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实施例的处于第一开口关闭、连接孔打开位置的局部剖面图,
[0035]图11示出了图10的实施例的处于第一开口打开、连接孔关闭位置的局部剖面图,
[0036]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指挥阀的一个实施例的框图,以及
[0037]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指挥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框图,
[0038]图14示出了图13的指挥阀的一个示例性具体构成,
[0039]在上述的各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应被理解为表示相同、相似或者相应的特征或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40]在以下优选的实施例的具体描述中,将参考构成本发明一部分的所附的附图。所附的附图通过示例的方式示出了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特定的实施例。示例的实施例并不旨在穷尽根据本发明的所有实施例。可以理解,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利用其他实施例,也可以进行结构性或者逻辑性的修改。因此,以下的具体描述并非限制性的,且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
[0041]在以下的具体描述中,参考了所附的附图。附图构成了本发明的一部分,在附图中通过示例的方式示出了能够实施本发明的特定的实施例。就这一点而言,方向性的术语,例如“左”、“右” “顶部”、“底部”、“前”、“后”、“引导”、“向前”、“拖后”等,参考附图中描述的方向使用。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部件可被置于多种不同的方向,方向性的术语是用于示例的目的而非限制性的。可以理解,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利用其他实施例,也可以进行结构性或者逻辑性修改。因此,以下的具体描述并非限制性的,且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
[0042]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阀组件的一个实施例31的框图。如图所示,阀组件31包括第三压力腔309、第二压力腔311、第四压力腔310、以及阀杆的内腔312,其中,第三压力腔309可以接收来自外部压力源的压力,阀组件31响应于第三压力腔309的压力变化控制第二压力腔311与第四压力腔310或阀杆的内腔312之间的连通以及开度,进而控制第二压力腔311的压力,如图所示,第二压力腔311的压力可以提供给其他元件、设备或装置。
[0043]以下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阀组件的实施例。
[0044]参考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阀组件的实施例31的处于第一开口打开、连接孔关闭位置的局部剖面图,阀组件31包括阀体305、膜片304、阀口 303、阀杆307和阻挡装置301 (例如,阀口垫)。
[0045]其中,阀体305限定第三压力腔309、第二压力腔311以及第四压力腔310。如图所示,第三压力腔309、第二压力腔311以及第四压力腔310分别具有连接通道,第三压力腔309、第四压力腔310可以分别接收来自不同外部压力源的压力;第二压力腔311的压力可以提供给其他元件、设备或装置。例如,第二压力腔311上设有侧面孔3112,用于将第二压力腔311耦接至外部压力。
[0046]仍参考图4,膜片304的边缘固定于阀体305,位于第三压力腔309的一侧,该膜片304响应于第三压力腔309的压力变化是可动的。在图4示出的例子中,膜片304的边缘被夹持在阀体305与固定到阀体的阀盖306之间,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其他的固定方式也是可能的。
[0047]仍参考图4,阀口示出为包括下部303和上部3031,其可以是一体的或者是可分离的,阀口固定到阀体305,阀口下部303限定位于第二压力腔311和第四压力腔310之间的第一开口。
[0048]仍参考图4,阀杆示出为包括阀杆下部307和上部3071,其可以是一体的或者可分离的,阀杆穿过阀口并且耦接到膜片304,如图所示,阀杆包括内腔312,并且阀杆的一端设有连接孔302。膜片304通过螺母321和分别设置在阀杆上部3071上的上板3072和下板3073耦接到阀杆。
[0049]仍参考图4,阀口垫301位于第四压力腔310内,被偏置元件308朝向第一开口和连接孔302偏置。偏置元件308被示出为弹簧,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其他的弹性元件也是适用的,例如,波纹管。
[0050]以下结合图4-图7描述该示例性阀组件31的运行。图5示出了图4的实施例的第一开口 401处于打开位置、连接孔302处于关闭位置的局部放大图。如图5所清楚示出的,在该位置,阀口垫301在弹簧308的偏置作用下抵接阀杆,因此阀杆的内腔312的连接孔302是关闭的,同时,在该位置,第一开口 401是开启的。在图4-7示出的例子中,第四压力腔310的压力高于第二压力腔311的压力,因此,当第一开口 401处于开启位置时,第四压力腔310的压力补充到第二压力腔311。该补充的速度取决于第一开口 401的开度。
[0051]以下描述第三压力腔309的压力变化如何影响第一开口 401的开度。
[0052]当阀组件31的第三压力腔309的压力变小时,膜片304在位于第三压力腔309相对侧的弹簧(未示出)的偏置作用下向下运动,因为阀杆307是耦接到膜片304的,阀杆307随之向下运动,进而推动阀口垫301向下运动,其结果是,第一开口 401与阀口垫301之间的距离变大,即第一开口 401的开度变大,从而第四压力腔310的压力更快速的补充到第二压力腔311,导致第二压力腔311的压力变大。
[0053]相反,当阀组件31的第三压力腔309的压力变大时,第三压力腔309的压力克服位于膜片304相对侧的弹簧(未示出)的偏置作用,因此膜片304向上运动,阀杆307随之向上运动,阀口垫301在偏置弹簧308的偏置作用下抵接着阀杆307向上运动,其结果是,第一开口 401与阀口垫301之间的距离变小,即第一开口 401的开度变小。
[0054]以下描述连接孔302的开启过程。
[0055]如果阀组件31的第三压力腔309的压力继续变大,参考图6,阀口垫301在抵接阀口 303的下端面之后不能继续向上运动,随着第三压力腔309的压力继续增加,膜片304克服弹簧偏置力继续向上运动,因此带动阀杆307向上运动,其结果是,阀杆307脱离阀口垫301,即连接孔302开启。在示出的例子中,阀杆的内腔312的压力低于第二压力腔311的压力,并且阀杆的内腔312由形成在阀杆307中的第一通道313与第三压力腔309连通,因此当连接孔302开启时,第二压力腔311的压力快速通过连接孔302经由阀杆的内腔312泄放至第三压力腔309。
[0056]如图7更清楚地示出的,从第二压力腔311到阀杆的内腔312的泄放方向如箭头示意性地示出的,泄放速度由连接孔302的开度决定,开度越大泄放速度越快。
[0057]由以上描述可以看出,阀组件31响应于第三压力腔309的压力变化控制第二压力腔311与第四压力腔310、阀杆的内腔312之间的连通以及开度,进而控制第二压力腔311的压力变化。
[0058]图4-7的图中示出阀杆的内腔312通过第一通道313与第三压力腔309连通,也即,由阀杆的内腔312以及第三压力腔309共同构成第一压力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压力腔可以仅包括阀杆的内腔312。
[0059]图8-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阀组件的另一个实施例31’,其中,阀杆的内腔312 ’连通至大气。
[0060]具体地如图8所示,阀组件31’包括阀体305’,膜片304’,阀口 303’,阀杆307’,以及阀口垫301’,其中,阀体305 ’限定第三压力腔309 ’,第二压力腔311’,以及第四压力腔310,。
[0061]参考图8,类似于图4示出的情形,当阀组件31’的第三压力腔309’的压力变小时,膜片304’在位于第三压力腔309’相对侧的弹簧(未示出)的偏置作用下向下运动,因为阀杆307’是耦接到膜片304’的,阀杆307’随之向下运动,进而推动阀口垫301’向下运动,其结果是,第一开口与阀口垫301’之间的距离变大,即第一开口的开度变大,从而第四压力腔310’的压力更快速的补充到第二压力腔311’,导致第二压力腔311’的压力变大。
[0062]相反,当阀组件31’的第三压力腔309’的压力变大时,第三压力腔309’的压力克服位于膜片304’相对侧的弹簧(未示出)的偏置作用,因此膜片304’向上运动,阀杆307’随之向上运动,阀口垫301’在偏置弹簧308’的偏置作用下抵接着阀杆307’向上运动,其结果是,第一开口与阀口垫301’之间的距离变小,即第一开口的开度变小。
[0063]以下描述连接孔302’的开启过程。
[0064]如果阀组件31’的第三压力腔309’的压力继续变大,参考图9,阀口垫301’在抵接阀口 303’的下端面之后不能继续向上运动,随着第三压力腔309’的压力继续增加,膜片304’克服弹簧偏置力继续向上运动,因此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