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显示膜及立体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630863阅读:来源:国知局
或多面柱镜。
[0038]本发明提供的上述3D显示膜中,只要使第一柱镜层21和第一填充层22具有不同的折射率,就能够得到较好的横纵双向的3D显示效果。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柱镜层21的折射率为1.54?1.65,第一填充层22的折射率为1.35?1.47,第二柱镜层31的折射率为1.54?1.65。将各层的折射率控制在上述范围内,有利于降低3D显示膜两层结构层之间的光线干涉,是横纵双向的3D显示更加清晰均一,从而进一步提高3D显示膜的双向3D显示效果。更优选地,第一柱镜层21的折射率为1.65,第一填充层22的折射率为
1.47,第二柱镜层31的折射率为1.56。第一结构层20中仅包括第一柱镜层21和第一填充层22,第二结构层30中仅包括第二柱镜层31,此时使第一柱镜层21的折射率为1.65,第一填充层22的折射率为1.47,第二柱镜层31的折射率为1.56,膜的双向3D效果更佳。
[0039]本发明提供的上述3D显示膜中,只要在基材层10上设置上述两层结构层,就能够得到较好的横纵双向的3D显示效果。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第二结构层30还包括位于第二柱镜层31上表面的第二填充层32,第二填充层32具有远离第二柱镜层31的平整表面,且第二填充层32的折射率与第二柱镜层31的折射率不同。
[0040]在第二结构层30的第二柱镜层31上表面进一步设置折射率与其不同的第二填充层32,并使其上表面平整,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二结构层30的柱镜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3D显示膜的双向3D效果。具体地,第二填充层32具有与第二柱镜层31相接触的第三填充表面和远离第二柱镜层31的第四填充表面,第三填充表面为与第二柱镜层31的上表面相适配的凹凸表面,第四填充表面为平整表面。
[0041]同理,只要使第二填充层32具有与第二柱镜层31不同的折射率,就能够提高第二结构层30的柱镜效果。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填充层32的折射率为1.35?1.47。更优选地,第一柱镜层21的折射率为1.65,第一填充层22的折射率为1.47,第二柱镜层31的折射率为1.65,且第二填充层32的折射率为1.47。此时,3D显示膜的两层结构层中分别包括一层柱镜层和一层填充层,将该四层的折射率分别设置为上述数值,能够是该结构的3D显示膜具有更佳的双向3D显示效果。
[0042]上述第一柱镜层21和第二柱镜层31中,采用的平行排列的柱镜单元可以是本领域常用的任意圆柱镜或多面柱镜。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柱镜单元和第二柱镜单元的横截面分别为轴对称多边形或弧形面,其中,轴对称多边形具有与基材层10或与第一填充层22的平整表面相接触的底边(第一柱镜单元的横截面的底边为与基材层10相接触的边,第二柱镜单元的横截面的底边为与第一填充层22的平整表面相接触的边),且轴对称多边形的对称轴为所述底边的垂直平分线。具体地,轴对称多边形可以为等腰三角形(如图3所示,底边为P对应的一边,底角为α角)、等腰梯形(如图4所示,底边为Ρ对应的一边,底角为α角,高度为Η)、轴对称五边形(如图5所示,底边为Ρ对应的一边,底角为α角,高度为Η)等,弧形面如图6所示。此处所描述的横截面是指第一柱镜单元和第二柱镜单元的垂直于轴向延伸方向上的截面。具有这几种横截面的柱状透镜具有较强的柱镜效果,有利于提尚3D显不I旲的整体柱镜效果。
[0043]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柱镜单元和第二柱镜单元的横截面分别独立的选自底边对应的底角为22?37° (如图3、4、5中的底角α )、底边宽度0.09?0.14mm(如图3、4、5中的宽度P)、高度14?28μπι(如图4、5中的高度Η)的轴对称多边形,或者半径0.25mm?0.5mm(如图6中的半径R)、弦长0.12?0.2mm(如图6中的弦长L)、高度5?25μπι(如图6中的高度H)的弧形面。采用上述尺寸范围内的柱状透镜作为第一柱镜单元和第二柱镜单元,第一结构层20和第二结构层30之间的光线干涉更小,从而能够进一步改善3D显示膜的双向3D显示效果。
[0044]更优选地,第一柱镜单元的横截面为底角30°、底边宽度0.092mm、高度14 μπι的等腰梯形,第二柱镜单元的横截面为底角37°、底边宽度0.14mm、高度28 μπι的等腰梯形;或者,第一柱镜单元的横截面为底角22°、底边宽度0.196_、高度21 μπι的等腰梯形,第二柱镜单元的横截面为半径0.25_、弦长0.196_、高度20 μ m的弧形面。
[0045]上述3D显示膜中,各层采用的材料可以是本领域所用的常规材料,如透明树脂等。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柱镜层21的材料为第一 UV固化树脂;和/或第一填充层22的材料为第二 UV固化树脂;和/或第二柱镜层31的材料为第三UV固化树脂;和/或第二填充层32的材料为第四UV固化树脂。以UV固化树脂作为结构层材料,能够降低3D显示膜的加工难度,提高加工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具体的UV固化树脂类型可以根据所需要的折射率进行选择,在此不再赘述。
[0046]上述基材层10的材料同样可以是本领域常用的基材材料。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基材层10的材料为PET、APET(非结晶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C或PMMA,基材层10的厚度为0.125?0.188_。这几种树脂材料形成的基材层10,其透明度较高,机械性能、耐老化性能等综合使用性能较佳。
[0047]上述结构层的整体尺寸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结构层20的厚度为10?40 μm,第二结构层30的厚度为5?50 μπι。将两层结构层的厚度控制在上诉范围内,二者之间的光线干涉更小,双向3D效果更佳。
[0048]此外,上述基材层10、第一结构层20和第二结构层30的具体制备工艺可以参考常规的基材层和柱镜层的制作工艺。具体可以如下:
[0049]在基材层的上表面上涂覆UV光固化树脂胶层,用具有与第一柱镜层的微结构互补结构(互补结构的延伸方向与模具轮轴垂直)的模具轮对UV光固化树脂胶层进行压膜,使其形成所需微结构。随后用紫外光照射,使已形成微结构的UV光固化树脂胶层固化,从而形成第一柱镜层。
[0050]其次,在第一柱镜层的上表面上涂覆另一种UV光固化树脂胶层,用光滑的模具轮对该UV光固化树脂胶层进行压膜,使其填平第一柱镜层。随后再用紫外光照射,形成第一填充层。
[0051]然后重复采用上述方法在第一填充层的上表面形成第二柱镜层和可选的第二填充层。同时,为了使第二柱镜层中第二柱镜单元的轴向延伸方向与第一柱镜层中第一柱镜单元的轴向延伸方向正交,在制作第二柱镜层时,采用的模具轮与第二柱镜层的微结构互补,且微结构延伸方向与模具轮轴平行。
[0052]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如图7所示,其由下至上依次包括背光模组100、液晶显示面板200以及3D显示膜300,该3D显示膜300即为上述的3D显示膜,其中3D显示膜300的基材层与液晶显示面板200接触设置。
[0053]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立体显示装置中,背光模组100能够提供均匀、稳定、亮度可靠的背光源;液晶显示面板200用来显示经过特殊像素排列处理的具有连续视差的图像;3D显示膜300用来提供分像作用,将同时显示于液晶显示面板的经过特殊像素排列处理的具有连续视差的两幅及以上图像分别投射到观看者的左右眼所在的位置。
[0054]而上述3D显示膜300中,在基材层的上表面连续设置了第一结构层和第二结构层。其中第一结构层中的第一柱镜层,其第一柱镜单元的轴向延伸方向与第二结构层中第二柱镜层的第二柱镜单元的轴向延伸方向正交(即轴向延伸方向相互垂直)。这就能够使3D显示膜具有横纵两个方向上的3D效果。同时,该第一结构层中除了包括第一柱镜层外,在第一柱镜层上表面还设置有折射率与其不同的第一填充层,第一填充层的下表面是与第一柱镜层上表面贴合的凹凸表面,上表面是平整表面。这样的设置能够使两层柱镜层分别在横纵放置时具有良好的柱镜效果,使3D显示膜300无论在横向放置还是纵向放置时,均具有良好的3D效果。
[0055]总之,上述立体显示装置,无论把屏幕横向放置还是竖直放置,均能得到良好的3D效果,能够更大程度上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0056]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液晶显示面板200和3D显示膜300之间还设置有透明基板。更优选地,该透明基板为玻璃或PMMA板。
[0057]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这些实施例不能理解为限制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0058]实施例1
[0059]该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具体的立体显示装置,其由下至上依次包括:5.98寸背光模组、H598DAN01.0液晶显示面板以及3D显示膜。其中3D显示膜由下至上包括:基材层、第一结构层和第二结构层。
[0060]其中,基材层PET层,厚度为0.125mm。
[0061]第一结构层包括与基材层接触的第一柱镜层和位于第一柱镜层上表面的第一填充层,第一柱镜层为棱镜阵列层,其折射率为1.65 ;第一填充层上表面平整,其折射率为
1.47 ;第一结构层的总厚度为19 μπι。
[0062]第二结构层包括位于第一填充层上表面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