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加热和近红外光控自愈合的聚肟氨酯弹性体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26585252发布日期:2021-09-10 18:5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可加热和近红外光控自愈合的聚肟氨酯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三聚苯胺、丁二酮肟、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和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为原料,在氮气保护下经聚合反应即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三聚苯胺、丁二酮肟、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和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摩尔比为:(0.2

1)︰(3

3.8)︰4︰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三聚苯胺、丁二酮肟、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和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优选摩尔比为:0.8︰3.2︰4︰9。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将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加入到反应容器内,升温至(100

120)℃,抽真空并搅拌,让反应体系处于100

120 ℃、真空状态1.5

3 h;(2)将反应体系冷却到65

75 ℃,在保证氮气的氛围下,除去真空,插上氮气球,将丁二酮肟用有机溶剂溶解后加入到反应容器内,然后向反应容器内缓慢加入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加完原料并使整个反应体系混合均匀后,使整个反应体系在65

75 ℃、氮气氛围的稳定条件下预聚2

3 h;(3)将单体三聚苯胺用有机溶剂溶解后加入反应体系中,使整个反应体系在65

75 ℃、氮气氛围的条件下反应20

24 h;(4)将反应产物溶液逐滴加入到含有过量乙醚的容器中,并不断搅拌,获得黑色聚合物;(5)将聚合物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在45

55 ℃条件下,抽真空交联20

24 h,即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将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加入到反应容器内,升温至110 ℃,抽真空并搅拌,让反应体系处于110 ℃、真空状态2 h;(2)将反应体系冷却到70 ℃,在保证氮气的氛围下,除去真空,插上氮气球,将丁二酮肟用有机溶剂溶解后加入到反应容器内,然后向反应容器内缓慢加入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加完原料并使整个反应体系混合均匀后,使整个反应体系在70 ℃、氮气氛围的稳定条件下预聚2 h;(3)将单体三聚苯胺用有机溶剂溶解后加入反应体系中,使整个反应体系在70 ℃、氮气氛围的条件下反应24 h;(4)将反应产物溶液逐滴加入到含有过量乙醚的容器中,并不断搅拌,获得黑色聚合物;(5)将聚合物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在50 ℃条件下,抽真空交联24 h,即得。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有机溶剂为n,n

二甲基甲酰胺。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加热和近红外光控自愈合的聚肟氨酯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其以丁二酮肟、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和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为原料进行预聚反应,得到预聚物混合溶液。随后将三聚苯胺(ACAT)加入预聚物混合溶液,通过再次聚合反应有效引入光热活性基团。同时通过调控单体结构和组分配比探究了弹性体的力学性能、光热效应及愈合性质之间的关系,制得一种新型的智能化聚肟氨酯弹性体,并展示了弹性体作为可拉伸和光控愈合电子导体的具体应用。体作为可拉伸和光控愈合电子导体的具体应用。体作为可拉伸和光控愈合电子导体的具体应用。


技术研发人员:杨义 童霞 游正伟 轩慧霞 罗根 徐袁利 安辛妮 颜杰 曾继蛟 郑玉彬 孙文刚 陆文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华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5.14
技术公布日:2021/9/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