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门装置和驱动机构外壳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自动门装置和驱动机构外壳体。
【背景技术】
[0002]以往,像下述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那样,公知有一种具备外壳体的自动门装置,该外壳体用于收纳用于驱动门体的驱动机构。具体地讲,如图13所示,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自动门装置具备包含固定侧构件101和罩构件102的外壳体103。固定侧构件101是利用螺栓104以面接触的方式固定(日文:面付U )在建筑物的壁面(门框)105上的结构。在固定侧构件101上设有直线轨道106。罩构件102在夹装有垫片107的状态下安装于固定侧构件101。利用设于两侧(门体的移动方向上的两端部)的省略图示的侧部罩将罩构件102固定于固定侧构件101。垫片107是为了防止罩构件102的振动而使用的,防止罩构件102相对于固定侧构件101相对地振动而鸣响。
[0003]在像所述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自动门装置那样,在固定侧构件101和罩构件102之间夹装有垫片107的结构中,存在以下的问题。即,由于垫片107由橡胶等软质构件构成,因此会经年劣化。因而,需要定期地更换垫片107。而且,若垫片107处于劣化的状态,则无法防止罩构件102相对于固定侧构件101的相对振动,因此产生鸣响的问题。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德国实用新型申请公开DE202005001781(U1)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对于自动门装置的外壳体而言,是在固定侧构件和罩构件之间没有夹装垫片的结构,并且防止罩构件相对于固定侧构件的相对振动。
[0008]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的自动门装置包括用于驱动门体的驱动机构和用于收纳所述驱动机构的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包括:固定侧构件,其具有直线轨道,而且该固定侧构件固定于固定体;罩构件,其覆盖所述固定侧构件的至少前表面;以及固定部件,其用于将所述罩构件固定于所述固定侧构件。所述固定侧构件具有承接面,在利用所述固定部件将所述罩构件固定于所述固定侧构件时,该承接面被所述罩构件按压。所述固定部件以使所述罩构件产生按压所述承接面的力的方式将所述罩构件固定于所述固定侧构件。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从正面观看设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自动门装置的建筑物的壁面时的图。
[0010]图2A是表示所述自动门装置的外壳内的左半部分的结构的图。
[0011]图2B是表示所述自动门装置的外壳内的右半部分的结构的图。
[0012]图3是沿图2B中的III 一 III线的剖视图。
[0013]图4是沿图2A中的IV — IV线的剖视图。
[0014]图5是沿图2A中的V — V线的剖视图。
[0015]图6是在外壳体内设有启动传感器时的图。
[0016]图7是沿图2B中的VII — VII线的剖视图。
[0017]图8A是用于说明罩构件紧固于固定侧构件之前的状态的示意图。
[0018]图SB是用于说明罩构件紧固于固定侧构件的状态的示意图。
[0019]图9是表示布线按压构件安装在固定侧构件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0020]图10是布线按压构件的立体图。
[0021]图11是表示布线固定构件安装在固定侧构件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0022]图12A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罩构件紧固于固定侧构件之前的状态的示意图。
[0023]图12B是用于说明罩构件紧固于固定侧构件的状态的示意图。
[0024]图13是表示以往的自动门装置的外壳体内的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
[0026]本实施方式的自动门装置10自动地打开/关闭被设置在建筑物的壁体11上的出入口等开口部12,其固定在限定开口部12的上边缘的构件。例如,如图1所示,在建筑物的壁体11上设有以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姿势固定的框材13 (门框)。在该框材13 (固定体)的身前侧表面固定有自动门装置10。该框材13由高度方向上的宽度(正面宽度(日文:見付汀幅))例如10mm的铝材构成。
[0027]在壁体11上,隔着所述开口部12而在两侧固定有透明的板材14,这些板材14构成为形成开口部12的FIX板。此外,在该板材14与配置在框材13的上侧的另一个框材15之间也嵌入有透明板16。
[0028]如图2A?图4所示,自动门装置10包括用于驱动用于打开/关闭开口部12的门体18的驱动机构20和用于收纳驱动机构20的外壳体21。外壳体21至少包含门体18从打开位置移动到关闭位置时的范围(移动范围),具有比该移动范围长的形状。
[0029]驱动机构20包括产生用于驱动门体18而使其进行开闭的驱动力的马达23、设置在马达23的驱动轴上的驱动带轮24、从动带轮25、以及卷绕在驱动带轮24和从动带轮25上的带构件26。在带构件26上固定有带配件27,该带配件27连结于用于悬挂门体18的一个门挂钩28。在门挂钩28上设有滑轮28a,滑轮28a在后述的直线轨道29上滚动。于是,在带构件26以转圈的方式行走时,门体18以打开/关闭开口部12的方式沿着直线轨道29在开口部12的宽度方向上直线地移动。
[0030]夕卜壳体21包含固定侧构件32、罩构件33、以及用于将罩构件33固定在固定侧构件32上的固定部件34(参照图7)。固定侧构件32以固定在建筑物的壁体11上的方式构成,以面接触的方式固定在框材13的身前侧表面上。在外壳体21内,利用固定侧构件32和罩构件33形成与门体18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截面为矩形的空间。
[0031]固定侧构件32具有重合在框材13的前侧面上的重合部35和自重合部35的上表面沿水平方向突出的顶部36。固定侧构件32构成外壳体21的内壁和上表面部。重合部35具有比框材13的正面宽度小的上下宽度,重合部35的外表面形成为平面状。顶部36自重合部35朝向前侧(远离框材13的供外壳体21安装的一侧)突出。顶部36的外表面(上表面)形成为水平。因而,重合部35在外壳体21上位于里侧。
[0032]在重合部35上形成有贯穿孔35a,该贯穿孔35a供用于固定框材13的螺钉38贯穿。此外,在重合部35上一体地形成有直线轨道29。直线轨道29以自重合部35的内表面突出的方式形成,其形成在重合部35的长度方向(开口部12的宽度方向、门体18的移动方向)上的整个范围内。
[0033]在固定侧构件32上一体地形成有槽部40、支承部41、卡定部42以及承接部43。槽部40、支承部41、卡定部42以及承接部43形成在固定侧构件32的长度方向(开口部12的宽度方向、门体18的移动方向)上的整个范围内。
[0034]槽部40由燕尾槽构成,其具有自顶部36的内表面突出到下方的一对垂下部40a、40b和将该一对垂下部40a、40b的下端相互连接的底部40c。一对垂下部40a、40b在与固定侧构件32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互相空开间隔地配置。垂下部40a、40b之间的间隙能够供螺栓52a等紧固件的头部贯穿。在底部40c上形成有沿着门体18的移动方向延伸的开口 40d。在开口 40d中贯穿有使头部插入到垂下部40a、40b之间的螺栓52a的螺纹部。
[0035]支承部41 一体地具有自顶部36的端部(与重合部35相反的一侧的端部)突出到下方的支承部主体41a和自支承部主体41a的下端部朝向槽部40侧地向侧方突出的载置部41b。载置部41b位于比槽部40的底部40c靠下方的位置。支承部41设置在与一个垂下部40b (位于与重合部35相反的一侧的位置的垂下部40b ;远离框材13的一侧的垂下部40b)空开间隔的部位。
[0036]卡定部42具有自支承部主体41a朝向前侧(远离框材13的供外壳体21安装的一侧)突出的卡定部主体42a和自卡定部主体42a的端部朝向下侧突出的爪部42b,其形成为弯折的形状。
[0037]承接部43在卡定部42的下方位置自支承部主体41a朝向前侧突出。承接部43自支承部主体41a突出的突出宽度大于卡定部42自支承部主体41a突出的突出宽度。承接部43的端面作为供罩构件33抵接的承接面44发挥功能。
[0038]罩构件33具有纵部46和自纵部46的下端部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横部47,其形成为截面字母L形。罩构件33构成外壳体21的前壁和下表面部。另外,虽省略图示,但在罩构件33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分别安装有堵塞外壳体21的长度方向上的端部的侧部罩。
[0039]在罩构件33的纵部46上一体地形成有被卡定部48。被卡定部48具有自纵部46的内表面朝向里侧地向侧方突出并且自其端部朝向上方大致垂直地弯折的被卡定部主体48a、和形成在被卡定部主体48a的上端的爪部48b。被卡定部48的上下方向上的宽度形成得比卡定部42的爪部42b和承接部43之间的间隙宽度稍大。因此,为了在固定侧构件32上安装罩构件33,需要使罩构件33从横部47 (被卡定部主体48a)朝下的姿势转动到横部47朝向水平的姿势的同时安装该罩构件33。因而,在只是使罩构件33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情况下,无法自固定侧构件32拆下罩构件33。
[0040]如图2A?图4所示,驱动机构20的一部分构成部件利用板构件51固定于固定侧构件32。板构件51具有:形成有供螺栓52a贯穿的贯穿孔51c的矩形平板状的固定板部51a ;和以自固定板部51a垂直地弯折的方式连续且自固定板部51a垂下的安装部51b。另夕卜,在安装部51b上也形成有供螺栓贯穿的贯穿孔。
[0041]如图2B所示,作为驱动机构20的构成部件的马达23利用分别设置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两侧的板构件51安装在固定侧构件32上。板构件51利用紧固件(螺栓52a和螺母52b)固定于固定侧构件32。具体地讲,如图3所示,贯穿于板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