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扭力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20548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树脂扭力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树脂扭力杆,特别是涉及设有多个肋的树脂扭力杆。
【背景技术】
[0002]作为在将发动机安装于车身的时候使用的防振装置的扭力杆是公知的。另外,由树脂形成的树脂扭力杆也是公知的。在树脂扭力杆的场合,通过设置多个肋,可使其轻量、高刚性(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3]另外,也存在将肋弯曲了的树脂扭力杆(参照专利文献2)。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9323号公报
[0007]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5095577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8]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9]然而,在通过在杆部设置向其纵向延伸的一对横肋来提高刚性,并且将此横肋的纵向各端部配置于环部近旁的场合,当在对杆部进行压缩的方向施加负荷时,存在发生变形而造成一对横肋的各端部被张开的可能性,在此场合,压缩时的刚性变低。因此,希望提高压缩时的刚性。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实现该要求。
[0010]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
[0011]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的树脂制的扭力杆在杆部(12)的纵向两端一体地设有环部;该树脂制的扭力杆的特征在于,在杆部(12)设有平行地向中心线(C0)方向延伸的一对横肋(44),使其纵向一端位于环部(14)近旁,并且,一体地设有将此一对横肋(44)的各纵向一端部(44a)间连结的连结肋(46)。
[0012]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在上述技术方案1中,特征在于,一对横肋(44)的各纵向一端部(44a)向相互背离的方向扩开,连结肋(46)将此扩开部间连结。
[0013]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在上述技术方案2中,特征在于,一对横肋(44)之间构成被形成为槽状的中央槽(45),在其纵向一端部(45a)内形成连结肋(46)。
[0014]技术方案4记载的发明在上述技术方案3中,特征在于,连结肋(46)的突出高度比横肋(44)的纵向一端部(44a)低。
[0015]技术方案5记载的发明在上述技术方案4中,特征在于,连结肋(46)被设置在中心线(C0)上。
[0016]发明的效果
[0017]根据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的,将向中心线(C0)方向延伸的一对横肋(44)的各纵向的一端部(44a)设置于环部(14)的近旁,并且,这些各一端部(44a)由连结肋(46)连结,所以,即使各一端部(44a)从环部(14)受压缩方向的负荷,各一端部(44a)也由连结肋(46)加强,变得难以张开。因此,可提高压缩时的刚性。
[0018]而且,因为环部(14)近旁的一端部(44a)由连结肋(46)连结,所以,将连结肋
(46)配置于负荷的输入部近旁,相对于压缩时的力可高效率地加强,可使连结肋(46)小型、轻量化。
[0019]根据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由于使一对横肋的各一端部(44a)以相互背离的方式扩开,所以,可长长地形成到环部(14)的中心附近。因此,可提高环部(14)及横肋(44)的相对于压缩的刚性。
[0020]根据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由于连结肋(46)被设置在形成于一对横肋(44)的各一端部(44a)间的中央槽(45)的纵向一端部(45a)内,所以,可减少连结肋(46)的伸出,使其紧凑化。
[0021]根据技术方案4记载的发明,由于使连结肋(46)的突出高度比横肋(44)低,所以,可进一步使其紧凑。
[0022]根据技术方案5记载的发明,由于在中心线(C0)上设置连结肋(46),所以,当来自环部(14)的压缩负荷沿中心线(C0)施加时,可由连结肋(46)高效率地接住。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扭力杆的正视图。
[0024]图2是俯视图。
[0025]图3是图2中的3-3线剖视图。
[0026]图4是图1中的4-4线剖视图。
[0027]图5是图1中的5-5线剖视图。
[0028]图6是图1中的6-6线剖视图。
[0029]图7是图1中的7-7线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基于【附图说明】一实施方式。此扭力杆10具备主体部18和棒状的杆部12,该主体部18在其纵向两端由FRP等公知的适当树脂一体地形成有第1环部14和第2环部16。
[0031]第1环部14具备环孔15(参照图3),经配置于其内侧的第1弹性体20与第1内侦_件22连结。第1弹性体20由橡胶等适当的弹性材料构成,第1环部14和第1内侧构件22通过硫化粘接等适当手段弹性地结合。第1内侧构件22是金属制等的管构件,由穿过这里的未图示的螺栓等安装在未图示的发动机上。
[0032]第2环部16具备环孔17(参照图3),经配置于其内侧的第2弹性体30与第2内侧构件32结合。第2弹性体30由橡胶等适当的弹性材料构成,通过硫化粘接等适当手段弹性地结合第2环部16和第2内侧构件32。
[0033]第2内侧构件32是金属制等的管构件,由穿过这里的未图示的螺栓等安装在未图示的车身上。
[0034]在这里,设第1环部14的中心为01,设第2环部16的中心为02,设将它们相连的直线设为中心线⑶。另外,设第1环部14的中心轴线为C1,设宽度为W1 (图2),设第2环部16的中心轴线为C2,设宽度为W2(图1)。中心轴线C1也是第1内侧构件22的轴线,中心01在中心轴线C1上处于宽度W1的中间。中心轴线C2也是第2内侧构件32的轴线,中心02在中心轴线C2上处于宽度W2的中间。
[0035]各中心轴线C1与C2正交,相互扭转90°。但是,成为本申请发明的对象的扭力杆不仅是这样的扭转类型的扭力杆,也可以是各中心轴线C1及C2平行的扭力杆。
[0036]中心线C0与这些中心轴线C1及C2正交。另外,在此例中,杆部12相对于中心线C0对称地设置(参照图2),中心线C0也成为杆部12的中心线。
[0037]在这时,将中心线C0的方向设为前后方向,将中心轴线C2的方向设为上下方向,将图1中的左侧设为前方,将上侧设为上方。另外,在图2中,将中心轴线C1的方向设为左右方向,将图的上侧设为右方。
[0038]如图2所示,第2弹性体30具有从第2内侧构件32向左右扩展的臂部34,构成防振主体部。
[0039]臂部34在俯视时构成向前方凸起的大致V字状,向后方扩开,第2内侧构件32经向上下方向贯通的选向孔36与止挡38相向。
[0040]在臂部34的前方侧也形成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选向孔39。
[0041]当由此扭力杆10连结发动机和车身时,发动机的上下及前后方向的振动经第1内侧构件22输入到第1环部14,使第1弹性体20进行弹性变形。此时第1弹性体20扭转,扭力杆10被以第1内侧构件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