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防漏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946855阅读:来源:国知局
还设有进流开口 20,位于图1未示出的流体容器内的流体可以经由该进流开口流入模块化防漏装置10。根据此实施方式,在壳体12或其外壁12a上形成有周向凸起22,该周向凸起可以被用于将模块化防漏装置10或壳体12紧固至流体容器(未示出)。
[0037]切换元件16包括多个连边24a、24b、24c,即切换元件16在此区域内具有呈星形的横截面。通过连边24a、24b、24c,在壳体12的内壁12b (见图2)和切换元件16之间形成间隙,所述间隙允许流体流经模块化防漏装置10。连边24a、24b、24c还被用于在壳体12内引导切换元件16。连边24a、24b、24c为此可以部分接触壳体12的内壁12a。
[0038]封闭件18包括外螺纹或锁止凸起26,以便可以被附接至壳体12。
[0039]图2示出模块化防漏装置10的沿图1的剖切线1-1的剖视图。
[0040]在壳体12中形成有密封座28,切换元件16在其关闭位置上贴靠该密封座。为此,切换元件16包括设置有密封面32的阀部30。为了在关闭位置上可靠阻止流体流经,在密封面32上设有密封圈34,如O形圈,其贴靠在壳体12内的密封座28上。
[0041]根据这个实施方式,壳体12呈管状并且在一端由封闭件18关闭。在模块化防漏装置10的组装过程中,切换元件16和预加载机构14通过壳体12的设置有封闭件18的端部被安装到壳体12中,随后该端部通过封闭件18被封闭。切换元件16的阀头30因此只能在壳体12的位于密封座28和封闭件18之间的区域内移动。换言之,壳体12的所述区域限定了阀部30的或切换元件16的可能行程。
[0042]通过弹簧14,切换元件16被预加载至其关闭位置,在关闭位置上,该切换元件16以其阀部30或密封面32和O形圈34贴靠在密封座28上。如果模块化防漏装置10被操作,即切换元件16在封闭件18方向上移动,则弹簧14被压缩并且经流体开口 20流入的流体可以在切换元件16的阀部30和壳体12的内壁12b之间流过壳体12或流过模块化防漏装置10。换言之,在切换元件16的打开位置上,进流开口 20连同连边24a、24b、24c以及壳体12的内壁12b —起形成流体通路,流体可以从图2未示出的流体容器经该流体通路流过模块化防漏装置10。流体随后经壳体12内的开口 12c流向车辆制动系统(未示出)。开口 12c设置在壳体12的与封闭件18相反的端部处。
[0043]从图1和图2中还可以看到,切换元件16在模块化防漏装置10的轴向上从壳体12或壳体12的开口 12c伸出。切换元件16的从壳体12伸出的部分与其前端一起形成操作部36,借助该操作部,切换元件16可以克服弹簧14的弹簧作用从其关闭位置被移动到打开位置。与在切换元件16的打开位置上相比,操作部36在切换元件16的关闭位置上从壳体12伸出更远。操作部36的前端设置有凹槽以便能保证均匀的流体流动。
[0044]切换元件16可以占据三个位置。在前述的关闭位置上,切换元件16贴靠密封座28 (无行程)。在切换元件16的打开位置上,切换元件16的阀部30在轴向上大致位于进流开口 20的中央(半行程)。作为第三位置而规定了组装位置,在组装位置上,切换元件16完全位于壳体12 (全行程)内,即切换元件16的操作部36未从壳体16伸出。在组装位置上,弹簧14被完全压缩。图2还再次示出在壳体12上的锁止凸起22,其朝向流体容器的排流开口(未不出)密封该壳体12。
[0045]从图1和图2中还可以明白,在封闭件18的紧固区域内设有其它的开口或凹槽38,它们也允许流体流入并可被用于紧固该封闭件18。
[0046]以下的附图示出模块化防漏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以下,相同类型的或具有相同作用的部件带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只是前面带有附加数字。
[0047]图3示出模块化防漏装置110的第二实施方式。
[0048]模块化防漏装置110包括带有进流开口 120和周向锁止凸起122的壳体112。从壳体112伸出的切换元件116包括三个连边124a、124b和124c。
[0049]图4示出模块化防漏装置110的沿图3的剖切线的II1-1II的剖视图。
[0050]在壳体112内可以看到密封座128。切换元件116设有阀部130,在阀部上形成密封面132。密封面132可以抵接壳体112上的密封座128。根据此实施方式的预加载机构114是橡胶回复元件。预加载机构或橡胶回复元件114在紧固区域142内被附接至壳体112并且沿壳体112的内壁112b向切换元件116或切换元件116上的容纳槽131延伸,橡胶回复元件114也与该切换元件附接以便能将切换元件116预加载至其关闭位置。橡胶回复元件114被紧固至容纳槽131或至少部分地由容纳槽131容纳。容纳槽131设置在这三个124a、124b和124c中的每一个连边的边缘区内。根据此实施方式的橡胶回复元件114可以具有环形设计。
[0051]根据图3和图4的实施方式的工作模式与根据图1和图2的实施方式非常相似,因为切换元件116通过操作部136相对于橡胶回复元件114的预加载从其关闭位置移动至打开位置,在打开位置上开启了从进流开口 120在切换元件116和壳体112的内壁112b之间沿切换元件116流过壳体112的流体通路。流体因此经壳体112的开口 112c流出模块化防漏装置110。
[0052]图5示出模块化防漏装置210的第三实施方式。
[0053]模块化防漏装置210包括具有进流开口 220和周向锁止凸起222的壳体212。壳体212进一步包括封闭件218。切换元件216的操作部236从壳体212凸伸出来。切换元件216又包括三个连边224a、224b和224c。
[0054]在封闭件218的区域内,还可以在壳体212里形成其它开口 238。
[0055]图6示出沿图5的剖切线V-V的剖视图。
[0056]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预加载机构214是拉伸弹簧,其一端被固定至壳体212,其另一端被固定至切换元件216的阀部230。拉伸弹簧214沿壳体212的内壁212b的位于壳体212上的紧固点242与在切换元件216的阀部230上的紧固点之间的部分延伸。封闭件218以形状锁合的方式附接至壳体212或包括紧固凸起226。
[0057]图7和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模块化防漏装置的第四实施方式。
[0058]根据图7的模块化防漏装置310包括壳体312、切换元件316以及封闭件318。预加载机构314在封闭件318和切换元件316之间延伸,该预加载机构根据此实施方式还是拉伸弹簧。
[0059]在模块化防漏装置310的壳体312上形成有进流开口 320和周向锁止凸起322。在封闭件318的区域内,同样在壳体312中设有开口 328,流体同样可经该开口流入。
[0060]图8示出沿图7的剖切线VI1-VII的剖视图。
[0061]在图8中可以看到,根据此实施方式的切换元件316的阀部330具有球形设计,即局部呈球形。球形的阀部330具有贴靠在形成于壳体312内的密封座328上的密封部332。密封座328在此可以具有圆锥形或弯曲设计,以便与密封部332形成流体密封式的密封。
[0062]操作件316又包括三个连边324a、324b、324c并且从壳体312或壳体312中的开口 312c伸出。
[0063]就像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那样,设置在封闭件318和切换元件316之间的预加载机构314,即弹簧,利用其球形阀部330在切换元件316的关闭位置的方向上(即在密封座328的方向上)预加载该切换元件316。
[0064]第四实施方式的工作模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工作模式相同。
[0065]图9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块化防漏装置10在附接至流体容器500的状态下的前视图。
[0066]图9局部示出流体容器500。流体容器500包括排流接管502,它在其远端设置有锁止凸缘504。排流接管502在附接至车辆制动系统的状态下以其锁止凸缘504与图9未示出的主制动缸相接合。
[0067]还从图9中明白,切换元件16或其操作部36也从排流接管502突出。
[0068]图10示出沿图9的剖切线IX-1X的剖视图。在此,现在可以看到壳体12的外壁12a如何贴靠在排流接管502内的排流开口 508的内壁506上。在模块化防漏装置的壳体12上的周向锁止凸起22与流体容器500的排流接管502相接合或者实现相对于排流接管502的内壁506的密封。
[0069]图11和图12示出将壳体12紧固至流体容器500的一个实施方式。
[0070]图11在此示出这样的视图,在此,在流体容器500或流体容器500的排流接管502中只示出了壳体12。
[0071]图12示出沿图11的剖切线X1-XI的剖视图。
[0072]根据图11和图12,壳体12通过形状锁合形成在流体容器500的排流接管502上,由此,壳体12的外壁12a贴靠在排流接管502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