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视图的侧视图示出了具有盖部的车顶,该盖部被移动到后打开位置中;
[0028]图7以示意性视图的侧视图示出了处于根据图5的位置中的盖部支承装置;和
[0029]图8以示意性视图的仰视图示出了盖部关闭时具有车顶框架的左盖部支承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交通工具(譬如轿车)的可打开的车顶1具有盖部2,盖部2可在车顶开口3中从关闭位置提升(见图1),并且可调节成通风位置,并且可从通风位置以提升的后边缘4超过在交通工具纵向方向或车顶纵向方向上连接车顶开口 3后方的车顶区段5驶入打开位置(见图2) ο这类车顶也被称为扰流顶(Spoi 1 erdach)。所述后方的车顶区段5原则上能够由固定的车顶或者也能够由可运动的车顶件构成。说明书中使用的轴线标记和方向标记譬如“前”和“后”、“上”和“下”、“外”和“内”、“水平”和“竖直”以及“侧向”指的是三维的交通工具坐标系Ο
[0031]盖部2在车顶开口3两侧分别借助于布置在该盖部2前区域6下方的前支承装置7沿着布置在顶侧的侧向纵向导向装置(譬如前导向轨道8)和借助于配属给该盖部2后边缘4的后支承装置9沿着布置在顶侧的侧向纵向导向装置(譬如后导向轨道10)可移动和可行驶地支承。
[0032]前导向轨道8具有起始区段11,起始区段11从前端12起具有倾斜朝上地上升的走向。在盖部2关闭的情况下(见图3),前支承装置7的滑动件13在起始区段11中处于下降位置地布置在导向轨道8的前端12附近。
[0033]后支承装置9具有调节杠杆14(调节杠杆14在图3至6中示意性地以三角形的形式示出),调节杠杆14 一方面借助前滑动件15和后滑动件16在后导向轨道10上可移动地支承,并且另一方面借助上滑动件17沿盖部导向装置18滑动地且相对于盖部导向装置18可摆动地支承。后导向轨道10在其前端上具有处于低水平的水平前导向轨道区段19,稍微S形上升的中间区段20连接至水平前导向轨道区段19,中间区段20延伸到后导向轨道10的纵向延伸的主导向区段21的上水平。
[0034]驱动滑块22在侧向纵向导向轨道23上(该侧向纵向导向轨道23在前导向轨道8上纵向地延伸)譬如以两个滑动件24和25可移动地支承并且通过驱动线缆26(见图8)与驱动马达连接,所述驱动马达譬如在车顶上居中地位于车顶开口 3后方。
[0035]耦合杆27与调节杠杆14(以及尤其与调节杠杆14的后滑动件16)固定地连接,并且从该处起沿着前导向轨道8朝前延伸直到在盖部2关闭的情况下布置在前终端位置中的驱动滑块22。耦合杆27可尤其是借助锁定装置28—方面与驱动滑块22耦合,从而耦合杆27在其驱动运动时可被该驱动滑块22移动,并且另一方面可从驱动滑块22去耦合且可在此过程中固定在顶侧上、譬如在前导向轨道8中的凹槽29 (仅在图6中示出)或在锁定钩29 ’或诸如此类上,从而驱动滑块22可相对于静止的耦合杆27以及相对于同样静止的调节杠杆14位移。
[0036]前支承装置7具有滑槽载体30,滑槽载体30固定在盖部下侧上且尤其盖部载体上,并且,滑槽载体30包括滑槽导向装置31,驱动滑块22的配合元件32在滑槽导向装置31上导向。
[0037]前导向轨道8优选布置在车顶1的干燥区域33中(见图8),所述干燥区域在盖部密封件34中延伸,盖部密封件34在边缘侧上环绕地将盖部2相对于车顶密封,并且,盖部密封件34固定在盖部2或车顶上。具有其滑动件13的前支承装置7以及所述驱动滑块22在该干燥区域33中运动。后导向轨道10布置在与干燥区域33分隔开的潮湿区域35中,并且,后支承装置9的调节杠杆14的运动路径以及调节杠杆14用的盖部导向装置18延伸到潮湿区域35中。分隔壁36将干燥区域33与潮湿区域35分隔开,并且,分隔壁36的区段(分隔壁36在图8中示意性地作为点划线示出)尤其沿着前导向轨道8与后导向轨道10之间的横向方向延伸。分隔壁36具有凹槽或开口 37,耦合杆27延伸穿过凹槽或开口 37。密封件38将耦合杆27在凹槽或开口 37中相对于分隔壁36密封。
[0038]接下来描述盖部2从其关闭位置(图3)直至完全打开的打开位置(图6)的打开过程。在关闭位置中,盖部2在车顶开口3中与周围的车顶面5平齐地布置。在此,前滑动件13下降地布置在前导向轨道8的前端12上,并且,驱动滑块22的配合元件32布置在滑槽导向装置31的前水平区段39中(见图3和7),前水平区段39大致水平地并且稍微朝后向下倾斜地延伸。盖部2在其前区域6上的竖直支撑由此基本上通过滑槽导向装置31的前水平区段39实现,滑槽导向装置31在驱动滑块22的配合元件32上基本上竖直地支撑。
[0039]调节杠杆14在盖部2后边缘4的区域中侧向地支撑该盖部2。因为前滑动件15布置在水平前导向轨道区段19中,并且后滑动件16布置在导向轨道10的后水平主导向区段21中,因此盖部2在其后边缘4上在竖直或Z方向上可靠地支撑和锁定。调节杠杆14通过耦合杆27与驱动滑块22固定地耦合,驱动滑块22又被驱动马达地点固定地保持。这样一来,调节杠杆14在力作用到盖部2上的情况下不会运动,所述力譬如由于空气流低压或者由于震动而产生。
[0040]为了将盖部2从其关闭位置调节到通风位置(从图3中的位置运动到图4中的位置),驱动滑块22沿其纵向导向轨道23朝后运动。同时,通过耦合杆27与驱动滑块22耦合的调节杠杆14在其后滑动件16上朝后位移,在此期间,该调节杠杆14前滑动件15从下导向轨道区段19并且通过中间区段20也运动到上主导向区段21中,并且通过该运动将调节杠杆14上摆到其笔直的支撑位置中。在调节杠杆14摆动时,上滑动件17通过其在盖部导向装置18上的配合将盖部2在该盖部2后边缘4上摆出。
[0041]在盖部2的前区域6上,驱动滑块22的配合元件32在滑槽导向装置31的前水平区段39中运动,前水平区段39沿配合元件32的运动路径(譬如连续地或也曲线状地)接近驱动滑块22的纵向导向轨道23。这样一来,滑槽载体30稍微被提升,并且,由此在前导向轨道8的起始区段11中运动的滑动件13也确定了盖部2在X或纵向方向上的位置,盖部2在此稍微向后移位。这样一来,盖部2在其前区域6上跟随滑动件13在前导向轨道8中的运动,在此期间,调节杠杆14的上滑动件17在该盖部2后边缘4上在盖部导向装置18上相对于盖部2朝后运动。
[0042]为了将盖部2从图4中示出的通风位置继续朝后超过毗邻的车顶区段5调节成打开位置,驱动滑块22沿着纵向导向轨道23继续朝后运动。配合元件32首先仍在滑槽导向装置31的基本上平行于纵向导向轨道23延伸的水平区段39中滑动,因为位于前导向轨道8的上升的起始区段11中的滑动件13还没有引起盖部2主要X或纵向运动,并且由此将滑槽载体30在X或纵向方向上很大程度上地点固定地保持。水平区段39可在其走向中譬如也稍微更强烈地下降或者具有S形的走向,从而与在前导向轨道8的走向中运动的滑动件13共同作用。
[0043]当配合元件32进入到滑槽导向装置31的衔接的基本上竖直朝下定向的后携动区段40中时,滑动件13到达前导向轨道8的上方水平延伸的高度。与驱动滑块22—同运动的配合元件32将滑槽载体30进而盖部2沿着前导向轨道8的纵向方向携动。同时,调节杠杆14通过親合的親合杆27—同运动。
[0044]在图5所示出的位置中,耦合杆27借助于锁定装置28与驱动滑块22去耦合,并且在车顶侧上(譬如在导向轨道8的凹槽29中或者在锁定钩29’上)被锁定。通过这种方式,调节杠杆14地点固定地保持在后导向轨道10上。当驱动滑块22沿其纵向导向轨道23继续朝后运动时,该驱动滑块22通过其配合元件32将滑槽载体30进而盖部2朝后携动。在此期间,盖部2前面通过滑动件13在前导向轨道8上并且后面通过调节杠杆14的上滑动件17导向,其中,盖部2以其盖部导向装置18相对于上滑动件17朝后运动,在此期间,调节杠杆14保持静态。完全打开的位置在图6中示出。
[0045]在盖部2关闭时,上述运动在相反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