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排翅片组,然后面对翅片总成随行工装转位工作单元7前工作面的插管单元可以进行插管操作;同时,同上所述,可同步进行抓取翅片组托架内的第二排翅片组至翅片总成随行工装转位工作单元7后工作面上的翅片总成随行工装4内待命。
[0033]当翅片总成随行工装转位工作单元7前工作面上的翅片总成随行工装4内的第一排翅片组完成插管后,工业控制计算机再次发出指令使翅片总成随行工装转位工作单元7旋转180°并定位,位于翅片总成随行工装转位工作单元7后工作面上的、带有第二排翅片组的翅片总成随行工装4可以进行插管操作。
[0034]同时,翅片总成随行工装辅助滑移装置2的伸缩托举夹持机构22伸出将位于翅片总成随行工装转位工作单元7前工作面上的载有已完成插管的第一排翅片组的翅片总成随行工装4的底部托举并夹持住,然后翅片总成随行工装转位工作单元7前工作面的翅片总成随行工装夹紧装置松开,载有已完成插管的第一排翅片组的翅片总成随行工装4即与翅片总成随行工装转位工作单元7前工作面脱离;然后翅片总成随行工装定位装置1的伸缩控制机构动作使翅片总成随行工装定位装置1完全缩入、伸缩道轨伸缩控制机构动作使伸缩道轨3完全伸出,位于翅片总成随行工装转位工作单元7前工作面底部的中段道轨和左右两段道轨即连接成一个整体水平直线道轨。
[0035]然后两件翅片总成随行工装推拉部件5伸出夹持住位于本翅片总成随行工装道轨左端或右端上的空载的翅片总成随行工装4和载有已完成插管的第一排翅片组的翅片总成随行工装4并推动其沿本翅片总成随行工装道轨向另一端移动,翅片总成随行工装辅助滑移装置2的驱动机构21同步动作,将载有已完成插管的翅片总成的翅片总成随行工装4推至本翅片总成随行工装道轨的另一端,然后翅片总成随行工装定位装置1的伸缩控制机构再次动作使翅片总成随行工装定位装置1完全伸出、伸缩道轨伸缩控制机构再次动作使伸缩道轨3完全缩入、翅片总成随行工装转位工作单元7前工作面的翅片总成随行工装夹紧装置夹紧,已完成插管的翅片总成的翅片总成随行工装4即被定位在本翅片总成随行工装道轨的右段或左段上、空载的翅片总成随行工装4即被定位在翅片总成随行工装转位工作单元7前工作面上,夹持空载的翅片总成随行工装4的翅片总成随行工装推拉部件5松开空载的翅片总成随行工装4回到初始位置待命,翅片组抓取码放机械手可进行抓取翅片组托架内的第三排翅片组,翅片总成抓取码放机械手可抓取已完成插管的第一排翅片组将其码放在翅片总成托架上,当翅片总成抓取码放机械手稳固抓取已完成插管的第一排翅片组后,另一件翅片总成随行工装推拉部件5和翅片总成随行工装辅助滑移装置2松开已完成插管的第一排翅片组回到初始位置待命。
[0036]以此类推,实现不间断进行翅片组的上料及已完成插管的翅片组的码放。
[0037]所述的伸缩道轨3和伸缩道轨伸缩控制机构可以设置在本翅片总成随行工装道轨的中段上,也可以设置在本翅片总成随行工装道轨的左、右两段上,由于前者需设置四组伸缩道轨3和伸缩道轨伸缩控制机构,且翅片总成随行工装转位工作单元7的前、后工作面工作时需旋转、伸缩道轨伸缩控制机构电连接的布线易缠绕搅接,而后者只需设置两组伸缩道轨3和伸缩道轨伸缩控制机构,且方便布线,因此优选后者,即,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的伸缩道轨3和伸缩道轨伸缩控制机构设置在本翅片总成随行工装道轨的左、右两段上。
[003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所述的伸缩道轨3是套筒结构、套接在本翅片总成随行工装道轨的左、右两段的端部;所述的伸缩道轨伸缩控制机构设置在本翅片总成随行工装道轨的左、右两段的端部内部,其伸缩端与伸缩道轨3连接,通过控制伸缩道轨伸缩控制机构的伸缩实现伸缩道轨3的伸缩。
[0039]由于伸缩道轨3是套筒结构,在其完全伸出后、翅片总成随行工装4移动过程中经过伸缩道轨3时会对伸缩道轨3产生向下的扭转力,为了防止此扭转力对伸缩道轨伸缩控制机构造成损伤、进而使伸缩道轨伸缩控制机构的使用寿命降低,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的伸缩道轨3面向本翅片总成随行工装道轨中段的端部设有定位销,所述的面向伸缩道轨3的本翅片总成随行工装道轨中段的端部对应位置设有与定位销配合的定位孔,伸缩道轨3完全伸出后,定位销穿入定位孔中实现准确定位,且定位销可承担部分扭转力,进而实现延长伸缩道轨伸缩控制机构的使用寿命。
[004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所述的伸缩道轨伸缩控制机构设置在本翅片总成随行工装道轨的左、右两段的端部内部,伸缩道轨3设置在本翅片总成随行工装道轨的左、右两段的端部下方,伸缩道轨3通过连杆机构与伸缩道轨伸缩控制机构连接,伸缩道轨3需要伸出时,伸缩道轨伸缩控制机构控制连杆机构绕其与伸缩道轨伸缩控制机构铰接的铰接中心旋转,带动伸缩道轨3自本翅片总成随行工装道轨的左、右两段的端部下方翻出实现伸缩道轨3的上表面与本翅片总成随行工装道轨的左、右两段的上平面平齐,进而保证翅片总成随行工装4在本翅片总成随行工装道轨上移动时的稳定性。
[0041]为了保证翅片总成随行工装4在本翅片总成随行工装道轨上移动时的稳定性,防止跑偏及掉道,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的本翅片总成随行工装道轨沿其长度方向上具有内凹导向槽。
[0042]为了进一步保证翅片总成随行工装4在本翅片总成随行工装道轨上移动时的稳定性,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的内凹导向槽的横截面呈V形,翅片总成随行工装4的底平面与V形内凹导向槽的顶平面之间是间隙配合,S卩,尽量降低翅片总成随行工装4的重心实现移动时的稳定性,同时V形内凹导向槽可防止跑偏、倾翻。
[0043]本翅片总成自动插管系统的翅片总成随行工装道轨是翅片总成自动插管系统的翅片总成随行工装单元的一部分,由于采用翅片总成随行工装推拉部件5推移翅片总成随行工装4在本翅片总成随行工装道轨上水平移动实现空载的翅片总成随行工装4与载有已完成插管的翅片组的翅片总成随行工装4的位置转换,便于未插管翅片组的抓取上料及已完成插管的翅片组的抓取码放,实现自动化操作,因此生产效率较高,可完全消除人为因素对生产进度及穿管质量的影响;同时,配合翅片总成随行工装转位工作单元7,翅片总成随行工装4自动平移位置变换可实现翅片总成随行工装转位工作单元7的不间断作业,进而实现翅片总成自动插管系统的翅片抓取单元和插管单元互相之间不产生工作干涉,提高生产效率,适用于数字化两器工厂的翅片总成自动插管系统的翅片总成随行工装单元。
【主权项】
1.一种翅片总成自动插管系统的翅片总成随行工装道轨,其特征在于,本翅片总成随行工装道轨设置在翅片总成自动插管系统的支撑框架¢)的中层底端,位于翅片总成随行工装转位工作单元(7)的前工作面的前方、并平行于翅片总成随行工装转位工作单元(7)的工作面水平设置,包括左、中、右三段,三段上均设有翅片总成随行工装定位装置(1),翅片总成随行工装定位装置(1)包括伸缩控制机构;左、右两段设置在翅片总成托架的后上方、固定连接在支撑框架(6)上,左、右两段的前方还设有向中段延伸的翅片总成随行工装辅助滑移装置(2),翅片总成随行工装辅助滑移装置(2)包括驱动机构(21)和伸缩托举夹持机构(22);中段为两件,分别固定安装在翅片总成随行工装转位工作单元(7)的前、后工作面的底端;左、中、右三段相邻两段之间设有伸缩道轨(3)和伸缩道轨伸缩控制机构;翅片总成随行工装定位装置(1)的伸缩控制机构、翅片总成随行工装辅助滑移装置(2)和伸缩道轨伸缩控制机构分别与翅片总成自动插管系统电控单元的工业控制计算机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翅片总成自动插管系统的翅片总成随行工装道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缩道轨(3)和伸缩道轨伸缩控制机构设置在本翅片总成随行工装道轨的左、右两段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翅片总成自动插管系统的翅片总成随行工装道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缩道轨(3)是套筒结构、套接在本翅片总成随行工装道轨的左、右两段的端部;所述的伸缩道轨伸缩控制机构设置在本翅片总成随行工装道轨的左、右两段的端部内部,其伸缩端与伸缩道轨(3)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翅片总成自动插管系统的翅片总成随行工装道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缩道轨(3)面向本翅片总成随行工装道轨中段的端部设有定位销,所述的面向伸缩道轨(3)的本翅片总成随行工装道轨中段的端部对应位置设有与定位销配合的定位孔。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翅片总成自动插管系统的翅片总成随行工装道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缩道轨伸缩控制机构设置在本翅片总成随行工装道轨的左、右两段的端部内部,所述的伸缩道轨(3)设置在本翅片总成随行工装道轨的左、右两段的端部下方,伸缩道轨(3)通过连杆机构与伸缩道轨伸缩控制机构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翅片总成自动插管系统的翅片总成随行工装道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翅片总成随行工装道轨沿其长度方向上具有内凹导向槽。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翅片总成自动插管系统的翅片总成随行工装道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凹导向槽的横截面呈V形,翅片总成随行工装⑷的底平面与V形内凹导向槽的顶平面之间是间隙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翅片总成自动插管系统的翅片总成随行工装道轨,设置在翅片总成自动插管系统的支撑框架(6)的中层、翅片总成随行工装转位工作单元(7)的前方,包括左、中、右三段,三段上均设有翅片总成随行工装定位装置(1);左、右两段固定连接在支撑框架上,左、右两段的前端面上还设有向中段延伸的翅片总成随行工装辅助滑移装置(2);中段为两件,分别固定安装在翅片总成随行工装转位工作单元的前、后工作面的底端;左、中、右三段相邻两段之间设有伸缩道轨(3)和伸缩道轨伸缩控制机构。本翅片总成随行工装道轨可以实现翅片总成随行工装(4)的位置转换,生产效率较高,适用于数字化两器工厂的翅片总成自动插管系统。
【IPC分类】B23P19/00
【公开号】CN205085610
【申请号】CN201520674626
【发明人】郝新浦
【申请人】徐州德坤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