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特征:
1.一种空气包材,用于保护物体,该物体具有外表面,该空气包材及该物体容置于容器,该容器具有内壁,其特征在于,该空气包材包括:第一气柱,具有第一空间;及第二气柱,连接该第一气柱,该第二气柱具有第二空间;其中,该外表面与该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及第二间隙,该第一气柱设置于该第一间隙,该第二气柱设置于该第二间隙,该第一间隙小于该第二间隙,该第一空间小于该第二空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包材,其特征在于,该外表面具有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该第一气柱抵接该第一侧面及该内壁,该第二气柱抵接该第二侧面及该内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包材,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气柱具有第一直径,该第二气柱具有第二直径,该第一侧面与该内壁的垂直距离为第一距离,该第二侧面与该内壁的垂直距离为第二距离,该第一直径小于该第二直径,该第一距离小于该第二距离。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包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气柱,该第三气柱连接该第二气柱,该第三气柱具有第三空间,该外表面与该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三间隙,该第三气柱设置于该第三间隙,该第三间隙分别与该第一间隙及该第二间隙不等,该第三空间分别与该第一空间及该第二空间不等。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包材,其特征在于,该外表面具有第三侧面,该第三气柱抵接该第三侧面及该内壁。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包材,其特征在于,该容器具有转角,当该第二气柱位于该转角时,该第二空间大于该第三空间。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包材,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气柱具有第一直径,该第二气柱具有第二直径,该第三气柱具有第三直径,该外表面具有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该第一侧面与该内壁的垂直距离为第一距离,该第二侧面与该内壁的垂直距离为第二距离,该第三侧面与该内壁的垂直距离为第三距离,该第三直径分别与该第一直径及该第二直径不等,该第三距离分别与该第一距离及该第二距离不等。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包材,其特征在于,该容器具有转角,当该第二气柱位于该转角时,该第二距离大于该第一距离,该第二距离大于该第三距离,该第二直径大于该第一直径,该第二直径大于该第三直径。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包材,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气柱、该第二气柱及该第三气柱依序并排连接,使该第一气柱分别与该外表面及该内壁无缝接触、该第二气柱分别与该外表面及该内壁无缝接触及该第三气柱分别与该外表面及该内壁无缝接触。10.一种显示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单元;容器,具有内壁,该容器容置该显示单元;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空气包材,该空气包材包裹该显示单元放置于该容器中,使该空气包材的该第一气柱、该第二气柱及该第三气柱均与该容器的该内壁抵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包材及显示器总成,空气包材用于保护物体,物体具有外表面,空气包材及物体容置于容器,容器具有内壁,空气包材包括第一气柱及第二气柱,第一气柱具有第一空间,第二气柱连接第一气柱,第二气柱具有第二空间,外表面与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及第二间隙,第一气柱设置于第一间隙,第二气柱设置于第二间隙,第一间隙小于第二间隙,第一空间小于第二空间。显示器总成包括显示单元、容器及空气包材,容器容置显示单元,空气包材包裹显示单元放置于容器中,使空气包材的多个气柱均与该容器的内壁抵接,如此,能够根据产品的外形来重新设计每个气柱的大小以使气柱尽可能填满容器的空间,获得更佳的产品保护效果。获得更佳的产品保护效果。获得更佳的产品保护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蔡盈宗 何汉光 吴振盛 林世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22
技术公布日:2021/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