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台车支撑装置、台车支撑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22169发布日期:2022-08-05 20:46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台车支撑装置、台车支撑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台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台车支撑装置。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台车支撑装置的台车支撑系统。


背景技术:

2.在隧道衬砌过程中,衬砌台车和钢模台车逐渐代替人工模板,而在使用台车进行二次衬砌时,模板和支撑模板的门架由升降机构举升到指定高度后,为保证在衬砌过程中不发生大于许可值的变形,需在门架下方排列设置一系列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在走行时能够收缩,衬砌时伸长支撑到地面承载混凝土浇筑时整机和混凝土的重量。模版和门架间会设置撑杆,将模板受到的压力传递到门架上,门架的底部由于有行走机构及支撑装置的存在,无法设置横撑杆,而只能设置斜撑杆。
3.衬砌台车的支撑装置通常采用丝杆机构实现伸缩和承载,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单丝杆单支撑面,底面支撑在轨道面;单丝杆单支撑面,底面支撑在轨道旁的地面;双丝杆双支撑面,底面支撑在轨道旁的地面;单丝杆双支撑面,底面支撑在轨道旁的地面上。
4.现有技术中,千斤顶组件和丝杆组件通过螺纹啮合,丝杆组件下端的压头和底座组件的上端面连接,转动螺杆实现升降。若支撑装置的高度过高,斜撑的角度会较大。而支撑装置结构紧凑,可以有效减小了侧模板和门架间最下方的斜撑长度,并减小斜撑角度,增加了斜撑刚度。
5.综上所述,如何降低台车支撑装置的高度,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台车支撑装置,将丝杆组件穿过支撑组件设置,使两者在丝杆组件的轴向具有重叠,相同支撑高度的情况下,可以降低台车支撑装置收纳状态整体的高度。
7.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台车支撑装置的台车支撑系统。
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9.一种台车支撑装置,包括:
10.连接板,用于连接于门架底部;
11.支撑组件,设置有限位部;
12.丝杆组件,穿过所述支撑组件的限位部设置,并在轴向与所述支撑组件具有重叠,所述丝杆组件穿出所述支撑组件的部分连接于所述连接板;
13.螺母,与所述丝杆组件螺纹连接,且所述螺母位于所述限位部内,以限制所述螺母相对于所述支撑组件沿所述丝杆组件轴向的移动距离。
14.可选地,所述丝杆组件包括固设于所述连接板的丝杆座以及固设于丝杆座的丝杆;所述丝杆穿过所述限位部设置。
15.可选地,所述丝杆朝向所述丝杆座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孔,所述丝杆座包括第一底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底板下部的套筒,所述第一底板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孔对应的第一通孔;
16.所述套筒套设于所述丝杆的端部,螺钉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螺纹孔连接。
17.可选地,所述限位部包括横梁以及设置于所述横梁上部的限位板,所述螺母位于所述横梁与所述限位板之间;
18.所述横梁和所述限位板均设置有用于使所述丝杆穿过的第二通孔。
19.可选地,所述限位板包括顶板以及沿所述顶板的周部向下折弯的弯板,所述弯板与所述横梁连接;
20.所述螺母位于所述限位板与所述横梁所围设的空间内,且所述弯板的内部尺寸大于所述螺母的外径。
21.可选地,所述横梁的底面设置有对称设置的支腿以及设置于所述支腿底部的第二底板。
22.可选地,所述螺母的外周设置有若干方便转动的把手。
23.一种台车支撑系统,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台车支撑装置、门架以及轨道,所述台车支撑装置的顶部与所述门架连接,所述轨道宽度方向的中间截面与所述台车支撑装置宽度方向的中间截面重合。
24.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台车支撑装置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将连接板与门架连接,在需要对门架进行支撑时,转动螺母,使丝杆组件相对于支撑组件向连接板的方向移动,以使支撑组件与地面接触,力由丝杆组件传递至支撑组件及地面;当不需要对门架进行支撑时,转动螺母,使丝杆组件相对于支撑组件向地面移动,以使支撑组件处于悬挂状态,支撑组件的重量通过螺母传递至丝杆组件。
2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饿台车支撑装置将丝杆组件穿过支撑组件设置,使两者在丝杆组件的轴向具有重叠,相同支撑高度的情况下,可以降低台车支撑装置收纳状态整体的高度。
26.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台车支撑装置的台车支撑系统。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台车支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图1中侧视方向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30.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台车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1.图4为图3中台车支撑装置的俯视图;
32.图5为图3中台车支撑装置的侧视图;
33.图6为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4.图7为丝杆座的俯视图;
35.图8为图7中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36.图1-图8中:
37.1为轨道、2为台车支撑装置、3为门架、4为连接板、5为丝杆座、6为第一紧固件、7为螺母、8为支撑组件、9为丝杆组件、10为第二紧固件、11为限位板、12为横梁、13为支腿、14为第二底板、15为第一底板、16为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9.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台车支撑装置,将丝杆组件穿过支撑组件设置,使两者在丝杆组件的轴向具有重叠,相同支撑高度的情况下,可以降低台车支撑装置收纳状态整体的高度。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台车支撑装置的台车支撑系统。
40.请参考图1-图8。
41.本技术文件中提到的台车支撑装置2,主要用于在隧道衬砌过程中随门架3、模板等结构的支撑,当然,还可以应用于其它场景,具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42.本具体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台车支撑装置2,包括:
43.连接板4,用于连接于门架3底部;
44.支撑组件8,设置有限位部;
45.丝杆组件9,穿过支撑组件8的限位部设置,并在轴向与支撑组件8具有重叠,丝杆组件9穿出支撑组件8的部分连接于连接板4;
46.螺母7,与丝杆组件9螺纹连接,且螺母7位于限位部内,以限制螺母7相对于支撑组件8沿所述丝杆组件9轴向的移动距离。
47.在使用本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台车支撑装置2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将连接板4与门架3连接,在需要对门架3进行支撑时,转动螺母7,使丝杆组件9相对于支撑组件8向连接板4的方向移动,以使支撑组件8与地面接触,力由丝杆组件9传递至支撑组件8及地面;当不需要对门架3进行支撑时,转动螺母7,使丝杆组件9相对于支撑组件8向地面移动,以使支撑组件8处于悬挂状态,支撑组件8的重量通过螺母7传递至丝杆组件9。
48.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具体实施例提供饿台车支撑装置2将丝杆组件9穿过支撑组件8设置,使两者在丝杆组件9的轴向具有重叠,相同支撑高度的情况下,可以降低台车支撑装置2收纳状态整体的高度。
49.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丝杆组件9包括固设于连接板4的丝杆座5以及固设于丝杆座5绕的丝杆;丝杆穿过限位部设置。
50.如图3、7、8所示,丝杆朝向丝杆座5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孔,丝杆座5包括第一底板15以及设置于第一底板15下部的套筒16,第一底板15设置有与螺纹孔对应的第一通孔;套筒16套设于丝杆的端部,螺钉穿过第一通孔与螺纹孔连接。
51.丝杆座5通过第一紧固件6连接于连接板4,第一紧固件6可以是螺钉、螺栓等结构;
丝杆通过第二紧固件10连接于丝杆座5,第二紧固件10可以是螺钉,也可以是满足要求的其它结构。
52.如图4所示,为了方便安装螺钉,连接板4设置有圆形孔。
53.连接板4可以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在门架3上,当然,还可以是其它满足要求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做赘述。
54.在此具体实施例中,丝杆座5的设置,方便将丝杆与连接板4固定连接,使装配的过程更加方便。
55.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支撑组件8包括横梁12、限位板11、支腿13以及第二底板14,并且限位部包括横梁12以及设置于横梁12上部的限位板11,螺母7位于横梁12与限位板11之间;横梁12和限位板11均设置有用于使丝杆穿过的第二通孔。
56.优选的,横梁12和支腿13均为方管,通过钢板或型材焊接而成,当然也可以是其它形状的空心结构,空心结构的设置,可以有效节省材料成本,并减轻台车支撑装置2的重量,方便转移和搬运。
57.在安装的过程中,丝杆穿过第二通孔,伸出限位板11的部分与丝杆座5连接。
58.限位板11包括顶板以及沿顶板的周部向下折弯的弯板,弯板与横梁12连接;
59.螺母7位于限位板11与横梁12所围设的空间内,且弯板的内部尺寸大于螺母7的外径,以使螺母7可以正常转动。
60.优选的,可以在螺母7的外周设置有若干方便转动的把手。把手可以凸出螺母7的外周侧面设置,把手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具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61.在使用的过程中,当需要对门架3进行支撑时,转动螺母7,使丝杆相对于横梁12向连接板4的方向移动,螺母7的下表面与横梁12接触,以使支撑组件8与地面接触,力由丝杆组件9传递至支撑组件8及地面;当不需要对门架3进行支撑时,转动螺母7,使丝杆相对于横梁12向地面移动,螺母7的上表面与限位板11接触,以使支撑组件8处于悬挂状态,支撑组件8的重量通过螺母7传递至丝杆组件9。
62.除了上述支撑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实施例公开的支撑装置、门架3以及轨道1的台车支撑系统,该台车支撑系统的其他各部分的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63.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台车支撑装置2的顶部与门架3连接,轨道1宽度方向的中间截面与台车支撑装置2宽度方向的中间截面重合;如图2所示台车支撑装置2的宽度方向指相邻两支腿13之间的连接方向。
64.本技术文件中提到的第一紧固件6和第二紧固件10,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第一”、“第二”仅仅是为了区分位置的不同,并没有先后顺序之分。
65.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所有实施例的任意组合方式均在此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在此不做赘述。
66.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台车支撑装置、台车支撑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
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