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加气块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10311发布日期:2021-12-11 09:32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加气块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加气块搬运装置。


背景技术:

2.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需要的工程。
3.现有专利号(cn208947376u)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加气块搬运装置,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加压块,所述承载板的底部设置有顶杆,所述顶杆一侧的中部有轮子,所述加压块的两侧均设置有拦框,所述加压块的表面开设有适配槽,所述适配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夹持架,所述夹持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接线端口,所述接线端口的下表面设置有活塞,所述夹持架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活塞活动连接于滑槽的内部,所述拦框的正面设置有开合板,所述开合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芯,所述开合板通过转芯与拦框固定连接,所述开合板正面的中部设置有连接插槽,所述连接插槽的表面设置有横杆,所述加压块的背面远离开合板的一侧设置有卸货板。发明人在实现该方案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该装置无法增加使用面积,会影响加气块搬运的工作效率,需要工作人员多次进行搬运,增加了工作强度,降低了加气块搬运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加气块搬运装置,具备可以增加使用面积的优点,解决了目前现有的建筑工程施工用加气块搬运装置无法增加使用面积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加气块搬运装置,包括车板,所述车板的内腔竖向设置有隔板,所述车板内腔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外侧贯穿至车板正面的顶部和背面的顶部,所述放置板底部的外侧设置有辅助件,所述车板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底部通过固定座与车板内腔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表面啮合有齿条板,所述齿条板的顶部与放置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6.优选的,所述放置板底部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柱,所述移动柱的底部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的底部与车板内腔底部的前侧和后侧接触。
7.优选的,所述车板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移动轮,所述移动轮的顶部与放置板底部的外侧接触。
8.优选的,所述车板内腔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内侧与放置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车板顶部左侧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
支杆,所述支杆内侧的顶部设置有推把,所述推把的表面设置有海绵套。
9.优选的,所述辅助件包括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顶部与放置板底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底部与车板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万向轮,且万向轮的右侧设置有锁止板。
10.优选的,所述车板内腔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的表面通过滑座与放置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车板、隔板、放置板、辅助件、驱动机构、移动柱、滚轮、支撑柱、移动轮、滑槽、滑块、支杆、推把和滑轨的相互配合,达到了可以增加使用面积的优点,解决了目前现有的建筑工程施工用加气块搬运装置无法增加使用面积的问题,不会影响加气块搬运的工作效率,不需要工作人员多次进行搬运,减轻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加气块搬运装置的实用性。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滑块和滑槽与滑轨和滑座相互配合,对放置板和车板起到减小摩擦的作用,解决了放置板和车板在使用时由于摩擦力过大,出现损坏的现象,增加了放置板移动时的稳定性,延长了放置板和车板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万向轮和锁止板,对车板和放置板起到了便于移动和锁止的作用,解决了车板和放置板不便于移动和锁止固定的问题,增加了车板和放置板放置时的稳定性,通过设置海绵套,能够加大推把表面的摩擦力,避免了使用者的手掌与推把之间出现滑动的现象,增强了推把使用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板和放置板结构右侧剖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车板和驱动机构结构剖视图。
17.图中:1、车板;2、隔板;3、放置板;4、辅助件;401、电动伸缩杆;402、安装座;5、驱动机构;501、驱动电机;502、齿轮;503、齿条板;6、移动柱;7、滚轮;8、支撑柱;9、移动轮;10、滑槽;11、滑块;12、支杆;13、推把;14、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19.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20.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1.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3.请参阅图1

3,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加气块搬运装置,包括车板1,车板1的内腔竖向设置有隔板2,车板1内腔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放置板3,放置板3的外侧贯穿至车板1正面的顶部和背面的顶部,放置板3底部的外侧设置有辅助件4,车板1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驱动机构5,驱动机构5包括驱动电机501,驱动电机501的底部通过固定座与车板1内腔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固定连接,驱动电机5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齿轮502,齿轮502的表面啮合有齿条板503,齿条板503的顶部与放置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
24.放置板3底部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柱6,移动柱6的底部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滚轮7,滚轮7的底部与车板1内腔底部的前侧和后侧接触;
25.车板1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8,支撑柱8的顶部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移动轮9,移动轮9的顶部与放置板3底部的外侧接触,通过设置支撑柱8和移动轮9的相互配合,对放置板3和车板1起到减小摩擦的作用,解决了放置板3和车板1在使用时由于摩擦力过大,出现损坏的现象,增加了放置板3移动时的稳定性,延长了放置板3和车板1的使用寿命;
26.车板1内腔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滑槽10,滑槽10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11,滑块11的内侧与放置板3的两侧固定连接,车板1顶部左侧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支杆12,支杆12内侧的顶部设置有推把13,推把13的表面设置有海绵套,通过设置滑块11和滑槽10与滑轨14和滑座相互配合,对放置板3和车板1起到减小摩擦的作用,解决了放置板3和车板1在使用时由于摩擦力过大,出现损坏的现象,增加了放置板3移动时的稳定性,延长了放置板3和车板1的使用寿命;
27.辅助件4包括电动伸缩杆401,电动伸缩杆401的顶部与放置板3底部的外侧固定连接,电动伸缩杆401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座402,安装座402的底部与车板1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万向轮,且万向轮的右侧设置有锁止板,通过设置万向轮和锁止板,对车板1和放置板3起到了便于移动和锁止的作用,解决了车板1和放置板3不便于移动和锁止固定的问题,增加了车板1和放置板3放置时的稳定性;
28.车板1内腔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滑轨14,滑轨14的表面通过滑座与放置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车板1、隔板2、放置板3、辅助件4、驱动机构5、移动柱6、滚轮7、支撑柱8、移动轮9、滑槽10、滑块11、支杆12、推把13和滑轨14的相互配合,达到了可以增加使用面积的优点,解决了目前现有的建筑工程施工用加气块搬运装置无法增加使用面积的问题,不会影响加气块搬运的工作效率,不需要工作人员多次进行搬运,减轻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加气块搬运装置的实用性。
29.使用时,使用者通过外置控制器打开驱动电机501,驱动电机501带动齿轮502转
动,齿轮502与齿条板503啮合带动放置板3进行移动,放置板3通过滑块11和滑槽10与滑座和滑轨14的辅助向一侧移动,同时放置板3通过移动柱6和滚轮7与支撑柱8和移动轮9的辅助,使其移动时可以更加的稳定,对放置板3也起到了一定支撑作用,增加了放置板3使用时的稳定性,同时使用者通过外置控制器打开电动伸缩杆401,电动伸缩杆401通过安装座402带动万向轮向下移动,使万向轮与地面接触,便于加气块搬运时进行移动,通过设置放置板3,增加了车板1的使用面积,无需对加气块进行多次搬运,增加了搬运装置的实用性。
30.本技术文件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而且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实用新型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实用新型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且说明书中提到的外设控制器可为本文提到的电器元件起到控制作用,而且该外设控制器为常规的已知设备,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制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制器可为驱动电机和电动伸缩杆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在此不再作出具体叙述。
3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2.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