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封结构及制冷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705973阅读:来源:国知局
一端向固定部102的方向延伸形成连接板10502,并使固定部102上的固定板1024与该连接板10502相连接,这样,在打开制冷装置的门板时,门板首先对固定部102产生向上的作用力,然后固定部102再对连接板10502产生作用力,而由于连接板10502设置在主气囊的第一侧壁1050上,因此也即对主气囊的侧壁施力,着力点位于主气囊的侧壁上,该技术方案相比于现有技术的门封结构10,相当于将作用力从门封结构10的中部转移到门封结构10的侧部,从而可以有效减少开门力(类似于吸盘结构,从中间拔起非常困难,但从侧边拔起就会省力很多),提高用户使用的便利性。
[005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和图3所示,固定板1024上设置有飞边结构10242,飞边结构10242由固定板1024的一端部向倒刺1022的一侧弯折形成。
[0051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门封结构10,固定板1024上设置有飞边结构10242,在将门封结构10安装在门胆20上时,该飞边结构10242搭在门胆20上,可以将门胆20的边缘处遮盖起来,从而提高制冷装置门板的外部美观性。
[0052]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和图3所示,还包括:第八子气囊10512,第八子气囊10512设置在第二侧壁1051的外壁面上,且第八子气囊10512的外壁面为弧形面。
[0053]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支架,通过在主气囊的第二侧壁1051上设置第八子气囊10512,具体地,该第八子气囊10512呈“耳朵”状,这样,在门封结构10与门板上的门胆20贴合时,第八子气囊10512的外壁面受挤压发生变形,从而可以与门胆20贴合更加紧密,有效阻止制冷装置内冷气的泄漏,降低制冷装置的能耗,提高制冷装置的制冷效率。
[0054]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主气囊还包括有第三侧壁1052,第三侧壁1052为远离固定部102的侧壁,第三侧壁105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壁1050和第二侧壁1051相连接,且第三侧壁1052的外壁面为平滑过渡的弧形面。
[0055]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支架,主气囊还包括有第三侧壁1052,具体地,在关闭制冷装置的门板时,该第三侧壁1052与制冷装置的主体相贴合,其中,通过将第三侧壁1052的外壁面设置为平滑过渡的弧形面,可以减少门封结构10与主体的接触面积,降低负压,便于打开门板。
[0056]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四子气囊1044和第六子气囊1046对称设置在第二列气囊的两侧,第五子气囊1045与第七子气囊1047对称设置在第二列气囊的两侧。
[0057]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门封结构10,通过将第四子气囊1044与第六子气囊1046对称设置在第二列气囊的左右两侧,以及将第五子气囊1045和第七子气囊1047对称设置在第二列气囊的两侧,这样,可以使得第四子气囊1044和第五子气囊1045对主气囊左侧的支撑作用与第六子气囊1046和第七子气囊1047对主气囊右侧的支撑作用相一致,从而保证密封部104左、右两侧的受力平衡性,降低门封结构10产生倾斜变形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门封结构10的稳定性。
[0058]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项的门封结构10。
[0059]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装置,由于该制冷装置具有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门封结构10,因此,该制冷装置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门封结构10的全部有益效果。
[0060]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61]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6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门封结构,用于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部,安装在所述制冷装置的门板上,用于将所述门封结构固定在所述门板上; 密封部,与所述固定部相连接,用于使所述门板与所述制冷装置的主体密封,所述密封部包括有主气囊,所述主气囊内并排设置有第一列气囊、第二列气囊及第三列气囊,所述第二列气囊内设置有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第一子气囊、第二子气囊及第三子气囊,所述第一列气囊和所述第三列气囊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列气囊的两侧,其中,所述第一列气囊内设置有第一支撑筋,所述第一支撑筋将所述第一列气囊分隔为上、下设置的第四子气囊和第五子气囊,所述第三列气囊内设置有第二支撑筋,所述第二支撑筋将所述第三列气囊分隔为上、下设置的第六子气囊和第七子气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气囊包括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相对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支撑筋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壁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筋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列气囊的一侧相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筋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侧壁相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筋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列气囊的另一侧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筋和所述第二支撑筋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板和倒刺,所述倒刺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门板上设置有门胆,所述门胆上设置有与所述倒刺相配合的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倒刺相配合,以将所述门封结构可拆卸安装在所述门板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门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壁的一端设置有向远离所述固定部的方向延伸的叶边结构,所述第一侧壁的另一端设置有向靠近所述固定部的方向延伸的连接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连接板相连接,并与所述密封部之间具有间隙。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门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飞边结构,所述飞边结构由所述固定板的一端部向所述倒刺的一侧弯折形成。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八子气囊,所述第八子气囊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壁的外壁面上,且所述第八子气囊的外壁面为弧形面。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门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气囊还包括有第三侧壁,所述第三侧壁为远离所述固定部的侧壁,所述第三侧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相连接,且所述第三侧壁的外壁面为平滑过渡的弧形面。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门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子气囊和所述第六子气囊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列气囊的两侧,所述第五子气囊与所述第七子气囊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列气囊的两侧。10.—种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门封结构。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门封结构及一种制冷装置,该门封结构包括:固定部,安装在制冷装置的门板上;密封部,与固定部相连接,密封部包括有主气囊,主气囊内并排设置有三列气囊,第二列气囊内设置有第一子气囊、第二子气囊及第三子气囊,其中,第一列气囊内设置有第一支撑筋,第一支撑筋将第一列气囊分隔为第四子气囊和第五子气囊,第三列气囊内设置有第二支撑筋,第二支撑筋将第三列气囊分隔为第六子气囊和第七子气囊。该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列子气囊和第三列子气囊内分别设置第一支撑筋和第二支撑筋,可以对主气囊的两侧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防止主气囊发生塌陷变形,同时,也可以防止主气囊发生倾斜变形,有效提高门封结构的稳定性。
【IPC分类】F25D23/02
【公开号】CN105466125
【申请号】CN201511028731
【发明人】郭俊, 马玉凯, 于颢, 李龙飞
【申请人】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6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30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