣进行喷覆,不仅能够保证包衣的均匀度,而且使得包衣更易被干燥完全,干燥速度也更为迅速,降低能耗,实现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雾化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初级雾化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次级雾化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b处的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次级雾化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基于医疗药片包衣加工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制造包桨:将滑石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纳米级二氧化硅在混合机中混合制得包桨,其中所述滑石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纳米级二氧化硅之间的重量份数比为2:1.5:1.3;具体为取20kg滑石粉,15kg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3kg的纳米级二氧化硅混合得到;(2)预热药片:将待包衣的药片置于包衣设备内,如图1-7所示,所述包衣设备包括操作室1、喷枪4、喷气装置2、进料装置3及回收装置5;所述喷枪4设于操作室1底部,所述喷气装置2包括套设于喷枪外的套筒21、设于套筒内的喷气通道、与喷气通道相连的喷射件23及鼓风机24,该鼓风机24与套筒21之间设于一加热件25,该加热件25分别通过软管与鼓风机24和套筒21相连,所述加热件为市面上直接购买的加热器;所述喷射件23为倾斜设置;所述操作室1底部设有挡料筒11,该挡料筒11下部与所述操作室1底壁之间设有进料间隙;包衣时,通过设于包衣设备底部的喷气装置向包衣设备中喷入热气,对包衣设备内部进行升温;具体的,所述喷气装置喷射的气体温度为55℃,喷气速度为1l/h,使得包衣设备内的温度持续维持在50℃,对药片进行加热;(3)包衣:包衣设备底部设有喷枪,通过送料部件将包桨送至喷枪内并通过喷枪向上喷出;同时,喷气装置向上喷气,使得药片被喷起并自由落体,与包桨接触实现对药片的包衣。

具体的,所述进料装置2为市面上直接购买的蠕动泵,该进料装置2通过软管与喷枪4相连;所述喷枪4包括枪管和连接在枪管上端的雾化喷头,如图3-7所示,所述雾化喷头包括喷头本体41、进料通道42、第一雾化腔43、第二雾化腔44及第三雾化腔45;所述进料通道42设于所述喷头本体41中心位置,该进料通道42与所述进料装置2相连通;所述第一雾化腔43设于喷头本体上部,所述第二雾化腔44和第三雾化腔45位于第一雾化腔43下方,且位置对应于喷头本体侧部;其中第二雾化腔44设置为2个,第三雾化腔45设置为2个;优选的,第二雾化腔44和第三雾化腔45沿喷头本体的中心轴线左右对称设置。

所述第一雾化腔43、第二雾化腔44及第三雾化腔45分别通过一喷淋主通道46与所述进料通道42相连通,优选的,所述喷淋主通道46内壁设有螺旋状的引流轨道461,具体的,所述引流轨道461为设于所述喷淋主通道46内壁上的螺旋状的凹槽;为了增强雾化效果,所述第一雾化腔43、第二雾化腔44及第三雾化腔45内分别设有初级雾化部件47和次级雾化部件48,且所述初级雾化部件47和次级雾化部件48之间具有间距,从而形成雾化空间49,使得介质从初级雾化部件47上喷射出时,能够分散开来,再撞击至次级雾化部件48上,雾化效果更好。

具体的,如图4所示,所述初级雾化部件47包括固设在雾化腔内的初级雾化板471、设于所述初级雾化板中心部的柱形的中心通道472及柱形的边缘通道473,所述边缘通道473设置为多个,设置在初级雾化板上表面靠近边缘处,多个边缘通道473以中心通道472为圆心绕中心通道472外一圈设置,且相邻边缘通道之间的间距相等;作为优选的,所述中心通道472与所述边缘通道473上均设有冲击轨道474,具体的,该冲击轨道474为分别设置中心通道472和所述边缘通道473内壁的螺旋状的凹槽。

具体的,如图5-7所示,所述次级雾化部件48包括固设在雾化腔上的次级雾化板481和设于所述次级雾化板上的多个雾化喷孔组482,所述雾化喷孔组的位置与所述中心通道472和边缘通道473的位置一一对应;进一步的,所述雾化喷孔组482为多个雾化孔483,这些雾化孔483围成一圈从而形成一个环形,且相邻雾化孔483之间的间距相等;为了增强雾化效果,我们在所述雾化孔483内壁设置了粗糙层484,具体的,该粗糙层484为表面为粗糙设置的橡胶层;进一步的,该橡胶层上间隔均匀的设置有多个加强凸起485。

所述回收装置5包括与所述操作室顶部相连的回收管道51、设于回收管道上的初级出料件52和次级出料件53;具体的,所述初级出料件52为市面上直接购买的旋风出料器;所述次级出料件53包括出料室531和设于出料室下部的关风机,出料室531的侧壁与所述回收管道51相连通,且出料室531内壁设有螺旋状的轨道,从而使得风在进入出料室531内后能形成漩涡。

实施例2

一种基于医疗药片包衣加工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制造包桨:将滑石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纳米级二氧化硅在混合机中混合制得包桨,其中所述滑石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纳米级二氧化硅之间的重量份数比为4:2.5:1.6;具体为取40kg滑石粉,25kg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6kg的纳米级二氧化硅混合得到;(2)预热药片:将待包衣的药片置于包衣设备内,如图1-7所示,所述包衣设备包括操作室1、喷枪4、喷气装置2、进料装置3及回收装置5;所述喷枪4设于操作室1底部,所述喷气装置2包括套设于喷枪外的套筒21、设于套筒内的喷气通道、与喷气通道相连的喷射件23及鼓风机24,该鼓风机24与套筒21之间设于一加热件25,该加热件25分别通过软管与鼓风机24和套筒21相连,所述加热件为市面上直接购买的加热器;所述喷射件23为倾斜设置;所述操作室1底部设有挡料筒11,该挡料筒11下部与所述操作室1底壁之间设有进料间隙;包衣时,通过设于包衣设备底部的喷气装置向包衣设备中喷入热气,对包衣设备内部进行升温;具体的,所述喷气装置喷射的气体温度为58℃,喷气速度为2l/h,使得包衣设备内的温度持续维持在55℃,对药片进行加热;(3)包衣:包衣设备底部设有喷枪,通过送料部件将包桨送至喷枪内并通过喷枪向上喷出;同时,喷气装置向上喷气,使得药片被喷起并自由落体,与包桨接触实现对药片的包衣。

所述包衣设备的其他结构与所述实施例1中的包衣设备结构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3

一种基于医疗药片包衣加工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制造包桨:将滑石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纳米级二氧化硅在混合机中混合制得包桨,其中所述滑石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纳米级二氧化硅之间的重量份数比为3:1.1:0.96;具体为取30kg滑石粉,11kg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9.6kg的纳米级二氧化硅混合得到;(2)预热药片:将待包衣的药片置于包衣设备内,如图1-7所示,所述包衣设备包括操作室1、喷枪4、喷气装置2、进料装置3及回收装置5;所述喷枪4设于操作室1底部,所述喷气装置2包括套设于喷枪外的套筒21、设于套筒内的喷气通道、与喷气通道相连的喷射件23及鼓风机24,该鼓风机24与套筒21之间设于一加热件25,该加热件25分别通过软管与鼓风机24和套筒21相连,所述加热件为市面上直接购买的加热器;所述喷射件23为倾斜设置;所述操作室1底部设有挡料筒11,该挡料筒11下部与所述操作室1底壁之间设有进料间隙;包衣时,通过设于包衣设备底部的喷气装置向包衣设备中喷入热气,对包衣设备内部进行升温;具体的,所述喷气装置喷射的气体温度为55℃,喷气速度为1.5l/h,使得包衣设备内的温度持续维持在53℃,对药片进行加热;(3)包衣:包衣设备底部设有喷枪,通过送料部件将包桨送至喷枪内并通过喷枪向上喷出;同时,喷气装置向上喷气,使得药片被喷起并自由落体,与包桨接触实现对药片的包衣。

所述包衣设备的其他结构与所述实施例1中的包衣设备结构相同,故不再赘述。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