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优点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附图标记表示本发明的要素,其中,
[0041]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1的简要结构的侧视图。
[0042]图2是转向装置1的立体图。
[0043]图3是将图2中锁定机构的周边放大的图。
[0044]图4是沿着图1中的IV-1V线的剖视图。
[0045]图5是转向装置1的锁定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0046]图6是沿着图4中的V1-VI线的剖视图。
[0047]图7是沿着图3中的VI1-VII线的剖视图。
[0048]图8是使旋转轴从图6的状态向顺时针侧旋转时锁定机构周边的剖视图。
[0049]图9是转向装置1为解除状态时锁定机构周边的剖视图。
[0050]图10是使旋转轴从图9的状态向逆时针侧旋转时锁定机构7周边的剖视图。
[0051 ]图11是表示图6中车辆碰撞后的锁定机构的状态的图。
[0052]图12是将本发明的第一变形例应用于图5的图。
[0053]图13是将第一变形例应用于图6的图。
[0054]图14是将第一变形例应用于图3的图。
[0055]图15是将第一变形例应用于图9的图。
[0056]图16是将第一变形例应用于图11的图。
[0057]图17是将本发明的第二变形例应用于图6的图。
[0058]图18是将本发明的第二变形例应用于图3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9]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0060]在图1中,纸面左侧为安装有转向装置1的车身2的前侧,纸面右侧为车身2的后侦牝纸面上侧为车身2的上侧,纸面下侧为车身2的下侧。
[0061]参照图1,转向装置1主要包括:转向轴3、柱套4、下部托架5、上部托架6(托架)、位置调整机构14以及锁定机构7。
[0062]在转向轴3中,在作为后端的一端3A连结转向操纵部件8。在转向轴3中,在作为前端的另一端3B按顺序经由万向联轴器9、中间轴10以及万向联轴器11而连结于转向机构13的小齿轮轴12。转向机构13由齿轮齿条机构等构成。转向机构13根据转向轴3的旋转被传递的情况,使未图示的转舵轮进行转舵。
[0063]转向轴3沿车身2的前后方向延伸。以下将转向轴3延伸的方向设为轴向X。轴向X的另一端3B以比一端3A低的方式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对轴向X上转向操纵部件8侧亦即后侧标注附图标记XI,对轴向X上与转向操纵部件8相反的一侧亦即前侧标注附图标记X2。
[0064]在相对于轴向X正交的方向中,将图1中与纸面垂直的方向称为左右方向Y,将图1中大致上下延伸的方向称为上下方向Z。在左右方向Y中,图1的进入纸面的一侧为右侧Y1,出纸面的一侧为左侧Y2。在上下方向Z上,对上侧标注附图标记Z1,对下侧标注附图标记Z2。
[0065]另外,在图1以外的各图中,对与图1的轴向X、后侧X1、前侧X2、左右方向Y、右侧Y1、左侧Y2、上下方向Z、上侧Z1以及下侧Z2对应的方向,标注与图1相同的附图标记。
[0066]转向轴3的至少一部具有圆筒状的上部轴15和圆柱状的下部轴16。上部轴15在比下部轴16靠后侧XI处与下部轴16同轴状地配置。
[0067]上部轴15的后端15A为转向轴3的一端3A,在上部轴15的后端15A连结转向操纵部件8。
[0068]下部轴16的前端16A是转向轴3的另一端3B。下部轴16的后端从前侧X2插入上部轴15的前端15B。下部轴16通过花键嵌合或锯齿形花键嵌合而嵌合于上部轴15,从而连结于上部轴15的前端15B。因此上部轴15与下部轴16能够一体旋转,并且能够沿着轴向X相对移动。通过上部轴15相对于下部轴16朝向轴向X的移动,转向轴3能够沿轴向X伸缩。
[0069]柱套4是沿轴向X延伸的中空体。转向轴3收容于柱套4。柱套4具有沿轴向X延伸的上部套17以及下部套18。
[0070]上部套17位于比下部套18靠后侧XI处。上部套17内嵌于下部套18。详细而言,上部套17的前端17A从后侧XI相对于下部套18的后端18A插入。在该状态下,上部套17能够相对于下部套18朝向轴向X移动。借助该移动,柱套4整体能够沿着轴向X伸缩。
[0071]柱套4通过轴承19以及轴承20而连结于转向轴3,因此柱套4将转向轴3支承为旋转自如。
[0072]详细而言,上部套17的后端17B通过轴承19而与上部轴15连结。上部套17将上部轴15支承为旋转自如。下部套18的前端经由轴承20而与下部轴16连结。下部套18将下部轴16支承为旋转自如。
[0073]因此,上部轴15以及上部套17构成的部位,能够相对于下部轴16以及下部套18构成的部位沿轴向X移动。由此柱套4能够与转向轴3 —起伸缩。
[0074]将此处的转向轴3以及柱套4的伸缩称为“伸缩动作”,将该伸缩调整,即由伸缩动作引起的转向操纵部件8在轴向X上的位置调整称为伸缩动作调整。
[0075]下部托架5支承下部套18的前侧X2的部分,将转向装置1连结于车身2。
[0076]下部托架5包括:固定于下部套18的一对可动托架5A(参照图2)、固定于车身2的固定托架5B、以及沿左右方向Y延伸的中心轴5C。
[0077]可动托架5A经由中心轴5C被固定托架5B支承为能够转动。因此柱套4整体能够伴随转向轴3,以中心轴5C为中心而上下转动。将此处的转动称为倾斜,将以中心轴5C为中心的大致上下方向称为倾斜方向。另外,将由倾斜引起的转向操纵部件8的方向调整称为倾斜调整。
[0078]上部托架6支承下部套18的后侧XI的部分,并将转向装置1连结于车身2。
[0079]参照图2,上部托架6是向下开放的槽形,从轴向X观察时,以呈上下颠倒的近似U字状的方式,隔着柱套4形成为左右对称。详细而言,上部托架6 —体地具备:隔着柱套4而在左右方向Y上对置的一对侧板21、与一对侧板21的各个上端部连结且上下方向Z较薄的连结板22。
[0080]在一对侧板21中,从左右方向Y观察,倾斜槽23形成在相同的位置。倾斜槽23沿上下方向Z,严格来说沿以中心轴5C(参照图1)为中心的周向亦即倾斜方向延伸。连结板22例如具有在左右方向Y上比一对侧板21向两个外侧延伸的部分,通过插通于该部分的未图示的螺栓等,将上部托架6整体固定于车身2 (参照图1)。
[0081]在下部套18的上侧Z1的部分形成有在轴向X的整个区域延伸且沿上下方向Z贯通下部套18的狭缝24。另外,在下部套18的后端18A —体地设置有从左右方向Y划分狭缝24并且向上侧Z1延伸的一对支承部25。支承部25是沿轴向X以及上下方向Z扩展的近似长方体。
[0082]在图3中为了便于说明而省略上部托架6的图示。
[0083]参照图3,在支承部25中划分狭缝24的部分形成有台阶部25A。借助台阶部25A,狭缝24在从下部套18的上端朝向下侧Z2的中途,在左右方向Y上变窄。在一对支承部25中比台阶部25A靠上侧Z1的部分,分别形成有沿左右方向Y贯通支承部25的第一贯通孔31以及第二贯通孔32。
[0084]从左右方向Y观察,一对支承部25的第一贯通孔31处于相同的位置。从左右方向Y观察,一对支承部25的第二贯通孔32处于相同的位置。第二贯通孔32位于比第一贯通孔31靠前侧X2并且靠上侧Z1。
[0085]参照图4,从左右方向Y观察,一对支承部25的第一贯通孔31与上部托架6的一对侧板21的倾斜槽23的一部分重叠。
[0086]位置调整机构14是能够进行转向操纵部件8 (参照图1)的倾斜调整以及伸缩动作调整、或用于锁定转向操纵部件8的位置的机构。
[0087]位置调整机构14包括:旋转轴35、操作部件36、环状的凸轮37、凸轮推杆38、螺母39、环状的夹装部件40、针状滚柱轴承41以及推力垫圈42。
[0088]旋转轴35为金属制且沿左右方向Y延伸的棒状。旋转轴35具有沿左右方向Y延伸的中心轴线C1。
[0089]从左右方向Y观察,旋转轴35插通于第一贯通孔31与倾斜槽23重叠的部分。旋转轴35被上部托架6的一对侧板21支承。旋转轴35位于比柱套4靠上侧Z1的位置。
[0090]参照图3,旋转轴35绕中心轴线C1旋转。对旋转轴35的旋转方向标注附图标记So旋转方向S也是旋转轴35的外周面35A的周向。从左侧Y2观察,将旋转方向S中向顺时针旋转的方向设为顺时针侧S1,将旋转方向S中向逆时针旋转的方向设为逆时针侧S2。
[0091]参照图4,旋转轴35的一端亦即左端部35B位于比左侧Y2的侧板21靠左侧Y2处。旋转轴35的另一端亦即右端部位于比上部托架6的右侧Y1的侧板21靠右侧Y1处。
[0092]在旋转轴35的左端部35B设置有直径比旋转轴35大的头部35C,在旋转轴35的外周面35A的右端部设置有螺纹槽。
[0093]操作部件36例如是能够把持的杆。操作部件36安装于旋转轴35的左端部35B附近。详细而言,操作部件36的长度方向一端侧的基端部36A与头部35C的右侧Y1相邻且固定于旋转轴35。
[0094]车辆的驾驶员把持操作部件36的长度方向另一端侧的把持部36B并向顺时针侧S1 (从驾驶员观察的推压侧)操作,由此能够使旋转轴35向顺时针侧S1旋转。通过驾驶员把持把持部36B并向逆时针侧S2操作,由此能够使旋转轴35向逆时针侧S2(从驾驶员观察的拉拔侧)旋转。旋转轴35与操作部件36的操作对应地旋转。
[0095]旋转轴35的左端部插通于凸轮37以及凸轮推杆38。在操作部件36的基端部36A与左侧Y2的侧板21之间,从左侧Y2开始按顺序排列凸轮37以及凸轮推杆38。旋转轴35分别插通于凸轮37以及凸轮推杆38。
[0096]凸轮37相对于旋转轴35能够一体旋转,与此相对,凸轮推杆38相对于旋转轴35能够相对旋转并且能够沿左右方向Y移动。但是在凸轮推杆38中插通于左侧Y2的侧板21的倾斜槽23的部分形成对边距离,因此借助倾斜槽23防止凸轮推杆38的空转。
[0097]在旋转轴35的右端部的螺纹槽安装有螺母39。在螺母39与右侧的侧板21之间,从左侧Y2开始按顺序排列夹装部件40、针状滚柱轴承41以及推力垫圈4。旋转轴35分别插通于夹装部件40、针状滚柱轴承41以及推力垫圈42。
[0098]旋转轴35在上部托架6的各倾斜槽23内能够向上述的倾斜方向移动。若驾驶员为了进行倾斜调整而使转向操纵部件8向上下方向Z移动,则柱套4整体如前述那样相对于上部托架6相对地倾斜。转向操纵部件8的倾斜调整是在旋转轴35能够在倾斜槽23内移动的范围内进行。
[0099]驾驶员在进行了伸缩动作调整、倾斜调整之后,若抓住操作部件36的把持部36B使操作部件36向逆时针侧S2(参照图2)转动,则凸轮37旋转,且形成于凸轮37以及凸轮推杆38的凸轮突起43相互卡压。由此,凸轮推杆38沿着旋转轴35的轴向向右侧Y1移动,并按压于左侧Y2的侧板21。通过凸轮推杆38进行的按压,一对侧板21在凸轮推杆38与夹装部件40之间从左右方向Y的两侧被紧固。
[0100]由此,一对侧板21从左右方向Y的两侧夹持下部套18的支承部25,从而在各侧板21与支承部25之间产生摩擦力。借助该摩擦力,柱套4的位置被锁定,转向操纵部件8在倾斜调整后的位置被锁定,而无法沿倾斜方向移动。
[0101]另外,下部套18的一对支承部25被侧板21夹持,从而一对支承部25的间隔变窄。由此,下部套18的内周部变窄,下部套18压接于下部套18内的上部套17。其结果,在上部套17与下部套18之间产生摩擦力。
[0102]通过上部套17与下部套18之间的摩擦,上部套17的位置被锁定,转向操纵部件8在伸缩动作调整后的位置被锁定,而无法沿轴向X移动。
[0103]这样,将转向操纵部件8在倾斜方向以及轴向X上的位置被固定时转向装置1的状态称为锁定状态。
[0104]在锁定状态的转向装置1中,若使操作部件36向顺时针侧S1转动,则凸轮37相对于凸轮推杆38旋转,凸轮推杆38沿着旋转轴35的轴向而向左侧Y2移动。于是,对凸轮推杆38与夹装部件40之间的一对侧板21的紧固被解除。因此各侧板21与支承部25之间的摩擦力、下部套18与上部套17之间的摩擦力消除,因此转向操纵部件8能够沿轴向X以及倾斜方向移动。能够再次进行转向操纵部件8的伸缩动作调整、倾斜调整。
[0105]转向操纵部件8在倾斜方向以及轴向X上的位置的固定被解除时转向装置1的状态称为解除状态。
[0106]接下来,对锁定机构7进行详细地说明。
[0107]锁定机构7是用于通过齿彼此的啮合进行的锁定(刚性锁定),来固定上部套17与下部套18在轴向X上的位置的机构。
[0108]参照图5,锁定机构7包括:锁定板47、支承轴48、锁定部件49、第一旋转部件50、第二旋转部件52以及施力部件53。
[0109]锁定板47是在轴向X上较长而在上下方向Z上较薄的板状。详细而言,锁定板47的下表面47A以沿着上部套17的外周面17C的方式向上侧Z1凹陷弯曲(参照图3)。锁定板47配置于下部套18的狭缝24内。在锁定板47设置有多个朝向上侧Z1突出的近似三角形状的被卡合齿56。从左右方向Y观察,各被卡合齿56以越趋向上侧Z1越朝向前侧X2倾斜的方式突出。多个被卡合齿56沿着左右方向Y延伸,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