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酰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其在抗乙型病毒性肝炎药物中的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05323发布日期:2018-09-11 19:24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药物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咖啡酰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其在抗乙型病毒性肝炎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已经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20多亿人感染HBV。感染HBV后,通常表现为无力、食欲不振、腹胀、腹泻和恶心呕吐,甚至发热和黄疸。但部分患者起病症状并不明显,只有在检查其血清HBV的表面抗原(HBsAg)、e 抗原(HBeAg)和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为阳性时才发现肝功能异常,所以很多病例由于治疗不及时而转为慢性,甚至其中一部分患者还转化为肝硬化和肝癌。如今,由于HBV而导致的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CHB)是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有统计显示,全世界因感染HBV而导致约2.4亿人为CHB患者,而每年死于CHB的人数大概有60万。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区,HBV感染率居全球第1位,目前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达1.2亿以上,每年由于HBV感染而导致肝癌的死亡人数约有12万。因此,由于HBV引发的疾病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正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当前在中国,CHB更是存在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疾病,所以目前我国对HBV感染的防治形势严峻。

目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抗病毒法、免疫调节法、抗肝纤维化和改善肝功能等方法。保肝降酶药物曾在干扰素(INF)出现之前,一直是治疗CHB的主要药物。随着干扰素问世后,CHB得到了很好的治疗,但经长期的临床应用发现干扰素也有不少不良反应,诸如白血球和血小板下降、流感样综合症状和儿童长期应用会影响生长发育等。随后随着拉米夫定、阿德福韦和恩替卡韦等核苷类药物的出现,CHB抗病毒治疗进入到了核苷类似物的新时代。这类药物主要是通过药物干预病毒复制过程或者针对宿主抗病毒的不同环节,抵抗和抑制病毒,保护机体,诱导疾病缓解,阻止肝硬化和肝癌细胞出现等。通过抗病毒治疗HBV感染是当前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方法。核苷类似物相对于其它药物来说价格低、副作用小、服用方便、抑制病毒快,但随着临床应用的日趋普遍,这些药物的效果依然不理想,有长期服用的需要,并有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停药反跳及肝功能衰竭,甲沟炎,脂肪代谢紊乱,引起血友病出血等。当然,乙肝疫苗虽然如今也已经广泛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预防HBV的感染,但由于延误治疗以及HBV可以通过母婴、性接触、输血和共用针头等等多途径传播,所以HBV仍然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因此,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预防和治疗中,寻找和开发出新的高效无毒的治疗药物依然迫切。

当前,从天然药物中找寻和开发新药是一个研究热点。国内外大量的新药开发经验也已经证明,从中药、民族药中筛选新药的效率己经达到甚至高于现代生物医学的随机筛选,所以目前对传统中草药化学成分的抗HBV研究也日益重视。我国在这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并已取得了较大进展。据统计,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已从近20种中国传统中草药中发现了10多个单体化合物和约10种提取物体外对HBV的HBeAg、HBsAg和DNA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但同时对细胞毒性低。至今,我国也已开发和生产出不少用于治疗肝炎的中成药,但由于中草药及其制剂起效慢或作用不明显,且一般存在着复杂的成分,其作用机制也难以清楚解释,所以至今也尚未有真正临床应用满意的用于治疗CHB的中成药。由于CHB的严重性,而我国中草药资源丰富,而且在中医独特的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有长期的临床实践,部分中草药对CHB确有一定治疗作用。另外,大部分中草药有来源丰富,价格低,副作用小,可长期服用等优点。所以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加大力度对中草药进行挖掘,从中寻找新颖的抗HBV先导化合物,进一步结构优化和药理、药效及作用机制研究,开发安全、有效的新型抗HBV药,是目前抗病毒药物研发的有效途径和热点领域之一。

旱田草Lindernia ruellioides (Colsm.) Pennell为玄参科母草属植物,别名定经草、小号虎舌癀、虎舌蜈蚣草、田素馨、鸭嘴癀、调经草、锯镰草和田边草等;全草可以入药,夏秋季节采集,清洗干净,可鲜用或晒干后使用;该草性味甘、淡、平,主要用于理气活血,消肿止痛;用于痛经、闭经、胃痛、乳腺炎和颈淋巴结结核,外用可治跌打损伤、痈肿疼痛、狂犬咬伤和蛇咬伤等;在广西中南的部分地方,旱田草用于清肝明目,治疗头痛等;目前,尚未见有旱田草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方面的研究报导。现有技术中也无化合物1-O-苯乙醇基-6-O-咖啡酰基-β-D-葡萄糖吡喃苷(1-O-phenylethanoid-6-O-caffeoyl-β-D-glucopyranose,1)和1-O-苯乙醇基-6-O-咖啡酰基-β-D-葡萄糖吡喃苷(1-O-phenylethanoid-6-O-caffeoyl-β-D-glucopyranose,1)的报道,也无含式()的化合物1'-O-β-D-(3,4-二羟基苯乙基)-4'-O-咖啡酰基-β-D-芹糖-(1→6')-葡萄糖苷、式()的化合物1'-O-β-D-(3,4-二羟基苯乙基)-3'-O-咖啡酰基-β-D-芹糖-(1→6')-葡萄糖苷、式()的化合物desrhamnosylverbascoside、式()的化合物plantainoside A、式()的化合物acteoside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或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药物中的应用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类新的具有药用价值的式I -的化合物1'-O-β-D-(3,4-二羟基苯乙基)-4'-O-咖啡酰基-β-D-芹糖-(1→6')-葡萄糖苷、式()的化合物1'-O-β-D-(3,4-二羟基苯乙基)-3'-O-咖啡酰基-β-D-芹糖-(1→6')-葡萄糖苷、式()的化合物desrhamnosylverbascoside、式()的化合物plantainoside A、式()的化合物acteoside的药物组合物。含有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有效量的化合物I -及药用载体或赋形剂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化合物I -及其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乙型病毒性肝炎药物中的应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咖啡酰苯乙醇苷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取旱田草干燥全草,粉碎,用乙醇进行提取,然后过滤后回收溶剂,取提取液再浓缩;

(2)将步骤(1)浓缩后的提取液,用乙酸乙酯萃取,得乙酸乙酯萃取物;

(3)取乙酸乙酯萃取物采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用体积比为9-4:1的氯仿-甲醇梯度进行洗脱;

(4)将上述用氯仿-甲醇梯度进行洗脱得到的组分用MCI柱层析,然后用质量浓度为30-60%的甲醇水溶液进行脱色,将脱色后的组分用制备型反相硅胶色谱柱进行分离,再依次用质量浓度为10%、20%、30%、50%和100%的甲醇溶液进行洗脱,然后用RP-HPLC半制备色谱进行分析与分离,得到化合物I 、化合物、化合物、化合物和和化合物;所述化合物I-的结构式分别为:、、

、、。

本发明中,作为进一步说明,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乙醇的质量浓度为40%-85%。

本发明中,作为进一步说明,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乙醇提取的次数为3-5次,每次提取的时间为0.5-2小时。

本发明中,作为进一步说明,所制备的结构式I -所示的咖啡酰苯乙醇苷类化合物。

本发明中,作为进一步说明,含有治疗有效量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式I或/和结构式或/和结构式或/和结构式或/和结构式的咖啡酰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中,作为进一步说明,含有治疗有效量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式I或/和结构式或/和结构式或/和结构式或/和结构式的咖啡酰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的用于治疗或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中,作为进一步说明,含有治疗有效量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式I或/和结构式或/和结构式或/和结构式或/和结构式的咖啡酰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的用于治疗或预防人类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中,作为进一步说明,所述的结构式I -所示的咖啡酰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在制备治疗或预防人类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中,作为进一步说明,所述的用于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或预防人类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中,作为进一步说明,所述的用于治疗人类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或预防人类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结构式I或/和结构式或/和结构式或/和结构式或/和结构式的咖啡酰苯乙醇苷类化合物用作药物时,可以直接使用,或者以药物组合物的形式使用。该项药物组合含有0.1%-99%的结构式I或/和结构式或/和结构式或/和结构式或/和结构式的咖啡酰苯乙醇苷类化合物,优选为0.5%-90%的结构式I或/和结构式或/和结构式或/和结构式或/和结构式的咖啡酰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其余为药物学上可接受的、对人和动物无毒和惰性的可药用载体/或赋形剂。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以单位体重服用量的形式使用。经过试验,结果表明,化合物I-在体外对HBsAg和HBeAg的分泌都具有较显著的抑制作用,而且在试验范围内对细胞没有毒害作用。其中化合物和在第9天对HBsAg和HBeAg抑制率都达90.0%以上,且明显强于对照组的比拉米夫定(3TC);同时,化合物I-在第6天和第9天均可对HBsAg和HBeAg的分泌抑制作用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最大浓度抑制率分别达到94.46%和98.36%。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化合物的2DNMR相关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实质,下面结合附图,用本发明的试验和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式()的化合物1'-O-β-D-(3,4-二羟基苯乙基)-4'-O-咖啡酰基-β-D-芹糖-(1→6')-葡萄糖苷、式()的化合物1'-O-β-D-(3,4-二羟基苯乙基)-3'-O-咖啡酰基-β-D-芹糖-(1→6')-葡萄糖苷、式()的化合物desrhamnosylverbascoside、式()的化合物plantainoside A、式()的化合物acteoside的药物组合物的作用结果,以及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及药物组成,但不以此试验例和实施例来限定本发明。

试验例1

式()的化合物1'-O-β-D-(3,4-二羟基苯乙基)-4'-O-咖啡酰基-β-D-芹糖-(1→6')-葡萄糖苷、式()的化合物1'-O-β-D-(3,4-二羟基苯乙基)-3'-O-咖啡酰基-β-D-芹糖-(1→6')-葡萄糖苷、式()的化合物desrhamnosylverbascoside、式()的化合物plantainoside A、式()的化合物acteoside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病毒e抗原(HBeAg)的分泌以及乙肝病毒DNA(HBV DNA)复制的抑制作用以及对HepG2.2.15细胞的细胞毒性。

1材料与仪器

1.1 细胞株

HepG2.2.15细胞株由北京302 医院提供。

1.2 药物与试剂

1'-O-β-D-(3,4-二羟基苯乙基)-4'-O-咖啡酰基-β-D-芹糖-(1→6')-葡萄糖苷(),1'-O-β-D-(3,4-二羟基苯乙基)-3'-O-咖啡酰基-β-D-芹糖-(1→6')-葡萄糖苷(),desrhamnosylverbascoside(),plantainoside A(),acteoside(),DMEM高糖培养基(美国Gibco公司),胎牛血清(美国Gibco公司),四甲基偶氮唑盐(MTT) (德国Sigma公司),胰蛋白酶(美国Amersco公司),MTT(德国Sigma公司),G418(上海生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拉米夫定(3TC)(葛兰素史克制药有限公司),乙型肝炎病毒核酸定量检测试剂盒(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HBsAg ELISA试剂盒(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HBeAg ELISA试剂盒(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二甲基亚砜(DMSO)(美国Amersco公司)。

1.3 仪器

荧光定量PCR 仪(美国ABI),BS224S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微量移液器(美国Thermo公司),Multiskan Spectrum全波长酶标仪(美国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CO2培养箱(美国Thermo公司),倒置显微镜(德国Leica公司)。

2 实验方法

2.1 HepG2.2.15细胞株的培养

HepG2.2.15细胞培养于含有含10%FBS的高糖DMEM培养基中。终质量浓度含有200 mg·L-1的G418 培养基定期筛选。在37℃,5%CO2和95% -98% 相对湿度条件下于培养箱内培养传代。2- 3 d 换液一次,7 -10 d 传代一次。

2.2药物的制备与分组

将供试药物用无血清DMEM培养基溶解,0.22μm无菌过滤器过滤,稀释为不同质量浓度,分组加入96 孔板中,在同等条件下,设无血清培养基组为阴性对照组,拉米夫定组( 终质量浓度2、1、0.5、0.25、0.125 mM· L-1) 为阳性对照。

2.3药物的细胞毒性实验

将HepG2.2.15细胞用0.25%含0.05% EDTA的胰酶消化6分钟,制成2×104 · mL-1的细胞悬液,接种于96孔板,每孔200μL,24h观察细胞贴壁后加入药物,每隔两天换一次药,共处理9天。第9天收集上清液换入新的培养基,每孔加入20μL 5 mg · mL-1 MTT,继续培养4h。加入150μL DMSO震荡溶解10min后,在酶标仪490nm波长处测定各孔的吸光值(OD)。细胞存活率=(实验组OD值-空白组OD值)/(对照组OD值-空白组OD值)×100%。

2.4 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的HBsAg和HBeAg浓度

(1)HepG2.2.15细胞的培养和处理:

将HepG2.2.15细胞以每孔2×104 · mL-1的密度接种于96孔板,置于CO2培养箱在37℃,5%CO2条件下培养。24h后,换用不同浓度含药培养基,每个浓度设3个复孔,每隔2天换一次含药培养基,共3次。收集给药后第3天、6天和9天的细胞上清,-20℃保存。

(2)细胞上清中的HBsAg检测方法(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上操作)。①将冷藏的试剂盒及待测上清标本置平衡至室温后使用。②设阳性对照1孔,阴性对照3孔,每孔加入75μL待测样本。③封板,将反应板置于37℃孵育60min。④除空白对照孔外,每孔加50μL酶结合物,手工震荡10s。⑤封板,将反应板置于37℃孵育30min。⑥手工洗板:弃去孔内液体,注满洗涤液,静置30s,甩干,重复5次,在吸水纸上拍干。⑦每孔加显色剂A和B各50μL,手工震荡10s。⑧封板,将反应板置于37℃孵育30min。⑨每孔加终止液50μL,手工震荡5s。⑩酶标仪读数,波长450nm,参考波长630nm。

(3)细胞上清中的HBeAg检测方法(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上操作)。①将冷藏的试剂盒及待测上清标本置平衡至室温后使用。②设阳性对照、阴性对照各2孔,每孔加入50μL待测样本。③除空白对照孔外,每孔加50μL酶结合物,充分混匀。④封板,将反应板置于37℃孵育30min。⑤手工洗板:弃去孔内液体,注满洗涤液,静置5s,甩干,重复5次,在吸水纸上拍干。⑥每孔加显色剂A和B各50μL,手工震荡10s。⑦封板,将反应板置于37℃孵育15min。⑧每孔加终止液50μL,混匀。⑨酶标仪读数,波长450nm,参考波长630nm。

(4)检测数据处理

按下列公式计算药物对抗原抑制率:抗原抑制率(%)=[(细胞对照组平均A值-实验组平均A值)/细胞对照组平均A值]×100%。

2.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HBsAg和HBeAg数据均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6 结果

表1 化合物、和对HepG2.2.15细胞的毒性作用(OD值,,n=3)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 *表示 P<0.05。

表2 化合物、和对HepG22.2.15细胞HBsAg表达的影响(, n=3)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 * 表示P<0.05。

表3 化合物、和对HepG22.2.15细胞HBeAg表达的影响(, n=3)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 *表示 P<0.05。

表4 化合物和对HepG2.2.15细胞的毒性作用(OD值,,n=3)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 *表示 P<0.05。

表5 化合物和对HepG22.2.15细胞HBsAg表达的影响(, n=3)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 *表示 P<0.05。

表6 化合物和对HepG22.2.15细胞HBeAg表达的影响(, n=3)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 * 表示P<0.05。

从下表1-6的结果表明,化合物I-在体外对HBsAg和HBeAg的分泌都具有较显著的抑制作用,而且在试验范围内对细胞没有毒害作用。其中化合物和在第9天对HBsAg和HBeAg抑制率都达90.0%以上,且明显强于对照组的比拉米夫定(3TC)。同时,化合物I-在第6天和第9天均可对HBsAg和HBeAg的分泌抑制作用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最大浓度抑制率分别达到94.46%和98.36%。

实施例1:

化合物I-的制备:

化合物I-的提取分离:

干燥的旱田草全草4 kg,适当粉碎后,用质量浓度为75%乙醇提取3次,每次1个小时,过滤后回收溶剂,取提取液再浓缩,浓缩至提取液无醇味;将浓缩后的提取液,用乙酸乙酯萃取,得到乙酸乙酯萃取物55 g;取乙酸乙酯萃取物采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依次用体积比为9:1或5:1的氯仿-甲醇梯度进行洗脱,然后将洗脱得到的组分用MCI柱层析,再用质量浓度为60%甲醇溶液进行脱色,将脱色后得到的组分用制备型反相硅胶色谱柱进行分离,然后依次用质量浓度为10%、20%、30%、50%和100%的甲醇溶液进行洗脱,然后利用RP-HPLC半制备色谱进行分析与分离,得到化合物I(43.5mg)、化合物(159.6mg)、化合物(4.3mg)、化合物(14.1mg)和化合物(63.1mg)。

化合物I-的结构数据:

使用比旋光用JASCO DIP-370型数字式旋光仪测定;IR用BRUKER TENSOR27型红外光谱仪测定,KBr压片;UV用Shimadzu UV2401PC型紫外光谱仪测定;ESIMS在Agilent 5973N气相色谱/四极杆质谱联用仪上测定;HRESIMSAPI QSTAR Pulsar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仪测定;1D和2D NMR在Bruker AM-400、DRX-500及AVANCE III-600M Hz超导核磁共振仪上测定,TMS作为内标,d为ppm,J为 Hz;HPLC制备仪器为Waters 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分析仪器为LC-20A 分析型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为Agilent公司的ZORBAX SB-C18反相柱;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RE-52A旋转蒸发仪;BS400S型电子天平;层析用硅胶 (100-200目,200-300目), 均为青岛海洋化工厂生产;反相填充材料RP-18为40-60 mm,Merk公司生产;MCI填充材料为MCI-gel CHP-20P;凝胶为Sephadex LH-20;显色剂为10% H2SO4乙醇溶液,喷洒后适当加热。

化合物: amorphous powder; [a]18 D – 31.8 (c = 0.92, MeOH); UV (MeOH) lmax (log e): 202 (3.85), 217 (3.57), 329 (3.46) nm; IR (KBr) nmax 3423, 2885, 1694, 1630, 1606, 1520, 1445, 1360, 1281, 1114, 1042 cm–11H and 13C NMR data, see Table 1; ESI-MS: m/z 633 [M + Na]+; HR-ESI-MS m/z 633.1790 [M + Na]+(calcd for C28H34O15Na, 633.1790)。

化合物: amorphous powder; [a]18 D – 37.6 (c = 1.06, MeOH); UV (MeOH) lmax (log e): 202 (3.84), 217 (3.56), 333 (3.46) nm; IR (KBr) nmax 3424, 2884, 1698, 1631, 1606, 1519, 1445, 1367, 1281, 1114, 1018 cm–11H and 13C NMR data, see Table 1; ESI-MS: m/z 633 [M + Na]+; HR-ESI-MS m/z 633.1792 [M + Na]+(calcd for C28H34O15Na, 633.1790)。

表7 化合物- 的1H NMR和13C- NMR数据 (d:ppm,J: Hz)

化合物: 1H-NMR (400 MHz, CD3OD) δ: 7.52 (d,J = 15.9 Hz,1H,H-β''),6.97 (d,J = 1.9 Hz,1H,H-2''),6.88 (dd,J = 8.3,1.9 Hz,1H,H-6''),6.70 (d,J = 8.2 Hz,1H,H-5''),6.62 (d,J = 1.9 Hz,1H,H-2),6.59 (d,J = 8.0 Hz,1H,H-5),6.49 (dd,J = 8.0,1.9 Hz,1H,H-6),6.22 (d,J = 15.9 Hz,1H,H-α''),4.80 – 4.71 (m,1H,H-4'),4.29 (d,J = 7.8 Hz,1H,H-1'),3.97 (dd,J = 16.0,8.5 Hz,1H,H-α),3.64 (dd,J = 17.2,7.4 Hz,1H,H-α),2.72 (t,J = 6.1 Hz,2H,H2-β)。13C-NMR (100 MHz, CD3OD) δ:36.4 (C-β),62.3 (C-6'),72.0 (C-α),72.3 (C-4'),75.1 (C-2'),75.6 (C-3'),76.0 (C-5'),104.2 (C-1'),114.6 (C-2''),115.0 (C-5''),116.1 (C-α''),116.3 (C-2),116.9 (C-5),121.1 (C-6),122.9 (C-6''),127.5 (C-1''),131.3 (C-1),144.5 (C-4),146.0 (C-3),146.7 (C-3''),147.4 (C-β''),149.6 (C-4''),168.4 (C-γ'')。

化合物: 1H-NMR (400 MHz,CD3OD) δ: 7.54 (d,J = 15.9 Hz,1H,H-β''),7.00 (d,J = 1.7 Hz,1H,H-2''),6.90 (dd,J = 8.2,1.8 Hz,1H,H-6''),6.73 (d,J = 8.2 Hz,1H,H-5''),6.63 (dd,J = 8.4,4.9 Hz,2H,H-5),6.51 (dd,J = 8.0,1.8 Hz,1H,H-6),6.29 (d,J = 15.9 Hz,1H,H-α''),5.00 (t,J = 9.4 Hz,1H,H-3'),4.37 (d,J = 7.8 Hz,1H,H-1'),4.00 (dd,J = 16.3,8.3 Hz,1H,H-α),3.88 – 3.77 (m,1H,H-6'),3.74 – 3.60 (m,2H,H-α和H-6'),3.49 (t,J = 9.5 Hz,1H,H-4'),3.40 – 3.28 (m,2H,H-2'和H-5'),2.74 (td,J = 7.7,3.0 Hz,2H,H2-β)。13C-NMR (100 MHz, CD3OD) δ:36.5 (C-β),62.4 (C-6'),69.8 (C-4'),72.2 (C-α),73.5 (C-2'),77.8 (C-5'),79.0 (C-3'),104.2 (C-1'),115.1 (C-α''),115.4 (C-2''),116.3 (C-5),116.5 (C-5''),117.1 (C-2),121.2 (C-6),122.9 (C-6''),127.8 (C-1''),131.4 (C-1),144.7 (C-4),146.1 (C-3),146.8 (C-β''),146.9 (C-3''),149.5 (C-4''),169.1 (C-r'')。

化合物V:1H-NMR (400 MHz,CD3OD) δ:7.59 (d,J = 15.9 Hz,1H,H-γ'),7.06 (d,J = 1.7 Hz,1H,H-2'),6.95 (dd,J = 8.2,1.8 Hz,1H,H-6'),6.78 (d,J = 8.2 Hz,1H,H-5'),6.69 (d,J = 1.8 Hz,1H,H-2),6.67 (d,J = 8.1 Hz,1H,H-5),6.56 (dd,J = 8.0,1.8 Hz,1H,H-6),6.28 (d,J = 15.9 Hz,1H,H-β'),4.37 (d,J = 7.9 Hz,1H,H-glu 1''),3.71 (dd,J = 16.1,8.4 Hz,1H,H-β),2.79 (t,J = 6.1 Hz,2H,H-α),1.09 (d,J = 6.2 Hz,3H,H-rha 6''')。13C-NMR (100 MHz, CD3OD) δ:18.5 (C-6'''),36.6 (C-β),62.3 (C-6''),70.4 (C-4’’),70.5 (C-5'''),72.0 (C-3'''),72.3 (C-2'''),72.3 (C-α),73.8 (C-4'''),76.0 (C-5''),76.2 (C-2''),81.7 (C-3''),103.1 (C-1'''),104.2 (C-1''),114.6 (C-α'),115.2 (C-2'),116.3 (C-5),116.5 (C-5'),117.1 (C-2),121.3 (C-6),123.3 (C-6'),127.6 (C-1'),131.4 (C-1),144.7 (C-3),146.1 (C-4),146.8 (C-4'),148.0 (C-β'),168.3 (C-C=O)。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发明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等的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