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门结构13的结构。本实施例中,该阀门结构13包括第一电磁阀131与第二电磁阀132。第一电磁阀131连接在第一压缩机11的出口与第二压缩机12的入口之间,第二电磁阀132连接在第一压缩机11的出口与管道14的入口之间。打开第一电磁阀131且关闭第二电磁阀132时,可实现第一压缩机11与第二压缩机12相通,此时两个压缩机同时运作;关闭第一电磁阀131且打开第二电磁阀132时,可实现第一压缩机11与管道14相通,此时第一压缩机11单独运作。该第一电磁阀131与第二电磁阀132均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0029]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之三提供一种双压缩机式制冷系统,其与实施例之一的双压缩机式制冷系统所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所述的双压缩机式制冷系统增加了四通阀5的结构。压缩机组件1、冷凝器2、蒸发器4通过该四通阀5连接形成制冷回路。优选地,压缩机组件1、冷凝器2、节流装置3、蒸发器4以及四通阀5之间形成制冷回路的管道为铜管,该铜管具有质地坚硬、不易腐蚀、耐高温且耐高压等优点。
[0030]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之四提供一种双压缩机式制冷系统,其与实施例之三的双压缩机式制冷系统所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所述的双压缩机式制冷系统增加了气液分离器6、连接管7、阀组件8以及换热管9的结构。
[0031]如图3所示,该气液分离器6用于使得气态的冷媒和液态的冷媒相互分离,优选地,气液分离器6与压缩机组件I为分离式结构。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气液分离器6与压缩机组件I亦可以采用一体化结构,两者的整体性效果更好。
[0032]该连接管7连接在冷凝器2的出口与气液分离器6的入口之间,用于使得气态或液态的冷媒能够从冷凝器2进入气液分离器6中。由于气液分离器6的出口和压缩机组件I的回气口相连,使得进入气液分离器6中的气态冷媒能够直接进入压缩机组件I的回气口,进而使得压缩机组件I的输气量增加,最终达到降低压缩机组件I的排气温度的目的。优选地,连接管7为铜管,其同样具有质地坚硬、不易腐蚀、耐高温且耐高压等优点。
[0033]该阀组件8安装在连接管7上,用于控制气态或液态的冷媒通过连接管7进入气液分离器6中的流量。通过控制阀组件8的开度,即可控制流经连接管7中气态或液态的冷媒的流量。优选地,阀组件8为电子膨胀阀,该电子膨胀阀的温度感应装置(未图示)放置在压缩机组件I的排气管的外表面,该温度感应装置能够检测压缩机组件I的排气口的温度以控制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该电子膨胀阀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见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阀组件8亦可以采用其它阀结构,只需能够根据压缩机组件I的排气温度以控制开度即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阀组件8亦可以采用其他节流装置,比如热力膨胀阀或者电磁阀加毛细管等,其均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0034]该换热管9连接在冷凝器2与节流装置3之间,且换热管9置于气液分离器6内。采用换热管9的结构,当气态或液态的冷媒能够从冷凝器2进入气液分离器6中时,液态的冷媒在通过换热管9加热转变成气态冷媒后也会进入压缩机组件I的回气口,能够进一步增加压缩机组件I的输气量,进而起到降低压缩机组件I的排气温度的目的。优选地,气液分离器6与换热管9为一体化结构,使得两者的整体性效果更好。该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所述的双压缩机式制冷系统不需要采用带有补气口的压缩机组件I,也不需要采用经济器等结构,通过采用连接管7、阀组件8以及带有换热管9的气液分离器6的结构即可达到降低压缩机组件I的排气温度的目的,因而其制造过程更简单,成本更低。
[0035]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之五提供一种双压缩机式制冷系统,其与实施例之四的双压缩机式制冷系统所不同之处在于连接管7的连接位置。本实施例中,该连接管7连接在换热管9的出口与气液分离器6的入口之间,用于使得气态或液态的冷媒能够从冷凝器2并流经换热管9进入气液分离器6中。由于气液分离器6的出口和压缩机组件I的回气口相连,同样能够使得进入气液分离器6中的气态冷媒能够直接进入压缩机组件I的回气口,进而使得压缩机组件I的输气量增加,最终达到降低压缩机组件I的排气温度的目的。
[0036]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双压缩机式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形成制冷回路的压缩机组件(1)、冷凝器(2)、节流装置(3)以及蒸发器(4);所述压缩机组件(I)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压缩机(11)与第二压缩机(12)、阀门结构(13),以及连接在所述阀门结构(13)与所述第二压缩机(12)的出口之间的管道(14);所述阀门结构(13)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压缩机(11)的出口、所述第二压缩机(12)的入口与所述管道(14)的入口;通过控制所述阀门结构(13)可使得所述第一压缩机(11)单独运作或者所述第一压缩机(11)与所述第二压缩机(12)同时运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压缩机式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结构(13)为三通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压缩机式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结构(13)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压缩机(11)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压缩机(12)的入口之间的第一电磁阀(131),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压缩机(11)的出口与所述管道(14)的入口之间的第二电磁阀(13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压缩机式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组件(I)、所述冷凝器(2)以及所述蒸发器(4)通过四通阀(5)连接形成制冷回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压缩机式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压缩机式制冷系统还包括气液分离器(6)、连接在所述冷凝器(2)的出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6)的入口的连接管(7),以及安装在所述连接管(7)上的阀组件(8)。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压缩机式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压缩机式制冷系统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冷凝器(2)与所述节流装置(3)之间的换热管(9);所述换热管(9)置于所述气液分离器(6)内。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压缩机式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6)与所述换热管(9)为一体化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压缩机式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组件(8)为电子膨胀阀;所述电子膨胀阀的温度感应装置放置在所述压缩机组件(I)的排气管的外表面。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压缩机式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6)与所述压缩机组件(I)为分离式结构。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压缩机式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压缩机式制冷系统还包括气液分离器(6)、连接在所述冷凝器(2)与所述节流装置(3)之间并置于所述气液分离器(6)内的换热管(9)、以及连接在所述换热管(9)的出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6)的入口的连接管(7),以及安装在所述连接管(7)上的阀组件(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压缩机式制冷系统,包括依次连接形成制冷回路的压缩机组件、冷凝器、节流装置以及蒸发器;压缩机组件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压缩机与第二压缩机、阀门结构以及管道;阀门结构用于连接第一压缩机的出口、第二压缩机的入口与管道的入口;通过控制阀门结构可使得第一压缩机单独运作或者第一压缩机与第二压缩机同时运作。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双压缩机式制冷系统采用第一压缩机、第二压缩机与阀门结构等结构,可根据使用条件的不同控制阀门结构以使得第一压缩机单独运作或者第一压缩机与第二压缩机同时运作,当第一压缩机与第二压缩机同时运作时,能够增加整个制冷系统的冷媒流量,进而提高制冷量。
【IPC分类】F25B1/10, F25B49/02
【公开号】CN205245597
【申请号】CN201521083791
【发明人】苏一强
【申请人】苏一强
【公开日】2016年5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