炖盅组件及具有炖煮功能的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13403发布日期:2020-02-14 15:19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炖盅组件及具有炖煮功能的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炖盅组件及具有炖煮功能的器具。



背景技术:

随着具有炖煮功能的器具(例如电热水壶、电炖盅和电炖锅等)的普遍使用,人们逐渐对具有炖煮功能的器具的炖煮效率变得越发严格。

传统的具有炖煮功能的器具一般包括炖盅和可提供加热的加热装置(如发热盘),上述具有炖煮功能的器具在炖煮食物时,加热装置直接对器具内的水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水再将热量传递给炖盅。这类具有炖煮功能的器具由于需要对整个器具的水进行加热,使其炖煮的时间延长,即使用户等待时间较长,导致用户体验不佳。

因此,目前亟待需要一种炖盅组件及具有炖煮功能的器具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炖盅组件及具有炖煮功能的器具,以解决现有具有炖煮功能的器具炖煮时间长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炖盅组件,包括:

炖盅;

盅罩,设置于所述炖盅的外部,所述炖盅和所述盅罩之间形成流体通道,液体能沿所述流体通道内流动。

优选地,所述盅罩的下部设置有进液部,所述流体通道的上部形成出液部;

所述进液部和所述流体通道之间设置有加热区,所述加热区设置于所述炖盅的下方;

所述进液部和所述出液部均远离所述流体通道且呈扩散状分布;

液体能依次沿所述进液部、所述加热区、所述流体通道和所述出液部流动。

优选地,所述炖盅和/或所述盅罩设置有定位结构,以使所述盅罩和所述炖盅之间具有所述流体通道。

优选地,所述炖盅的外壁和/或所述盅罩的内壁设置有所述定位结构。

优选地,所述定位结构为多个第一凸起,多个所述第一凸起均布于所述炖盅的外壁和/或所述盅罩的内壁。

优选地,所述第一凸起呈矩形且沿高度方向设置,或

所述第一凸起为凸点。

优选地,所述炖盅的外壁和所述盅罩的内壁中的一者设置有滑扣,另一者设置有滑槽;

所述滑扣和所述滑槽形成所述定位结构,所述滑扣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槽内。

一种具有炖煮功能的器具,包括上述的炖盅组件,还包括壶身,所述壶身的顶部设置有开口,内部设置有容纳液体的腔体,底部设置有加热装置;

所述炖盅设置于所述腔体内且放置于所述开口上,所述炖盅设置于所述腔体内且放置于所述加热装置上。

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盅罩中的一者设置有第二凸起,另一者设置有凹槽;

所述第二凸起和所述凹槽形成所述定位结构,所述第二凸起抵接于所述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凸起,所述进液部的数量多于所述第二凸起的数量;

所述第二凸起和所述进液部形成所述定位结构,所述第二凸起抵接于所述进液部内。

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上设置有定位标识,所述盅罩的底部设置有防滑面;

所述定位结构为所述防滑面,且所述防滑面抵接于所述定位标识上。

优选地,所述具有炖煮功能的器具包括电热水壶、电饭煲和电炖锅。

有益效果:

本申请通过在炖盅的外部设置盅罩,并使盅罩和炖盅之间具有流体通道,如此可大大缩小需要加热的液体量,即仅需加热盅罩和炖盅之间的液体量从而使得炖盅可以快速加热,缩短了炖盅炖煮食物的时间,增加了用户体验。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具有炖煮功能的器具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炖盅组件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盅罩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炖盅组件;

10-食材;

11-炖盅;

12-盅罩;

121-出液部;

122-进液部;

123-流体通道;

124-加热区;

13-定位结构;

14-盅盖;

2-壶身;

21-开口;

22-腔体;

23-底盖;

231-加热装置;

232-温度传感器;

233-温控器;

234-第一连接器

3-手柄;

4-内壶盖;

41-凸缘;

5-底座;

51-第二连接器;

52-控制器。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如图1所示,其为本申请提供的具有炖煮功能的器具的截面示意图。该具有炖煮功能的器具可以是电热水壶、电饭煲、电炖盅或电炖锅,本申请优选为电热水壶。所述具有炖煮功能的器具至少包括炖盅组件1、壶身2、手柄3、内壶盖4和底座5,其中:

炖盅组件1放置于壶身2的腔体22内,手柄3设置于壶身2上,内壶盖4盖设于壶身2的开口21处,壶身2放置于底座5上,通过底座5给壶身2内的液体(例如可以是水)加热。

具体地,壶身2还包括底盖23,底盖23内设有用于加热壶身2内液体的加热装置231,通过手柄3能够方便地将养生壶端起或者放下。其中,加热装置4具体为发热盘,发热盘位于壶身2的底部,发热盘的边缘和壶身2的侧壁底部密封连接,共同围成可盛装液体并容纳炖盅组件1的内腔。为了提高发热盘与壶身2侧壁之间的密封性,发热盘的边缘和壶身2的侧壁之间还设有密封圈。当然,发热盘也可以设置在壶身2的底壁的外底面上。在其它实现方式中,加热装置231也可以为发热管或者发热丝,加热装置231可以设置在壶身2的底面上,也可以设置在壶身2的侧壁上,只要能够对壶身2内的液体进行加热,本申请对加热装置231的具体结构并不以此为限。

具体地,底座5内设有第二连接器51和控制器52,壶身2的底盖23内还设有温控器233、温度传感器232和第一连接器234。其中,第一连接器234分别与第二连接器51和加热装置231电连接,第二连接器51与外部电源(图中未示出)连接,如此可实现对加热装置231输送电能,从而实现对壶身2内的液体的加热。温度传感器232安装在加热装置231上,并与壶身2的液体直接接触,以实时监测液体的加热温度;此外,温度传感器232还与温控器233连接,温控器233用于控制液体加热温度,即当液体温度加热到预设温度(例如95℃-100℃)后,温控器233控制加热装置231与电源断开连接,从而实现温控的效果。进一步地,控制器52与第二连接器51电连接,用于控制壶身2的加热时间和加热功率。

具体地,内壶盖4盖设在壶身2的开口21上,且其上开设有可供炖盅组件1伸入至壶身2内的通道。具体实现时,炖盅组件1(具体是炖盅11)的上方具有向外延伸形成的台阶结构,内壶盖4向内延伸形成用于支撑台阶结构的凸缘41,当炖盅组件1从内壶盖4的通道伸入至壶身2内且到位后,台阶结构正好搭接在凸缘41上,从而实现内壶盖4对炖盅组件1的固定。当然,在其它实现方式中,也可以在壶身2内设置用于支撑炖盅组件1的支架,在此不进行赘述。

具体地,壶身2具体可以由透明材质制成,比如透明玻璃材料,这样使得用户能够从壶身2的外部清楚地看到放置于炖盅组件1内的食材10的状态,做到放心安全的饮用,且提高了养生壶的可观赏性。其中,炖盅组件1也可以由透明材质制成,比如透明玻璃材料。当然,壶身2和炖盅组件1也可以由不锈钢等其它材质制成,在此本申请对其不进行限定。炖盅11的上方盖设有盅盖14,以对食材10进行保温。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涉及的食材10可以是红茶、绿茶、黑茶、普洱等茶叶,也可以是枸杞、黄芪和当归等药材。

请参阅图2,其为图1中炖盅组件1的截面示意图。该炖盅组件1至少包括炖盅11和盅罩12,其中:

盅罩12设置于炖盅11的外部,炖盅11和盅罩12之间形成流体通道123,液体能沿流体通道123内流动。本申请通过在炖盅11的外部设置盅罩12,并使盅罩12和炖盅11之间具有流体通道123,如此可大大缩小需要加热的液体量,即仅需加热盅罩12和炖盅11之间的液体量从而使得炖盅11可以快速加热,缩短了炖盅11炖煮食物的时间,增加了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盅罩12的下部设置有进液部122,流体通道123的上部形成出液部121;进液部122和流体通道123之间设置有加热区124,加热区124设置于炖盅11的下方并与加热装置231相对;液体能依次沿进液部122、加热区124、流体通道123和出液部121流动。如此设置,可以增强流体对炖盅11的换热效果。此外,进液部122和出液部121均远离流体通道123且呈扩散状分布,如此可以进一步增加液体与炖盅11的换热效果。

进一步地,炖盅11和/或盅罩12设置有定位结构13,以使盅罩12和炖盅11之间具有流体通道123,进液部122通过流体通道123与出液部121连通,液体能沿腔体22、进液部122、流体通道123和出液部121依次流动(如图1和图2中黑色箭头所示)。进一步地,炖盅11的外壁和/或盅罩12的内壁设置有定位结构13。例如可以是在炖盅11的外壁向外延伸有定位结构13;可以是在盅罩12的内壁向内延伸有定位结构13;还可以是在炖盅11的外壁向外延伸有第一定位结构,在盅罩12的内壁向内延伸有第二定位结构,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配合形成定位结构13。上述方式均能实现使炖盅11和盅罩12之间具有流体通道123的发明目的,在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在炖盅11设置定位结构13,例如上文提及的凸缘41与台阶结构(二者配合形成定位结构13),还可以是在壶身2内设置用于支撑炖盅组件1的支架。

还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在盅罩12设置定位结构13,例如加热装置231和盅罩12中的一者设置有第二凸起(图中未示出),另一者设置有凹槽(图中未示出);第二凸起和凹槽形成定位结构13,第二凸起抵接于凹槽内,如此实现了对盅罩12的定位作用。

还可以理解的是,加热装置231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凸起(图中未示出),进液部122的数量多于第二凸起的数量;第二凸起和进液部122形成定位结构13,第二凸起抵接于进液部122内。由于进液部122的数量多于第二凸起的数量,因此无需再在盅罩12的底部增设与第二凸起配合的凹槽,既节约了成本,又能实现进液部122进液的作用。也就是说,利用进液部122不仅实现了与凹槽配合形成定位结构13,还能使多余的进液部122继续保证进液的效果,因此该实施例具有显著的进步。

还可以理解的是,加热装置231上设置有定位标识(图中未示出),盅罩12的底部设置有防滑面;定位结构13为防滑面,且防滑面抵接于定位标识上,如此实现了对盅罩12的定位作用。其中,定位标识可以是多个围绕在加热装置231上设置的文字、图案或其它标记;而防滑面可以是磨砂面或设置有耐高温硅胶的壁面,优选为磨砂面。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当定位结构13设置在炖盅11和盅罩12之间时,所述定位结构13可以为多个第一凸起,多个第一凸起均布于炖盅11的外壁和/或盅罩12的内壁,如此可以保证炖盅11和盅罩12具有均匀的流体通道,即能保证炖盅11的受热更加均匀。

进一步地,第一凸起呈矩形且沿高度方向设置(参见图3),或第一凸起为凸点。上述两种实现方式均能使得炖盅11和盅罩12具有均匀的流体通道,在此本申请不进行具体限定。但是,优选为第一凸起呈矩形且沿高度方向设置,如此可使得炖盅11和盅罩12的定位更加牢固。

可以理解的是,定位结构13还可以环绕地设置于炖盅11的外壁和/或盅罩12的内壁,且定位结构13具有上下贯穿设置的通孔。该实施例的过水效果不好,不过仍能实现对炖盅11和盅罩12的定位,且使得二者具有均匀的流体通道123。

还可以理解的是,另一种实施例可以是:炖盅11的外壁和盅罩12的内壁中的一者设置有滑扣(图中未示出),另一者设置有滑槽(图中未示出);滑扣和滑槽形成定位结构13,滑扣滑动地设置于滑槽内,如此也能实现对炖盅11和盅罩12的定位。值得说明的是,该实施例在二者安装时,相比其它实施例更容易安装,不过相比仅仅设置第一凸起的实施例而言,该实施例的成本会有所增加。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炖盅组件1和具有炖煮功能的器具均能使得炖盅11可以快速加热,缩短了炖盅11炖煮食物的时间,增加了用户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