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卧式蒸煮锅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839369阅读:来源:国知局
料装置;3-出料外壳;4-药液进管;5-进料外壳;51-进料外壳一;52-进料外壳二 ; 6-进料口 ; 7-进料螺旋;8-密封板;9-气缸;10-集水外壳;11_排水口 ;12-轴承;13-进汽管;14-垫板;15-空压机;16-人孔;17-辅进料螺旋;18-环形挡板;19-进料外套;20-轴承;21-密封材料;22-弹性管;23-提升板;24-出料外套;25-出料螺旋。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42]实施例一:
[0043]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连续卧式蒸煮锅的一种实施例,该蒸煮锅首先包括一个圆柱形的锅体I,该锅体I为压力式锅体,可水平放置,也可倾斜设置,图示的进料端(图示右端)的高度要高于出料端(图示左端)的高度,在锅体I的端部下方可设置垫板14,以便根据需要随时调节锅体I的倾斜角度。当然,锅体还可以设计成正锥形(进料头小,出料头大);也可以设计成倒锥形;还可以设计成椭圆柱体(中间大,两头小)型或两头小中间大的两个圆锥体的组合;为了改善锅体的受力状况,锅体的至少一头可以设计成半圆形,以上不同的锅体形式可以适合不同的蒸煮工艺要求,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44]该连续卧式蒸煮锅与现有技术中的蒸煮锅不同之处在于:该蒸煮锅的锅体I是可以沿自身中心轴线为轴进行转动的,这样能够非常好的进行物料的混合。该蒸煮锅大致包括进料装置、出料装置、蒸煮装置几部分,下面就这几部分的结构做详细描述。
[0045]如图1、5、6和7所示,该实施例的进料装置2首先包括一个进料口6,该进料口 6是固定不动的,该进料口 6连接一个进料外壳5。如图10所示,该进料外壳5包括相互连通的两段(进料外壳一51和进料外壳二52),这两段进料外壳5之间是设有密封装置的,靠近进料口6的一段(进料外壳一51)是与进料口6之间相固定的,而靠近锅体I的一段(进料外壳二52)是与锅体I的内腔相连通的,并且进料外壳二52与锅体I之间同步转动,随锅体转动的进料外壳二 52和固定的进料外壳一 51的分界点最好在靠近进料口 6的螺旋非压缩段,这样可以使密封装置的设置非常简单,仅仅需要使转动的进料外壳和固定的进料外壳具有接触面即可。在进料外壳5内设置有一个进料螺旋7(即进料装置),该进料螺旋7与锅体I的中心轴线相重合,进料螺旋7在动力机构的带动下转动,从而将自进料口 6投入进去的物料沿进料外壳5推送至锅体I内,而且进料螺旋7与锅体I之间是相对转动的。当然,除进料螺旋7外,还可采用如栗、格仓喂料器等进料形式。
[0046]当进料螺旋7为变距螺旋且为有压缩比时,或进料螺旋7虽无变距但与进料螺旋7配合的螺旋外壳体为锥形导致该螺旋有压缩比时,螺旋外壳体上还需设计有滤液孔用以排出物料中被压缩出的液体。在该实施例中,进料螺旋7选用的是带有压缩比的进料螺旋,SP进料螺旋7的直径沿着物料的运动方向逐渐缩小,这样的好处是能够将物料不断挤压形成高密度的物料块,进而将物料中掺杂的部分水分挤压出来。为了收集这部分被挤压出来的水分,在进料外壳5上开设若干的滤孔,即将进料外壳5变为滤板,同时在进料外壳5的外周罩一个集水外壳10,该集水外壳10是与进料口 6之间固定连接的,而且集水外壳10的下表面倾斜设置,在其最低端还设有排水口 11。
[0047]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锅体I的直径通常在2M左右,长度在1M左右,其转动时必然会与固定的进料口6之间产生一定的尺寸跳动,为了消除此跳动,同时保证进料外壳一51和进料外壳二 52的绝对中心,该实施例在进料外壳5与进料口 6的连接处设置了至少一个轴承12,两段进料外壳的至少一段还可以允许在三维方向上作有限度的浮动,以确保两段之间的配合公差。另外,该实施例还在进料外壳二52和锅体I之间设置了一段弹性管22,利用弹性管22消除锅体I在转动过程中的跳动,当然,该弹性管22也是随着锅体I和进料外壳二52同步转动的。该实施例还在进料外壳二52的外层套设了进料外套19,该进料外套19是与进料外壳一51固定为一体的,因此,进料外套19也是固定不动的,在进料外套19和进料外壳二52之间设置有轴承20和密封材料21(即上述的密封装置),其中,轴承20能够进一步地保证进料外壳二 52的绝对中心,密封材料21能够防止物料发生泄漏。
[0048]该实施例还包括通过进料外壳5或出料孔伸入锅体I内的输送装置,用于向锅体I内输送能量和/或药剂。例如,对于要通入锅体I内进行反应的药液来说,可在进料螺旋7的中间轴上开设一根通道,形成药液进管4,直接将药液从此处通入锅体I内,当然也可将药液与物料掺杂在一起,一起从进料口 6投入进去。
[0049]如图1所示,在锅体I内还设有覆盖弹性管22端部开口的密封板8,锅体I的端盖外部还固定有限位器,此实施例中的限位器包括两个气缸9,这两个气缸9对密封板8施加一个与进料方向相反的拉力,以保证密封板8紧紧地压在弹性管22的端部开口,这样的结构形式是为了使锅体内因蒸煮装置的蒸煮作用形成的高压将密封板8紧紧地压在弹性管22的端部开口上,防止锅体I内的压力外泄,保证蒸煮的效果。当带有压缩比的进料螺旋7在旋转时,能够将从进料口 6放入的物料予以挤压并沿进料外壳5向前推送,从而在进料外壳5与锅体I的连接处形成高密度的物料块,而设置在锅体I内的、覆盖在弹性管22端部开口的密封板8在气缸9的作用下对物料块形成反方向的作用,直至物料块在进料螺旋7的作用下将密封板8推开进入锅体I内。当然,对密封板8所施加的力还可来自油缸,为油缸提供动力的油栗固定在锅体I上同步转动。
[0050]该实施例中的出料装置可采取以下结构形式,首先在锅体I的出料端开有与锅体I的中心轴线同轴的出料孔,在出料孔处设置一与锅体I的内腔相连通的出料外壳3,对于实施例一来说,由于该锅体I为压力式锅体,工作时锅体I内为高压状态,因此,出料外壳3可直接伸入到锅体I内,而且出料外壳3的末端位于锅体I的最低处,在锅体I内的高压条件下,蒸煮形成的造纸浆料会从出料外壳3慢慢排出。
[0051]与进料端的结构相似,如图11所示,为了消除锅体I的跳动对出料外壳3的影响,该实施例在出料外壳3的外层设置了出料外套24,与进料端的进料外套19不同的是,出料端处的出料外套24是转动的,而且出料外套24是通过一段弹性管22与锅体I连接固定的,这样能够使得锅体1、弹性管22和出料外套24之间始终处于同步转动状态。在出料外壳23和出料外套24之间也设有轴承20和密封材料21。
[0052]该实施例中的蒸煮装置可选用三种结构形式,一种是如图1所示,向锅体I内通入一根进汽管13,通过向进汽管13内通入高温高压蒸汽进行蒸煮,这种情况下,可将进汽管13与药液进管4同用一根管道,即进汽管13不仅向锅体I内通入蒸汽,也通入药液。
[0053]另一种蒸煮装置的结构形式是在锅体I的外层增设一个夹套,夹套内充满导热油,在夹套上开设供传热后导热油流出的导热油出口,利用导热油对锅体I内的浆料进行蒸煮,这种结构形式能够避免向锅体I内的浆料中掺入过多的水分,保证蒸煮的效果。
[0054]第三种蒸煮装置是在锅体I内设置能量发生器(如超声波发生器),利用超声波等对锅体I内的物料进行蒸煮。
[0055]如图1和图8所不,为了提尚锅体I内物料的反应混合效果,在锅体I的内壁上还固定有沿其周向分布的多个提升板23,每个提升板23与锅体I内壁的接触线均与锅体I的中心轴线相平行。这些提升板23的作用是在锅体I转动的同时将锅体I内的药液与物料不断地提升、抛下,提高药液与物料的反应程度。而且该实施例将提升板23设置为高度自进料端到出料端渐增大的结构形式,其效果是将制的的浆料逐渐向锅体I的中间聚集,最终在出料端处将浆料排出。
[0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