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材装订处理装置及后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445448阅读:来源:国知局
构件(位置限制机构)
[0059]26x片材限制面
[0060]27侧缘对齐构件(位置限制机构)
[0061]27a对齐板
[0062]27b对齐板
[0063]30固定侧加压构件(固定构件)
[0064]31固定侧的加压面(固定面)
[0065]32凸轮轴
[0066]33凸轮构件
[0067]40可动侧加压构件(可动构件)
[0068]41可动侧的加压面(可动面)
[0069]42 支轴
[0070]44凸轮从动件(从动辊)
[0071]49压接装订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72]基于以下图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图1表示本发明涉及的图像形成系统,由在片材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A、以及对形成了图像的片材实施装订处理等后处理并进行容纳的后处理装置B构成。
[0073]在后处理装置B中内置有作为选项单元而对集聚的片材实施装订处理的片材装订装置C。
[0074][图像形成系统]
[0075]对图1示出的图像形成系统进行说明。图示的图像形成系统由图像形成装置A及后处理装置B构成,片材装订装置C内置在后处理装置中。以下,对图像形成装置进行说明。
[0076]图像形成装置A由供纸部1、图像形成部2、排纸部3、以及信号处理部(未图示)构成,并内置在装置壳体4中。供纸部I由容纳了片材的多个盒5构成,能够容纳不同尺寸的片材。
[0077]在各盒5中内置有抽出片材的供纸辊6、以及逐张分离片材的分离机构(分离爪、分离辊等;未图示)。
[0078]另外,在供纸部I中设置有供纸路径7,从各盒5向图像形成部2供送片材。在该供纸路径7的路径端设置阻碍辊对8,使从各盒5输送来的片材前端一致,并且使片材根据图像形成部2的图像形成时机而待机至开始供纸。
[0079]图像形成部2能够采用在片材上形成图像的各种图像形成机构。图示的内容示出了静电式图像形成机构。如图1所示,在装置壳体4中与色彩成分相应地配置有多个由感光体(光导体)构成的鼓9。
[0080]在各鼓9配置有发光器(激光头等)10及显影器11。而且,在各鼓9中,通过发光器10形成潜像(静电图像),通过显影器11使调色油墨附着。附着在该各鼓上的油墨图像按色彩成分被转印至转印带12并合成图像。
[0081]形成在该带上的转印图像由加载器13图像转印至从供纸部I输送来的片材上,由定影器(加热辊)14定影后被输送至排纸部3。排纸部3由形成在装置壳体4的将片材送出至排纸空间15的排纸口 16、以及将片材从图像形成部2引导至该排纸口的片材输送路径17构成。
[0082]此外,在排纸部3上连接设置有后述的双向路径18,将在表面上形成有图像的片材正反反转并再次供送至图像形成部2。
[0083]图示D是图像读取单元,由压印平板19a、沿着该压印平板往复运动的读取滑架19b构成。
[0084]图示E是原稿供送单元,由输送机构构成,所述输送机构逐张地向压印平板19a供送设置在供纸盘上的原稿片材,并在读取图像后将其容纳于排纸盘20。
[0085][后处理装置]
[0086]接下来,对如图1及图2所示的后处理装置B进行说明。在图示的后处理装置B中内置有装订单元C (片材装订装置;以下同样),作为图像形成系统的端末装置而构成。
[0087]在图2中,后处理装置B由装置壳体34、配置在该壳体中的片材输送路径22、配置在该路径排纸口 23下游侧的处理盘24(片材支承机构;以下同样)、以及配置在其下游侧的堆放盘25构成。
[0088]配置有将片材送入处理盘24的送入机构37、将被送入的片材定位在规定的后处理位置(装订位置)P的位置限制机构(后述的片材端限制构件26与侧缘对齐构件27)。
[0089]在处理盘24配置有对片材束进行装订处理的片材装订装置(压接装订机构49)。对于该压接装订机构49的结构容后阐述。
[0090]在图示的处理盘24配置有与压接装订机构49 一起对片材进行装订处理的钉装订机构38,通过指定的机构对集聚在盘上的片材进行压接装订或钉装订。
[0091]在上述装置壳体34中,如图2所示,配置有具有送入口 21和排纸口 23的片材输送路径22,图示的结构构成为从水平方向接收片材,并沿大致水平方向对其进行输送,将其从排纸口 23送出。在该片材输送路径22中内置有输送片材的输送机构(输送辊等)。
[0092]上述输送机构由根据路径长而隔开规定间隔的输送辊对构成,在送入口 21的附近配置有送入辊对28,在排纸口 23的附近配置有排纸辊对29。上述送入辊对28和排纸辊对29与相同的驱动马达(未图示)连结,以相同的圆周速度输送片材。
[0093]另外,在片材输送路径22配置有对片材的前端和后端中的至少一方进行检测的片材传感器Se I。
[0094]相对于片材输送路径22的排纸口 23,在其下游侧形成高度差d而配置有处理盘24。该处理盘24为了将从排纸口 23输送来的片材层叠在上方并集聚成束状,具备对片材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支承的纸载面24a。
[0095]上述处理盘24构成为:将从排纸口 23输送来的片材集聚成束状,在将其对齐成规定姿态之后实施装订处理,将处理后的片材束送出至下游侧的堆放盘25。
[0096]在上述排纸口 23配置有片材送入机构37 (桨式旋转体),向处理盘24的规定位置输送片材。另外,在处理盘24配置有将片材前端引导至片材端限制构件26的抓扒输送机构39。
[0097]抓扒输送机构39配置在片材端限制构件26的上游侧,图示的结构由环形的带构件构成。该带构件39与纸载面上最上方的片材接合,并且沿朝向片材端限制构件(位置限制机构)26输送片材的方向旋转。
[0098]在处理盘24的前端部(在图示的结构中是排纸方向后端部)设置有对片材进行定位的片材端限制构件26。然后,对由耙输送机构39从排纸口 23送入的片材进行挡块限制。该片材端限制构件26使集聚在处理盘上的片材在规定的处理位置对齐。
[0099]另外,在处理盘24配置有将已经定位在片材端限制构件26的片材的宽度方向定位于基准线的侧缘对齐构件27。
[0100]图示的侧缘对齐构件27在排纸正交方向上靠边对齐从排纸口23输送来并被定位于片材端限制构件26的片材。
[0101]该侧缘对齐构件27由左右一对对齐板构成,将片材定位于规定的基准线(中心基准或侧基准)。图示的结构表示的是设定成以片材前端为基准确定片材宽度方向后位置的中心基准的情况。
[0102]上述片材端限制构件26配置成相对于处理盘24固定,或者能够进行位置移动。在后述的第二、第三实施方式中,将片材端限制构件26固定并配置于处理盘,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将片材端限制构件26装配成能够在处理盘24进行位置移动。
[0103]而且,在第二、第三实施方式中送入至处理盘上的片材被定位于规定的装订处理位置P,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根据操作人员的指示、或者片材尺寸等条件而将被输送至处理盘上的片材定位在第一基准位置Spl与第二基准位置Sp2之间任意的位置。
[0104]如图6所示,上述侧缘对齐构件27由左右一对的对齐板27a、27b、使其中一方或双方在接近方向或离开方向上移动的对齐马达M1、以及传动机构56(图示的结构为齿轮齿条副机构)构成。
[0105]而且在左右的对齐马达Ml同步旋转时,左右一对对齐板27a、27b各自以相同量沿接近方向或离开方向移动。
[0106]该左右对齐板27a、27b的动作根据片材尺寸在从已设定的待机位置到与片材尺寸一致的工作位置之间往复运动。
[0107]因此,在对齐板27a、27b设置有位置传感器、以及移动量控制机构,通过以原位传感器的检测信号为基准对对齐马达Ml的旋转量进行控制来进行位置控制。
[0108]图示的移动量控制机构的对齐马达Ml由步进马达构成,通过向该马达供给的脉冲电流的控制(例如PWM控制)来控制旋转量。
[0109]此外,也可以在传动机构中配置对旋转量进行检测的编码器及编码传感器,对传动轴的旋转量进行控制。
[0110]因此,在以片材中心为基准进行侧缘对齐的情况下,基于片材尺寸信息使左右的对齐马达Ml旋转,并在移动至基准位置Sp之后,使左右的对齐板(侧缘对齐构件)27向待机位置Wp移动。
[0111]该待机位置Wp设定成大于片材的宽度尺寸的间隔,并在将片材送入至处理盘上的时刻使左右的对齐板27a、27b从待机位置Wp开始向对齐位置Ap进行位置移动。
[0112]然后,已送入至处理盘上的片材以片材中心与基准位置Sp —致的方式被对齐。
[0113]在这样的结构中,在后述的第二实施方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