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车辆的驾驶室及其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582955阅读:来源:国知局
22是较薄的板状部件。强化横梁22具有左右对称的形状。
[0066]如图6所示,强化横梁22具有左侧部51、右侧部52、以及中央部53。中央部53在左右方向上位于左侧部51与右侧部52之间。强化横梁22的前后的尺寸从左侧部51朝向中央部53而变小。强化横梁22的前后的尺寸从右侧部52朝向中央部53而变小。当从左右方向对驾驶室6的上部施加横向负载P时,弯曲部位因上述的形状而被引导到强化横梁22的左右方向(长度方向)的中央部53。
[0067]详细地说,强化横梁22包含左前倾斜部54与右前倾斜部55。左前倾斜部54将左侧部51的前部与中央部53的前部连接。左前倾斜部54朝向中央部53向后方倾斜。右前倾斜部55将右侧部52的前部与中央部53的前部连接。右前倾斜部55朝向中央部53向后方倾斜。
[0068]强化横梁22包含左后倾斜部56与右后倾斜部57。左后倾斜部56将左侧部51的后部与中央部53的后部连接。左后倾斜部56朝向中央部53向前方倾斜。右后倾斜部57将右侧部52的后部与中央部53的后部连接。右后倾斜部57朝向中央部53向前方倾斜。
[0069]左侧部51具有左前角部511与左后角部512。左前角部511与左后角部512形成为曲线状。右侧部52具有右前角部521与右后角部522。右前角部521与右后角部522形成为曲线状。
[0070]中央部53具有前缘531与后缘532。中央部53的前缘531形成为曲线状。中央部53的前缘531具有向后方变凸地弯曲的形状。中央部53的后缘532形成为曲线状。中央部53的后缘532具有向前方变凸地弯曲的形状。
[0071]强化横梁22具有左开口 58与右开口 59。左开口 58位于左侧部51与中央部53之间,并沿上下方向贯通。左开口 58位于左前倾斜部54与左后倾斜部56之间。右开口 59位于右侧部52与中央部53之间,并沿上下方向贯通。右开口 59位于右前倾斜部55与右后倾斜部57之间。左开口 58与右开口 59分别具有大致三角形状。但是,左开口 58与右开口 59的角部形成为曲线状。
[0072]如图7所示,强化横梁22具有向上方变凸地弯曲的形状,强化横梁22具有以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为顶点向上方变凸地弯曲的形状。强化横梁22的底面在左右方向上的中央具有朝向上方凹陷的缺口 61。缺口 61沿前后方向延伸。如图8所示,缺口 61被设为,当如上述那样驾驶室6的上部被施加较大的横向负载P时,强化横梁22朝向上方变凸地变形。此外,图8中的22’表示变形后的强化横梁22。
[0073]当驾驶室6的上部被施加来自左右方向的横向负载P时,在上述中央部53的形状、以及缺口 61的作用下,强化横梁22的弯曲部位被引导到中央部53,弯曲方向被向上方引导。引导强化横梁22的弯曲部位以及弯曲方向的部位是第2弯曲引导部。因此,中央部53以及缺口 61相当于第2弯曲引导部。
[0074]如图3所示,标准框架21具有用于安装强化横梁22的多个安装部62 — 65。多个安装部62 - 65设于左上框架34与右上框架37。详细地说,多个安装部62 — 65具有第1左安装部62、第2左安装部63、第1右安装部64、以及第2右安装部65。
[0075]第1左安装部62与第2左安装部63设于左上框架34。第1左安装部62与第2左安装部63沿前后方向排列地配置。第2左安装部63配置于比第1左安装部62靠后方的位置。第1右安装部64与第2右安装部65设于右上框架37。第1右安装部64与第2右安装部65沿前后方向排列地配置。第2右安装部65配置于比第1右安装部64靠后方的位置。
[0076]强化横梁22具有多个突起部66 — 69。多个突起部66 — 69与标准框架21的多个安装部62 - 65对应地配置。详细地说,多个突起部66 - 69具有第1左突起部66、第2左突起部67、第1右突起部68、以及第2右突起部69。
[0077]如图6所示,第1左突起部66设于左前角部511。第1左突起部66安装于第1左安装部62。第2左突起部67设于左后角部512。第2左突起部67安装于第2左安装部63。第1右突起部68设于右前角部521。第1右突起部68安装于第1右安装部64。第2右突起部69设于右后角部522。第2右突起部69安装于第2右安装部65。
[0078]图9是第1左安装部62、第1左突起部66以及左上框架34的剖视图。如图9所示,第1左安装部62安装于左上框架34。第1左安装部62插入到设于左上框架34的上表面的开口 340,第1左安装部62的下部配置于左上框架34的内部。第1左安装部62的上部配置在左上框架34的上表面上。第1左安装部62具有螺栓孔620。螺栓孔620沿上下方向延伸,并在第1左安装部62的上表面上开口。
[0079]第1左突起部66从左侧部51向上下突出。第1左突起部66具有贯通孔660。贯通孔660使第1左突起部66沿上下方向贯通。第1左突起部66的贯通孔660配置于与第1左安装部62的螺栓孔620对应的位置。通过将螺栓71穿过第1左突起部66的贯通孔660和第1左安装部62的螺栓孔620,从而将第1左突起部66安装于第1左安装部62。
[0080]第2左安装部63、第1右安装部64以及第2右安装部65的构造分别与第1左安装部62相同。第2左突起部67、第1右突起部68以及第2右突起部69的构造分别与第1左突起部66相同。
[0081]如图3所示,第2左突起部67通过螺栓72安装于第2左安装部63。第1右突起部68通过螺栓73安装于第1右安装部64。第2右突起部69通过螺栓74安装于第2右安装部65。这样,强化横梁22通过螺栓71 — 74固定于第1?第4安装部62 — 65。
[0082]通过如下的方式制造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驾驶室6。
[0083]首先,制造标准框架21。在标准框架21的制造工序中,通过对管状部件进行弯曲加工、将多个管状部件相互固定,从而形成左上框架34以及右上框架37。另外,通过在左上框架34以及右上框架37固定多个主横梁26 - 28,从而形成主框架23。然后,通过在主框架23固定多个板部件41 - 44而形成标准框架21。这些框架、横梁、以及板部件例如通过焊接而固定,但也可以通过螺栓等其他固定方式来固定。
[0084]接下来,在标准框架21上安装强化横梁22。这里,强化横梁22配置于顶板44的上方,并安装于左上框架34与右上框架37。也可以准备强度不同的多种强化横梁22,根据驾驶室6所安装的作业车辆1的重量选择强化横梁22。另外,也可以根据驾驶室6所安装的作业车辆1的重量选择有无强化横梁22。将表示作业车辆1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表示在图10中。判定安装有驾驶室6的作业车辆1的重量W是否超过第1重量W1 (S1)。第1重量W1是不具备强化横梁而是具备标准框架21的驾驶室能够充分发挥翻倒时保护功能的重量。如果重量W为第1重量W1以下,则不将强化横梁安装于驾驶室6 (S2)。
[0085]在重量W比第1重量W1大的情况下,判定重量W是否超过第2重量W2 (S3)。第2重量W2比第1重量W1大。第2重量W2是在标准框架21安装有强化横梁A的驾驶室能够充分发挥翻倒时保护功能的重量。如果重量W为第2重量W2以下,则将强化横梁A安装于驾驶室6 (S4)。在重量W比第1重量W2大的情况下,将强化横梁B安装于驾驶室6 (S5)。强化横梁B具有比强化横梁A高的强度。例如,在标准框架21安装有强化横梁B的驾驶室能够在作业车辆1所能采用的最大重量下充分发挥翻倒时保护功能。
[0086]也可以在将标准框架21安装于车辆主体2之后进行强化横梁22向标准框架21的安装。另外,也可以在与标准框架21的制造场所不同的场所进行强化横梁22向标准框架21的安装。例如,也可以在将安装有标准框架21的作业车辆1从作业车辆1的制造场所发货之后,根据安装于作业车辆1的工作装置附件来安装强化横梁22。
[0087]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作业车辆1的驾驶室6具有以下的特征。
[0088]通过将强化横梁22安装于标准框架21的左上框架34与右上框架37,能够使标准框架21的强度提高。由此,能够根据作业车辆1的重量来调整驾驶室6的强度。另外,强化横梁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