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快速进出料换球一体的行星式球磨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65090发布日期:2019-09-13 20:00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快速进出料换球一体的行星式球磨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粉末研磨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集快速进出料换球一体的行星式球磨机器人。



背景技术:

行星式球磨机器人是针对粉碎、研磨、分散金属、非金属、有机、中草药等粉体进行设计的,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磨料与试料在研磨罐内高速翻滚,对物料产生强力剪切、冲击、碾压达到粉碎、研磨、分散、乳化物料的目的;行星式球磨机在同一转盘上装有多个球磨罐,当转盘转动时,球磨罐在绕转盘轴公转的同时又围绕自身轴心自转,作行星式运动;罐中磨球在高速运动中相互碰撞,研磨和混合样品,该产品能用干、湿两种方法研磨和混合粒度不同、材料各异的产品。

现有的行星式球磨机器人中的研磨罐,出料口与进料口均为上端口,物料或者研磨球的放入一般为人工操作,需要人工打开单个研磨罐分别放入物料或者研磨球,同时研磨后需要人工将罐盖打开,然后将磨球与物料一起从球磨罐中倒出来,将磨球挑出然后,再进行包装。人工放入物料和研磨球操作缓慢不方便,同时人工将物料与磨球从研磨罐上端口取出时更不方便,需要翻倒研磨罐,不但劳动强度大,且生产效率低下,不能满足快速化生产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集快速进出料换球一体的行星式球磨机器人,它既能实现快速同时对多个研磨罐灌入物料或研磨球,又能实现自动排料或排球,且排料与研磨球分离卸出,极大的提高了球磨机的使用方便性,满足了快速化生产需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集快速进出料换球一体的行星式球磨机器人,它包括机架,机架内呈环形均匀分布有竖直的研磨罐;研磨罐上方连接有喂料装置;喂料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部呈环形均匀分布有倾斜于水平面的喂料道,喂料道上端与壳体上端口连通,下端与对接管连通;对接管通过旋转接头设置在壳体底面上,并与各个研磨罐的上端口连接;研磨罐外部同轴安装有行星齿轮;机架内固定设置有齿轮环;齿轮环与行星齿轮及中心的太阳齿轮共同啮合构成行星齿轮机构;太阳齿轮下端连接减速电机;研磨罐包括罐体,罐体下端敞口并外套有底筒盖;底筒盖上端外壁呈环形均匀分布有排料孔,下端外壁呈环形均匀分布有排球孔;底筒盖内设置有升降盘;升降盘构成研磨罐的底面;升降盘下端中心连接第二推杆;第二推杆上设置有压缩弹簧;第二推杆下端穿过底筒底面中心孔后与第一推杆套接;第一推杆、第二推杆与缸体共同构成双级气缸;罐体罐口边缘呈环形均匀设置有穿孔,穿孔内安装有可升降的吊杆,吊杆下端与顶盖连接;顶盖位于罐口下方;底筒盖端口边缘呈环形均匀设置有连杆,连杆上端与吊杆上端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机架上端设置有罩体,罩体上端设置有端套;喂料装置的上端口同轴设置在端套内,且上端口与端套之间设置有轴承。

研磨罐下方设置有与研磨罐同步公转的接料盆;接料盆通过筛板分隔成上层的接球腔和下层的接料腔;接料盆下方设置有固定在壳体上的出料盆;出料盆通过隔板分隔成上层的出球腔和下层的出料腔;接球腔与出球腔连通;接料腔与出料腔连通。

机架底部中心设置有支撑座;减速电机设置在支撑座上;接料盆通过轴承安装在支撑座上;支撑座外壁上设置有环形的第一旋转接头;第一旋转接头通过连接管与各个缸体连通。

机架上端设置有面板;研磨罐外壁上固定设置有安装环;安装环通过轴承安装在面板上。

壳体底部中心设置有定位轴;面板上端中心设置有与定位轴套接的定位套。

接料盆为环形腔体;接球腔侧壁均匀设置有排球口;接料腔侧壁或底面设置有排料口。

缸体呈环形安装在固定环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改进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

罐体与升降盘的材质为玛瑙、尼龙、聚氨酯、聚四氟乙烯、不锈钢、硬质合金、氮化硅、碳化硅、氧化锆、铬钢、高锰钢或高铝。

或者,罐体内壁与升降盘顶面设置有耐磨层,耐磨层材质为玛瑙、尼龙、聚氨酯、聚四氟乙烯、不锈钢、硬质合金、氮化硅、碳化硅、氧化锆、铬钢、高锰钢或高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创造采用了罐体与底筒盖及升降盘相配合的研磨罐结构,既可以实现球磨机应有的高速研磨功能,同时又能实现自动单独排料,还能实现自动的排球功能。

2、相对于本公司之前的产品,本发明的研磨罐不但实现了之前的排料功能,还能实现排球功能,且互不影响,更优秀的是罐体内部腔体依然保持传统的空腔状态,罐体内部没有其它占用空间的结构,因此不会影响研磨球的运行轨迹,同时也不会使得研磨球长期的运行而损坏罐体内部结构。

3、本发明的研磨罐上端一体式设置了喂料装置,当研磨罐排完料后,能一次性对全部研磨罐进行喂料操作或者喂入研磨珠,相对于传统的单个手动操作,本发明创造大大提高了行星式球磨机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接料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研磨罐在研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研磨罐排出物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研磨罐排出研磨球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喂料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喂料装置的俯视结构透视示意图;

图9为图1中局部a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出料盆;3、固定环;4、齿轮环;5、面板;6、研磨罐;7、太阳齿轮;8、行星齿轮;9、接料盆;10、第二旋转接头;11、罩体;12、端套;13、减速电机;14、支撑座;15、第一旋转接头;16、连接管;17、缸体;18、研磨球;19、物料;20、第一推杆;21、出料腔;22、出球腔;23、隔板;30、喂料装置;31、定位套;61、罐体;62、底筒盖;63、连杆;64、吊杆;65、顶盖;66、排料孔;67、排球孔;68、升降盘;69、第二推杆;70、压缩弹簧;71、安装环;91、筛板;92、接球腔;93、接料腔;94、排球口;95、排料口;301、壳体;302、喂料道;303、上端口;304、对接管;305、定位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如图1-图9所示,本发明的具体结构为:

一种集快速进出料换球一体的行星式球磨机器人,它包括机架1,机架1上端在水平面内呈环形分布有竖直的研磨罐6;研磨罐6上方连接有喂料装置30;喂料装置30包括壳体301,壳体301内部呈环形均匀分布有倾斜于水平面的喂料道302,喂料道302上端与壳体301上端口303连通,下端与对接管304连通;对接管304通过旋转接头设置在壳体301底面上,并与各个研磨罐6的上端口连接;研磨罐6外部同轴安装有行星齿轮8;机架1内固定设置有齿轮环4;齿轮环4与行星齿轮8及中心的太阳齿轮7共同啮合构成行星齿轮机构;太阳齿轮7下端连接减速电机13;研磨罐6包括罐体61,罐体61下端敞口并外套有底筒盖62;底筒盖62上端外壁呈环形均匀分布有排料孔66,下端外壁呈环形均匀分布有排球孔67;底筒盖62内设置有升降盘68;升降盘68构成研磨罐6的底面;升降盘68下端中心连接第二推杆69;第二推杆69上设置有压缩弹簧70;第二推杆69下端穿过底筒62底面中心孔后与第一推杆20套接;第一推杆20、第二推杆69与缸体17共同构成双级气缸;罐体61罐口边缘呈环形均匀设置有穿孔,穿孔内安装有可升降的吊杆64,吊杆64下端与顶盖65连接;顶盖65位于罐口下方;底筒盖62端口边缘呈环形均匀设置有连杆63,连杆63上端与吊杆64上端连接。

上述方案的补充优化:

如图1所示,机架1上端设置有罩体11,罩体11上端设置有端套12;喂料装置30的上端口303同轴设置在端套12内,且上端口303与端套12之间设置有轴承。上端口303通过端套12保护,当喂料装置30旋转时,罩体11对其起到防护作用,提高设备安全性,端套12可以对旋转的上端口303起到保护作用,提高喂料安全性。罩体11可以采用透明材料制成,如透明塑料,这样可以方便工作人员观察到内部机构的运行动作,便于检修。

机架1为圆筒状的壳体形状;罐体61为圆筒状,下端敞口,上端设有进料口;底筒盖62的外壁上,上层分布排料孔66,下层分布排球孔67,当双级气缸的第一推杆20缩回时,驱动底筒盖62下降,从而露出排料孔66,研磨后的物料19可以从排料孔66甩出来,但是研磨球18的直径较大,无法从排料孔66出来;当双级气缸的第二推杆69缩回时,升降盘68下降,露出排球孔67,研磨球18从排球孔67甩出来。

当双级气缸的第一推杆20缩回时,升降盘68跟着下降,连杆63驱动吊杆64下降,吊杆64下降又带动顶盖65下降,从而打开了研磨罐的罐口,便于工作人员放入物料或者放入研磨球18。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

如图1、3所示,研磨罐6下方设置有与研磨罐6同步公转的接料盆9;接料盆9通过筛板91分隔成上层的接球腔92和下层的接料腔93;接料盆9下方设置有固定在壳体1上的出料盆2;出料盆2通过隔板23分隔成上层的出球腔22和下层的出料腔21;接球腔92与出球腔22连通;接料腔93与出料腔21连通。

筛板91上均匀分布有筛孔,研磨后的物料19先落在接球腔92上,然后在持续振动和移动中穿过筛孔落入到接料腔93中,然后经接料腔93下端的出口落入到接料盆9内被收集起来;由于接料盆9一直在旋转,因此物料不管是在筛板91上还是在接料腔93中,都是处于振动和移动状态,因此物料可以顺利穿过筛板91落入到接料腔93中,同时也可以顺利的从接料腔93落入到出料盆2的出料腔21中被收集起来。

筛板91上的筛孔较小,用于研磨后的物料穿过,而过粗的物料则可以过滤出来,被排除出来,同时也可以防止研磨球穿过筛板91。

研磨球从排球孔中出来后,直接落在接球腔92中,然后落到出料盆2上对应的出球腔22内。

如图1所示,机架1底部中心设置有支撑座14;减速电机13设置在支撑座14上;接料盆9通过轴承安装在支撑座14上;支撑座14外壁上设置有环形的第一旋转接头15;第一旋转接头15通过连接管16与各个缸体17连通。

支撑座14为圆筒或者圆柱形状,减速电机13安装在支撑座14上,接料盆9为环形腔体,接料盆9通过轴承可以旋转的安装在支撑座14上。减速电机13处于接料盆9中心位置;由于设备在运行时,研磨罐6底部的双级气缸也在做行星式的移动,因此上级气缸的缸体17需通过第一旋转接头15与动力源连接。

如图1所示,机架1上端设置有面板5;研磨罐6外壁上固定设置有安装环71;安装环71通过轴承安装在面板5上。

壳体301底部中心设置有定位轴305;面板5上端中心设置有与定位轴305套接的定位套31。

安装环71是固定安装在研磨罐6外壁的,连杆63是穿过安装环71设置的,也即安装环71上是设置有用于穿过连杆63的通孔,同时齿轮环4上也设置有对应的用于穿过连杆63的通孔。

如图1、3所示,接料盆9为环形腔体;接球腔92侧壁均匀设置有排球口94;接料腔93侧壁或底面设置有排料口95。

如图1所示,缸体17呈环形安装在固定环3上。固定环3的作用是使得所有缸体17都保持同步移动,提高缸体17的安装稳定性。

在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

罐体61与升降盘68的材质为玛瑙、尼龙、聚氨酯、聚四氟乙烯、不锈钢、硬质合金、氮化硅、碳化硅、氧化锆、铬钢、高锰钢或高铝。

或者,罐体61内壁与升降盘68顶面设置有耐磨层,耐磨层材质为玛瑙、尼龙、聚氨酯、聚四氟乙烯、不锈钢、硬质合金、氮化硅、碳化硅、氧化锆、铬钢、高锰钢或高铝。

本发明的具体工作原理:

减速电机13为驱动电机,减速电机13驱动太阳齿轮7旋转,从而带动研磨罐6上行星齿轮8一起旋转做行星式自转和公转;研磨球18在研磨罐6内做旋转运动,实现对物料19的高速碰撞挤压研磨。

当研磨罐6运行时,喂料装置30跟着研磨罐6做公转运动,而各个对接管304则跟着对应的研磨罐6做自转运动。

当物料19研磨完成后,本设备可以保持运行状态,控制双级气缸的第一推杆20下降,带动底筒盖62下降,露出排料孔66,研磨后的物料19从排料孔66中被甩出来落在接料盆9上层的接球腔92内,然后在振动和移动过程中穿过筛板91落入到下层的接料腔93中,物料19继续持续移动和振动,从接料腔93的排料口95排出落在出料盆2的出料腔21内被收集起来。

当双级气缸的第二推杆69下降时,带动升降盘68下降,露出排球孔67,研磨球18从排球孔被甩出来落在接料盆9上层的接球腔92中,然后从排球口94落入到出料盆2的出球腔22中被收集起来。

当双级气缸的第一推杆20下降,带动底筒盖62下降时,连杆63驱动吊杆64下降,从而带动顶盖65下降,打开研磨罐的盖口,此时可以进行喂料或者喂入需要更换的研磨球。

当需要对研磨罐进行喂料时,确保顶盖65打开,研磨罐整体处于排料状态,而不是排球状态;这时候喂入的物料或者研磨球由于颗粒较大,不会从排料孔66排出;物料从喂料装置30上端口303集中放入,也可以精确的喂入到各个喂料道302内;然后顺着倾斜于水平面的喂料道302滑落到对接管304内,然后落入研磨罐内。

工作人员也可以提前将物料储存在喂料装置30内,当设备自动排出研磨后的物料需要进行研磨下一批时,当顶盖65打开后,物料自动落入到研磨罐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