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的上端装入2个结构相同的缸筒(2)内为滑动连接,活塞杆(3)下端与凸模(4)的顶端面焊接连接,2个结构相同的凸模加热板(51)并排地安装在凸模(4)的底面上所设置加热板槽内,两者之间采用过盈配合联接,2个结构相同的热电偶(53)贴合在2个凸模加热板(51)上。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控制零件热成形损伤分布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模(4)长方体结构件,除顶端面外,其余五个面的相交棱线均由过渡圆角即圆柱面所替代,圆柱面与其两侧平面为圆滑连接;凸模(4)底面的中心处设置一个沿凸模(4)的纵向与横向对称面对称的加热板槽,加热板槽用于嵌入凸模加热板(51)与凸模电容板(52);加热板槽的长度为凸模加热板(51)长度的两倍,加热板槽的宽度与凸模加热板(51)的宽度相等,加热板槽的深度等于凸模加热板(51)与凸模电容板(52)厚度之和。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制零件热成形损伤分布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部机构还包括下加热板、下隔热板、6个结构相同的热电偶(53); 4个结构相同的上模座支撑柱(5)的底端采用焊接方式垂直地对称地固定在下模座(43)的四角处,下隔热板安装在下模座(43)中凸台的顶端面上,两者之间采用焊接方式连接,下加热板安装在下隔热板的顶端面上,两者之间采用焊接方式连接;6个结构相同的热电偶(53)均匀地贴合在下加热板上。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控制零件热成形损伤分布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隔热板由A下隔热板(37)、后B下隔热板(38)、前B下隔热板(39)、后C下隔热板(40)、前C下隔热板(41)与D下隔热板(42)组成; A下隔热板(37)与D下隔热板(42)结构相同,后B下隔热板(38)、后C下隔热板(40)、前B下隔热板(39)与前C下隔热板(41)结构相同,A下隔热板(37)、D下隔热板(42)、后B下隔热板(38)、后C下隔热板(40)、前B下隔热板(39)与前C下隔热板(41)的厚度相同; 所述的下加热板由A下加热板(31)、后B下加热板(32)、前B下加热板(33)、后C下加热板(34)、前C下加热板(35)与D下加热板(36)组成; A下加热板(31)、后B下加热板(32)、前B下加热板(33)、后C下加热板(34)、前C下加热板(35)与D下加热板(36)厚度相同,每个下加热板采用型号为ST1036的铸铁加热器; A下加热板(31)、后B下加热板(32)、前B下加热板(33)、后C下加热板(34)、前C下加热板(35)与D下加热板(36)依次和A下隔热板(37)、后B下隔热板(38)、前B下隔热板(39)、后C下隔热板(40)、前C下隔热板(41)与D下隔热板(42)的形状相同; 下加热板安装在下隔热板的顶端面上是指:A下加热板(31)对正A下隔热板(37),后B下加热板(32)对正后B下隔热板(38),前B下加热板(33)对正前B下隔热板(39),后C下加热板(34)对正后C下隔热板(40),前C下加热板(35)对正前C下隔热板(41),D下加热板(36)对正D下隔热板(42)。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制零件热成形损伤分布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卸料机构还包括2个结构相同的卸料板(47)、2个结构相同的卸料隔热板(48)与2个结构相同的热电偶(53); 2个结构相同的卸料弹簧(46)竖直地放置,2个结构相同的卸料板(47)安装在2个结构相同的卸料弹簧(46)的顶端,2个结构相同的卸料弹簧(46)的顶端面与2个结构相同的卸料板(47)的底面焊接连接,卸料隔热板(48)的形状与卸料板(47)的形状相同,2个结构相同的卸料板隔热板(48)分别安装在2个结构相同的卸料板(47)的顶端面上,卸料加热板(49)形状与卸料板(47)的形状相同,2个结构相同的卸料加热板(49)分别安装在2个结构相同的卸料板隔热板(48)的顶端面上,两者之间采用焊接方式固定连接,2个结构相同的热电偶(53)依次贴合在2个结构相同的卸料加热板(49)上。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制零件热成形损伤分布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边机构还包括上隔热板、上加热板与6个结构相同的热电偶(57); 6个结构相同的氮气缸(6)竖直地左右对称地布置,6个结构相同的氮气缸(6)的底端面与上隔热板的顶端面焊接连接,上加热板安装在上隔热板的底面上,两者之间采用焊接方式连接,6个热电偶(53)贴合在上加热板上。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控制零件热成形损伤分布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隔热板包括有A上隔热板(7)、后B上隔热板(8)、前B上隔热板(9)、后C上隔热板(10)、前c上隔热板(11)与D上隔热板(12);上加热板包括有A上加热板(13)、后B上加热板(14)、前B上加热板(15)、后C上加热板(16)、前C上加热板(17)与D上加热板(18) ;A上加热板(13)、后B上加热板(14)、前B上加热板(15)、后C上加热板(16)、前C上加热板(17)与D上加热板(18)依次和A上隔热板(7)、后B上隔热板(8)、前B上隔热板(9)、后C上隔热板(10)、前C上隔热板(11)与D上隔热板(12)的形状相同; 所述的6个结构相同的氮气缸¢)的底端面与上隔热板的顶端面焊接连接是指:6个结构相同的氮气缸(6)的底端面依次和A上隔热板(7)、后B上隔热板(8)、前B上隔热板(9)、后C上隔热板(10)、前C上隔热板(11)与D上隔热板(12)的上表面的中心处焊接连接; 上加热板安装在上隔热板的底面上是指:A上加热板(13)、后B上加热板(14)、前B上加热板(15)、后C上加热板(16)、前C上加热板(17)与D上加热板(18)依次安装在A上隔热板(7)、后B上隔热板(8)、前B上隔热板(9)、后C上隔热板(10)、前C上隔热板(11)与D上隔热板(12)的底面上,两两相对正,并采用焊接连接。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制零件热成形损伤分布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电容板包括有A上电容板(19)、后B上电容板(20)、前B上电容板(21)、后C上电容板(22)、前C上电容板(23)与D上电容板(24);所述的下电容板包括有A下电容板(25)、后B下电容板(26)、前B下电容板(27)、后C下电容板(28)、前C下电容板(29)与D下电容板(30); A上电容板(19)与D上电容板(24)结构相同,后B上电容板(20)、前B上电容板(21)、后C上电容板(22)与前C上电容板(23)结构相同;A上电容板(19)、后B上电容板(20)、前B上电容板(21)、后C上电容板(22)、前C上电容板(23)与D上电容板(24)的厚度相同; A上电容板(19)、后B上电容板(20)、前B上电容板(21)、后C上电容板(22)、前C上电容板(23)与D上电容板(24)依次和A上加热板(13)、后B上加热板(14)、前B上加热板(15)、后C上加热板(16)、前C上加热板(17)与D上加热板(18)的结构形状相同,并且依次和A下电容板(25)、后B下电容板(26)、前B下电容板(27)、后C下电容板(28)、前C下电容板(29)与D下电容板(30)的结构形状相同; 所述的上电容板安装在上加热板的底面上,两者之间为焊接连接是指: A上电容板(19)对正A上加热板(13),后B上电容板(20)对正后B上加热板(14),前B上电容板(21)对正前B上加热板(15),后C上电容板(22)对正后C上加热板(16),前C上电容板(23)对正前C上加热板(17),D上电容板(24)对应且D上加热板(18),上电容板与上加热板中的每一对之间采用焊接连接; 所述的下电容板安装在下加热板的上表面上,两者之间为焊接连接是指: A下电容板(25)对正A下加热板(31),后B下电容板(26)对正后B下加热板(32),前B下电容板(27)对正前B下加热板(33),后C下电容板(28)对正后C下加热板(34),前C下电容板(29)对正前C下加热板(35),D下电容板(30)对正D下加热板(36),下电容板与下加热板中的每一对之间采用焊接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可控制零件热成形损伤分布的模具,旨在克服为实现变形诱导增加额外工艺及设备或者牺牲生产周期为代价的缺陷,该成形模具包括有上部机构、下部机构、卸料机构、压边机构与润滑机构;上部机构通过其中的上模座固定在下部机构中4个上模座支撑柱的顶端;卸料机构安装在下模座的空腔内,卸料机构的2个卸料弹簧的下端与下模座的空腔底面焊接;压边机构通过其中的6个氮气缸的顶端焊接连接在上模座的底面上;润滑机构的4对喷油器均匀对称地安装在下模座前后的两侧,上电容板固定在上加热板的底面上,下电容板固定在下加热板的上表面上,2个凸模电容板安装在2个凸模加热板的底面上,2个卸料电容板安装在2个卸料加热板的上表面上。
【IPC分类】B21D37/16, B21D45/04, B21D37/10, B21D37/18
【公开号】CN204953685
【申请号】CN201520727631
【发明人】庄蔚敏, 李冰娇, 解东旋, 敖文宏, 闫雪燕, 郭帅, 李晓鹏, 刘西洋, 杨冠男, 徐纪栓
【申请人】吉林大学
【公开日】2016年1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