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动力悬置总成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载货车动力悬置总成。
背景技术:
动力总成悬置作用是承接卡车发动机和变速箱作用,为了更好的适应恶劣路况,动力悬置总成以柔性材料(即橡胶垫及支架固定组件)来衔接发动机,变速箱与车架之间的链接。
动力悬置总成包含发动机前悬置、发动机后悬置和变速箱悬置,少数轻型载货小卡车无变速箱悬置,大型重载多驱动卡车还包括有分动器悬置。
发动机分前悬置和后悬置,前悬置是发动机前半部分与车架固定中间过渡用,后悬置也是发动机后端与车架过渡固定用,此种发动机固定方式可靠性好,但隔振率,噪音等性能极差。在发动机启动时驾驶室抖动严重,NVH性能不佳,车辆驾驶感觉极其不舒服。
后悬置组合键包含后置链接板与车架以螺栓螺母的形式固定+后悬置下支撑梁与支架连接板固定并且上面自带发动机后悬置支脚连接空位。
此时发动机后悬置点即可固定,发动机后悬置支脚自带减震脚垫可使发动机在振动过程中起到减震效果。但此结构在整车布置上空间占用率大,载货车无法装配排气道。
发动机前悬置包含前悬支架连接板+前减振支脚连接支架。连接方式与后悬置连接相同都是以螺栓连接,发动机前端自带支脚减振橡胶垫,用于行驶中减小动力总成振动时产生的冲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载货车动力悬置总成,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动力悬置总成隔振率及降噪性能不佳并且空间占用率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载货车动力悬置总成,包括发动机左前悬置、发动机右前悬置及变速箱悬置;
所述发动机左前悬置与所述发动机右前悬置以车辆纵向轴线左右对称设置;
所述变速箱悬置包括横梁、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悬置梁、第一衬套及第二衬套;
所述横梁的一端与左车架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横梁的另一端与右车架的外侧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均固定于所述横梁上;
所述第一衬套压装于所述悬置梁的一端,所述第二衬套压装于悬置梁的另一端;所述第一衬套与所述第一支架通过连接轴连接,所述第二衬套与所述第二支架通过连接轴连接;
在所述悬置梁上设置有安装螺栓;
所述发动机左前悬置包括左安装支架及左前悬置本体,所述左安装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左车架固定连接,所述左安装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左前悬置本体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左前悬置本体与发动机左前侧连接;
所述左前悬置本体包括下底座总成、膜片、橡胶主体、金属固定块、翼板、挡片、上压盖、下压片、挡片、上安装螺栓及下安装螺栓;
所述下安装螺栓固定于所述下底座总成上,所述下底座总成的上端及金属固定块之间硫化有橡胶主体,所述上安装螺栓固定于所述金属固定块上;所述上压盖、所述挡片、所述翼板、所述膜片及所述下压片均设置于所述下底座总成内;所述上压盖与所述下压片将所述膜片与所述橡胶主体之间的空腔分隔成上液室和下液室;所述翼板设置于所述上液室内,且通过所述上安装螺栓与所述金属固定块固定连接。
所述发动机左前悬置与所述发动机右前悬置的结构相同。
在所述下底座总成上还设置有定位销。
所述横梁包括左斜梁、横梁本体及右斜梁,所述左斜梁的右端与所述横梁本体的左端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横梁本体的右端与所述右斜梁的左端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左斜梁的左端与所述左车架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右斜梁的右端与所述右车架的外侧固定连接;
所述左斜梁与所述横梁本体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所述右斜梁与所述横梁本体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
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以所述车辆纵向轴线左右对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通过变速箱悬置结构,将发动机与变速箱采用共四点悬置支撑,即减少了悬置总成的空间占用率,同时,通过变速箱悬置,且各悬置均固定于相应车架的外侧,便于大功率发动机及高扭矩变速箱的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带动力总成的动力悬置总成俯视图;
图2为带车架的动力悬置总成俯视图;
图3为带车架的动力悬置总成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动力悬置总成侧视图;
图5为去掉横梁后的变速箱悬置正视图;
图6为左前悬置本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左前发动机悬置,2右前发动机悬置,3变速箱悬置,4发动机,5变速箱,6左车架,7右车架,11左安装支架,12左前悬置本体,121下底座总成,122膜片,123下压片,124铆钉,125上压盖,126挡片,127翼板,128橡胶主体,129金属固定块,130上安装螺栓,131下安装螺栓,132定位销,21右安装支架,22右前悬置本体,31横梁,32第一支架,33第二支架,34悬置梁,35第一衬套,36第二衬套,37安装螺栓,311横梁本体,312左斜梁,313右斜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本申请提供一种载货车动力悬置总成,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发动机左前悬置1、发动机右前悬置2及变速箱悬置3;在本申请,发动机左前悬置与发动机右前悬置的主体结构与现有技术的发动机左前悬置或发动机右前悬置的基本相同。
发动机左前悬置与发动机右前悬置以车辆纵向轴线左右对称设置。发动机左前悬置与发动机右前悬置的结构相同。
发动机左前悬置1包括左安装支架11及左前悬置本体12,左安装支架的一端与左车架6固定连接,左安装支架的另一端与左前悬置本体通过螺栓连接,左前悬置本体12与发动机4左前侧连接。
所述左前悬置本体12包括下底座总成121、膜片122、橡胶主体128、金属固定块129、翼板127、挡片126、上压盖125、下压片123、上安装螺栓130及下安装螺栓131。在本实施例中,下底座总成包括上下两部分,这两部分之间通过铆钉124铆接固定。
所述下安装螺栓131固定于所述下底座总成上,所述下底座总成的上端及金属固定块之间硫化有橡胶主体,所述上安装螺栓固定于所述金属固定块上;所述上压盖、挡片、所述翼板、所述膜片及所述下压片均设置于所述下底座总成内;所述上压盖与所述下压片将所述膜片与所述橡胶主体之间的空腔分隔成上液室和下液室;所述翼板设置于所述上液室内,且通过所述上安装螺栓与所述金属固定块固定连接。
在下底座总成上还设置有定位销132,用于左前悬置本体的安装定位。
发动机右前悬置2包括右安装支架21及右前悬置本体22,右安装支架的一端与右车架固定连接,右安装支架的另一端与右前悬置本体通过螺栓连接,右前悬置本体与发动机右前侧连接。
在本申请中,左安装支架与左车架的安装位置,右安装支架与右车架的安装位置与现有技术不同,本实施例中,左安装支架与左车架的外侧腹面及上翼面固定连接,同样,右安装支架与右车架的外侧腹面及上翼面固定连接。
变速箱悬置3包括横梁31、第一支架32、第二支架33、悬置梁34、第一衬套35及第二衬套36。
横梁31的一端与左车架6的外侧固定连接,横梁的另一端与右车架7的外侧固定连接;横梁31包括左斜梁312、横梁本体311及右斜梁313,左斜梁的右端与横梁本体的左端连接为一体结构,横梁本体的右端与右斜梁的左端连接为一体结构;左斜梁的左端与左车架的外侧固定连接,右斜梁的右端与右车架的外侧固定连接。
左斜梁与横梁本体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右斜梁与横梁本体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在本实施例中,横梁以车辆的纵向轴线左右对称。
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均固定于横梁上;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以车辆纵向轴线左右对称。
第一衬套压装于悬置梁的一端,第二衬套压装于悬置梁的另一端;第一衬套与第一支架通过连接轴连接,第二衬套与第二支架通过连接轴连接。
在悬置梁上设置有安装螺栓37,用于同变速箱5固定连接。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