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电驱动式双层线体转移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33722发布日期:2021-06-25 16:40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电驱动式双层线体转移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电驱动式双层线体转移机构。



背景技术:

应用于机械加工的输送线体中,产品或者工装板需要交叉转向时常见的方式为,在主输送机的侧部设置一与其相垂直的垂直输送机,在工装板到达相应位置时,通过人工取拿并放置在垂直方向上的输送机,其不仅耗费人工,且自动化程度相对较低,人工方式的转移效率也相对较低,在同时具有工装板或空工装板需要输送时,空工装板的回位也需要耗费人力进行转移,经济性相对较差。

为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是本实用新型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电驱动式双层线体转移机构。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电驱动式双层线体转移机构,包括上层输送线体及下层输送线体,所述上层输送线体设置于下层输送线体的正上方,所述上层输送线体及下层输送线体均包括双列式输送机、传动输送机、转移输送机及顶升组件,所述双列式输送机具有两个平行相对设置的同步输送机,两所述同步输送机之间设置有前限位组件及后限位组件,所述前限位组件及后限位组件均包括升降阻挡块及感应器,所述升降阻挡块与感应器之间的连线垂直于所述同步输送机的输送方向,所述升降阻挡块通过一驱动机构驱动沿竖直方向运动,所述感应器的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有一控制器;

所述传动输送机的一端抵靠于所述双列式输送机的侧部,并与所述双列式输送机相互垂直设置;

所述转移输送机设置于两所述同步输送机之间,由所述同步输送机进行输送,所述转移输送机的输送方向与所述传动输送机的输送方向相同;

所述顶升组件设置于两所述同步输送机之间,并位于所述转移输送机的下方,所述顶升组件包括承载板及顶升气缸,所述承载板与所述传动输送机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顶升气缸竖直设置,该顶升气缸的推杆与承载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板由所述顶升气缸驱动作伸出或缩回的运动,所述承载板伸出时,所述承载板的顶部抵靠于所述转移输送机的底部,并使所述转移输送机的底部高于所述传动输送机的所在平面;

所述前限位组件及后限位组件分别位于所述承载板的前后两侧,所述控制器的控制端分别与所述驱动机构及顶升气缸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板呈矩形状,该承载板的底部四角与所述双列式输送机底面之间均设置有一导向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组件为导杆直线轴承或滚珠直线导轨。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阻挡块设置有两个,该两个升降阻挡块分别与所述转移输送机的左右两端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双列式输送机上靠近所述传动输送机的一侧设置有一朝向所述传动输送机倾斜的斜面。

相对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包括上层输送线体及下层输送线体,工作状态下工装板可放置于上层输送线体的双列式输送机进行输送,在工装板运行到转移位时,感应器感应到工装板已到位,并通过升降阻挡块挡住工装板;在需要垂直于双列式输送机的运行方向转移时,通过安装在转移机构主体上的短行程顶升气缸,使工装板上升脱离原方向主线体,当上升到位后转移输送机开始运行,将工装板移载到下一垂直方向的传动输送机上,其可自动进行切换,操作更加简单快捷;下层输送线体与上层输送线体结构相同,其位于上层输送线体的下方,也能实现工装板的换向转移,同时由于空工装板的返程需要,还能双层实现转移与循环,经济性与实用性兼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上层输送线体与下层输送线体的位置示意图;

图3为前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100双列式输送机、101同步输送机、102前限位组件、103后限位组件、121升降阻挡块、122感应器、123驱动机构、200传动输送机、300转移输送机、400顶升组件、401承载板、402顶升气缸、403导向组件、500上层输送线体、600下层输送线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参见图1-3,一种气电驱动式双层线体转移机构,包括上层输送线体500及下层输送线体600,参见图2,上层输送线体500设置于下层输送线体600的正上方,上层输送线体500与下层输送线体600的结构相同,两者摆放时可通过支架固定于地面上;

上层输送线体500及下层输送线体600均包括双列式输送机100、传动输送机200、转移输送机300及顶升组件400,双列式输送机100具有两个平行相对设置的同步输送机101,该两个同步输送机101间隔设置且同步运动,双列式输送机100根据常用材料、负载机使用场合可采用链条式、皮带式、同步带式、倍速链式双列输送机,本实施例采用双列同步齿形输送机,输送过程中转移输送机300放置于两个同步输送机101之间,由同步输送机101驱动进行运动;传动输送机200及转移输送机300可采用两列皮带式或动力辊筒式输送机;

传动输送机200的一端抵靠于双列式输送机100的侧部,并与双列式输送机100相互垂直设置;

转移输送机300设置于两同步输送机101之间,由同步输送机101进行输送,转移输送机300的输送方向与传动输送机200的输送方向相同;

参见图1及图3,两同步输送机101之间设置有前限位组件102及后限位组件103,前限位组件102及后限位组件103均包括升降阻挡块121及感应器122,升降阻挡块121与感应器122之间的连线垂直于同步输送机101的输送方向,升降阻挡块121通过一驱动机构123驱动沿竖直方向运动,感应器122的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有一控制器;驱动机构123可采用短行程气缸或电液缸等直线驱动机构,本实施例中采用短行程气缸,该短行程气缸的竖直向上设置并与升降阻挡块121的底部固定连接,驱动升降阻挡块121伸出或缩回,伸出状态下升降阻挡块121能够阻挡并抵靠在转移输送机300的侧部,限制其运动,升降阻挡块121设置有两个,该两个升降阻挡块121分别与转移输送机300的左右两端相对应,能够较好的对转移输送机300进行限位,缩回状态下,升降阻挡块121回位解除对转移输送机300的阻挡,此时转移输送机300能够继续沿双列式输送机100运动;感应器122采用接触式行程开关,控制器采用plc控制器,当转移输送机300抵达升降阻挡块121处并触碰到感应器122时,触发感应器122输出电性号至控制器,由控制器控制顶升气缸402开启;

在进行批量输送时,双列式输送机100上设置有多个移输送机300,前限位组件102的升降阻挡块121用于对抵达传动输送机200处的转移输送机300进行限位,后限位组件103用于对下一个即将到达传动输送机200处的转移输送机300进行限位,待前一转移输送机300传送完毕后,再对下一个转移输送机300进行放行;

顶升组件400设置于两同步输送机101之间,并位于转移输送机300的下方,顶升组件400包括承载板401及顶升气缸402,承载板401与传动输送机200位于同一直线上,顶升气缸402竖直设置,该顶升气缸402的推杆与承载板401的底面固定连接,承载板401由顶升气缸402驱动作伸出或缩回的运动,承载板401伸出时,承载板401的顶部抵靠于转移输送机300的底部,并使转移输送机300的底部高于传动输送机200的所在平面;

前限位组件102及后限位组件103分别位于承载板401的前后两侧,控制器的控制端分别与驱动机构123及顶升气缸402电性连接;

工作状态下,工装板放置于上层输送线体500的双列式输送机100进行输送,在需要垂直于双列式输送机100的运行方向转移时,前限位组件102的升降阻挡块121伸出限制转移输送机300的运动,当转移输送机300抵达升降阻挡块121处并触碰到感应器122时,触发感应器122输出电性号至控制器,由控制器控制顶升气缸402开启;通过安装在转移机构主体上的短行程顶升气缸402将承载板401向上顶升,承载板401的顶部抵靠于转移输送机300的底部,并使转移输送机300的底部高于传动输送机200的所在平面,之后转移输送机300动作将工装板传递至,垂直方向的传动输送机200上,实现方向的切换;下层输送线体600与上层输送线体500结构相同,其位于上层输送线体500的下方,也能实现工装板的换向转移,同时由于空工装板的返程需要,可在下层输送线体600上输送经上层输送线体500输送后产生的空的工装板,实现双层转移与循环;

承载板401呈矩形状,该承载板401的底部四角与双列式输送机100底面之间均设置有一导向组件403,导向组件403为导杆直线轴承或滚珠直线导轨,导向组件403起到导向作用,使承载板401的运动更加平稳。

双列式输送机100上靠近传动输送机200的一侧设置有一朝向传动输送机200倾斜的斜面,在工装板由转移输送机300落出时,倾斜的斜面便于工装板滑下。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