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闸、泵站联合排涝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86082发布日期:2021-08-17 13:3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水闸、泵站联合排涝系统,包括设置在地面(1)上的泵站(2)和设置在河道(16)上的水闸(8),所述泵站(2)上设置有进水管(11)和出水管(12),其特征在于:地面(1)上设置有和进水管(11)连接的过滤装置(4),地面(1)上开设和进水管(11)连通的安装槽(14),所述过滤装置(4)包括;

过滤框(41),所述过滤框(41)放置在安装槽(14)内且设置有过滤孔(411);

引水管(42),所述引水管(42)设置在地面(1)上且用于将水流引入过滤框(41)内并位于进水管(11)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闸、泵站联合排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4)上设置有支撑过滤框(41)的支撑架(142),所述支撑架(142)上设置有对过滤框(41)进行清理的清理装置(5),所述清理装置(5)包括;

安装杆(51),所述安装杆(51)设置在支撑架(142)上且上表面上间隔开设有两个连通的滑移槽(511)并位于过滤框(41)上方;

第一活塞(52)和第二活塞(53),所述第一活塞(52)和第二活塞(53)分别竖向滑移设置在两个滑移槽(511)上,且所述第一活塞(52)位于引水管(42)下方且引水管(42)内水流流动到第一活塞(52)上,所述第二活塞(53)上设置有伸至滑移槽(511)外的固定杆(56),所述滑移槽(511)内盛装有液体;

刷洗板(54),所述刷洗板(54)设置在固定杆(56)上且位于滑移槽(511)外并均布设置有抵触在过滤孔(411)上的毛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闸、泵站联合排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52)上设置有伸至滑移槽(511)外的限位杆(55),两个所述滑移槽(511)槽口处均螺纹连接有密封盖(512),所述固定杆(56)和限位杆(55)均竖向滑移穿设在密封盖(512)上;所述限位杆(55)上设置有接住引水管(42)内水流的接水盘(551),所述刷洗板(54)上表面上设置有配重块(5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闸、泵站联合排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12)上设置有多个位于出水管(12)上方的分支管(122),多个所述分支管(122)竖向间隔设置且用于输送水流;所述出水管(12)和分支管(122)上均设置有阻挡河道(16)中水流倒流到泵站(2)的阻挡装置(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闸、泵站联合排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装置(6)包括;

安装管(61),所述安装管(61)可拆卸设置在出水管(12)上,所述安装管(61)远离出水管(12)的一端可拆卸设置有用于将水流引流到河道(16)中的引出管(611);

安装环(62),所述安装环(62)设置在安装管(61)内侧壁上;

多个挡板(63),多个所述挡板(63)均通过转轴(65)转动设置在安装环(62)靠近引出管(611)一侧的侧壁上;

扭簧(64),所述扭簧(64)套设在转轴(65)上且两端分别与安装环(62)和挡板(63)连接,多个所述挡板(63)在扭簧(64)作用下抵压在安装环(62)上且用于对河流进入出水管(12)内的水流进行阻挡。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闸、泵站联合排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闸(8)包括;

闸墩(81),所述闸墩(81)设置在河道(16)上且用于阻挡水流;

闸门(82),所述闸门(82)滑移设置在闸墩(81)上;

水位传感器(83),所述水位传感器(83)设置在闸墩(81)上且用于检测水位;

升降机构(84),所述升降机构(84)设置在闸墩(81)上且与闸门(82)连接并与水位传感器(83)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闸、泵站联合排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84)包括;

收卷辊(85),所述收卷辊(85)转动设置在闸墩(81)上且收卷有与闸门(82)连接的升降绳(87);

升降电机(86),所述升降电机(86)设置在闸墩(81)上且与收卷辊(85)连接并与水位传感器(83)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闸、泵站联合排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63)上设置有刷洗装置(7),所述刷洗装置(7)包括;

刮除环(71),所述刮除环(71)滑移设置在引出管(611)内侧壁上;

刷洗环(72),所述刷洗环(72)设置在刮除环(71)上且设置有抵触在引出管(611)内侧壁上的毛刷;

连接杆(73),所述连接杆(73)两端分别与挡板(63)和刮除环(71)侧壁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闸、泵站联合排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站(2)包括;

存水罐(21),所述存水罐(21)设置在地面(1)上,所述进水管(11)与出水管(12)均与存水罐(21)连接且进水管(11)位于出水管(12)下方,所述存水罐(21)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24);

水泵(22),所述水泵(22)设置在存水罐(21)内底壁上且与液位传感器(24)电连接;

输送管(23),所述输送管(23)设置在水泵(22)上且与出水管(12)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水闸、泵站联合排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水罐(21)上设置有除臭装置(3),所述除臭装置(3)包括;

除臭箱(31),所述除臭箱(31)设置在存水罐(21)顶端上且装有活性炭并与存水罐(21)内连通;

除臭风机(32),所述除臭风机(32)设置在除臭箱(31)上且出风口朝向远离除臭箱(31)一侧;

出风罩(33),所述出风罩(33)设置在除臭箱(31)上且罩住除臭风机(32);

出风管(34),所述出风管(34)设置出风罩(33)上且与出水管(12)连通。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水闸、泵站联合排涝系统,涉及水利建设的技术领域,包括泵站和水闸,泵站上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地面上设置有和进水管连接的过滤装置,地面上开设和进水管连通的安装槽,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框,过滤框放置在安装槽内;引水管,引水管设置在地面上且用于将水流引入过滤框内并位于进水管上方。本申请通过过滤框对杂质进行过滤,从而降低了杂质进入泵站而使得泵站堵塞而损坏的概率,提高了泵站的排涝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杨波泽;陈浩清;李迎春;黄开生;严雷光;李杰;白莹莹;刘方;朱永;郭慧乐;黄志龙;张旭君;谷兆军;项佳磊;翁东波;沈先秀;邵赟;孙尧;徐科;徐永春;洪俊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市鄞州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技术研发日:2021.04.09
技术公布日:2021.08.1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