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出口之间的落差、以及从所述血液处理过滤器的出口到液体回收袋的下游侧落差合 计而得到的全落差固定在150cm,根据在室温下利用重力流动时的回收量和总处理时间来 计算。此外,所述被处理液体是温度25°C且粘度17mPa · s,并且被调制为pH3.8的重均分子 量为36万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
[0046] 并且,优选的是,在上述的血液处理过滤器中,在处理结束之后残留在所述血液处 理过滤器内的液体的残留量为30.0g以下。此外,该残留量优选为28.0g以下,更优选为 26.0g以下。
[0047]该残留量如下:使用被处理液体替代所述血液,在向过滤前的液体贮存袋中注入 了 300g的所述被处理液体之后注入空气15mL,将从所述液体贮存袋到所述血液处理过滤器 的入口的上游侧落差、所述血液处理过滤器的入口和出口之间的落差以及从所述血液处理 过滤器的出口到液体回收袋的下游侧落差合计而得到的全落差固定在150cm,在室温下利 用重力流动时的、残留在处理结束之后(过滤结束之后)的所述血液处理过滤器内的所述被 处理液体的量。此外,所述被处理液体是温度25°C且粘度17mPa · s,并且被调制为pH3.8的 重均分子量为36万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
[0048] 并且,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血液处理方法,该血液处理方法使用血液处 理过滤器,其中,所述血液处理过滤器包括片状的过滤器元件、夹着所述过滤器元件的入口 侧挠性容器和出口侧挠性容器、设置于所述入口侧挠性容器且用于接收处理前的血液的入 口端口以及设置于所述出口侧挠性容器且用于排出由所述过滤器元件处理后的血液的出 口端口,该血液处理过滤器包括:流路确保片材,其配置在所述过滤器元件和所述出口侧挠 性容器之间;带状的第一密封部,其至少密封所述过滤器元件和所述流路确保片材,以与所 述出口侧挠性容器隔开间隔的方式设置;以及环状的第二密封部,其至少密封所述入口侧 挠性容器和所述出口侧挠性容器,以包围所述过滤器元件和所述流路确保片材的方式设 置,所述第一密封部具有夹着所述出口端口相对配置的一对侧部和与所述一对侧部连接的 连接部,所述流路确保片材具有:一对肋,该一对肋位于比所述一对侧部靠内侧的位置且夹 着所述出口端口相对配置;狭缝,其位于所述一对肋的内侧且与由所述连接部形成的凹部 连通;以及扩散开口部,其位于所述一对肋的外侧且从所述肋连续开口到所述侧部,并且与 由所述侧部形成的所述凹部连通。
[0049] 此外,优选的是,上述的血液处理过滤器在所述过滤器元件的靠所述流路确保片 材侧的部位具有后过滤器层,该后过滤器层能够确保液体向所述出口端口侧流动,在使用 所述血液处理过滤器进行的血液处理方法中,在所述后过滤器层内流动的所述血液流中, 在重叠于所述狭缝的区域形成有朝向所述出口端口的方向流动的,在重叠于所述扩散开口 部的区域形成有自重叠于所述狭缝的区域扩散的血液流。
[0050] 此外,优选的是,利用上述的血液处理方法去除白血球。
[0051] 发明的效果
[0052]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不降低过滤流速的情况下,提高血液制剂的回收率。
【附图说明】
[0053]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血液处理过滤器的分解立体图。
[0054]图2是血液处理过滤器的俯视图。
[0055]图3是图2的沿着III 一 III线的纵剖视图。
[0056] 图4是图2的沿着IV-IV线的横剖视图。
[0057] 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血液在出口侧容器内的流动的图。
[0058]图6是图5的沿着VI-VI线的纵剖视图。
[0059] 图7是图5的沿着VII - VII线的横剖视图。
[0060] 图8是从狭缝的端部到下边部的靠狭缝侧的端部的距离相对较短的情况下的下边 部附近的放大剖视图。
[0061] 图9是从狭缝的端部到下边部的靠狭缝侧的端部的距离相对较长的情况下的下边 部附近的放大剖视图。
[0062]图10是表示具备血液处理过滤器的血液处理系统的概略的主视图。
[0063]图11是变形例的血液处理过滤器的俯视图。
[0064]图12是第2实施方式的血液处理过滤器的纵剖视图。
[0065]图13是第3实施方式的血液处理过滤器的纵剖视图。
[0066]图14是第1比较方式的血液处理过滤器的纵剖视图。
[0067]图15是第2比较方式的血液处理过滤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8]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在以下的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血液 包含输血用的全血制剂、红血球制剂、血小板制剂、血浆制剂等血液制剂。此外,血液处理过 滤器的外形可以采用矩形、圆盘形、长圆盘形、椭圆形等各种形态,但为了减少制造时的材 料损失,优选为矩形,因而,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以矩形为例进行说明。另外,在各附图中对相 同或者对应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
[0069] 首先,参照图1说明形成第1实施方式的血液处理过滤器1A的各构件。如图1所示, 血液处理过滤器1A包括入口侧容器(入口侧挠性容器)9、框架片材10、过滤器元件5、流路确 保片材7以及出口侧容器(出口侧挠性容器)11的各要素。
[0070] 入口侧容器9呈矩形片状。在入口侧容器9上密封有入口端口 9a,在形成了供血液 流动的入口侧回路1 〇 2 (参照图10)时,该入口端口 9a接收处理前的血液。在入口端口 9a形成 有用于接收处理前的血液的入口流路9b(参照图2、图3),在入口端口 9a还形成有将入口流 路9b和入口侧容器9的内部之间连通的入口开口部9c。另外,密封的意思是指利用粘接(包 含熔接)固定到能够防止液体泄漏的程度。
[0071] 框架片材10配置在入口侧容器9和过滤器元件5之间。框架片材10呈矩形片状,其 具有夹着入口端口 9a相对配置的一对肋10a、形成在一对肋10a内侧的狭缝状的第一开口部 (开口部)10b以及形成在一对肋10a外侧的两个第二开口部(开口部)10c。
[0072] 过滤器元件5配置在框架片材10和流路确保片材7之间。过滤器元件5呈具有规定 厚度的矩形片状。过滤器元件5通过从接近入口侧容器9的一侧依次层叠预过滤器层51、主 过滤器层52以及后过滤器层53而构成。
[0073] 流路确保片材7配置在过滤器元件5和出口侧容器11之间。流路确保片材7呈矩形 片状,其具有夹着出口端口 1 la相对配置的一对肋7a、形成在一对肋7a内侧的狭缝7b以及形 成在一对肋7a外侧的两个扩散开口部7c。流路确保片材7的形状与框架片材10的形状相同。
[0074] 出口侧容器11呈矩形片状。在出口侧容器11密封有出口端口 11a。在出口端口 11a 形成有出口流路11 b,在形成了供血液流动的出口侧回路104(参照图10)时,该出口流路1 lb 排出由过滤器元件5处理后的血液(参照图2、图3),在出口端口 1 la还形成有将出口流路1 lb 和出口侧容器11的内部之间连通的出口开口部11c。出口侧容器11的形状与入口侧容器9的 形状相同。
[0075] 接着,参照图2、图3及图4说明血液处理过滤器1A。血液处理过滤器1A具备挠性容 器3。挠性容器3具有夹着过滤器元件5的入口侧容器9和出口侧容器11。挠性容器3是矩形扁 平状的容器,扁平状谋求厚度较薄且面较宽广的形状。
[0076]流路确保片材7和框架片材10在沿着过滤器元件5的周缘夹住过滤器元件5的状态 下被密封。沿着过滤器元件5的周缘延伸的带状的粘接区域是内侧密封部(第一密封部)13。 内侧密封部13以分别自入口侧容器9和出口侧容器11隔开间隔的方式设置。
[0077]内侧密封部13以矩形环状包围入口端口 9a和出口端口 11a,其包括下边部(连接 部)13a、上边部(连接部)13b以及一对侧边部(侧部)13c。一对侧边部13c夹着入口端口 9a和 出口端口 1 la相对配置。此外,下边部13a和上边部13b夹着入口端口 9a和出口端口 1 la彼此 相对配置,并且两端连接于一对侧边部13c的两端。
[0078]挠性容器3内的比内侧密封部13靠内侧的区域成为供血液流动的过滤部,过滤器 元件5的面向过滤部的一部分成为有效过滤部分5a(参照图6、图7)。有效过滤部分5a的面积 (有效过滤面积)为20 X 10-V2~70 X 10-V2,优选为35 X 10-V2~60 X 10-V2,更优选为40 X 10-4m2~55 X 10-4m2,进一步优选为40 X 10-4m2~45 X 10-4m2。在有效过滤面积小于20 X 10-4m2 时,存在血液制剂的回收率受损,过滤时间变长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在有效过滤面积大于 70 X 1 (TV时,存在血液制剂的回收率受损的可能性。另外,在挠性容器3内的内侧密封部13 的外侧突出有作为过滤器元件5的端部的伸出无纺布部分5c。
[0079] 入口侧容器9和出口侧容器11的周缘重叠于框架片材10和流路确保片材7的周缘, 以带状密封而形成矩形环状的外侧密封部(第二密封部)15。即,外侧密封部15是在入口侧 容器9和出口侧容器11之间夹着流路确保片材7和框架片材10进行紧密接合而成的。另外, 能够利用高频熔接来形成内侧密封部13和外侧密封部15,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利用超 声波熔接、热熔接等所有的粘接技术。
[0080] 在过滤器元件5和流路确保片材7的出口侧与内侧密封部13相对应地形成有矩形 环状的凹部6。该凹部6包括由下边部13a形成的下边凹部6a、由上边部13b形成的上边凹部 6b以及由侧边部13c形成的侧边凹部6c。
[0081] 入口侧容器9和出口侧容器11不与内侧密封部13粘接,以在静置状态下自内侧密 封部13隔开间隔的方式设置。出口侧容器11虽然多少有些伸缩余地,但并不是任意伸展的 材料。因此,即使在使血液流动的状态(出口侧负压状态)下,通过在内侧密封部13的附近形 成凹部6,使得出口侧容器11不会贴附接触于过滤器元件5和流路确保片材7,进而能够确保 血液的通路区域S (参照图8和图9)。
[0082] 流路确保片材7在内侧密封部13的内侧具有狭缝7b、一对肋7a以及两个扩散开口 部7c。狭缝7b处在一对肋7a的内侧,两个扩散开口部7c处在一对肋7a的外侧。相对于出口开 口部1 lc的宽度L1而言,一对肋7a形成为肋开口宽度即狭缝7b的宽度L2 (-对肋7a之间的间 隔)与出口开口部11c的宽度L1大致相同。此外,扩散开口部7c以宽度L5形成。狭缝7b的宽度 L2优选为出口开口部11c的宽度L1的0.1倍~2倍。此外,狭缝7b的宽度L2例如优选为0.5mm ~10mm,更优选为1mm~5mm。扩散开口部7c的宽度L5例如优选为5mm~40mm、20mm~35mm、 20mm ~30mm〇
[0083] -对肋7a位于比一对侧边部13c靠内侧的位置且夹着出口端口 11a相对配置,分别 从下边部13a连续到上边部13b。此外,狭缝7b和两个扩散开口部7c分别从下边部13a连续开 口到上边部13b。作为其结果,狭缝7b和两个扩散开口部7c分别与下边凹部6a和上边凹部6b 这两者连通。并且,两个扩散开口部7c分别从肋7a连续开口到侧边部13c。因此,扩散开口部 7c还与侧边凹部6c连通。另外,狭缝7b和扩散开口部7c与凹部6连通表示狭缝7b和扩散开口 部7c所形成的血液流路面向凹部6所形成的通路区域S,血液在狭缝7b和通路区域S之间以 及扩散开口部7c和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