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盘8自转的防自转机构10。
[0045]压缩结构的工作过程为,电机6驱动电机转子61带动驱动轴71转动,在驱动轴71的驱动以及防自转机构10的限制下,动涡盘8围绕静涡盘9的中心以基圆半径作无自转的平面圆周运动。制冷剂通过壳体1的吸气管进入涡旋压缩机内,动涡盘8和静涡盘9组成的栗体在壳体1内自由吸气并压缩,经过栗体压缩后的高压气体从上盖2的排气管排出。
[0046]该涡旋压缩机的三角转子油栗结构如图2至图4所示,第一偏心轴72上固定连接有三角转子11,连接方式为,驱动轴71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一支架4上,三角转子11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孔112,第一偏心轴72穿出第一支架1安装于安装孔112内,当驱动轴71转动时,带动三角转子绕驱动轴71做轨道运动。
[0047]第一支架4的下方设置有端盖12,第一支架4与端盖12之间设置有油栗缸体13,螺钉依次穿过端盖12和油栗缸体13并与第一支架4螺纹连接固定。
[0048]如图5所示,油栗缸体13的内周面为近似椭圆状的旋轮线内周面。驱动轴71的下端面与第一支架4的下端面平齐,从而,油栗缸体13的内周面、端盖12上端面、第一支架4下端面和驱动轴71的下端面形成一收纳室19。收纳室19内收纳三角转子11。
[0049]三角转子11为从其轴线方向看呈各边中央微鼓的近似三角形块体,其外周面上,各顶部之间为近似长方形的侧面。三角转子11的顶部与油栗缸体13的内周面密封接触,由油栗缸体13的内周面、端盖12上端面、第一支架4下端面、驱动轴71的下端面以及三角转子11的三个侧面将收纳室19分别分隔成三个工作室14。
[0050]三角转子11的一端与第一偏心轴72连接,另一端设置有齿轮孔111,齿轮孔111的内周壁上形成有一圈内齿轮,内齿轮与固定于端盖12上的外齿轮啮合15,三角转子11可绕外齿轮15做行星运转。S卩,三角转子11在内齿轮与外齿轮15的啮合限定下绕第一偏心轴72做自转运动,同时,在第一偏心轴72的带动下绕驱动轴71做公转运动。三角转子11运动分别改变三个工作室14的容积从而完成吸油和排油过程。
[0051]将下盖3以及壳体1的下部形成的内部空间作为油池16,润滑油储存在油池16内。在端盖12上相对设置有两个沿轴向延伸的吸油通孔121,吸油通孔121形成吸油通道,优选的,端盖12的下端面向下延伸有延伸部123,吸油通孔121贯穿延伸部123,保证当油池16液位较低时润滑油依然能够进入吸油通孔121。安装孔112与齿轮孔111相连通,端盖12的上端面上设置有排油槽122,排油槽122可以连通工作室14和齿轮孔111,排油槽122经齿轮孔111与进油通孔74连通从而形成排油通道。
[0052]该涡旋压缩机的油栗结构的工作过程包括吸油过程和排油过程。下面以三个工作室中的第一工作室为例介绍上述两个过程。
[0053]吸油过程为:电机6带动驱动轴71转动,使得第一偏心轴72驱动三角转子11绕外齿轮15的中心作行星运转,当第一工作室仅与一吸油通孔121连通且第一工作室的容积不断增大时,油池16内的润滑油不断的经吸油通孔121进入第一工作室内,完成吸油过程。
[0054]排油过程为:电机6带动驱动轴71转动,使得第一偏心轴72驱动三角转子11绕外齿轮15的中心作行星运转,当第一工作室仅与排油槽122连通且第一工作室的容积不断减小时,第一工作室内的润滑油被挤入排油槽122内,并经排油槽122和齿轮孔111进入进油通孔74,进而进入压缩机内的摩擦副进行润滑,然后润滑油再返回油池16内,完成润滑油的一次循环。其他工作室的工作过程与其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0055]三角转子11绕外齿轮15作行星运转一周可完成两次吸排油动作,通过对三角转子11上的内齿轮和外齿轮15啮合传动比的设计能够使得油栗结构适应压缩机的转速变化范围以及控制压缩机的排油量。
[0056]进一步的,进油通孔74的轴线优选与第一偏心轴72的轴线重合。
[0057]由于三角转子11的三个顶部在运转时容易磨损造成润滑油的泄露,影响供油效率。为解决上述问题,可在三个顶部分别设置耐磨滑片,从而避免三角转子11的磨损,耐磨滑片在磨损后能够自动补偿磨损间隙,保证油栗的供油效率。于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耐磨滑片17的安装方式为,在三角转子11的顶部均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滑片槽113,三个耐磨滑片17分别安装在三个滑片槽113内。
[0058]当然,吸油通孔以及排油槽的数量和设置位置也不局限于上述结构,可根据吸排油的需求进行设置。
[0059]实施例二:
[0060]本实施例为油栗结构在卧式滚动转子压缩机上的应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上”“下”“底”均为涡旋压缩机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位置关系,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左”“右”仅表示各结构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0061]如图7和图8所示,卧式滚动转子压缩机包括左右两端开口的壳体1以及封闭壳体1左右两端开口的左盖18和右盖(图中未示出)。壳体1内具有压缩结构和油栗结构。
[0062]压缩结构与现有的卧式滚动转子压缩机类似,壳体1的中部设置有电机6,电机转子61内穿设驱动轴71。壳体1上焊接固定有气缸20,气缸20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左法兰21和右法兰22,驱动轴71分别穿过左法兰21和右法兰22的轴承孔。驱动轴71的左侧设置有第二偏心轴73,第二偏心轴73上设置有滚子23,滚子23的外圆与气缸20的内壁形成一个容积腔体。
[0063]压缩结构的工作过程为,电机6驱动电机转子61带动驱动轴71转动,驱动轴71驱动滚子23在气缸20内转动,制冷剂从壳体1上的吸气管进入容积腔体内,经压缩后排出。
[0064]该卧式滚动转子压缩机的油栗结构与实施例一种的油栗结构类似,只是将各部件均设置为卧式。本实施例中的左法兰21与实施例一中的第一支架功能相同。第二偏心轴73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偏心轴72,第一偏心轴72上安装三角转子11。左法兰21的左侧设置有端盖12,端盖12与左法兰21之间设置油栗缸体13。端盖12上固定设置有外齿轮15,三角转子11 一端与第一偏心轴72连接,另一端开有齿轮孔111,齿轮孔111的内周壁上设置有内齿轮,外齿轮15与设置于油栗缸体13上的内齿轮啮合。端盖12上相对设置两个吸油通孔,端盖12的中部开设有排油槽122,由吸油通孔形成吸油通道,由排油槽122、齿轮孔111以及驱动轴71上的进油通孔74形成排油通道。
[0065]该油栗结构的吸排油过程与实施例一类似,在此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由于本实施例的压缩机为卧式,端盖12的吸油通孔无法直接与压缩机底部的油池16连通,因此在端盖12的左侧设置有一导油套管24,导油套管24包括扣于端盖12左端部的导油帽241,导油帽241与端盖12的左端面形成存油腔,导油帽241的下部设置有吸油管242,吸油管242的一端与存油腔连通,另一端插入油池16中。这样,油池16中的润滑油即可经吸油管242和存油腔进入吸油通孔内。
[0066]当然,压缩机也不局限于涡旋式压缩机和卧式滚动转子压缩机,其他具有回转式压缩机也适用三角转子油栗。
[0067]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0068]同时,应当理解,示例实施例被提供,以使本公开是全面的,并将其范围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多特定细节(例如特定部件、设备和方法的示例)被给出以提供对本公开的全面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明白,不需要采用特定细节,示例实施例可以以很多不同的形式被实施,并且示例实施例不应被理解为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众所周知的工艺、众所周知的设备结构以及众所周知的技术没有详细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