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清理粗纱管尾纱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72725发布日期:2021-06-22 15:41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清理粗纱管尾纱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清理粗纱管尾纱的装置。



背景技术:

“粗纱管”是在细纱机和粗纱机之间来回使用的,细纱机纺纱完成后,从细纱机上退下来的粗纱管需要运送到粗纱机上供粗纱机实用,细纱机上退下来的“粗纱管”上会有剩余的“尾纱”(纱线剩余)、或者是纺纱过程中有纱线质量不达标,需要清除掉不合格纱线,现有的粗纱管尾纱清理装置在使用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现有的粗纱管尾纱在进行清理时大多是采用人工进行清理,因为纱线缠绕很紧,人工清理一般就是采用刮刀或者人工导纱线,效率慢工作量大,且用刮刀容易刮花粗纱管,影响其后续使用。

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粗纱管尾纱清理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清理粗纱管尾纱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粗纱管尾纱在进行清理时大多是采用人工进行清理,因为纱线缠绕很紧,人工清理一般就是采用刮刀或者人工导纱线,效率慢工作量大,且用刮刀容易刮花粗纱管,影响其后续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清理粗纱管尾纱的装置,包括安装架、吸风箱、吸风口和粗纱管主体,所述安装架的下方设置有吸风箱,且吸风箱的上方安装有吸风口,并且吸风口的上方设置有粗纱管主体,所述粗纱管主体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限位块,且第一限位块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柱,并且安装柱镶嵌在安装架的下表面,所述安装柱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柱的外侧表面镶嵌有连接块,并且连接块位于第一限位块的内壁,所述安装槽下方螺纹连接有调节杆,且调节杆的外侧设置有第二限位块,并且第二限位块位于第一限位块的下方,所述吸风口的内部设置有导向轮,且导向轮的外侧设置有支撑板,并且支撑板镶嵌在吸风口的内壁。

优选的,所述安装柱和连接块之间构成一体化结构设计,且连接块的俯视截面呈圆环状结构设计。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内部开设有连接槽,且第一限位块通过连接槽和连接块之间构成转动结构,并且第一限位块的主视截面和第二限位块的主视截面均呈圆台状结构设计。

优选的,所述调节杆的下端镶嵌有转把,且调节杆的上方外表面呈螺纹状结构设计,并且调节杆和安装槽之间构成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限位块和调节杆之间构成轴承连接,且第二限位块的竖直中心线和第一限位块的竖直中心线相重合设置。

优选的,所述导向轮的内部贯穿有安装轴,且导向轮和安装轴之间构成嵌套连接,并且导向轮通过安装轴和支撑板相连接,同时导向轮在吸风口的内部等角度设置有4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自动清理粗纱管尾纱的装置;

(1)设置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可通过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配合将粗纱管主体安装到安装架上,且一次可安装多组粗纱管主体,然后可通过吸风箱配合吸风口将纱线吸入,同时带动粗纱管主体进行旋转,快速的将纱线从粗纱管主体上清理下来,不会对粗纱管主体的表面造成损害,不需要人工,提高了工作效率;

(2)设置有调节杆和安装槽,可通过调节杆和安装槽之间的螺纹连接对调节杆的位置进行调整,使调节杆带动第二限位块进行移动,对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方便对不同长度的粗纱管主体进行限位,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限位块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柱主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吸风口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架;2、吸风箱;3、吸风口;4、粗纱管主体;5、安装柱;6、第一限位块;601、连接槽;7、安装槽;8、连接块;9、调节杆;901、转把;10、第二限位块;11、导向轮;1101、安装轴;12、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清理粗纱管尾纱的装置,包括安装架1、吸风箱2、吸风口3、粗纱管主体4、安装柱5、第一限位块6、安装槽7、连接块8、调节杆9、第二限位块10、导向轮11和支撑板12,安装架1的下方设置有吸风箱2,且吸风箱2的上方安装有吸风口3,并且吸风口3的上方设置有粗纱管主体4,粗纱管主体4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限位块6,且第一限位块6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柱5,并且安装柱5镶嵌在安装架1的下表面,安装柱5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7,且安装柱5的外侧表面镶嵌有连接块8,并且连接块8位于第一限位块6的内壁,安装槽7下方螺纹连接有调节杆9,且调节杆9的外侧设置有第二限位块10,并且第二限位块10位于第一限位块6的下方,吸风口3的内部设置有导向轮11,且导向轮11的外侧设置有支撑板12,并且支撑板12镶嵌在吸风口3的内壁;

安装柱5和连接块8之间构成一体化结构设计,且连接块8的俯视截面呈圆环状结构设计,上述结构设计便于后续通过连接块8将安装柱5和第一限位块6进行连接,同时使后续第一限位块6能进行旋转;

第一限位块6的内部开设有连接槽601,且第一限位块6通过连接槽601和连接块8之间构成转动结构,并且第一限位块6的主视截面和第二限位块10的主视截面均呈圆台状结构设计,上述结构设计可通过后续第一限位块6和第二限位块10的配合对粗纱管主体4进行限位,使后续粗纱管主体4能进行稳定的旋转;

调节杆9的下端镶嵌有转把901,且调节杆9的上方外表面呈螺纹状结构设计,并且调节杆9和安装槽7之间构成螺纹连接,上述结构设计可通过后续转把901带动调节杆9进行转动,使其能在安装槽7内进行移动;

第二限位块10和调节杆9之间构成轴承连接,且第二限位块10的竖直中心线和第一限位块6的竖直中心线相重合设置,上述结构设计使得后续第二限位块10可在调节杆9的表面进行旋转,从而使粗纱管主体4能进行转动;

导向轮11的内部贯穿有安装轴1101,且导向轮11和安装轴1101之间构成嵌套连接,并且导向轮11通过安装轴1101和支撑板12相连接,同时导向轮11在吸风口3的内部等角度设置有4组,上述结构设计可通过导向轮11对后续纱线的吸入进行引导,减小纱线和吸风口3之间的摩擦力。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自动清理粗纱管尾纱的装置时,首先,根据图1和图2所示,装置通过吸风箱2将纱线吸入,吸风箱2可利用淘汰下来的电机,产生吸力,吸风口3使用的是pvc管材,安装架1上可同时安装多个粗纱管主体4,然后将粗纱管主体4的纱线头放入吸风箱2的吸风口3内,启动吸风箱2,通过吸力将纱线吸入,同时带动粗纱管主体4进行旋转,纱线吸入吸风箱2,由工人清理,纱线可以重复利用生产,整个清理的过程基本不需要人工,提高清理效率;

结合图3所示,在粗纱管主体4进行旋转时将带动第一限位块6在安装柱5的外侧进行旋转,第一限位块6通过连接槽601在连接块8的外侧进行转动,同时粗纱管主体4还将带动第二限位块10在调节杆9的表面进行旋转,第一限位块6和第二限位块10的配合对粗纱管主体4进行限位,使其保持稳定的旋转,同时后续可通过转把901转动调节杆9,对第二限位块10进行拆卸,方便对粗纱管主体4进行更换和安装,同时可通过调节杆9在安装槽7内的移动可对第一限位块6和第二限位块10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方便对不同长度的粗纱管主体4进行限位,结合图4所示,同时在纱线进入吸风口3内时可带动导向轮11进行旋转,减小纱线和吸风口3之间的摩擦,增加装置的实用性。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