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承部件85的旋转支承部85a以及第一旋转卡止部件86的第一旋转端部86a之间略微分离。在该状态下,通过与第一旋转卡止部件86的第一旋转端部86a连结的支柱支承部件85的弹性梁85b的弹力,从而使支柱支承部件85的旋转支承部85a和第一旋转卡止部件86的第一旋转端部86a向接近的方向被施力。
[0194]然后,当使第一可动篷支柱83相对于支柱支承部件85继续旋转时,第一旋转卡止部件86的卡止凹部86b将与在旋转方向上邻接的支柱支承部件85的卡止凸部85c卡止并处于稳定。支柱支承部件85的弹性梁85b的作用力也有助于此稳定的卡止。另一方面,第一旋转卡止部件86的卡止凹部86b与支柱支承部件85的卡止凸部85c的卡止被解除的状态为不稳定的状态。因此,在第一可动篷支柱83的旋转动作时,第一旋转卡止部件86能够以卡止凹部86b与在旋转方向上邻接的支柱支承部件85的卡止凸部85c卡止并稳定的方式,实现阶段性的旋转、即在阶段性的旋转位置处的卡止。
[0195]此外,第二可动篷支柱84相对于支柱支承部件85的旋转与上述的第一可动篷支柱83相对于支柱支承部件85的旋转相同。因此,在第二可动篷支柱84的旋转动作时,第二旋转卡止部件87能够以卡止凹部与在旋转方向上邻接的支柱支承部件85的卡止凸部85c卡止并稳定的方式,实现阶段性的旋转。
[0196]由于上述篷机构80能够与头靠板60—起在上下方向上滑动,因此能够根据落座的婴幼儿的坐高,并通过简单的操作来实施高度调节。另外,由于第一旋转卡止部件86的卡止凹部86b以及第二旋转卡止部件87的卡止凹部被形成为凹曲面状,并且与这些构件卡止的支柱支承部件85的卡止凸部85c被形成为凸曲面状,因此能够非常顺畅地进行卡止以及解除。因此,能够如下的旋转卡止机构,其尽管是由零件数量较少的简单的机构而构成,但也能够在不需要润滑油的情况下顺畅地进行旋转及卡止。
[0197]此外,也可以采用省略第一可动篷支柱83以及第二可动篷支柱84中的某一方的结构。由此,在将儿童座椅产品化时,能够简单地示出每个产品模型的不同。另外,也可以在第一旋转卡止部件86的卡止凹部86b以及第二旋转卡止部件87上形成卡止凸部,而在支柱支承部件85上形成卡止凹部。另外,卡止凸部以及卡止凹部的数量可以任意地选择。并且,卡止凸部以及卡止凹部在能够进行该卡止以及解除的范围内,可以为任意的形状。
[0198]参照图33至图35对支承腿100的定位机构110进行说明。图33为儿童座椅1的支承腿100的定位机构110的立体图,图34为图33的定位机构110的与中央相比靠左的纵剖视图,图35为图33的定位机构110的通过中央的纵剖视图。此外,在图33中,为了明确定位机构110的内部结构,一部分的部件仅图示了其轮郭。
[0199]如图2以及图3所示,支承腿100延伸至对安装有儿童座椅主体10的车辆的座椅进行支承的车辆的地面,并从下方对儿童座椅主体10、即承受座20的前方部分进行支承。支承腿100具有在长度方向上伸缩自如的脚部101、和被安装在脚部101上并决定脚部101的长度的定位机构110。
[0200]脚部101具有被安装在承受座20上的第一筒状部件102、和被配置在第一筒状部件102的下方的第二筒状部件103。第二筒状部件103的上部被插入到第一筒状部件102的下部内,通过对插入量进行调节,从而能够调节脚部101的长度。在第一筒状部件102上,形成有供后文叙述的固定部件117插入的一个贯穿孔102a。另外,在第二筒状部件103上,形成有沿着长度方向而配置,并供固定部件117选择性地插入的多个贯穿孔103a(图2)。
[0201]定位机构110具有壳体113、滑块114、脚部操作杆115,所述壳体113被安装在第一筒状部件102的下部,并具备第一壳体半体111以及第二壳体半体112。第一壳体半体111从第一筒状部件102的前方安装,第二壳体半体112从第一筒状部件102的后方安装。即,第一壳体半体111以及第二壳体半体112以从前后夹着第一筒状部件102的方式嵌合,并被安装在第一筒状部件102上。
[0202]在第一壳体半体111侧的壳体113内,以能够在与脚部101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即与贯穿壳体113内的脚部101分离的方向和接近的方向之间滑动的方式而配置有滑块114。即,在第一壳体半体111侧的壳体113内,形成有用于引导滑块114的滑动的多个引导壁111a。在第一壳体半体111的前面的内壁111b上,形成有向后方突出的中空的凸部111c,在凸部111c周围配置有螺旋弹簧116。
[0203]在滑块114的上部,形成有收纳第一壳体半体111的凸部111c以及螺旋弹簧116的凹部114a。另外,在滑块114的凹部114a内,形成有向前方突出的柱状的引导突起114b(图35)。即,在滑块114中,在其上部的凹部114a内收纳第一壳体半体111的凸部111 c以及螺旋弹簧116,并且滑块114的引导突起114b被插入到中空的凸部111c内。另外,在滑块114的上部的左右形成有突起114c(图34)。并且,在滑块114的下部安装有向后方突出的分体部件的固定部件117(图35)。固定部件117也可以与滑块114 一体形成。
[0204]在脚部操作杆115的一端形成有配置在壳体的外部的作为操作部的操作引板115a,在脚部操作杆115的另一端形成有一对连结部115b,所述一对连结部115b被配置在壳体113的内部并且与滑块114的左右的突起114c连结。在连结部115b的每一个连结部上形成有长孔115c,相对应的滑块114的突起114c被配置在该长孔115c中。在脚部操作杆115的中间部的左右分别形成有圆筒状的旋转支承突起115d。脚部操作杆115通过利用左右的旋转支承突起115d而被安装在壳体113内,从而能够围绕在横向上延伸的旋转轴线旋转。
[0205]在将定位机构110安装于脚部101的状态下,滑块114通过螺旋弹簧116而向脚部101的方向被施力。因此,固定部件117被插入到第一筒状部件102的贯穿孔102a以及第二筒状部件103的某一个贯穿孔103a中,从而限制了第二筒状部件103相对于第一筒状部件102的滑动。此外,第一筒状部件102、第二筒状部件103以及固定部件117由碳素钢等金属形成,但并不限定于此。
[0206]在对脚部101的长度进行调节时,首先,通过以向上方抬起的方式、即向上方对脚部操作杆115的操作引板115a进行操作,从而绕旋转支承突起115d的旋转轴线旋转。该动作例如通过如下方式而实施,即,利用从上方向下方伸展的右手而抓住定位机构110的上方的第一筒状部件102,利用该右手的大拇指以从下方勾住的方式而向上方抬起操作引板115a。并且,当继续进行使脚部操作杆115的操作引板115a旋转的动作时,通过旋转运动而使操作引板115a向脚部101的方向移动。
[0207]伴随于这种操作引板115a的旋转运动,脚部操作杆115的另一端的连结部115b向远离脚部101的方向进行旋转运动。通过连结部115b的旋转运动,从而滑块114向远离脚部101的方向沿着引导壁111a而滑动。即,脚部操作杆115的连结部115b进行旋转运动,与之相对,滑块114的移动通过引导壁111a而被限制在滑动方向上。但是,滑块114的左右的突起114c根据相对应的连结部115b的旋转位置而在长孔115c内移动,从而在不会阻碍连结部115b的旋转运动的情况下,将连结部115b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滑块114的滑动运动。换言之,以顺畅地实施该运动的转换的方式,确定连结部115b的长孔115c的形状。
[0208]通过滑块114向远离脚部101的方向滑动,从而与滑块114 一体安装的固定部件117从第一筒状部件102的贯穿孔102a以及第二筒状部件103的贯穿孔103a中被拔出,由此能够进行脚部101的长度调节。此时,右手抓握第一筒状部件102,左手能够自由地使用。
[0209]然后,例如通过使用左手而使第二筒状部件103相对于第一筒状部件102进行滑动,从而将脚部101调节为所需的长度,使第一筒状部件102的贯穿孔102a和第二筒状部件103中的某一个贯穿孔103a对齐。当在该状态下,释放施加于脚部操作杆115的操作引板115a的力时,通过螺旋弹簧116的作用力而使滑块114向脚部101的方向滑动。其结果为,脚部操作杆115的固定部件117被插入到第一筒状部件102的贯穿孔102a以及第二筒状部件103的贯穿孔103a中并且脚部操作杆115的操作引板115a恢复到初始的位置。即,滑块114能够在固定脚部101的伸缩的固定位置、和解除固定的解除位置之间滑动。
[0210]如果对支承腿100的定位机构110进行总结,则当向操作引板115a接近脚部101的方向旋转脚部操作杆115时,连结部115b将向远离脚部101的方向移动从而使滑块114滑动至解除位置。另一方面,当向操作引板115a远离脚部101的方向旋转脚部操作杆115时,连结部115b将向接近脚部101的方向移动从而使滑块114滑动至固定位置。
[0211 ] 对于上述定位机构110而言,由于能够通过一只手来实施脚部101的一端的抓握和滑块114向解除位置的滑动,因此能够自由地使用另一只手,因此能够在抓握脚部101的另一端的同时通过简单的操作来实施脚部101的长度调节。另外,由于为了调节脚部101的长度,首先必须向上方操作脚部操作杆115的操作引板115a,因此即使假设婴幼儿从上方踩踏脚部操作杆115的操作引板115a,也不会出现滑块114意外地成为解除位置的情况。
[0212]此外,虽然适当地提到了主要的部件的材质,但并未提及的部件的材质主要通过对聚丙烯或聚甲醛等树脂材料进行一体成形而形成。然而,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材料或制造方法。
[0213]虽然根据特定的实施方式而对本发明进行了详述,但是本领域工作人员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以及主旨的前提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正等。
[0214]符号说明
[0215]1:儿童座椅;
[0216]10:儿童座椅主体;
[0217]20:承受座;
[0218]30:座椅主体;
[0219]40:下部被卡合引导部件;
[0220]41:下部连接杆;
[0221]42:杆连接部件;
[0222]43:上部连接杆;
[0223]44:上部被卡合引导部件。
【主权项】
1.一种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 具备:承受座,其具有卡合部; 座椅主体,其具有与所述卡合部卡合的被卡合部, 所述座椅主体以能够在倾斜角度相互不同的多个倾斜位置间进行变更的方式而被支承在所述承受座上,并且以在各个所述倾斜位置处能够旋转的方式而被支承在所述承受座上, 在所述座椅主体的所述倾斜位置进行变更以及所述座椅主体进行旋转时,所述卡合部与所述被卡合部之间的卡合被维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卡合部被形成为绕所述座椅主体的旋转轴线的环状或圆盘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卡合部为被配置在所述座椅主体的下端部处的下部被卡合部以及被配置在与该下部被卡合部相比靠上方处的上部被卡合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部为对所述上部被卡合部与所述下部被卡合部之间进行连结的连结部件。5.如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部随着所述座椅主体的所述倾斜位置的变更而在前后方向上进行移动。6.如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部与所述被卡合部的卡合在所述座椅主体的后方被实施。7.如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主体具有:倾斜锁止部件,其以能够朝向所述承受座而前进后退的方式突出,从而相对于所述承受座而实施卡合或卡合解除;旋转锁止部件,其以能够朝向所述承受座而前进后退的方式突出,从而相对于所述承受座而实施卡合或卡合解除, 在所述座椅主体的所述倾斜位置进行变更时,使所述倾斜锁止部件从所述承受座上进行卡合解除, 在所述座椅主体进行旋转时,使所述旋转锁止部件相对于所述承受座而进行卡合解除。8.如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操作机构,其防止同时实施所述座椅主体的所述倾斜位置的变更和所述座椅主体的旋转。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操作机构,其防止同时实施所述座椅主体的所述倾斜位置的变更和所述座椅主体的旋转, 所述操作机构具有:第一操作部,其对所述倾斜锁止部件相对于所述承受座的卡合以及卡合解除进行操作;第二操作部,其对所述旋转锁止部件的相对于所述承受座的卡合以及卡合解除进行操作, 所述操作机构在通过所述第一操作部来实施所述倾斜锁止部件的卡合解除时,防止由所述第二操作部所实施的所述旋转锁止部件的卡合解除,所述操作机构在通过所述第二操作部来实施所述旋转锁止部件的卡合解除时,防止由所述第一操作部所实施的所述倾斜锁 止部件的卡合解除。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儿童座椅,其能够通过简单的机构而无关乎主体相对于承受座的旋转位置地使座椅主体倾斜。儿童座椅(1)具备:承受座(20),其具有卡合部(40、44);座椅主体(30),其具有与卡合部(40、44)卡合的被卡合部(41、43),座椅主体(30)以能够在倾斜角度相互不同的多个倾斜位置间进行变更的方式而被支承在承受座(20)上,并且以在各个倾斜位置处能够旋转的方式而被支承在承受座(20)上,在座椅主体(30)的倾斜位置进行变更以及座椅主体(30)进行旋转时,卡合部(40、44)与被卡合部(41、43)之间的卡合被维持。
【IPC分类】B60N2/28
【公开号】CN105492246
【申请号】CN201380079063
【发明人】西田刚
【申请人】康贝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6年4月13日
【申请日】2013年8月23日
【公告号】CN105473379A, WO2015025432A1, WO2015025554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