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安全充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28991发布日期:2021-12-15 12:09阅读:56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充气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轮胎安全充气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运输工具已广泛的应用于各种行业,轮胎作为汽车运输的必需品,对轮胎的维护是汽车运输安全的重要工作内容。在轮胎的充气过程中,如果待充气的轮胎有安全隐患,充气时就可能发生轮胎爆胎,对操作人员造成巨大的伤害,而轮胎安全充气装置可以在发生意外爆胎时,对人员进行有效保护的轮胎安全充气装置。
3.但是,现有的轮胎安全充气装置并不能对轮胎保证产生的冲击力进行缓冲,将爆炸产生的气体向上导出。
4.因此,发明一种轮胎安全充气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胎安全充气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轮胎安全充气装置并不能对轮胎保证产生的冲击力进行缓冲,将爆炸产生的气体向上导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轮胎安全充气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左端固定连接有导动结构,所述底座的顶部中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缓冲定位装置,所述缓冲定位装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缓冲定位装置被适配为对挡板受到的冲击力缓冲和定位的结构,所述挡板与导动结构连接;
7.所述缓冲定位装置包括导动外壳和定位内芯;
8.所述导动外壳套接在定位内芯的外侧,所述导动外壳与挡板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内芯的两端均与支撑架固定连接。
9.可选的,所述定位内芯包括定位杆、固定套和挤压件;
10.所述定位杆的两端均与支撑架固定,所述固定套固定在定位杆的外侧,所述挤压件固定在固定套的外侧。
11.可选的,所述挤压件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挤压头。
12.可选的,所述导动外壳包括壳体、橡胶垫、定位台和承力件;
13.所述壳体固定在挡板上,所述橡胶垫粘结在壳体的内表面并与挤压件接触,所述承力件和定位台均与橡胶垫粘结,所述定位台固定在壳体的内表面上,所述承力件安装在定位台上。
14.可选的,所述承力件包括翘杆、金属承力板和阻挡件;
15.所述翘杆铰接在定位台上,所述金属承力板固定在翘杆远离定位台的一端,所述金属承力板受力后能发生形变,所述金属承力板远离翘杆的一端在受力形变后与阻挡件接触。
16.可选的,所述翘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阻隔板,所述阻隔板在挤压头转动使被挤压
头挤压带动翘杆转动,所述阻隔板粘结在橡胶垫上。
17.可选的,所述导动结构包括导轨、转动杆、滑动快和压簧;
18.所述导轨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导轨上设置有轨道,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分别与挡板和滑动快铰接,所述滑动快左右滑动安装在轨道内,所述压簧的两端分别与滑动快和轨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19.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20.1、本实用新型利用缓冲定位装置对轮胎爆炸产生的冲击力进行缓冲,对冲击力进行降低,提高安全充气装置的安全性,当挡板旋转一定角度后将挡板进行固定,同时挡板就会向左上倾斜,使冲击力向上方散去。
21.2、本实用新型利用橡胶垫的弹性对冲击力进行初次缓冲,当冲击力达到一定程度时,金属承力板就会在定位台和阻挡件的阻挡下发生形变,加大弹性性能,提高对气体的缓冲效果。
22.3、本实用新型利用壳体旋转带动挤压头挤压阻隔板驱动翘杆旋转,当翘杆旋转到与定位台平衡使就会被金属承力板阻挡,阻隔板就会对挤压头进行限位,通过挤压头的限位阻挡壳体的正常旋转,起到定位挡板的作用。
23.4、本实用新型利用导动结构的设置能够带动挡板在旋转后复位,保证挡板的下次阻挡缓冲,同时也能够够一定程度的对挡板受到的冲击力进行画出降低的效果。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缓冲定位装置正常状态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缓冲定位装置缓冲状态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28.图5为本实用新型挡板结构示意图。
29.图中:1、底座;2、支撑架;3、挡板;401、定位杆;402、固定套;403、挤压件;4031、挤压头;404、壳体;405、橡胶垫;406、定位台;4071、翘杆;4072、金属承力板;4073、阻挡件;4074、阻隔板;501、导轨;502、转动杆;503、滑动快;504、压簧。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

5所示的一种轮胎安全充气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左端固定连接有导动结构,底座1的顶部中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支撑架2上设置有缓冲定位装置,缓冲定位装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3,利用支撑架2的设置能够保证缓冲定位装置的正常安装,同时不会对缓冲定位装置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利用挡板3的设置将充气人员和轮胎进行分割,当轮胎爆炸时利用挡板3爆炸产生的冲击力进行阻挡,避免冲击力作用在操作人员身上,缓冲定位装置被适配为对挡板3受到的冲击力缓冲和定位的结构,挡板
3与导动结构连接,利用导动结构的设置能够带动挡板3在旋转后复位,保证挡板3的下次阻挡缓冲,同时也能够够一定程度的对挡板3受到的冲击力进行画出降低的效果。
32.利用缓冲定位装置对轮胎爆炸产生的冲击力进行缓冲,对冲击力进行降低,提高安全充气装置的安全性,当挡板3旋转一定角度后将挡板3进行固定,同时挡板3就会向左上倾斜,使冲击力向上方散去。
3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导动结构包括导轨501、转动杆502、滑动快503和压簧504;
34.导轨501固定在底座1上,利用导轨501的设置能够对转动杆502和滑动快503进行限位,避免挡板3债转动使带动转动杆502和滑动快503飞起,导轨501上设置有轨道。转动杆502的两端分别与挡板3和滑动快503铰接,利用转动杆502的设置能够正常连接挡板3和滑动快503,使挡板3转动使带动滑动快503滑动,滑动快503滑动使带动挡板3转动,滑动快503左右滑动安装在轨道内,通过轨道的设置使滑动快503的能够横向滑动并对压簧504进行挤压,使压簧504能够通过转动杆502带动挡板3正常复位,压簧504的两端分别与滑动快503和轨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3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缓冲定位装置包括导动外壳和定位内芯;
36.导动外壳套接在定位内芯的外侧,导动外壳与挡板3固定连接,定位内芯的两端均与支撑架2固定连接。
3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定位内芯包括定位杆401、固定套402和挤压件403;
38.定位杆401的两端均与支撑架2固定,固定套402固定在定位杆401的外侧,利用固定套402的设置能够保证挤压件403的正常安装固定,避免挤压件403在手里是出现转动,从而影响挡板3的缓冲和定位,挤压件403固定在固定套402的外侧。
39.挤压件40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挤压头4031。
4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导动外壳包括壳体404、橡胶垫405、定位台406和承力件;
41.壳体404固定在挡板3上,橡胶垫405粘结在壳体404的内表面并与挤压件403接触,利用橡胶垫405的弹性对冲击力进行初次缓冲,承力件和定位台406均与橡胶垫405粘结,定位台406固定在壳体404的内表面上,利用定位台406的设置能够保证承力件的正常安装,同时在承力件受力时能够正常限位承力件,使承力件正常压缩滑动,承力件安装在定位台406上。
42.承力件包括翘杆4071、金属承力板4072和阻挡件4073;
43.翘杆4071铰接在定位台406上,金属承力板4072固定在翘杆4071远离定位台406的一端,金属承力板4072受力后能发生形变,金属承力板4072远离翘杆4071的一端在受力形变后与阻挡件4073接触,当冲击力达到一定程度时,金属承力板4072就会在定位台406和阻挡件4073的阻挡下发生形变,加大弹性性能,提高对气体的缓冲效果。
44.翘杆4071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阻隔板4074,阻隔板4074在挤压头4031转动使被挤压头4031挤压带动翘杆4071转动,阻隔板4074粘结在橡胶垫405上,利用壳体404旋转带动挤压头4031挤压阻隔板4074驱动翘杆4071旋转,当翘杆4071旋转到与定位台406平衡使就会被金属承力板4072阻挡,阻隔板4074就会对挤压头4031进行限位,通过挤压头4031的限位
阻挡壳体404的正常旋转,起到定位挡板3的作用。
45.本实用工作原理:当轮胎爆炸时,爆炸产生的冲击力就会作用在挡板3上由于挡板3的底部使固定在壳体404上,挡板3就会以壳体404为圆心进行旋转,当挡板3就会通过转动杆502带动滑动快503在轨道内滑动并挤压压簧504;壳体404旋转使就会带动定位台406和橡胶垫405旋转,相当于,挤压件403相对于导动外壳转动,在壳体404旋转时,挤压件403就会挤压橡胶垫405,当冲击力达到一定程度使,并带动挤压头4031挤压阻隔板4074,使阻隔板4074带动翘杆4071转动,并带动金属承力板4072与定位台406接触,使金属承力板4072受压形变对冲击力进行缓冲,当冲击力过大时就会使翘杆4071与定位台406平衡,进行定位;当冲击力消失后,压簧504的压力就会被释放,并带动滑动快503滑动到原位,使滑动快503带动挡板3复位。
4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