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能够根据限压螺栓302的伸出状态判断过滤器是否出现了堵塞,以便进行后续的更换和维护。
[0036]本实施例中的固定座301与过滤器盖1的安装口 105螺纹密封连接,方便拆装,还可以通过调节固定座301旋进安装口 105内的深度对弹性复位件303的弹力进行调节,从而调节限压件3的压力限值。具体地,固定座301可以由一个外六角堵加工改造而成,如在外六角堵的外端面挖空,并在中间开孔,即导向孔,外六角堵具有外螺纹,在安装口 105处设置与之匹配的内螺纹即可。当然,固定座301还可以压装固定于安装口 105内,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所列举的结构形式。
[0037]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限压件3还包括设置于导向孔内的密封圈,密封圈优选为0型密封圈,用于和限压螺栓302的外周之间的密封。能够更好地避免润滑油的外泄。导向孔的内壁上设置用于容置密封圈的环形槽,将密封圈嵌入环形槽中即可实现密封圈的安装。当然,也可以不设置密封圈,通过提高导向孔与限压螺栓的配合精度也能提尚两者之间的密封。
[0038]如图2所示,更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限压件3还包括与限压螺栓3023的伸出固定座301的一端螺纹连接的螺母305。螺母305的作用有两个,一个是通过调节螺母305与限压螺栓302的螺纹旋转圈数,进一步调节弹性复位件303的弹力,对限压件3的压力限值进行调节;另一个作用是以螺母305为标识,方便观察限压螺栓302被润滑油顶出的高度,便于工作人员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更换和维护过滤器。当然,也可以不设置螺母305,只是不能与固定座301 —起调节弹性复位件303的弹力。至于限压螺栓302的顶出高度,可以在限压螺栓302上画出相应的标记,同样能够方便工作人员观察。
[0039]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过滤器主体2包括过滤器外壳201、滤芯202和进油管203。其中,过滤器外壳201的一端与过滤器盖1密封连接,优选为螺纹密封连接,过滤器外壳201的一端封闭;滤芯202设置于过滤器外壳201内,滤芯202由过滤材质和过滤网组成,过滤网设置于过滤材质的上下两端,过滤材质通过过滤网固定于过滤器外壳201内;进油管203固定于过滤器外壳201中,进油管203与进油通道101连通,且进油管203伸出滤芯202的远离过滤器盖1的一端端面,优选地,进油管203位于过滤器外壳201的中部位置,可与过滤器外壳201的轴线重合,当然,也可以设置于其它位置,滤芯202与过滤器外壳201的封闭端之间具有腔室。工作时,润滑油经进油管203的出口进入到该腔室内,当该腔室注满后,润滑油从滤芯202的靠近封闭端的一侧进入滤芯202,在滤芯202中过滤后,从滤芯202的靠近过滤器盖1的一侧出来,最终从出油通道103排出,进入减速机箱体内。
[0040]可以看出,本发明中的过滤器能够将进油通道101和出油通道102设置于同侧,并集中在一个过滤器盖1上,使过滤器结构紧凑简单。
[0041 ] 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过滤器主体2还包括固定于过滤器外壳201内的磁体205,磁体205靠近进油管203的出口设置。在进油管203的出口位置设置磁体205是为了润滑油在进入滤芯202之前,将润滑油内的铁肩吸附在磁体205上,避免润滑油中的铁肩被滤芯202过滤,造成滤芯202迅速饱和,从而提高了滤芯202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维护成本。当然,也可以不设置磁体205,或者将磁体205设置于滤芯202中,只是过滤效果不如本实施例中的过滤效果好。
[0042]具体地,过滤器外壳201的靠近进油管203的出口位置设置有环槽,磁体205为两个弧形磁体,弧形磁体固定于环槽内。当然,磁体205还可以其它形状,只要能够对润滑油中的铁肩进行吸附即可。
[0043]更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过滤器外壳201的封闭端与磁体205之间设置有用于反向导流润滑油的锥形导流腔204,且锥形导流腔204的锥尖远离进油管203的出口。由于进油管203设置于过滤器外壳201的中部位置,润滑油从进油管203的出口排出后进入锥形导流腔204,润滑油在锥形面的导流作用下反向流回,润滑油被导向至磁体205所在的位置,从而方便润滑油中的铁肩的吸附。当然,也可以不设置锥形导流腔204,封闭端的内端面还可以是平面结构。
[0044]在本实施例中,过滤器主体2还包括固定于过滤器外壳201内的若干筋板206,筋板206平行于进油管203的轴线,且筋板206的平行于进油管202的轴线的两侧边缘分别固定于过滤器外壳201的内壁和进油管203的管壁上。从而将进油管203通过筋板206固定于过滤器外壳201内,优选地,多个筋板206均匀布置于进油管203的管壁上,滤芯202设置于由多个筋板206形成的空间内。筋板206还可以起到提高过滤器外壳201的结构强度的作用。当然,进油管203还可以通过滤芯202固定于过滤器外壳201内,不需要筋板206固定。
[0045]为了方便过滤器拆卸后的放置,将过滤器外壳的封闭端外端面设置成平面,可以保持放置的稳定性。
[0046]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047]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润滑油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连接的过滤器盖(1)和过滤器主体(2)以及设置于所述过滤器盖(1)上的限压件(3);所述过滤器盖(1)内设置有进油通道(101)、出油通道(102)和旁路通道(103),所述进油通道(101)和所述出油通道(102)各自与所述过滤器主体(2)和外界均连通,所述旁路通道(103)与所述出油通道(102)连通,所述进油通道(101)和所述旁路通道(103)通过旁通口(104)连通;所述限压件(3)设置于所述旁路通道(103)中,用于打开和封堵所述旁通口(1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旁路通道(103)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用于安装所述限压件(3)的安装口(105),所述限压件(3)密封连接于所述安装口(105)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润滑油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压件(3)包括: 固定座(301),密封安装于所述安装口(105)中,且所述固定座(301)上开设有导向孔; 限压螺栓(302),所述限压螺栓(302)的一端可移动地穿过所述导向孔并伸出所述固定座(301)的外端面,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封堵所述旁通口(104)的堵头(304); 弹性复位件(303),套设于所述限压螺栓(302)上,且所述弹性复位件(303)的两端分别弹性作用于所述固定座(301)和所述堵头(304)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润滑油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压件(3)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导向孔内的用于和所述限压螺栓(302)的外周密封的密封圈。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润滑油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压件(3)还包括与所述限压螺栓(302)的伸出所述固定座(301)的一端螺纹连接的螺母(305)。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润滑油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主体(2)包括: 过滤器外壳(201),所述过滤器外壳(201)的一端与所述过滤器盖(1)密封连接,另一端封闭; 滤芯(202),设置于所述过滤器外壳(201)内; 进油管(203),固定于所述过滤器外壳(201)中,且与所述进油通道(101)连通,所述进油管(203)伸出所述滤芯(202)的远离所述过滤器盖(1)的一端端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润滑油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主体(2)还包括固定于所述过滤器外壳(201)内的磁体(205),所述磁体(205)靠近所述进油管(203)的出口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润滑油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外壳(201)的靠近所述进油管(203)的出口位置设置有环槽,所述磁体(205)为两个弧形磁体,所述弧形磁体固定于所述环槽内。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润滑油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外壳(201)的封闭端与所述磁体(205)之间设置有用于反向导流的锥形导流腔(204),所述锥形导流腔(204)的锥尖远离所述进油管(203)的出口。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润滑油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主体(2)还包括固定于所述过滤器外壳(201)内的若干筋板(206),所述筋板(206)平行于所述进油管(203)的轴线,且所述筋板(206)的平行于进油管(203)的轴线的两侧边缘分别固定于 所述过滤器外壳(201)的内壁和所述进油管(203)的管壁上。
【专利摘要】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润滑油过滤器,包括密封连接的过滤器盖和过滤器主体以及设置于过滤器盖上的限压件;过滤器盖内设置有进油通道、出油通道和旁路通道,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各自与过滤器主体和外界均连通,旁路通道与出油通道连通,进油通道和旁路通道通过旁通口连通;限压件设置于旁路通道中,用于打开和封堵旁通口。当过滤器出现堵塞后,进油通道的油压增大,当油压大于限压件的限制时,限压件将旁通口打开,进油通道通过旁通口与旁路通道连通,润滑油由进油通道进入旁路通道,最后从出油通道排出过滤器,进入减速机箱体内,能够继续向减速机箱体内供应充足的润滑油,并且润滑油不会外泄,不会造成工况的污染,能够适用于恶劣的工况环境。
【IPC分类】F16H57/04, F16N39/06
【公开号】CN105370867
【申请号】CN201510926014
【发明人】胡炜
【申请人】沃德传动(天津)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2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