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室外大跨度载重行车防走偏装置。
背景技术:
大跨度行车主要用于多行联动智能输送系统,该输送系统主要用于大型设备制造工序的运输或处理,由于行车负载和跨度都很大,所以车的行走必须为两轮两端驱动的方式,两轮同时启动但由于两轮打滑与摩擦不同,很难实现同步行走,作为高危设备,如果发生偏斜可能会引起较大的安全事故。以前的静态、快速静态、动态测量都需要事后进行解算才能获得厘米级的精度,采用相对定位的方式进行定位由于摩擦而导致精度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近年来,随着一种新的常用的差分定位测量方法的发展,通过载波相位差分定位技术就能够实施的得到厘米级的定位精度,其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可以通过对两轮进行精确定位进行实时处理,实现两轮同步行走。为了防止大跨度载重行车行进过程中走偏,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室外大跨度载重行车防走偏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室外大跨度载重行车防走偏装置,基站包括基站接收机、基站天线、电台发射天线,基站接收机与基站天线、电台发射天线连接,基站接收机、基站天线、电台发射天线三者构成基站架设在铁轨一侧;行车横跨在铁轨上方,行车两侧架设有移动站与移动站天线,移动站包括移动站接收机和电台接收天线,四个移动站天线设置在行车的车顶并位于行车的四个车轮的正上方;移动接收机与移动站天线、电台接收天线、微处理器连接;基站与移动站之间构成定位单元,内部模块包括信息传输单元,信息处理单元,存储单元和控制单元,定位单元与存储单元、信息传输单元连接,信息传输单元与信息处理单元连接,信息处理单元与存储单元、控制单元连接。
进一步地,前后的移动站天线的连线与前后车轮的连线相平行。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电台接收天线设置在前后的两个移动站天线之间并对称设置在车顶的两侧边上。
进一步地,所述基站接收机采用高精度GNSS测向接收机,高精度GNSS测向接收机内置有发射电台,基站与电台发射天线通过发射电台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站接收机为高精度GNSS接收机。
进一步地,所述微处理器包括信号处理单元和控制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可以很好满足工程对于行车行走精度的纠偏要求,其结构简单紧凑,设备安装方便,适用于行车的室外作业,具有很强的市场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图。
图1中:1-基站接收机,2-基站天线,3-电台发射天线,4-铁轨,5-车轮,6-移动站接收机,7-移动站天线,8-车轮,9-电台接收天线,10-微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一种室外大跨度载重行车防走偏装置,主要利用载波相位差分技术高精度卫星定位实现两侧车轮同步行走。如图1所示,在高跨度载重车旁空旷地带架设有基站,基站包括基站接收机1、基站天线2、电台发射天线3,基站接收机1采用高精度GNSS测向接收机,高精度GNSS测向接收机内置有发射电台,基站接收机1与基站天线2连接,基站接收机1与电台发射天线3通过发射电台连接,基站接收机1、基站天线2、电台发射天线3三者构成基站架设在铁轨一侧。
行车5横跨在铁轨4上方,行车5的两侧各架设有移动站和移动站天线7,移动站包括移动站接收机6和电台接收天线9。四个移动站天线7设置在行车5的车顶并位于行车5的四个车轮8的正上方,且前后的移动站天线7的连线与前后车轮8的连线相平行且尽量靠近车轮一侧。两个电台接收天线9设置在前后的移动站天线7之间并对称设置在车顶的两侧边上。
移动站接收机6为高精度GNSS接收机,移动站接收机6与移动站天线7、电台接收天线9、微处理器10连接,电台接收天线9用来接收基站的发出的定位信息,移动站接收机6对定位信息利用载波相位差分技术解算处理后,通过串口将行车两侧的定位信息传送给行车5一侧的微处理器10,微处理器10包括信号处理单元和控制单元。
工作原理为:如图2所示,基站与移动站之间构成定位单元,通过定位单元,信息传输单元,信息处理单元,存储单元和控制单元进行工作。将基站与移动站通过PC配置完成后,移动站通过电台接收天线接收基站的数据信息对行车进行精确定位,行车两侧的定位信息会通过串口线传递到信息处理单元,同时存储单元会存储定位信息,信息处理单元对两侧的车轮定位信息进行对比得出两侧车轮不同步的误差值,存储单元对误差值存储,控制单元根据误差值发出车轮纠偏驱动信号来进行大跨度载重车的位置调整,以此来达到防走偏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