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粉研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36640发布日期:2021-06-25 16:43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磁粉研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性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磁粉研磨装置。



背景技术:

在磁性材料制备过程中,往往需要研磨过程将片状等的磁材粉碎为颗粒状粉末。现有的磁粉研磨装置主要是以球磨或砂磨为主的研磨装置,这些装置多为单向转动研磨,部分装置可以选择顺时针或逆时针研磨,但是无法同时进行顺时针和逆时针研磨,研磨出的磁粉均匀性有待提高,同时研磨效率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磁粉研磨装置,利用该装置可以大幅提高研磨得到的磁粉的均匀性,并且提高研磨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磁粉研磨装置,包括内转子,外转子,用于驱动内转子的第一电机,以及用于驱动外转子的第二电机;

外转子呈中空结构,内转子设置在外转子内部,外转子与内转子之间的腔体用于容纳待研磨材料;

内转子的外表面设置若干第一刀具,在第一电机驱动下,内转子转动,第一刀具随之转动;

外转子的内壁设置若干第二刀具,在第二电机驱动下,外转子转动,第二刀具随之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磁粉研磨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的转速与转动方向。

作为优选,所述磁粉研磨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外转子外围的套筒,用于保护内转子、外转子以及其他套筒内的部件,套筒与外传子之间存在间隙。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间隙处设置隔板,在套筒与外转子之间构成一个密封的空间,可用于容纳冷却介质,套筒设置入口与出口,冷却介质可通过入口进入所述间隙,通过出口流出所述间隙。该结构设计有利于驱散研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降低研磨材料温度。所述冷却介质不限,包括冷却液体,例如冷却水等,或者冷却气体。

第一刀具在内转子外表面的分布不限,例如第一刀具在内转子外表面呈对称分布,包括轴对称、中心对称等。

第二刀具在内转子内壁的分布不限,例如第二刀具在内转子内壁呈对称分布,包括轴对称、中心对称等。

内转子主轴的材料不限,可以是硬质合金等,可根据不同磁粉按需选择。

研磨刀具和套筒的材料不限,可以是氧化锆、天然玛瑙、聚氨酯、氧化铝等材质其中一种,可根据不同磁粉按需选择。

外转子主轴的材料不限,可以是氧化锆、天然玛瑙、氧化铝及硬质合金中的一种,可根据内转子、研磨刀具搭配使用。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外转子与第二刀具呈一体式结构。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内转子和第一刀具结构化设计,中间通过键销固定,方便安装拆卸和清洗。

在控制单元调控下,内外转子的转速与转向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作为优选,内外转子转向相反,例如内转子沿顺时针转动,外转子沿逆时针转动,或者内转子沿逆时针转动,外转子沿顺时针转动。作为优选,控制单元设置内外转子的转速比,可以通过转速比获得不同粒径大小的片状磁粉,例如可设置内外转子转速比为1:1、2:1、3:1、1:2、1:3等其中一种转速比。

作为优选,所述磁粉研磨装置还包括盖板,与套筒一起用于密封内转子与外转子以及其他部件,可用于防止研磨过程中研磨材料飞溅等。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盖板设置出料口与进料口,研磨材料和/或研磨用溶剂可通过入料口送入所述腔体,通过所述出料口输出。作为进一步优选,进料口与出料口设置过滤网,避免脏物进入。所述过滤网可设置为易拆卸结构,方便清洗更换。

本实用新型的磁粉研磨装置包括内转子与外转子构成的双层转动结构,工作状态时将待研磨磁体放置在内转子与外转子之间的腔体,在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驱动下,内转子与外转子分别转动,实现了磁体的双层研磨,当内转子与外转子的转动方向不同时,实现了磁体的双向同时研磨,大大提高了研磨均匀性,同时提高了研磨效率。另外,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控制单元控制双层转动,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控,简单易行,安全高效。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磁粉研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外转子与内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内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的附图标记为:控制台1、套筒3、盖板4、控制单元5、第一伺服电机6、内转子7、第二研磨刀具8、第二伺服电机9、第一研磨刀具10、键销11、外转子12、隔板13、冷却介质入口14、冷却介质出口15、进出口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描述,需要指出的是,以下所述实施例旨在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而对其不起任何限定作用。

本实施例中,磁粉研磨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内转子7,外转子12,套筒3,盖板4,用于驱动内转子的第一伺服电机6,用于驱动外转子的第二伺服电9机,以及设置控制单元5的控制台1。

如图2所示,外转子呈中空结构,内转子设置在外转子内部,外转子与内转子之间的腔体用于容纳待研磨材料。

如图1、2、3所示,内转子的外表面设置若干第一研磨刀具10,在第一电机驱动下,内转子转动,第一研磨刀具随之转动。本实施例中,内转子和第一研磨刀具结构化设计,中间通过键销11固定,方便安装拆卸和清洗,当研磨工作一定时间后,可通过拆卸固定键销更换或清洗内转子。

如图1、2所示,外转子的内壁设置若干第二研磨刀具8,在第二电机驱动下,外转子转动,第二研磨刀具随之转动。本实施例中,外转子与第二研磨刀具呈一体式结构。

如图1所示,套筒设置在外转子外围,盖板设置在外转子与内转子上方。套筒与盖板用于密封保护内转子、外转子以及其他部件,还可用于防止研磨过程中研磨材料飞溅等。套筒与外传子之间存在间隙,间隙处设置隔板13,在套筒与外转子之间构成一个密封的空间,可用于容纳冷却介质,套筒设置冷却介质入口14与冷却介质出口15,冷却介质可通过冷却介质入口14进入所述空间,通过冷却介质出口15流出所述空间。该结构设计有利于驱散研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降低研磨材料温度。冷却介质可以是冷却水等冷却液体,或者是冷却气体。

盖板设置出料口与进料口,研磨材料和/或研磨用溶剂可通过入料口送入外转子与内转子之间的腔体,通过所述出料口输出。进料口与出料口设置过滤网,避免脏物进入。过滤网可设置为易拆卸结构,方便清洗更换。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出料口与进料口集成为进出口16。另外,盖板和内、外转子支架设有一定空间,目的是防止在研磨过程中磁粉卡在上盖板和内外转子之间。

工作状态时,将待研磨磁体和研磨溶剂放置在内转子与外转子之间的腔体,在第一伺服电机与第二伺服电机驱动下,内转子与外转子分别转动,带动第一研磨刀具与第二研磨刀具转动,实现了对磁体的双层研磨。控制单元控制第一伺服电机与第二伺服电机的转速与转动方向。当内转子与外转子的转动方向不同,即分别为顺时针(逆时针)与逆时针(顺时针)方向转动时,实现了对磁体的双向同时研磨,大大提高了研磨均匀性,同时提高了研磨效率。另外,通过控制单元的控制,设置内外转子的转速比为不同值时可以获得不同粒径大小的磁粉,例如可设置内外转子转速比为1:1、2:1、3:1、1:2、1:3等其中一种转速比。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补充或类似方式替代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