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压促动器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547805阅读:来源:国知局
骤S11,在否(不是上班后的第一个工件)时,进入步骤S14。
[0071]在步骤Sll中,接着步骤SlO的判断为上班后的第一个工件的判断、或步骤S14的判断为是上班后的最后一个工件的判断,测量缸内周面的粗糙度,进入步骤S12。
[0072]在步骤S12中,接着步骤Sll的缸内周面粗糙度的测量,判断算术平均粗糙度Ra是否为管理值以下。在是(RaS管理值)时,进入步骤S13,在否(Ra>管理值)时,进入步骤S8。
[0073]在步骤S13中,接着步骤S12的判断为Ra <管理值的判断、或步骤S14的判断为不是上班后的最后一个工件的判断,判定为切削刀头46及刀杆47不需要更换,进入判定结束。
[0074]在步骤S14中,接着步骤SlO的判断为不是上班后的第一个工件的判断,判断加工后的驱动带轮工件是否为上班后的最后一个工件(当天的最后加工的工件)。在是(上班后的最后一个工件)时,进入步骤S11,在否(不是上班后的最后一个工件)时,进入步骤S13。
[0075][缸内周面精加工处理后的是否需要更换判定作用]
[0076]将沿着上述图5所示的流程图执行的缸内周面精加工处理后的是否需要更换判定作用分为“上班后的第一个工件”、“刀头更换后第一次”、“刀头更换后第150次”、“上班后的最后一个工件”进行说明。
[0077](上班后的第一个工件)
[0078]在实施缸内周面的加工处理后的工件为最初的上班后的第一个工件时,在图5的流程图中,进入步骤SI —步骤S9 —步骤S10 —步骤S11,在步骤S11中,测量缸内周面的粗糙度。然后,当步骤S12的Ra条件成立时,进入步骤S13,在步骤S13中,判定为不需要切削刀头46及刀杆47的更换。
[0079]另一方面,当步骤S12的Ra条件不成立时,进入步骤S8,在步骤S8中,判定为需要切削刀头46的更换。
[0080](刀头更换后第一个)
[0081]在实施缸内周面的加工处理后的工件为切削刀头46的更换后第一次的工件时,在图5的流程图中,进入步骤SI—步骤S2,在步骤S2中,测量缸内周面的粗糙度。然后,当步骤S3的Ra条件、步骤S4的Rku条件、步骤S5的Rsk条件全都成立时,进入步骤S6,在步骤S6中,判定为不需要切削刀头46及刀杆47的更换。
[0082]另一方面,当步骤S3的Ra条件不成立时,进入步骤S8,在步骤S8中,判定为需要切削刀头46的更换。
[0083]进而,当步骤S3的Ra条件成立,但步骤S4的Rku条件和步骤S5的Rsk条件中的至少一方的条件不成立时,进入步骤S7,在步骤S7中,判定为需要切削刀头46及刀杆47的整套更换。
[0084](刀头更换后第150次)
[0085]在实施缸内周面的加工处理后的工件为切削刀头46的更换后第150次的工件时,在图5的流程图中,进入步骤SI —步骤S9 —步骤S2,在步骤S2中,测量缸内周面的粗糙度。然后,当步骤S3的Ra条件、步骤S4的Rku条件、步骤S5的Rsk条件全都成立时,进入步骤S6,在步骤S6中,判定为不需要切削刀头46及刀杆47的更换。
[0086]另一方面,当步骤S3的Ra条件不成立时,进入步骤S8,在步骤S8中,判定为需要切削刀头46的更换。
[0087]进而,当步骤S3的Ra条件成立,但步骤S4的Rku条件和步骤S5的Rsk条件中的至少一方的条件不成立时,进入步骤S7,在步骤S7中,判定为需要切削刀头46及刀杆47的整套更换。
[0088](上班后的最后一个工件)
[0089]在实施缸内周面的加工处理后的工件为上班后的最后一个工件时,在图5的流程图中,进入步骤SI —步骤S9 —步骤S1 —步骤S14 —步骤S11,在步骤S11中,测量缸内周面的粗糙度。然后,当步骤S12的Ra条件成立时,进入步骤S13,在步骤S13中,判定为不需要切削刀头46及刀杆47的更换。另一方面,当步骤S12的Ra条件不成立时,进入步骤S8,在步骤S8中,判定为需要切削刀头46的更换。
[0090][【背景技术】]
[0091]在缸内周面的精加工中,测量缸内周面的粗糙度,当算术平均粗糙度Ra超过管理值时,更换切削刀头。另一方面,关于刀杆,如果从开始使用起超过了预定的时期、或预定的工件加工数,就进行更换。
[0092]当精密检查用该管理方法制造出的驱动带轮的耐久性行程完成品时,可知,其大部分都是密封圈未磨损的驱动带轮,但一部分中包含密封圈已磨损的驱动带轮。即,仅就切削刀头的更换而言,因为使用算术平均粗糙度Ra作为管理参数进行管理,所以为了稳定地制造不使密封圈磨损的驱动带轮,缸内周面的粗糙度管理不够充分,这是很明确的。
[0093]于是,本发明者等进行了分为在密封圈上发生了磨损或未发生磨损这两种情况来测量缸内周面的表面粗糙度形状的比较实验。将该实验结果表示在图9中。
[0094]由图9的实验结果可知,对于算术平均粗糙度Ra,密封圈未磨损的驱动带轮即合格品和密封圈已磨损的驱动带轮即不合格品的粗糙度测量值之差很小。这表示不能根据算术平均粗糙度Ra的测量值来区分合格品和不合格品,如上所述,证明当仅利用算术平均粗糙度Ra进行管理时,往往密封圈未磨损的驱动带轮包含在一部分中。
[0095]因此,同时测量出算术平均粗糙度Ra以外的表面粗糙度形状的管理参数即“最大高度粗糙度Rz”、“粗糙度曲线的偏度Rsk”、“粗糙度曲线的峰度Rku”、“突出峰部高度Rpk”。由该结果可知,对于“最大高度粗糙度Rz ”和“突出峰部高度Rpk”,合格品和不合格品的粗糙度测量值之差较小。与此相对,可知对于“粗糙度曲线的偏度Rsk”和“粗糙度曲线的峰度Rku”,合格品和不合格品的粗糙度测量值之差较大。具体而言,在偏度Rsk的情况下,不合格品测量值比合格品测量值大出3?4倍的差ARsk,在峰度Rku的情况下,不合格品测量值比合格品测量值大出2倍以上的差Λ Rku。
[0096]S卩,通过该比较实验发现,当“粗糙度曲线的偏度Rsk”和“粗糙度曲线的峰度Rku”中的至少一方超过规定值时,密封圈开始磨损。
[0097]进而,当刀杆的磨损通过长期使用或高负荷使用等有所进展时,有损切削刀头相对于刀杆的保持性,在精加工时,切削刀头会通过因磨损间隙的晃动量而振动,使“峰度Rku”和“偏度Rsk”的测量值上升。即,发现刀杆的磨损进展变成使“峰度Rku”和“偏度Rsk”的测量值上升的原因之一。
[0098]此外,算术平均粗糙度Ra的管理值是切削刀头46的更换判断阈值,基于Ra和Rku的关联关系及Ra和Rsk的关联关系,设定为未达到Rku或Rsk的测量值上升的关联关系的Ra值。峰度Rku的管理值是刀杆47的更换判断阈值,设定为从多个Rku测量值分布来区分合格品和不合格品的值。偏度Rsk的管理值是刀杆47的更换判断阈值,设定为从多个Rsk测量值分布来区分合格品和不合格品的值。
[0099][缸内周面的粗糙度形状管理作用]
[0100]如上所述,当使用“峰度Rku”和“偏度Rsk”作为管理参数对缸内周面的粗糙度形状进行管理时,发现对密封圈的滑动磨损抑制很有效。下面,对使该效果反映在驱动带轮12,22上的缸内周面的粗糙度形状管理作用进行说明。
[0101]在实施例1中,采用的是将驱动带轮12、22的缸内周面12d、22d设定为具有峰度Rku的测量值及偏度Rsk的测量值为预先设定的各自的管理值以下的表面粗糙度形状的面的构成。
[0102]g卩,在Rku >管理值或Rsk >管理值的情况下,通过从图5的步骤S4或步骤S5进入步骤S7的流程,判定为需要刀杆47的更换,基于该判定,更换刀杆47。该结果是,驱动带轮12、22的成品的缸内周面12d、22d成为Rku <管理值,且Rsk <管理值。
[0103]这样,使用与密封圈15、25的滑动磨损密切相关的峰度Rku和偏度Rsk的测量值作为管理参数,会反映在驱动带轮12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