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处理的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28509发布日期:2022-04-07 02:5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活性炭处理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投料站,所述投料站具有第一活性炭进口和第一活性炭出口;浸润设备,所述浸润设备具有第二活性炭进口、溶液进口和混合物出口,所述第二活性炭进口与所述第一活性炭出口之间连接有第一输料管;抽滤设备,所述抽滤设备设置于所述浸润设备的下方且所述浸润设备相对所述抽滤设备可转动,所述抽滤设备具有混合物进口、第二活性炭出口和抽滤口,所述混合物进口朝向所述浸润设备;干燥设备,所述干燥设备具有第三活性炭进口、第三活性炭出口、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三活性炭进口和所述第二活性炭出口之间连接有第二输料管;冷却设备,所述冷却设备具有第四活性炭进口和第四活性炭出口,所述第四活性炭进口和所述第三活性炭出口之间连接有第三输料管;混合设备,所述混合设备具有第五活性炭进口和第五活性炭出口,所述第五活性炭进口和所述第四活性炭出口之间连接有第四输料管;除尘设备,所述除尘设备具有第六活性炭进口、第六活性炭出口、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六活性炭进口和所述第五活性炭出口之间连接有第五输料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炭处理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站包括:升降装置、料斗和计量料桶,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一驱动件和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与所述第一驱动件传动连接,所述升降组件能够在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驱动下沿上下方向运动,所述升降组件具有第一升降最高点,所述料斗位于所述第一升降最高点的下方,所述第一活性炭进口位于所述料斗的顶部,所述计量料桶位于所述料斗的下方,所述第一活性炭出口位于所述计量料桶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炭处理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润设备包括:第一支撑台和浸润器,所述浸润器的外周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台,所述浸润器内形成有浸润腔,所述浸润腔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活性炭进口,所述浸润腔的底部设置有混合物出口,所述溶液进口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处且与所述浸润腔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性炭处理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润设备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台,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转轴传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性炭处理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润设备还包括:配方溶液进管,所述配方溶液进管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台,所述配方溶液进管与所述溶液进口相连通,或所述配方溶液进管通过所述溶液进口伸入所述浸润腔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炭处理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滤设备包括:抽滤罐和抽滤机,所述抽滤罐内形成有容纳腔,所述混合物进口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顶部,所述第二活性炭出口和所述抽滤口间隔设置在所述容纳腔的底部,所述抽滤机和所述抽滤口相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活性炭处理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滤罐内设置有分离活性炭和配方溶液的过滤网,所述抽滤口设置于所述抽滤罐对应所述过滤网的部分。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活性炭处理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滤设备包括:储液
罐,所述储液罐具有储液进口和储液出口,所述储液进口与所述抽滤机相连接,所述储液出口与所述浸润设备之间连接有清洗管。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炭处理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设备包括:沸腾炉、进风组件和出风组件,所述第三活性炭进口、所述第三活性炭出口、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均设置于所述沸腾炉,所述进风组件与所述第一进风口相连通,所述出风组件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相连通。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活性炭处理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组件包括:进风管和加热件,所述加热件设置于所述进风管,以加热所述进风管内的气流,所述进风管与所述第一进风口相连通。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活性炭处理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组件包括:出风管,所述出风管连接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出风管穿设所述进风管,以与所述进风管内的气流换热,或所述出风管贴设在所述进风管的外侧,以与所述进风管换热。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炭处理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设备包括:冷却罐和冷却管路,所述冷却罐内形成有冷却腔,所述冷却管路设置于所述冷却腔内,所述冷却腔的顶部设置有第四活性炭进口,所述冷却腔的底部设置有第四活性炭出口。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活性炭处理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路包括:第一冷却盘管和第二冷却盘管,所述第一冷却盘管与第二冷却盘管均设置在所述冷却腔内且在所述冷却腔内间隔设置。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活性炭处理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盘管的绕设半径大于所述第一冷却盘管的绕设半径,所述第一冷却盘管与所述第二冷却盘管共同将所述冷却腔分隔成第一冷却区域、第二冷却区域和第三冷却区域,所述第一冷却区域位于所述第二冷却盘管的外侧,所述第二冷却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冷却盘管与所述第二冷却盘管之间,所述第三冷却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冷却盘管的内侧。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炭处理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设备包括:第二支撑台和混合器,所述混合器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台,所述第五活性炭进口设置于所述混合器的顶部,所述第五活性炭出口设置于所述混合器的底部。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活性炭处理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设备还包括: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第三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台,所述混合器的外侧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台,所述第三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二转轴传动连接。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炭处理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设备包括:除尘器,所述第六活性炭进口设置于所述除尘器的顶部,所述第六活性炭出口设置于所述除尘器的底部,所述第二进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在所述除尘器上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进风口低于所述第二出风口。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活性炭处理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器包括:外壳、第一隔离部和第二隔离部,所述第一隔离部和所述第二隔离部均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第六活性炭进口设置于所述外壳的顶部中心处,所述第六活性炭出口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底部中心处,所述第一隔离部、所述第二隔离部和所述外壳限定出除尘通道,所述第一隔离部和所述第二隔离部为至少两个且与至少两个所述除尘通道一一对应,所述第一隔离部设置于所述第六活性炭进口和所述第六活性炭出口之间,所述第二隔离部连接于所述外壳的侧
壁和所述第六活性炭出口之间且与所述第一隔离部相对设置。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活性炭处理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部包括:第一倾斜段、竖直段和第二倾斜段,所述竖直段连接于所述第一倾斜段和所述第二倾斜段之间,所述第一倾斜段的顶部与所述第六活性炭出口相对设置且朝向侧下方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倾斜段的底部与所述第六活性炭出口相对设置且朝向侧上方倾斜设置,所述第二隔离部与所述第二倾斜段相对设置。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活性炭处理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风口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侧壁上的第一进风部,所述第一进风部位于所述第一倾斜段和所述第二倾斜段之间,所述第一倾斜段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进风部相连通的第一透气孔;和/或所述第二进风口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底部或侧壁的第二进风部,第二进风部位于所述第二隔离部的下方,所述第二隔离部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进风部相连通的第二透气孔;和/或所述第二进风口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侧壁上的第三进风部,所述除尘器还包括:导风板,所述导风板设置于所述第三进风部和所述第一隔离部之间,所述导风板位于所述第二隔离部的上方且与所述第二隔离部的顶部之间留有通风间隙。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活性炭处理的生产线,活性炭处理的生产线包括:投料站;浸润设备,浸润设备与投料站之间连接有第一输料管;抽滤设备,抽滤设备的第一混合物进口朝向浸润设备;干燥设备,干燥设备和抽滤设备之间连接有第二输料管;冷却设备,冷却设备和干燥设备之间连接有第三输料管;混合设备,混合设备和冷却设备之间连接有第四输料管;除尘设备,除尘设备和混合设备之间连接有第五输料管。由此,通过使制备活性炭的各个设备相互连通,可以实现活性炭在各个设备之间自动地进料与出料,无需人工搬运与抬升活性炭,可以降低人工成本。成本。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李清恩 曾尚军 蒋小平 张冰剑 蒋从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顺德区阿波罗环保器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30
技术公布日:2022/4/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