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向上方延伸至座椅垫34的下表面附近。
[0163]然后,调节带75在内部空间35内朝向前方相对于座椅底面33而平行地延伸之后,从形成在座椅下部31的圆筒部31b的前侧面的上部的开口 31d(参照图7)而向内部空间35伸出。然后,调节带75从形成在座椅下部31的圆锥台部31a的前侧面的开口 31e朝向座椅下部31的上方延伸。然后,调节带75经由配置在操作机构的操作台55的后方的安全带调节器76而向座椅主体30的前方延伸(图1),所述操作机构安装在座椅下部31的上表面的前方部分处。
[0164]安全带调节器76能够通过公知的机构进行调节带75的锁止和解除。当通过安全带调节器76而锁止调节带75时,无法相对于安全带调节器76而使调节带75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另一方面,当安全带调节器76的锁止被解除时,能够相对于安全带调节器76而使调节带75在前后方向上移动。
[0165]接下来,对幼儿安全带70的长度调节进行说明。幼儿安全带70的长度调节在解除了安全带调节器76的锁止的状态下实施。在欲增长向靠背部32的前方延伸的幼儿安全带70的长度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向前方或上方拉伸向靠背部32的前方延伸的幼儿安全带70而增长。最终,能够拉伸幼儿安全带70直至在座椅主体30的靠背部32的后侧没有多余的部分为止。此时,向靠背部32的前方延伸的幼儿安全带70的长度为最大,与幼儿安全带70连结的调节带75的环部75a处于最高位置(图23)。
[0166]调节带75的最高位置是指,环部75a位于与插入有幼儿安全带70的头靠板60的形成有槽开口 60a的部分相对应的位置。因此,调节带75的最高位置根据由幼儿安全带70的高度调节机构所调节的高度而发生变化。
[0167]另一方面,在欲缩短向靠背部32的前方延伸的幼儿安全带70的长度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向前方拉伸向座椅主体30的前方延伸的调节带75的部分(图1)而缩短。最终,能够拉伸调节带75直至与幼儿安全带70连结的调节带75的环部75a配置在座椅下部31的开口 31c附近为止。此时,向靠背部32的前方延伸的幼儿安全带70的长度为最短,与幼儿安全带70连结的调节带75的环部75a处于最低位置(图24)。
[0168]调节带75的最低位置是指,环部75a位于座椅下部31的开口31c附近的位置。因此,调节带75的最低位置被固定在座椅下部31的开口 31c的位置。
[0169]由此,幼儿安全带70的长度调节通过拉伸向靠背部32的前方延伸的幼儿安全带70或者向座椅主体30的前方延伸的调节带75的部分而实施,由此,能够调节与婴幼儿的体型相对应的幼儿安全带70的系紧状况。
[0170]在儿童座椅1中,调节带75延伸至形成在座椅主体30的后侧的下端部附近、即座椅下部31的圆筒部31b的后侧面的下部的开口31c处,并进入到内部空间35内。然后,调节带75通过安全带支承突起33e而弯曲成锐角并朝向上方延伸。因此,调节带75并非经由最短路径而朝向安全带调节器76,而是形成于迂回的路径上。因此,在儿童座椅1中,通过将调节带75的最低位置配置在与现有的儿童座椅相比靠下方的座椅主体30的下端部附近,从而将调节带75的最高位置和最低位置之间的距离确保为更长。其结果为,能够进一步扩大幼儿安全带70的长度调节的范围。
[0171]此外,为了顺畅地进行调节带75的调节,也可以在与座椅主体30相接的部分、例如开口 31c的上部配置滑轮。另外,也可以设为不经过调节带75座椅主体30的内部而是经过其外部、即座椅主体30的下表面。
[0172]另外,在座椅主体30的靠背部32的背面上,安装有背面板(线束面板)68。图25为儿童座椅1的背面的放大立体图,图26为儿童座椅1的背面板68的立体图。背面板68发挥如下作用,即,对配置在座椅主体30的靠背部32的后侧的多余的幼儿安全带70以及调节带75以使之不会形成妨碍的方式进行覆盖,并将其收纳在靠背部23的背面。另外,背面板68发挥如下的作用,即,覆盖移动部61的一部分、以及形成在座椅主体30的靠背部32的开口 36的两侧的被卡合曲面部38以使其不会露出。
[0173]背面板68如图9的纵剖视图所示,以在座椅主体30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分处跨及高度方向而延伸的方式而配置,并以嵌合于座椅主体30上的方式而被安装。背面板68具有板上部68a和板下部68b。背面板68例如由聚丙烯等的树脂材料通过射出成形而一体形成以使之具有挠性。特别是,背面板68的板上部68a与板下部68b的边界的部分与其他部分相比被形成为薄壁,从而形成能够在不破损的情况下反复弯曲的铰链68c。然而,背面板68也可以省略铰链68c并通过其挠性而使其弯曲。此外,幼儿安全带70以及调节带75被收纳在座椅主体30与背面板68之间的收纳空间68d (图9)内。
[0174]背面板68的上端部与座椅主体30的靠背部32卡合,通过解除该卡合,并以铰链68c为中心使板上部68a朝向后方弯曲,从而能够开放座椅主体30与背面板68之间的收纳空间68d。即,能够使背面板68局部远离靠背部32。例如,在调节配置在座椅主体30的背面侧的幼儿安全带70的多余部分时等,能够使背面板68的板上部68a弯曲,从而开放以易于实施作业。
[0175]另外,在背面板68的板上部68a,在宽度方向中央部分处跨及高度方向而形成有开口 68e。开口 68e的宽度大于座椅主体30的靠背部32的支柱部37的宽度。因此,靠背部32的两个开口 36经由背面板68的开口 68e而局部露出。其结果为,能够在座椅主体30的靠背部32的前后方向上,通过靠背部32的两个开口 36以及头靠板60的通气开口 60g(图20)而确保通气性,以使得落座的婴幼儿不会感到不适。并且,通过在背面板68上形成开口 68e,从而能够在安装了背面板68的状态下对移动部61进行操作。即,能够经由背面板68的开口68e而到达旋转支承部件62的第一旋钮62c以及第二卡合部件64的第二旋钮64b处。
[0176]参照图27至图29对幼儿安全带70进行说明。图27为幼儿安全带70的一部分的俯视图,图28为图1的幼儿安全带70的伸长状态的侧视图,图29为图1的幼儿安全带70的弯曲状态的侧视图。
[0177]被用于儿童座椅1的幼儿安全带70以使具有挠性且呈安全带状的多个条带71、例如两个条带71a、71b重叠的方式而形成。条带71a、71b各自通过对车辆的座椅安全带中的通常所使用的材料、例如聚酯纤维进行编织而形成。条带71a、71b沿着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多根线、例如两根线71 c而被缝合。
[0178]当使幼儿安全带70弯曲时,在释放使其弯曲的力之后,仍克服重力而维持弯曲状态。即,当使重叠的条带71弯曲时,弯曲的内侧的条带71a的曲率半径小于弯曲的外侧的条带71b的曲率半径。由于该曲率半径的不同,在对置的内侧的条带71a的外侧的面和外侧的条带71b的内侧的面之间在弯曲的圆周方向上,例如在条带71的长度方向上伸长,从而产生偏差。然后,当释放使其弯曲的力时,幼儿安全带70的伸长了的外侧的条带7lb欲恢复至初始状态,但内侧的条带71a的外侧的面和外侧的条带71的内侧的面由于摩擦阻力而被卡止。其结果为,变形了的幼儿安全带70即使在释放了使其变形的力之后仍克服重力而维持形状。
[0179]因此,即使保护者解除幼儿安全带70而使婴幼儿从儿童座椅上下来之后,幼儿安全带70仍克服重力而维持形状,因此不会成为之后再次使婴幼儿落座时的妨碍。并且,条带71a、71b由聚酯纤维等的柔软的材料形成,因此婴幼儿或保护者即使接触或碰撞到幼儿安全带70也是安全的。
[0180]此外,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S卩,以在使幼儿安全带70变形时,在两个条带71a、71b之间产生更大的偏差的方式,松弛地缝合条带71a、71b。另外,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S卩,幼儿安全带70不通过摩擦阻力,而是通过将能够维持变形后的形状的金属丝或金属板等插入到内部,从而维持形状。另外,可以采用使幼儿安全带70整体以上述方式而维持形状的结构,也可以采用局部性地维持形状的结构。并且,也可以在与婴幼儿抵接的幼儿安全带70的部分处,卷绕具有缓冲性的幼儿安全带罩77(图1)。在该情况下,也可以采用相对于幼儿安全带罩77以上述方式而维持形状的结构。并且,上述幼儿安全带70不仅能够应用于儿童座椅的领域中,还能够应用于存在克服重力而维持形状的安全带的需求的其他领域中。
[0181]参照图7以及图30对幼儿安全带70向座椅主体30的安装方法进行说明。图30为儿童座椅1的幼儿安全带70的主视图。特别是,图30所示的幼儿安全带70为,在其一端处安装有通过结合机构而与左右的幼儿安全带70结合的结合部78(图1),并且被配置在婴幼儿的大腿之间的、大腿安全带的幼儿安全带70。在向座椅主体30安装的安装方法中,左右的幼儿安全带70和大腿安全带的幼儿安全带70都是相同的。从座椅主体30的靠背部32延伸的幼儿安全带70以及大腿安全带的幼儿安全带70,如上所述朝向下方贯穿座椅下部31并在座椅主体30的下方的部分处被固定。因此,如图7所示,在座椅下部31,作为用于使幼儿安全带70贯穿并安装的安装部分,在左右及前后形成有矩形的贯穿孔安装开口 31f。
[0182]另外,构成贯穿座椅主体30的座椅下部31的幼儿安全带70的条带71的顶端折回,与折回的近前部分重叠并被缝合在一起。其结果为,在幼儿安全带70的顶端形成有被形成为环状的环部72。
[0183]然后,将圆柱状的固定棒73插入到贯穿座椅主体30的座椅下部31的幼儿安全带70的环部72中。固定棒73由碳素钢等金属例如通过切断圆棒的原材料而形成,但并不限定于此。固定棒73被形成为大于幼儿安全带70所贯穿的座椅下部31的安装开口 31f。即,圆柱状的固定棒73的长度大于矩形的安装开口 31f的横向尺寸,固定棒73的直径大于安装开口31f的纵向尺寸。因此,在将固定帮73插入到幼儿安全带70的环部72中的状态下,幼儿安全带70不会与座椅主体30脱开。插入到幼儿安全带70的环部72中的固定棒73通过形成在座椅主体30的安装开口 31f附近的卡合爪31g而被按扣式地嵌合并被固定。
[0184]由于幼儿安全带70通过固定棒73的按扣式的嵌合而被可靠地固定,因此不会出现向座椅主体30的下方垂下而成为妨碍的情况。此外,固定棒73只要为棒状则也可以不为圆柱状、即不为圆形的横剖面。固定棒73可以构成为具有例如四边形以及六边形等的多边形的横剖面。
[0185]通过从棒状的原材料切出固定幼儿安全带70的固定棒73,从而能够使原材料费以及加工费非常廉价。另外,由于固定棒73的构造简单,因此强度也很优异。并且,由于相对于使用了固定棒73的座椅主体30的幼儿安全带70的固定为单纯按扣式地嵌合,因此安装作业也很简易。
[0186]参照图31以及图32对篷机构80进行说明。图31为儿童座椅1的上部的立体图,图32为儿童座椅1的篷机构80的旋转卡止机构81的分解组装图。
[0187]篷机构80被安装在头靠板60上,篷机构80整体随着头靠板60的上下方向上的滑动而滑动。篷机构80具有旋转卡止机构81、覆盖婴幼儿的头上的篷(未图示)、成为支承篷的骨架的一个固定篷支柱82和第一可动篷支柱83以及第二可动篷支柱84。旋转卡止机构81具有安装在头靠板60的弯曲的左右的部分上的一对支柱支承部件85、一对第一旋转卡止部件86、一对第二旋转卡止部件87。
[0188]固定篷支柱82的两端部被固定安装于左右的支柱支承部件85上。第一可动篷支柱83的两端部以能够通过第一旋转卡止部件86而阶段性地旋转、即能够卡止于阶段性的旋转位置的方式,而被安装在左右的支柱支承部件85上。第二可动篷支柱84的两端部以能够通过第二旋转卡止部件87而阶段性地旋转的方式被安装在左右的支柱支承部件85上。
[0189]因此,第一可动篷支柱83以及第二可动篷支柱84整体能够围绕横向延伸的旋转轴线而向前方或后方阶段性地旋转。因此,能够使篷向前方展开、或向后方折叠。此外,第一可动篷支柱83与第二可动篷支柱84相比能够旋转的旋转角较大,因此能够与第二可动篷支柱84相比更向前方展开。
[0190]第一旋转卡止部件86具有被形成为圆形的第一旋转端部86a。另外,第二旋转卡止部件87具有被形成为与第一旋转端部86a相同直径的圆形的第二旋转端部87a。支柱支承部件85具有被形成为与第一旋转卡止部件86的第一旋转端部86a以及第二旋转卡止部件87的第二旋转端部87a相同直径的圆形的旋转支承部85a。在旋转支承部85a的中央形成有通过U字型的槽而划分出的弹性梁85b。
[0191]在支柱支承部件85的弹性梁85b的外侧面配置有第一旋转卡止部件86的第一旋转端部86a,在支柱支承部件85的弹性梁85b的内侧面配置有第二旋转卡止部件87的第二旋转端部87a。弹性梁85b、第一旋转端部86a、第二旋转端部87a通过在各自的中心插入有旋转销88,从而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而被结合。
[0192]在与第一旋转卡止部件86的第一旋转端部86a的旋转中心同心的圆周上,形成有凹曲面状的两个卡止凹部86b。同样地,在与第二旋转卡止部件87的第二旋转端部87a的旋转中心同心的圆周上,形成有凹曲面状的两个卡止凹部(未图示)。另外,在对置的支柱支承部件85的旋转支承部85a的外侧面上,在与第一旋转卡止部件86的旋转中心同心的圆周上且遍及第一旋转卡止部件86的旋转范围与卡止凹部86b相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与卡止凹部86b卡止的凸曲面状的多个卡止凸部85c(未图示)。同样地,在对置的支柱支承部件85的旋转支承部85a的内侧面上,在与第二旋转卡止部件87的旋转中心同心的圆周上且遍及第二旋转卡止部件87的旋转范围与卡止凹部87b相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与卡止凹部87b卡止的凸曲面状的多个卡止凸部85c。
[0193]当为了展开或折叠篷,而使第一可动篷支柱83相对于支柱支承部件85略微旋转时,由此将使第一旋转卡止部件86的卡止凹部86b与支柱支承部件85的卡止凸部85c的卡止被暂时解除。即,支柱支承部件85的卡止凸部85c被配置在第一旋转卡止部件86的邻接的卡止凹部86b之间,而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