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合设备及贴合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325137发布日期:2022-01-05 00:3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贴合设备,用于贴合曲面盖板和功能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设备包括: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所述第一模具设置有凹槽,且所述凹槽的形状与所述曲面盖板相适配,并被配置为用于容纳所述曲面盖板;所述第二模具设置有仿形垫模和活动垫块;所述仿形垫模被配置为用于放置所述功能膜片;所述仿形垫模还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合模后占据所述凹槽,并挤压所述曲面盖板和所述功能膜片;所述活动垫块设置于所述仿形垫模内,且所述活动垫块被配置为可在所述仿形垫模占据所述凹槽后向靠近所述第一模具的方向发生位移,并对所述仿形垫模施加作用力挤压所述曲面盖板的弧形区域和所述功能膜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仿形垫模包括:承载部和弧形部;所述承载部与所述弧形部连接;所述活动垫块设置于所述弧形部内,并被配置为可在所述仿形垫模占据所述凹槽后向靠近所述第一模具的方向发生位移,并对所述弧形部施加作用力挤压所述曲面盖板的弧形区域和所述功能膜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垫块对所述弧形部施加作用力的表面为弧面,且所述弧面弯曲的弧度与所述弧形部弯曲的弧度相适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部设置于所述活动垫块位移路径上的区域的厚度小于2m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部设置有相接的第一弧形部第二弧形部,且所述第一弧形部和所述第二弧形部分别设置于所述承载部的相邻两侧,并与所述承载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弧形部和所述第二弧形部相接的区域内设置有所述活动垫块。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设置有挤压面,且所述挤压面被配置为用于放置所述功能膜片;所述承载部的厚度由所述挤压面对角线的交点朝向所述弧形部的方向逐渐减小;或,所述承载部的厚度由所述挤压面穿过所述交点的中心线朝向所述弧形部的方向逐渐减小。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还设置有定位件和加热件,所述第二模具还设置有驱动件;所述定位件与所述凹槽相连通,并被配置为用于吸附所述曲面盖板,以将所述曲面盖板固定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加热件设置于所述凹槽的内壁上,且所述加热件被配置为用于加热所述曲面盖板的弧形区域;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活动垫块连接,并被配置为用于驱动所述活动垫块在靠近所述第一模具的方向位移。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仿形垫模的材质为硅胶、橡胶以及软胶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活动垫块的材质为金属。9.一种贴合方法,用于贴合曲面盖板和功能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方法包括:将所述曲面盖板放入第一模具的凹槽内进行固定,且所述曲面盖板与所述凹槽的形状相适配;将所述功能膜片放置于第二模具的仿形垫模上,且所述仿形垫模与所述凹槽的形状相适配;
将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进行合模,以使所述仿形垫模占据所述凹槽,并挤压所述曲面盖板和所述功能膜片;驱动所述仿形垫模内的活动垫块向靠近所述第一模具的方向位移,以对所述仿形垫模施加作用力挤压所述曲面盖板的弧形区域和所述功能膜片。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进行合模的步骤之前包括:对所述曲面盖板的弧形区域进行加热。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贴合设备及贴合方法,用于贴合曲面盖板和功能膜片,该贴合设备包括: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第一模具设置有凹槽,且凹槽的形状与曲面盖板相适配,并被配置为用于容纳曲面盖板;第二模具设置有仿形垫模和活动垫块;仿形垫模被配置为用于放置功能膜片;仿形垫模还被配置为在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合模后占据凹槽,并挤压曲面盖板和功能膜片;活动垫块设置于仿形垫模内,且活动垫块被配置为可在仿形垫模占据凹槽后向靠近第一模具的方向发生位移,并对仿形垫模施加作用力挤压曲面盖板的弧形区域和功能膜片。通过上述方式,可以降低曲面盖板和功能膜片贴合后在弧形区域出现气泡和褶皱的概率。现气泡和褶皱的概率。现气泡和褶皱的概率。


技术研发人员:卢泽宇 张世龙 杨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8
技术公布日:2022/1/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