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浅度溃疡期褥疮的中药成膜凝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浅度溃疡期褥疮的中药成膜凝胶剂。
【背景技术】
[0002] 褥疮是长期卧床患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由于长期卧床使局部皮肤组织血液流通 不畅,持续性缺氧、缺血,极易感染厌氧性病原菌,发病率较高。褥疮在临床中临床主要表现 为微肿、红斑,逐渐发展为溃烂、水肿,若治疗不及时,可伤及患者骨骼和肌肉组织,严重时 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0003] 根据褥疮的发展过程,轻重程度不同,我国常用的分期方法是分为四期:I期:淤 血红润期,即使解除压迫状态,局部组织仍持续性发红或发展为红斑;II期:炎性浸润期, 真皮组织受损,出现水疱、组织糜烂及浅表性溃疡;III期:浅度溃疡期,受损组织深达真皮 层以下,累及皮下脂肪层;IV期:坏死溃疡期,全层皮肤缺失;广泛性损伤;伴有组织坏死或 肌肉、肌腱、关节囊及骨的损伤。浅度溃疡期是褥疮的较为严重阶段,由于褥疮早期失于发 现,加之以后又治不如法,致使病变局部表皮水疱逐渐扩大,以致破溃暴露出真皮。真皮极 易感染,感染后原有的黄色渗出液表面可有脓液覆盖,并逐渐形成溃疡,若及时采取有效的 治疗措施并给予系统的护理服务,对于患者的康复和病情的有效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 义。
[0004] 对于浅度溃疡期褥疮应进行清创处理,以去除感染,同时促进肉芽组织形成,促进 愈合。西医多采用常规消毒,单一抗生素或其他杀菌剂涂敷,由于这些药物对创面有较强的 刺激,不利于肉芽组织的生长及创面愈合,病程较长;不覆盖纱布则容易造成皮肤与床铺等 形成擦伤,覆盖纱布又容易导致敷料与创面粘连,再换药时易导致机械损伤,增加患者疼痛 感,甚至会扩大创面。目前认为,在无菌条件下持续湿润,有利于创面上皮细胞生成,加速坏 死组织脱落,显著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和创面的愈合。
【发明内容】
[0005] 发明人有着多年的中医治疗经验,善察病机,明病理,撮要旨,结合褥疮的发生发 展过程,提供了一种治疗浅度溃疡期褥疮的中药成膜凝胶剂,其具有清热解毒,化腐排脓, 消肿止痛之功效,使用后皮肤无异物感,药物持久释放,经皮吸收效果好,生物利用度高,使 用方便,提高了患者的顺应性。
[0006]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浅度溃疡期褥疮的中药成膜凝胶 剂,其由白鲜皮、透骨草、鱼腥草、泽兰、紫花卫矛、阳桃叶、岩七、艾叶、三颗针、伸筋草、凤尾 草、红帽顶为药用原料制成。
[0007] 本发明中药成膜凝胶剂是发明人发掘中医丰富临床经验,结合现代药理研究及现 代处方工艺,进行大量试验得出的,各药用原料用量在下述重量份范围都具有较好疗效: 白鲜皮8-18份、透骨草20-30份、鱼腥草5-15份、泽兰8-13份、紫花卫矛5-15份、阳桃叶 12-20份、岩七5-25份、艾叶5-13份、三颗针10-20份、伸筋草7-17份、凤尾草8-15份、红 帽顶5-15份。
[0008] 优选地,一种治疗浅度溃疡期褥疮的中药成膜凝胶剂,由下述重量配比的药用原 料制成:白鲜皮8-13份、透骨草25-30份、鱼腥草5-9份、泽兰8-13份、紫花卫矛7-11份、 阳桃叶12-17份、岩七9-12份、艾叶5-8份、三颗针12-17份、伸筋草7-11份、凤尾草8-13 份、红帽顶9-12份。
[0009] 进一步优选出的较佳方案,一种治疗浅度溃疡期褥疮的中药成膜凝胶剂,由下述 重量配比的药用原料制成:白鲜皮10份、透骨草25份、鱼腥草6份、泽兰10份、紫花卫矛9 份、阳桃叶15份、岩七10份、艾叶7份、三颗针15份、伸筋草9份、凤尾草12份、红帽顶10 份。
[0010] 本发明的方解是:透骨草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散瘀,解毒,消肿止痛为君药。白鲜 皮既清热解毒、燥湿止痒,又能通行经隧脉络,鱼腥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三颗针清热、燥 湿、解毒,泽兰活血化瘀、行水消肿,紫花卫矛既散瘀止痛,又清热解毒,五药共助君药清热 解毒、散瘀消肿,活血止痛,为臣药。阳桃叶祛风利湿、清热解毒、拔脓生肌,岩七祛风除湿、 活血祛瘀、止痛,艾叶温经通脉,祛湿止痒,调和气血,凤尾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消肿解 毒,伸筋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红帽顶清热解毒、燥湿止痒、凉血止血,六药配伍,既能助君 臣药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又能凉血解毒、搜风通络,排脓消肿,彻底排除余毒,为 佐药。诸药联合配伍应用,能够加强药物清热解毒,化腐排脓,消肿止痛、托腐生肌的作用, 以改善创面周围微循环,增加局部血流,减轻炎症水肿及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减少炎性渗 出,促进炎症的吸收和消散。
[0011] 方中各味药用原料的药理药性如下:
[0012] 白鲜皮:《中华本草》记载:为芸香科植物白鲜和狭叶白鲜的根皮。【性味】苦;咸; 寒。【归经】脾;肺;小肠;胃;膀胱经。【功能主治】清热燥湿;祛风止痒;解毒。主风热湿毒 所致的风疹;湿疹;疥癣;黄疸;湿热痹。《本草》言其气寒。夫咸入血,苦寒之性,有辛而合 之以入血,宜能清散血中之滞热矣。现代研究表明其有抗菌、解热等作用。
[0013] 透骨草:《中华本草》记载:为大戟科植物地构叶的全草。【性味】辛;性温。【归经】 肺;肝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散瘀消肿;解毒止痛。主风湿痹痛;筋骨挛缩; 寒湿脚气;腰部扭伤;瘫痪;闭经;阴囊湿疹;疮疖肿毒。
[0014] 鱼腥草:《中华本草》记载:为龙胆科川东獐牙菜的全草。【性味】苦;性凉。【归经】 肺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主湿热黄疸;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牙痛;痢疾;尿路感 染;化脓性骨髓炎;结膜炎;附件炎;盆腔炎;带状疱疹;疥癣疮毒。
[0015] 泽兰:《中国药典》记载:为唇形科植物毛叶地瓜儿苗Lycopus lucidus Turcz. var.hirtus Regel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季莖叶茂盛时采割,晒干。【性味】苦、辛,微温。 【归经】归肝、脾经。【功能主治】活血化瘀,行水消肿。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血 腹痛,水肿。
[0016] 紫花卫矛:《中华本草》记载:为卫矛科植物紫花卫矛的根及枝。【性味】苦;凉。【功 能主治】散癖止痛;清热解毒。主跌打损伤;淋巴结核;疗肿恶疮。
[0017] 阳桃叶:《中华本草》记载:为药酢衆草科植物阳桃Averrhoa carambola L.的叶。 【性味】味涩;苦;性寒。【归经】肝;脾经。【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清热解毒;止痛。主风热 感冒;小便不利;产后浮肿;痈疽肿毒;漆疮;跌打肿痛。《岭南采药录》:捣烂敷疮,止痛,散 热毒,止血,拔脓,生肌。
[0018] 岩七:《中华本草》记载:为川续断科植物裂叶翼首花的根及全草。【性味】味辛; 苦;性温;小毒。【功能主治】疏风清热;活血止痛。主外感风热;发热头痛;咳嗽;咽喉肿痛; 跌打损伤;骨折。《新华本草纲要》:带根全草:有祛风除湿、活血祛瘀、止痛的功能,用于感冒 发烧,及各种传染病所引起的热症。
[0019] 艾叶:《中华本草》记载:为菊科植物艾的叶。【性味】味辛;苦;性温。【归经】归 肝;脾;肾经。【功能主治】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祛湿止痒。主吐血;衄血;吃力血;便血;便 血;崩漏;妊娠下血;月经不调;痛经;胎动不安;心腹冷痛;泄泻久痢;霍乱转筋;带下;湿 疹;疥癣;痔疮;痈疡。
[0020] 三颗针:《中华本草》记载:为小檗科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