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粒煤泥分选工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175850发布日期:2022-05-26 11:50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细粒煤泥分选工艺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细粒煤泥分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细粒煤泥分选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2.现有细粒煤泥分选工艺主要有两大类,传统工艺和改进型工艺。
3.传统工艺:是将煤泥浆粒度控制在0mm—0.5mm,经加入浮选药剂和循环水稀释搅拌矿化后,进入浮选机进行一次性浮选,分选出精煤及尾煤。传统浮选工艺的不足之处是:在保证尾矿灰分指标的情况下,选别不出合格的精煤产品;在保证精煤质量指标的情况下,尾矿灰分低、精煤产出率低。
4.改进型工艺:是浮选尾矿多次扫选、浮选精矿多次精选、设置中间过度产品—浮选中煤的工艺方法。此方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精矿灰分和尾矿灰分相互制约的问题,但缺陷仍然十分明显,一是产出中煤,精煤产率低;二是工艺环节多、占地面积大、投资高;三是生产成本高,影响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细粒煤泥分选工艺方法。
6.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细粒煤泥分选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s1、煤泥浆、煤泥加水稀释后形成的煤泥浆;
8.s2、加入浮选药剂进行矿化,矿化后的矿浆作为一次浮选的入料,一次浮选的精矿加水稀释后,作为二次浮选的入料,一次浮选的尾矿进入浓缩机;
9.s3、二次浮选的精矿加水稀释后,作为三次浮选的入料,二次浮选的尾矿和矿化后的原矿浆作为一次浮选的入料;
10.s4、三次浮选的精矿加水稀释后作为四次分选的入料,三次浮选的尾矿和一次浮选的精矿作为二次浮选的入料;
11.s5、四次分选的精矿经脱水后作为最终产品—精煤,四次分选的尾矿和一次浮选的精矿作为二次浮选的入料。
12.优选的,步骤s1中的煤泥浆的粒度控制在0mm—0.3mm。
13.优选的,步骤s4与s5中的四次分选采用水介质旋流器进行。
14.优选的,步骤s1-s5进行采用以下设备进行:包括一次浮选入料池、浮选药剂箱、入料泵、一次浮选机、一次浮选精矿池、二次浮选机、二次浮选精矿池、三次浮选机、三次浮选精矿池与水介质旋流器。所述一次浮选入料池连通一次浮选机,所述一次浮选精矿池的正上方设置有一次浮选机,所述一次浮选精矿池连通二次浮选机,所述二次浮选精矿池连通三次浮选机,所述二次浮选精矿池正上方设置有二次浮选机,所述三次浮选精矿池的正上方设置有三次浮选机,所述三次浮选精矿池连通水介质旋流器。
15.优选的,所述一次浮选入料池与一次浮选机之间设置有相互连通的浮选药剂箱,所述一次浮选入料池与一次浮选机的管路间设置有入料泵。
16.优选的,所述水介质旋流器连通有旋流器精矿池,所述旋流器精矿池连通有精煤压滤机,且所述水介质旋流器安装于水介质旋流器精矿池之上。
17.优选的,所述一次浮选机连通有浓缩机。
18.优选的,所述一次浮选精矿池位于一次浮选机的正下方,所述二次浮选机安装高度高于一次浮选机,所述二次浮选精矿池位于二次浮选机的正下方,所述三次浮选机安装高度与二次浮选机相同,所述三次浮选精矿池位于三次浮选机正下方。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工艺环节简化,尾矿灰分高,有用矿物得到最大限度地回收,精矿产率高、品质好;充分利用水介质旋流器占用空间小、低成本、低功耗的特点,效益得以最大化;两种不同分选原理的分选方法交叉使用,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点,为细粒煤泥的分选提供了全新的技术路径,特别是为高灰尾矿煤泥资源化综合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一种细粒煤泥分选工艺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23.如图1所示的一种细粒煤泥分选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4.s1、煤泥浆、煤泥加水稀释后形成的煤泥浆;
25.s2、加入浮选药剂进行矿化,矿化后的矿浆作为一次浮选的入料,一次浮选的精矿加水稀释后,作为二次浮选的入料,一次浮选的尾矿进入浓缩机;
26.s3、二次浮选的精矿加水稀释后,作为三次浮选的入料,二次浮选的尾矿和矿化后的原矿浆作为一次浮选的入料;
27.s4、三次浮选的精矿加水稀释后作为四次分选的入料,三次浮选的尾矿和一次浮选的精矿作为二次浮选的入料;
28.s5、四次分选的精矿经脱水后作为最终产品—精煤,四次分选的尾矿和一次浮选的精矿作为二次浮选的入料。
29.步骤s1中的煤泥浆的粒度控制在0mm—0.3mm。
30.步骤s4与s5中的四次分选采用水介质旋流器10进行。
31.上述工艺的依据原理:浮选、水介质旋流器分选大规模工业化应用已达50年以上,均具有严密的理论依据和成熟的工业化实践结果。实验室试验表明,绝大多数小于0.3mm的细粒煤泥-1.4密度级灰分在9.00%以下,有的甚至达6%左右,精煤灰分要求大于9.00%时,通过多次精选生产出合格的精煤,并且不产出中煤是可行的。实验室试验同时表明,小于0.3mm的细粒煤泥随着密度的增大,灰分随之增高,这为水介质旋流器10按密度进行分选提供了理论支撑。
32.某煤泥洗厂采用本专利技术,共入洗原料煤泥52.59万吨,入料煤泥灰分为61.68%,在不产出中煤的情况下,洗出精煤灰分为12.20%,尾矿灰分为78.51%。
33.步骤s1-s5进行采用以下设备进行:包括一次浮选入料池1、浮选药剂箱2、入料泵3、一次浮选机4、一次浮选精矿池5、二次浮选机6、二次浮选精矿池7、三次浮选机8、三次浮选精矿池9与水介质旋流器10。一次浮选入料池1连通一次浮选机4,一次浮选精矿池5的正上方设置有一次浮选机4,一次浮选精矿池5连通二次浮选机6,二次浮选精矿池7连通三次浮选机8,二次浮选精矿池7的正上方设置有二次浮选机6,三次浮选精矿池9的正上方设置有三次浮选机8,三次浮选精矿池9连通水介质旋流器10。
34.一次浮选入料池1与一次浮选机4之间设置有相互连通的浮选药剂箱2,一次浮选入料池1与一次浮选机4的管路间设置有入料泵3。
35.水介质旋流器10连通有旋流器精矿池11,旋流器精矿池11连通有精煤压滤机,且水介质旋流器10安装于水介质旋流器精矿池11之上。一次浮选机4连通有浓缩机12。
36.实施过程中,原料煤泥、煤泥浆加水稀释后经分级截粗,粒度小于0.3mm的矿浆进入一次浮选入料池1缓冲储存,浮选药剂箱2的药剂于入料泵3的入料侧管路上加入,一次浮选入料池1的矿浆和浮选药剂经入料泵3搅拌混合矿化后杨送至一次浮选机4进行一次浮选,一次浮选尾矿自流进入浓缩机12澄清浓缩,浓缩机12的溢流水循环使用,一次浮选机4的精矿自流至其下方的一次浮选精矿池5缓冲储存,经加水稀释后,用泵送至二次浮选机6作为入料,经二次浮选机6分选降灰。二次浮选机6的尾矿利用高差自流至一次浮选机4作为入料,二次浮选机6的精矿自流至其下方的二次浮选精矿池7缓冲储存,经加水稀释后,用泵送至三次浮选机8作为入料,经三次浮选机8分选进一步降灰。三次浮选机8的尾矿利用高差自流至一次浮选精矿池5,与一次浮选机4的精矿、四次分选—水介质旋流器10的底流共同加水稀释后,用泵送至二次浮选机6作为入料,三次浮选机8的精矿自流至其下方的三次浮选精矿池9,用泵送至水介质旋流器10,经四次分选—水介质旋流器10分选,充分降灰;水介质旋流器10的底流利用高差自流至一次浮选精矿池5,与一次浮选机4的精矿、三次浮选机8的尾矿共同加水稀释后,用泵杨送至二次浮选机6作为入料;水介质旋流器10的溢流利用高差自流至水介质旋流器精矿池11缓冲储存,经压滤机脱水得到最终精煤。
3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