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装部件安装装置和外装部件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88560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外装部件安装装置和外装部件安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外装部件安装装置和外装部件安装方法,涉及沿着电线的外侧安装被形成为长筒状并且具有沿长边方向的缝隙的外装部件的外装部件安装装置和外装部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线束的制造工序的一部分中,进行以下作业:在电线的外侧安装用于保护电线的波纹管等外装部件,安装该外装部件,并在外装部件的外周缠绕带(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作为外装部件的波纹管一般是,沿着其长边方向形成缝隙,使用夹具等将该缝隙打开,将电线插入到内容,从而被安装在电线的外侧(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5)。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4-296336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7-245840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6-54977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2002-291128号公报

专利文献5:特开2000-18453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现有的外装部件的安装作业由于是靠人工进行的,因此作业效率的提高有限,为了提高线束的制造工序中的生产性,正在谋求外装部件的安装作业的效率化。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外装部件安装装置和外装部件安装方法,能够通过将外装部件的安装作业效率化,从而使线束制造现场的生产性提高。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技术方案1记载的本发明的外装部件安装装置是将被形成为长筒状且具有沿长边方向的缝隙的外装部件沿着电线的外侧安装的外装部件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装部件安装装置具备:保持单元,保持所述电线的至少一端侧,并直线状地支撑该电线;供给单元,供给所述外装部件;以及移动单元,使所述保持单元和所述供给单元沿着所述电线的长边方向相对移动,其中,通过所述移动单元,使所述供给单元和所述保持单元相对移动,并穿过从所述供给单元供给的所述外装部件的所述缝隙,将所述电线插入该外装部件的内部,从而将所述外装部件依次安装在该电线的外侧。

技术方案2所述的外装部件安装装置是,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外装部件安装装置中,所述供给单元被构成为具有:插入件,穿过所述缝隙,被插入所述外装部件的内部;和引导部,朝向该插入件引导所述外装部件,所述插入件相对于所述电线的长边方向倾斜,且前端部与该电线重叠地设置,并且穿过利用该前端部而打开的所述缝隙,将所述电线插通所述外装部件的内部,所述移动单元使所述插入件和所述引导部相对于所述保持单元相对移动,将所述外装部件从所述电线的一端侧朝向另一端侧地安装。

技术方案3记载的外装部件安装装置是,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外装部件安装装置中,所述外装部件安装装置还具备:旋转单元,使带在所述电线和所述外装部件的周围旋转,所述旋转单元被设置为能够通过所述移动单元而沿着所述电线的长边方向相对移动,其中,通过所述旋转单元使所述带旋转,并通过所述移动单元使该旋转单元和所述保持单元相对移动,从而将所述带缠绕在所述电线和所述外装部件中至少一者的周围。

技术方案4所述的外装部件安装装置是,在技术方案3所述的外装部件安装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装部件安装装置还具备:控制单元,对所述旋转单元和所述移动单元进行驱动控制,所述控制单元对所述旋转单元和所述移动单元进行驱动控制,使所述带旋转,并使该旋转单元和所述保持单元相对移动,从而执行将所述带缠绕在所述电线的周围的缠绕动作,相对于通过所述缠绕动作而缠绕了所述带的所述电线,从所述供给单元供给所述外装部件,穿过该外装部件的所述缝隙,将该电线插入该外装部件的内部,从而将所述外装部件安装在该电线的外侧。

技术方案5所述的外装部件安装装置是,在技术方案4所述的外装部件安装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单元使所述供给单元与所述旋转单元一起相对于所述保持单元相对移动,通过所述移动单元,使所述供给单元与所述旋转单元一起相对于所述保持单元相对移动,在所述缠绕动作中的所述带的更靠缠绕位置的一端侧,从所述供给单元向所述电线供给所述外装部件,从而从该电线的一端侧朝向另一端侧依次安装所述外装部件。

技术方案6所述的外装部件安装装置是,在技术方案3所述的外装部件安装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装部件安装装置还具备:粘贴单元,将所述带粘贴在所述电线和所述外装部件中的至少一者的表面;切断单元,切断所述带;移动单元,使所述保持单元、所述旋转单元、所述粘贴单元和所述切断单元沿着所述电线的长边方向相对移动;以及控制单元,对所述旋转单元、所述粘贴单元、所述切断单元和所述移动单元进行驱动控制,其中,所述控制单元交替地执行以下动作:缠绕动作,通过所述旋转单元使所述带旋转,并通过所述移动单元,使该旋转单元和所述保持单元相对移动,从而将所述带缠绕在所述电线和所述外装部件中的至少一个的周围,形成带缠绕部;以及非缠绕动作,停止所述缠绕动作,然后通过所述切断单元切断所述带,通过所述移动单元使所述旋转单元和所述保持单元相对移动预定距离,通过所述粘贴单元,将所述带粘贴在所述电线和所述外装部件中的至少一者的表面,从而形成预定长度的非缠绕部。

技术方案7所述的外装部件安装装置是,在技术方案6所述的外装部件安装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单元被构成为具备:带支撑部,自由旋转地支撑辊状的所述带;带把持部,把持所述带的伸缩侧端部附近;旋转体,保持所述带支撑部,能够在所述电线和所述外装部件中的至少一者的周围旋转;以及驱动单元,对所述旋转体进行旋转驱动,所述控制单元使所述带把持部把持所述带,在该把持状态下执行通过所述切断单元切断所述带的切断动作。

技术方案8所述的本发明的外装部件安装方法是将被形成为长筒状且具有沿长边方向的缝隙的外装部件沿着电线的外侧安装的外装部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具有穿过所述缝隙并插入所述外装部件的内部的插入件、和朝向该插入件引导所述外装部件的引导部的供给单元,保持所述电线的至少一端侧,直线状地支撑该电线,将所述供给单元组装到所述电线的一端侧,并且将所述插入件插入被所述引导部引导的所述外装部件的端部,打开所述缝隙,穿过已打开的缝隙,使所述外装部件的端部覆盖所述电线的一端侧,使该电线和所述供给单元沿着所述电线的长边方向相对移动,通过所述插入件,依次打开所述缝隙,穿过该缝隙将所述电线插入所述外装部件的内部,从而从所述电线的一端侧朝向另一端侧依次安装所述外装部件。

技术方案9所述的外装部件安装方法是,在技术方案8所述的外装部件安装方法中,其特征在于,使带在被所述直线状地支撑的电线的周围旋转,并且使该带沿着所述电线的长边方向,从一端侧朝向另一端侧相对移动,从而将所述带沿着所述电线的长边方向螺旋状地缠绕,在所述带的缠绕位置靠一端侧向所述电线供给所述外装部件,穿过所述缝隙将所述电线插入所述外装部件的内部,从而从该电线的一端侧朝向另一端侧依次安装所述外装部件。

发明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通过移动单元使支撑电线的保持单元和供给外装部件的供给单元相对移动,穿过缝隙将电线插入外装部件的内部,以将外装部件依次安装在电线的外侧,从而能够沿着电线的长边方向连续地安装外装部件。这样,通过将现有技术中通过作业者手工作业而进行的作业机械化,从而能够提高外装部件安装的作业效率,能够提高线束制造现场的生产性。

根据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供给单元被构成为:具有插入件,该插入件的前端部与电线重叠并且通过前端部打开缝隙,使电线插通外装部件的内部,因此,能够顺畅地进行外装部件的安装,能够提高安装速度,促进作业的效率化。进一步地,供给单元具有引导部,通过该引导部,将外装部件引导向插入件,从而能够抑制长条的外装部件的混乱,能够稳定地供给外装部件。

根据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同时执行由供给单元供给的外装部件的安装作业和使用了旋转单元的带的缠绕作业,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线束制造现场的生产性。此时,作为带的缠绕作业,在向电线缠绕带时,只要相比于供给单元,将旋转单元设置在电线的长边方向另一侧(下游侧)即可,在对安装在电线的外装部件缠绕带时,只要相比于供给单元,将旋转单元设置在电线的长边方向一侧(上游侧)即可。

根据技术方案4记载的发明,通过使旋转单元和移动单元连动的缠绕动作,将带缠绕在电线的周围,并且,相对于电线的缠绕有带的部位,从供给单元供给外装部件,将外装部件安装在电线的外侧,从而通过该带缠绕装置的一系列动作,执行对电线的带缠绕和外装部件的安装。这样,通过将现有技术中通过作业者手工作业而进行的作业机械化,从而能够提高外装部件安装的作业效率,能够提高线束制造现场的生产性。进一步地,通过带缠绕装置执行带缠绕作业和外装部件安装作业这两个作业,从而能够节约线束制造现场的装置类的设置空间。

根据技术方案5记载的发明,使供给单元与旋转单元一起相对移动,在旋转单元中的带的缠绕位置更靠一端侧,从供给单元向电线供给外装部件,从而将带缠绕于电线并依次安装外装部件,从而能够同时并行地执行带缠绕作业和外装部件安装作业。因此,能够大幅缩短从向电线带缠绕到外装部件安装所需要的作业时间,能够显著提高作业效率。

根据技术方案6记载的发明,提高交替地进行使旋转单元和移动单元连动以在电线、外装部件的周围缠绕带的缠绕动作、以及用切断单元切断带并使带移动、用粘贴单元将带再一次粘贴在电线、外装部件的表面的非缠绕动作,从而沿着电线、外装部件的长边方向,交替地形成带缠绕部和非缠绕部。这样,通过将现有技术中通过作业者手工作业而进行的作业机械化,能够提高向电线、外装部件缠绕带的作业的作业效率,能够提高线束制造现场的生产性。进一步地,即使非缠绕部的位置、范围根据线束的种类等而分别不同,也能够仅通过改变向控制单元输入的参数来容易地应对,不需要对不同的非缠绕部的每个准备现有技术那样的辅助夹具,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生产性。

根据技术方案7记载的发明,旋转单元具有带把持部,在用带把持部把持带的伸缩侧端部附近的把持状态下,切断带,从而即使因缠绕动作时作用的张力而被拉出的带已伸出,也能够防止切断导致被拉出的部分向辊侧缩回。

根据技术方案8、9记载的发明,与前述外装部件安装装置同样地,连续地执行外装部件的安装作业,从而能够提高外装部件安装的作业效率,能够提高线束制造现场的生产性。进一步地,通过插入件的前端部来打开缝隙,将电线插入外装部件的内部,从而能够顺畅地进行外装部件的安装,能够提高安装速度,促进作业的效率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带缠绕装置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示出所述带缠绕装置的正视图。

图3是示出所述带缠绕装置中的头部的立体图。

图4是省略地示出所述头部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5是省略地示出所述头部的一部分的正视图。

图6是省略地示出所述头部的一部分的上游侧的侧视图。

图7是省略地示出所述头部的一部分的下游侧的侧视图。

图8是示出所述带缠绕装置中的旋转单元的上游侧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所述旋转单元的下游侧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所述带缠绕装置中的粘贴单元和切断单元的立体图。

图11是示出所述带缠绕装置中的供给单元的立体图。

图12是示出所述粘贴单元的动作的立体图。

图13是示出接图12的所述粘贴单元的动作的立体图。

图14是示出接图13的所述粘贴单元的动作的立体图。

图15是示出接图14的所述粘贴单元的动作的立体图。

图16是示出接图15的所述粘贴单元的动作的立体图。

图17示出从与图16不同的方向观察到的所述粘贴单元的动作的立体图。

图18是示出接图16的所述粘贴单元的动作的立体图。

图19是示出从与图18不同的方向观察到的所述粘贴单元的动作的立体图。

图20是示出接图18的所述粘贴单元的动作的立体图。

图21是示出所述旋转单元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22是示出接图21的所述旋转单元的动作的立体图。

图23是示出从与图22不同的方向观察到的所述旋转单元的动作的立体图。

图24是示出所述切断单元的动作的立体图。

图25是示出接图24的所述切断单元的动作的立体图。

图26是示出所述带缠绕装置的其他动作的正视图。

图27是示出所述供给单元的动作的立体图。

图28是示出接图27的所述供给单元的动作的立体图。

图29是示出从与图28不同的方向观察到的所述供给单元的动作的立体图。

图30是示出接图29的所述供给单元的动作的正视图。

图31是示出从与图29不同的方向观察到的所述供给单元的动作的平面图。

图32是示出接图30的所述供给单元的动作的平面图。

图33是截面地示出图30的各部的截面图。

图34是示出所述带缠绕装置的其他动作的立体图。

图35是示出接图34的所述带缠绕装置的动作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带缠绕装置(外装部件安装装置)

2、布线装置(保持单元)

3、头部

4、主体驱动部(移动单元)

5、装置控制部(控制单元)

40、旋转单元

44、旋转板(旋转体)

45、旋转驱动单元(驱动单元)

50、带支撑部

54、带夹(带把持部)

60、粘贴单元

64、带拉出部

65、带按压部

70、切断单元

71、汽缸(切断驱动部)

73、切断刃

80、供给单元

88、插入件

89、引导部

C、波纹管(外装部件)

C1、缝隙

T、带

T1、伸缩侧端部

W、线束

W1、电线部分(电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35,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带缠绕装置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带缠绕装置1是用于在线束W的制造过程中,将带T缠绕在该线束W的电线部分W1并且对覆盖电线部分W1的作为外装部件的波纹管C进行安装,并进一步在波纹管C的外周缠绕带T的装置。即,该带缠绕装置1能够作为在电线安装外装部件的外装部件安装装置而发挥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为了简化说明,有时将线束W的长边方向简单记作X方向,将与X方向直交的水平方向简单记作Y方向,将铅直方向简单记作Z方向。进一步地,有时将X方向一侧(图1、2的另一侧)简单地记作上游侧,将X方向另一侧(图1、2的左侧)简单地记作下游侧。另外,有时将Y方向的一侧(图1、2的纸面近侧)简单地记作近前侧,将Y方向的另一侧(图1、2的纸面远侧)简单地记作深远侧。

线束W具备:长线状的电线部分W1、和被固定在电线部分W1的末端的连接器W2,例如,被用于传送电动汽车等中来自电源的高压电流。电线部分W1是屏蔽电线,具有:导体,包含将多根裸线捻合后的绞线等;覆盖部,覆盖导体;和屏蔽部,包含覆盖覆盖部的编织线等。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实施方式中的线束W的电线部分W1示例了以其中途没有分支的1根电线构成的情况,但是电线部分W1也可以是捆绑了多个电线的情况,也可以是具有从多个电线分支的分支电线的情况。

波纹管C由合成树脂制品等形成为长筒状,并且具有沿其长边方向切入的缝隙C1(参照图33)。即,作为波纹管C的截面形状,圆环的一部分被缝隙C1分开,打开该缝隙C1,从而截面C形地发生弹性形变,经由已打开的缝隙C1将内外连通。因此,能够从已打开的缝隙C1部分将线束W的电线部分W1插入到波纹管C的内部,基于此,波纹管C覆盖电线部分W1的外侧,并被安装于线束W。

带T例如是在聚氯乙烯(PVC)基材上涂布了粘着剂的粘着带,以被叠绕在包含纸筒等的卷芯的周围的辊状的形态进行准备。该带T被缠绕于线束W的电线部分W1,并且卷绕在被安装于电线部分W1的波纹管C的外周。相对于电线部分W1,带T被缠绕成彼此不重叠的杂乱的螺旋状,通过该带T的乱绕,以屏蔽部(编织线)不被夹在波纹管C的缝隙C1的方式保护电线部分W1。进一步地,相对于波纹管C,带T被缠绕成彼此逐个重叠半宽程度,基于此,关闭缝隙C1,从而确保波纹管C的保护性能。

〔带缠绕装置的构成〕

以下,对带缠绕装置1的构成进行说明。

带缠绕装置1被构成为具备:作为保持单元的布线装置2,被设置在支撑台1A之上,保持线束W;头部3,位于布线装置2的上方,是被设置成沿线束W的长边方向(图1的左右方向、X方向)自由移动的装置主体;作为移动单元的主体驱动部4,使头部3在X方向往返运动;以及作为控制单元的装置控制部5,对布线装置2和头部3的后述各部以及主体驱动部4进行驱动控制。

布线装置2如图1、图2所示,被构成为具备:布线板10,被形成在X方向为长条的板状并且被以水平状态设置在支撑台1A之上;连接器保持部11,被设置在布线板10的X方向上游侧的端部,并与线束W的连接器W2嵌合;以及多个布线夹具12,在布线板10的中间部分朝向X方向下游侧,以适当间隔设置,对线束W的电线部分W1进行支撑。布线夹具12具有:分叉状的锁定爪部13,前端向上方开口,能够插通电线部分W1;和夹具驱动部14,被设置在该锁定爪部13的基端侧(下侧),并且,驱动布线夹具12,经由形成在布线板10的孔部15,被从布线板10的上表面突出或没入。

头部3如图3~图7所示,被构成为具有:底座20,被主体驱动部4支撑;壳体30,被该底座20支撑;旋转单元40,被底座20支撑并且被设置在壳体30的内部,使带T旋转;粘贴单元60,将带T粘贴在电线部分W1或波纹管C的表面;切断单元70,将已缠绕在电线部分W1或波纹管C的带T切断;以及供给单元80,被底座20支撑并且设置在壳体30的外部,供给波纹管C。

主体驱动部4被构成为具有:导轨4A,支撑并引导头部3的底座20;未图示的直线电机,使头部3沿着该导轨4A滑动移动;以及电线引导4B,引导从装置控制部5连接到头部3的电力线、信号线等电线。导轨4A被沿X方向延伸地设置,利用直线电机的驱动,对头部3进行滑动引导。电线引导4B被构成为以对从装置控制部5向头部3排布的电线进行保护、并不会随着头部3的滑动而发生拉伸、松弛的方式对电线进行引导,并可弯曲延伸。

装置控制部5被构成为具有:控制部主体5A,设置在布线装置2的下方;控制操作部5B,设置在布线装置2的端部;以及副操作部5C,设置在比控制操作部5B靠近前侧。控制部主体5A具有未图示的电源装置、计算机等,根据从控制操作部5B、副操作部5C的开关输入的操作信号,输出适当的控制信号,并且,使设置于控制操作部5B的监视器显示各种信息。

控制操作部5B被构成为具有对布线装置2整体的动作进行ON/OFF的开关、切换动作模式的开关等,并且具有显示动作模式、各种参数的监视器。副操作部5C被设置在布线板10的X方向上游侧,被设置成容易从Y方向近前侧操作,具有在布线装置2的驱动中使成为待机状态(后述)后用于再驱动的开关,并且,在该副操作部5C设置有连接器保持部11。

底座20被构成为具备:金属平板状的底座板21;滑动引导22,被设置在底座板21上;金属平板状的滑动板23,通过滑动引导22,自由滑动地支撑,并且被立设在铅直上方;汽缸24,被固定在底座板21,对滑动板23进行滑动驱动;托架25,连接电线引导4B的端部;以及电气连接部26,将来自电线引导4B的电线连接。

底座板21中,设置在其下表面的未图示的滑块被导轨4A引导,从而能够沿布线板21的长边方向往返移动地支撑。在滑动板23的下端缘固定有凸缘,在该凸缘固定有被滑动引导22引导的滑块27,基于此,滑动板23能够沿Y方向滑动移动地被支撑。汽缸24具有向Y方向深远侧自由突出没入的输出轴24A,并且,该输出轴24A经由托架23B而被固定在滑动板23的凸缘,利用该汽缸24,滑动板23被沿Y方向进退驱动。

壳体30是由亚克力板等构成的整体箱状的壳体,并被构成为具有:壳体主体31,经由托架而固定在底座板21;壳体盖部32,被设置成在该壳体主体31的Y方向近前侧自由开闭;汽缸33,驱动壳体盖部32开闭;线34,将汽缸33的驱动力传递到壳体盖部32;以及一对电线插通部35,被设置在壳体主体31与壳体盖部32的抵接位置。

壳体盖部32被构成为:能够沿设置于壳体主体31的轨上下移动地被支撑,利用汽缸33牵引线34,从而向上方开放。电线插通部35被设置在壳体30的X方向上游侧和下游侧,包括分别被固定在壳体主体31和壳体盖部32的一对插通部件35A、35B。插通部件35A、35B分别具有半圆形状的切口,关闭壳体盖部32,使切口之间对齐,从而形成能够插通线束W的电线部分W1和波纹管C的插通孔。

旋转单元40如图8、9所示地,被构成为具备:支撑板41,基端部被固定在底座20的滑动板23,在Y方向近前侧悬臂状地延伸;对置板42,被分开预定间隔地固定在该支撑板41的前端部;一对垫片43,沿支撑板41的上下端缘设置,维持支撑板41与对置板42的间隔;作为旋转体的旋转板44,经由垫板44B而设置在支撑板41的上游侧;作为驱动单元的旋转驱动单元45,驱动旋转板44旋转;以及带支撑部50,被连结到旋转板44,对带T进行支撑。

旋转驱动单元45被构成为具有:旋转马达46,经由托架46A而被固定在支撑板41的下游侧的侧面;驱动齿轮47,被支撑板41轴支撑,与旋转马达46的输出齿轮咬合;上下一对中间齿轮48,被支撑板41轴支撑,与驱动齿轮47咬合;以及从动齿轮49,在支撑板41与对置板42之间被自由旋转地支撑,与一对中间齿轮48咬合。旋转板44被连结到从动齿轮49,与从动齿轮49一起旋转,通过该旋转板44的旋转,被带支撑部50支撑的带T在电线部分W1、波纹管C的周围旋转。

支撑板41和对置板42能够在其前端侧(Y方向的近前侧)端缘形成有U形的切口41A、42A,将线束W的电线部分W1和波纹管C插通该切口41A、42A。另外,在旋转板44和从动齿轮49中,从其周缘的一部分到包含中心的部位地形成U形的切口44A、49A,并能够在该切口44A、49A插通电线部分W1和波纹管C,旋转板44和从动齿轮49能够以电线部分W1和波纹管C为中心地在其周围旋转。另外,从动齿轮49与一对中间齿轮48咬合,被旋转驱动,因此,在切口49A穿过一个中间齿轮48时,也确保与另一个中间齿轮48的咬合,不妨碍从动齿轮49的旋转驱动。

带支撑部50被构成为具备:托架51,与旋转板44连结;带保持器52,一端侧自由旋转地与该托架51连结;带支撑轴53,被设置在该带保持器52,插通带T的卷芯;作为带把持部的带夹54,被设置在带保持器52的另一端侧,能够保持带T的伸缩侧端部;螺旋弹簧55,将带保持器52与托架51连结地设置;以及被检测部56,从托架51向支撑板41侧突出地设置。

另外,在支撑板41的前端部,设置有向其下侧下垂且朝向带支撑部50侧的传感器57,并且,该传感器57检测被检测部56,从而判定带支撑部50的旋转位置,根据该判定,控制旋转马达44的停止位置。即,带T位于电线部分W1和波纹管C的下方,在旋转板44和从动齿轮49的切口44A、49A朝向与支撑板41和对置板42的切口41A、42A相同方向(Y方向近前侧)的位置,停止旋转马达46的旋转。

托架51的基端部被用螺丝拧紧固定在旋转板44,并且,前端部被设置在从旋转板44等的旋转中心离开的方向延伸,在该前端部设置有将带保持器52自由旋转地连结的连杆51A。连杆51A被从托架51的前端部向X方向上游侧延伸地设置,在该连杆51A的前端,轴支撑有带保持器52。另外,在连杆51A设置有未图示的转动限制部件,被构成为能够将带保持器52的转动角度限制为预定角度以下。进一步地,带保持器52被螺旋弹簧55偏置在靠近托架51的方向,从已转动的状态恢复到图8等所示的转动前的状态。

带夹54被构成为具备:第一保持部件54A,被固定到带保持器52,并且在X方向上游侧延伸;连结部件54B,被固定在第一保持部件54A的前端部,在Y方向近前侧延伸;以及第二保持部件54C,被连结部件54B和带保持器52自由旋转地支撑,与第一保持部件54A的近前侧对置地设置。

在第一保持部件54A与第二保持部件54C之间,形成能够插通带T的间隙,并被构成为通过第二保持部件54C的转动,间隙关闭。即,在第一保持部件54A与第二保持部件54C之间,朝向插通带T的伸缩侧端部T1的插通方向地,第二保持部件54C向间隙打开的方向转动,朝向与带T的伸缩侧端部T1因张力而欲返回卷芯侧的反方向,第二保持部件54C向间隙关闭的方向转动,从而,能够利用第一保持部件54A和第二保持部件54C夹持并保持带T。

以上的旋转单元40中,支撑板41被固定在底座20的滑动板23,因此,通过汽缸24的驱动,与滑动板23一并地被驱动沿Y方向进退。具体而言,如图10所示,在支撑板41、对置板42、旋转板44和从动齿轮49的切口41A、42A、44A、49A未插通电线部分W1、波纹管C,旋转单元40被后退到带支撑部50的带T位于比电线部分W1、波纹管C靠Y方向深远侧的退避位置。然后,通过汽缸24在Y方向近前侧驱动,从而如图8、9所示,在切口41A、42A、44A、49A插通电线部分W1、波纹管C,前进到带T位于电线部分W1、波纹管C的下方的缠绕位置。

粘贴单元60如图3~7和图10所示,被构成为具有:导轨61,经由托架61A而固定在滑动板23和支撑板41;粘贴支撑板62,经由滑块62A和托架62B而被该导轨61自由滑动地支撑;汽缸63,经由托架而被固定在滑动板23,输出轴63A被连结到粘贴支撑板62的托架62B;带拉出部64,握住带T的伸缩侧端部T1,将带T拉出;以及带按压部65,将已拉出的带向电线部分W1、波纹管C按压。

粘贴支撑板62被导轨61引导,并且设置成通过汽缸63的驱动而沿Y方向自由进退。即,被汽缸63从图10所示的后退位置推出,从而粘贴支撑板62被设置为如图12所示地,向Y方向近前侧前进,并能够移动到把持头66(后述)位于带T的上方的粘贴位置。

带拉出部64被构成为具有:汽缸64A,经由托架62C而固定在粘贴支撑板62;2根升降引导64B,从粘贴支撑板62向下方延伸地设置;升降板64D,被固定在汽缸64A的输出轴64C,并且被升降引导64B引导;以及把持头66,被该升降板64D支撑。

升降板64D被升降引导64B引导,并且,被设置为利用汽缸64A的驱动而沿上下方向自由升降。即,利用汽缸64A,从图10、12所示的上升位置(拉出位置)推下,从而升降板64D和把持头66如图13、14所示地,被设置为向下方下降,并能够移动到把持头66与带支撑部50的带夹54抵接或接近的把持位置。

把持头66被构成为具备:把持头主体66A,被固定在升降板64D;夹引导66B,被固定在该把持头主体66A的下端部;一对把持部件66C,在该夹引导66B的下侧向Y方向自由离开接近地支撑;以及汽缸(未图示),被设置在把持头主体66A的内部,使一对把持部件66C分开接近。

该把持头66被下降到图13所示的把持位置,在已与带夹54抵接或接近的状态下,向一对把持部件66C相互接近的方向驱动,从而如图14所示地,把持带T的伸缩侧端部T1,从把持状态如图15所示地,升降板64D和把持头66被上升到拉出位置,从而能够将带T拉出。

带按压部65被构成为具有:汽缸65A,被从粘贴支撑板62的深远侧垂下的托架62D支撑;中间部件65C,被固定在该汽缸65A的输出轴65B;前端部件65D,被该中间部件65C自由旋转地支撑;弹簧65E,将前端部件65D相对于中间部件65C偏置;以及按压头65F,被固定在前端部件65D的前端部。

前端部件65D的前端侧从在Y方向近前侧延伸的大致水平的状态朝向上方自由旋转地被中间部件65C支撑,并且,被弹簧65E偏置向从已转动的状态恢复到水平状态的方向。按压头65F被构成为:具有能够旋转的辊65G,并且,前端部件65D相对于中间部件65C转动,从而,使辊65G沿着电线部分W1、波纹管C的周面转动,利用弹簧65E的作用力按压带T。

中间部件65C、前端部件65D和按压头65F被设置为通过汽缸65A的驱动而沿着Y方向自由进退。即,被汽缸65A从图12、13、16、17等中所示的后退位置推出,从而中间部件65C、前端部件65D和按压头65F如图18、19所示,被向Y方向近前侧前进,按压头65F的辊65G被设置为能够移动到按压位置,该按压位置将带T按压到电线部分W1、波纹管C。

切断单元70也如图3~6和图10所示,被构成为具备:作为切断驱动部的汽缸71,经由托架71B而被固定于滑动板23;切断头72,被固定在该汽缸71的输出轴71A;切断刃73,被固定在该切断头72的前端部;限制部件74,通过切断头72的前端部被固定在切断刃73的更下游侧;以及隔板75,被固定在汽缸71的上表面,位于切断头72的上方。

切断刃73具有锐利的前端部,通过使该前端部深入带T,从而切断带T。切断头72被设置成通过汽缸71的驱动而沿Y方向自由进退。即,被设置为被汽缸71从图10、13、16、17等所示的后退位置推出,从而切断刃73如图24所示,能够被前进到Y方向近前侧,移动到将带T切断的切断位置。

限制部件74的上表面被设置为与切断刃73大致相同的高度,并且被设置为前端部位于比切断刃73靠Y方向近前侧。在该限制部件74的前端部,形成有近前侧下降的倾斜面74A。在切断刃73深入带T以前,使该限制部件74的倾斜面74A与电线部分W1、波纹管C的下侧滑接地,并钻入其中,从而,从下方支撑电线部分W1、波纹管C,限制位置下降,在切断位置,能够防止因切断刃73的接触而导致的电线部分W1、波纹管C的破损。

供给单元80如图3~6和图11所示,被构成为具备:托架81,被固定在底座板21,向壳体30的外侧延伸地竖起;引导板82,被固定在该托架81,向Y方向近前侧延伸;上下一对引导轴83,沿着该引导板82延伸,一端被固定在托架81,另一端被固定在引导板82的前端板82A;滑动部件84,被引导轴83引导,在Y方向自由滑动地被支撑;汽缸85,被固定在托架81,并且,输出轴85A被连结到滑动部件84;2个旋转辊86,从滑动部件84的上表面立设,能够在铅直轴周围旋转地被支撑;钳部件87,经由从滑动部件84的上表面立设的托架87A地设置;以及插入件88,被安装在该钳部件87的臂87B前端。

滑动部件84被引导轴83引导,并且通过汽缸85的驱动,与钳部件87和插入件88一并沿Y方向被驱动进退。即,通过汽缸85被从图11所示的退避位置推出,从而滑动部件84如图27所示,被设置为向Y方向近前侧前进,能够移动到旋转辊86与电线部分W1抵接的位置。旋转辊86相对于电线部分W1从Y方向深远侧抵接并转动,从而限制电线部分W1的移动,辅助后述的波纹管C向电线部分W1的安装。

钳部件87是被手动进行转动操作的部件,如图27所示,能够从使插入件88退避到上方的状态转动到引导状态,该引导状态如图28所示地,使插入件88沿着并位于电线部分W1。在引导状态下,钳部件87被固定于托架87A的锁定部件87C锁定,维持引导状态。

插入件88如图30~33所示,穿过缝隙C1,并被插入到波纹管C的内部,经由截面L形的托架88A,而被固定在钳部件87的臂87B,在引导状态下,相对于电线部分W1的长边方向(X方向)倾斜预定的倾斜角度地组装。作为该倾斜角度,是容易穿过波纹管C的缝隙C1并将电线部分W1插入到内部的角度,与电线部分W1的长边方向所构成的角度例如被设定为15°~35°的范围。

该插入件88被构成为具有:第一部件88B,包含金属板材;第二部件88C,包含树脂部件;以及薄板状的第三部件88D,被夹在第一部件88B和第二部件88C之间。第一部件88B被形成为具备:突起部881,从X方向下游侧的端部突出;倾斜部882,与该突起部881连接,宽度尺寸逐渐变大;平行部883,与倾斜部882连接,具有一定的宽度尺寸;分支部884,朝向上游侧(前端侧),分支成二股状;以及凹部885,将电线部分W1收纳在分支部884之间。

另外,第二部件88C和第三部件88D虽然不具有第一部件88B那样的突起部881,但是被形成为具有与第一部件88B同样朝向前端侧地分支成二股状的分支部和凹部(未图示)。此处,在引导状态下,插入件88被构成为树脂制的第二部件88C位于电线部分W1侧,在第二部件88C的凹部滑动,引导电线部分W1,并且,通过该凹部和旋转辊86来夹持电线部分W1,从而能够限制电线部分W1的移动。另外,第三部件88D被形成为宽度尺寸比第一部件88B和第二部件88C大,并形成从第一部件88B和第二部件88C突出的突条88E,利用该突条88E,能够防止波纹管C的脱落。

而且,供给单元80如图29~32所示地,具有:引导部89,被设置在壳体30的壳体盖部32,能够插通波纹管C;和保持部90,被设置在布线板10,保持波纹管C的端部。引导部89由固定在壳体盖部32的角部的方管状的部件构成,并被以朝向X方向下游侧而向Y方向近前侧倾斜的姿态安装。即,引导部89被构成为插通从X方向下游侧插入的波纹管C,能够朝向上游侧的插入件88和电线部分W1以具有预定的倾斜角度圆滑地引导。

保持部90被构成为具备:设置在布线板10中的副操作部5C(连接器保持部11)的下游侧附近,并设置在布线板10的主体部91;以及夹部92,被设置在主体部91的上部。该保持部90被未图示的升降机构驱动从布线板10的上表面突出没入,在将波纹管C安装在电线部分W1时,移动到从布线板10的上表面突出的保持位置,在该保持位置,能够利用夹部92把持波纹管C。另一方面,在将带T缠绕在波纹管C的外周时,移动到保持部90已从布线板10的上表面向下方没入的退避位置,在卷绕带时,不妨碍头部3的移动。

〔带缠绕装置的动作〕

以下,对带缠绕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作为带缠绕装置1的动作,具有:第一缠绕动作,将带T在线束W的电线部分W1缠绕成螺旋状;第二缠绕动作,将带T在波纹管C的外侧缠绕成螺旋状;以及外装部件安装动作,在电线部分W1的外侧安装波纹管C,通过带缠绕装置1,各动作被依次或同时执行。需要说明的是,在各动作中,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装置各部由装置控制部5控制,被自动运转或半自动运转。

作为第一缠绕动作和第二缠绕动作中共同的动作工序,具有:拉出工序(拉出动作),从被带支撑部50支撑的辊状的带T拉出伸缩侧端部T1;粘贴工序(粘贴动作),将已拉出的带T的伸缩侧端部T1粘贴到电线部分W1或波纹管C;缠绕工序(带缠绕工序、缠绕动作),使带T在电线部分W1或波纹管C的周围旋转并缠绕;以及切断工序(切断动作),将已缠绕在电线部分W1或波纹管C的周围的带T切断。

拉出工序如图10所示,在旋转单元40、粘贴单元60和切断单元70位于退避位置的状态下,即在带支撑部50的带T位于比电线部分W1、波纹管C靠近Y方向深远侧的状态下执行。首先,粘贴单元60如图12所示,利用汽缸63将粘贴支撑板62向Y方向近前侧推出,使粘贴头66移动到带T上方的粘贴位置。

接着,如图13所示,利用汽缸64A将升降板64D推下,使把持头66下降到与带夹54抵接或接近的把持位置,然后,如图14所示,利用把持头主体66A内的汽缸,使一对把持部件66C接近,把持带T的伸缩侧端部T1。之后,用一对把持部件66C把持伸缩侧端部T1,并在此状态下,如图15所示,通过汽缸64A抬起升降板64D,使把持头66上升到拉出位置,将带T的伸缩侧端部T1拉出。

粘贴工序接着拉出工序执行,从粘贴单元60的把持头66已将带T的伸缩侧端部T1拉出的状态,如图16所示,底座20的汽缸24将滑动板23向Y方向近前侧推出,从而使旋转单元40移动到缠绕位置,并且使粘贴单元60和切断单元70也前进,使粘贴头66移动到电线部分W1或波纹管C的上方位置。通过该移动,如图17所示,将被拉出的带T的粘合面按压到电线部分W1或波纹管C的侧面,带T的一部分被粘贴。之后,把持头主体66A将一对把持部件66C隔离,解除带T的把持。

接着,带按压部65如图18、19所示,利用汽缸65A,推出按压头65F,并使其移动到按压位置。通过该按压头65F的移动,辊65G与带T抵接,并且从电线部分W1或波纹管C的侧面向上表面侧转动,通过该辊65G的转动,将带T按压到电线部分W1或波纹管C,带T的伸缩侧端部T1被粘贴。然后,粘贴单元60如图20所示,利用汽缸63,将粘贴支撑板62向Y方向深远侧拉回,使粘贴单元60和切断单元70从旋转单元40退避。

缠绕工序接着粘贴工序被执行,从带T的伸缩侧端部T1被粘贴到电线部分W1或波纹管C的状态,如图21所示地,旋转单元40驱动旋转驱动单元45的旋转马达46,使从动齿轮49和旋转板44旋转。通过该旋转板44的旋转,从上游侧观察,被带支撑部50支撑的带T在电线部分W1或波纹管C的周围顺时针地旋转。

利用这样的旋转单元40,使带T旋转,同时或者在预定时间之后,主体驱动部4通过直线电机使头部3的底座10向X方向下游侧移动。通过该头部3的移动,带T被旋转单元40旋转,并向电线部分W1或波纹管C的长边方向下游侧相对移动,螺旋状地缠绕在电线部分W1或波纹管C。一旦带T缠绕了预定长度之后,主体驱动部4停止直线电机的驱动,停止头部3的移动,旋转单元40停止旋转马达46的驱动,使旋转板44的旋转停止。

图8所示的传感器57检测被检测部56,从而控制旋转马达46的停止位置,如图22、23所示,以带T位于电线部分W1和波纹管C的下方,并且旋转板44和从动齿轮49的切口44A、49A成为与支撑板41和对置板42的切口41A、42A相同方向的方式,停止驱动旋转马达46。因此,在带T已停止旋转的状态下,如图23所示,成为带T的缠绕留量部T2从电线部分W1或波纹管C的Y方向深远侧侧面朝向下方的带夹54延伸的状态。

切断工序在缠绕工序中的旋转马达46停止之后执行,切断单元70如图24所示,通过汽缸71,将切断头72推出,使其移动到切断位置。通过该切断头72的移动,限制部件74钻入电线部分W1或波纹管C的下侧,从下方支撑电线部分W1、波纹管C,并且,切断刃73深入并切断带T的缠绕留量部T2。进一步地,切断头72的前端部钻入电线部分W1或波纹管C的下侧,将已切断的带T的缠绕留量部T2从电线部分W1或波纹管C的侧面向下表面侧按压并粘贴。

如果这样地用切断刃73将带T的缠绕留量部T2切断,则在比已切断的部分靠下侧形成带T的伸缩侧端部T1。该伸缩侧端部T1被带的张力、重力向下方的辊部分拉回,但通过该拉回动作,带夹54的第二保持部件54C转动,将第一保持部件54A与第二保持部件54C之间的间隙关闭,从而夹持带T。基于此,带T的伸缩侧端部T1如图25(B)所示地,以从带夹54向上方突出的状态被保持。之后,切断单元70通过汽缸71将切断头72向Y方向深远侧拉回,并使其移动到隔板75下侧的后退位置。

〔第一缠绕动作和外装部件安装动作〕

在本实施方式的带缠绕装置1中,同时执行将带T螺旋状地缠绕于线束W的电线部分W1的第一缠绕动作、以及将波纹管C安装在电线部分W1的外侧的外装部件安装动作。

在第一缠绕动作之前,执行准备工序。作业者在已经使带缠绕装置1的各部恢复到初始位置的状态下执行该准备工序。头部3的初始位置如图1、2所示地,是布线板10上游侧的副操作部5C附近位置,在头部3的初始位置,壳体30的壳体盖部32被开放,旋转单元40、粘贴单元60、切断单元70和供给单元80后退到退避位置。另外,在布线装置2中,多个布线夹具12成为从布线板10的上表面突出的状态,供给单元80的保持部90成为已从布线板10的上表面没入下方的状态。

在准备工序中,首先,将带T组装到头部3的带支撑部50,使其伸缩侧端部T1保持在带夹54,并向上方突出。另外,在布线板10放置线束W,使连接器W2与连接器保持部11嵌合,并使电线部分W1锁定到多个布线夹具12的锁定爪部13。进一步地,使电线部分W1插通壳体30的电线插通部35中的壳体主体31的插通部件35A的切口。另外,在布线板10的近前侧准备波纹管C。

在以上的准备工序完成后,作业者操作控制操作部5B的开关,开始第一缠绕动作。接收了来自开关的信号后的控制部主体5A通过壳体30的汽缸33来关闭壳体盖部32,然后,相对于线束W的一端侧(上游侧)中的连接器W2附近的电线部分W1,执行拉出工序和粘贴工序,然后,朝向电线部分W1的下游侧执行缠绕工序。在该缠绕工序中,与基于旋转单元40的带T的旋转速度相比,基于主体驱动部4的直线电机的头部3的移动速度被设定为相对高速,基于此,相对于电线部分W1,带T如图26所示地,被缠绕成相互不重叠的杂乱的螺旋状。

控制部主体5A如果在电线部分W1缠绕了预定长度的带T,则使主体驱动部4的直线电机和旋转单元40的旋转马达46同时停止,中断缠绕工序。在该已中断的状态下,控制部主体5A如图27所示地,通过供给单元80的汽缸85,使滑动部件84、钳部件87和插入件88前进,移动到旋转辊86与电线部分W1抵接的位置,并使供给单元80的保持部90从布线板10的上表面突出,然后,使各部停止,成为待机状态(等待输入信号的状态)。

在待机状态下,作业者执行将波纹管C组装到供给单元80的外装部件组装工序。首先,如图28所示,使钳部件87转动,使插入件88沿着并位于电线部分W1,成为引导状态,将电线部分W1插入第一部件88B的凹部885和第二部件88C及第三部件88D的凹部。接着,如图29所示,将已准备的波纹管C插通引导部89,并将插入件88的突起部881插入波纹管C的前端,如图30~33所示,打开缝隙C1且使波纹管C覆盖插入件88。进一步地,将波纹管C向上游侧推入,穿通缝隙C1,将电线部分W1插入波纹管C的内部,在插入件88的靠上游部分,将波纹管C安装在电线部分W1的外侧,并将其端部放置在保持部90的夹部92。

一旦这样地完成了波纹管C的组装,作业者操作副操作部5C的开关,将外装部件组装工序完成信号发送到控制部主体5A。接收了外装部件组装工序完成信号的控制部主体5A如图34所示地,使保持部90的夹部92把持波纹管C,然后,重新开始缠绕工序,将带T螺旋状缠绕在电线部分W1,并将波纹管C安装在电线部分W1。即,同时执行缠绕工序和外装部件安装工序。

具体而言,通过旋转单元40,使带T在电线部分W1的周围旋转,通过主体驱动部4的直线电机使头部3在电线部分W1的下游侧相对移动,将带T螺旋状地缠绕在电线部分W1,并伴随着头部3的移动,使供给单元80的插入件88和引导部89在电线部分W1的下游侧相对移动,从而,引导波纹管C且向电线部分W1供给,穿过用插入件88打开的缝隙C1,将电线部分W1插入到波纹管C的内部,并向电线部分W1的下游侧依次安装波纹管C。

在这样的第一缠绕动作和外装部件安装动作中的缠绕工序和外装部件安装工序中,为了不妨碍头部3的移动,控制部主体5A通过布线装置2的夹具驱动部14,使布线夹具12从布线板10的上表面向下方没入,并且,在头部3穿过后,使布线夹具12从布线板10的上表面突出,再次支撑电线部分W1和波纹管C。在头部3这样穿过时,虽然基于布线夹具12的电线部分W1的支撑被暂时解除,但是,电线部分W1和波纹管C插通并支撑壳体30的电线插通部35,因此,防止其下垂,并适当地执行粘贴工序、缠绕工序、切断工序。

如果如上所述地将带T向电线部分W1缠绕完预定长度,则控制部主体5A使主体驱动部4的直线电机和旋转单元40的旋转马达46停止,结束缠绕工序和外装部件安装工序。接着,控制部主体5A在执行利用切断单元70切断带T的切断工序之后,通过壳体30的汽缸33,使壳体盖部32开放,并通过底座20的汽缸24,使旋转单元40、粘贴单元60、切断单元70与滑动板23一起后退到退避位置,之后,使各部停止,成为待机状态。

在待机状态下,作业者从电线部分W1和波纹管C取下供给单元80的插入件88,并执行通过手工作业将波纹管C的另一端侧安装在电线部分W1的外装部件精加工工序。首先,从插入件88取下波纹管C,并且使钳部件87转动,将插入件88从电线部分W1隔离,解除引导状态。进一步地,穿过波纹管C的缝隙C1,使其另一端侧覆盖电线部分W1,将波纹管C以其全部长度安装在电线部分W1。

在这样的完成了波纹管C的安装之后,作业者操作副操作部5C的开关,将外装部件精加工工序完成信号发送到控制部主体5A。接收了外装部件精加工工序完成信号的控制部主体5A通过供给单元80的汽缸85使滑动部件84、钳部件87和插入件88后退到退避位置,并解除基于保持部90的夹部92的波纹管C的保持,使保持部90从布线板10的上表面向下方没入。进一步地,控制部主体5A通过主体驱动部4的直线电机,使头部3恢复到初始位置,之后,使各部停止,成为待机状态。

通过以上内容,基于带缠绕装置1的第一缠绕动作和外装部件安装动作完成。接着,执行第二缠绕动作。

〔第二缠绕动作〕

本实施方式的基于带缠绕装置1的第二缠绕动作是相对于波纹管C使带T彼此逐个重叠半宽程度地进行缠绕的动作,基于此,关闭波纹管C的缝隙C1,确保保护性能,完成带有波纹管C的线束W。此处,在波纹管C,在后工序中,以适当间隔在多处安装车辆固定用钳,被设定为对该钳的安装位置不缠绕带T。即,在第二缠绕动作中,交替地执行在波纹管C的沿长边方向的预定范围缠绕带T以形成带缠绕部的缠绕动作(缠绕工序)、以及在相邻的带缠绕部之间形成不缠绕带T的非缠绕部的非缠绕动作。

相对于恢复到初始位置并成为待机状态的带缠绕装置1,作业者操作控制操作部5B的开关,开始第二缠绕动作。接收了来自开关的信号的控制部主体5A通过壳体30的汽缸33,关闭壳体盖部32,之后,相对于波纹管C的上游侧端部,执行拉出工序和粘贴工序,之后,向下游侧执行缠绕工序。在该缠绕工序中,与第一缠绕动作的缠绕工序相比,将头部3的移动速度相对于带T的旋转速度,设定为相对低速,基于此,相对于波纹管C,带T被缠绕成彼此逐个重叠半宽程度的螺旋状。

一旦将带T在电线部分W1缠绕预定长度,形成带缠绕部,则控制部主体5A使主体驱动部4的直线电机和旋转单元40的旋转马达46同时停止,结束缠绕动作(缠绕工序)。

接着缠绕动作,控制部主体5A执行非缠绕动作。作为该非缠绕动作,依次执行切断工序、移动工序、拉出工序和粘贴工序。具体而言,在执行利用切断单元70切断带T的切断工序之后,执行使带T向下游侧移动与非缠绕部的长度相对应的距离的移动工序。在该移动工序中,通过底座20的汽缸24,使旋转单元40、粘贴单元60、切断单元70后退到退避位置,并通过主体驱动部4的直线电机使头部3向X方向下游侧移动。通过这样的移动工序,使带T向下游侧移动与非缠绕部长度对应的距离,之后,控制部主体5A执行拉出工序和粘贴工序,形成非缠绕部,结束非缠绕动作。

其后,控制部主体5A反复执行缠绕动作(缠绕工序)和非缠绕动作,从而沿着波纹管C的长边方向交替地形成带缠绕部和非缠绕部。如果通过缠绕动作,形成带缠绕部直至波纹管C的下游侧端部,则控制部主体5A使主体驱动部4的直线电机和旋转单元40的旋转马达46停止,执行通过切断单元70切断带T的切断工序。进一步地,通过壳体30的汽缸33,使壳体盖部32开放,并通过底座20的汽缸24,使旋转单元40、粘贴单元60、切断单元70后退到退避位置,之后,使各部停止,成为待机状态。

在待机状态下,作业者从头部3取下电线部分W1和波纹管C,并从连接器保持部11取下连接器W2,取出线束W。之后,作业者操作副操作部5C的开关,将第二缠绕动作完成信号发送到控制部主体5A,从而,收到了该信号的控制部主体5A通过主体驱动部4的直线电机,使头部3恢复到初始位置,之后,使各部结束处理,成为待机状态。基于以上,完成基于带缠绕装置1的第二缠绕动作。

根据以上的带缠绕装置1,在外装部件安装工序中,通过主体驱动部4的直线电机使支撑了线束W的布线板10与供给波纹管C的供给单元80相对移动,穿过缝隙C1,将电线部分W1插入到波纹管C的内部,从而能够将波纹管C依次安装在电线部分W1的外侧,从而能够沿电线部分W1的长边方向连续地安装波纹管C。这样,通过将现有技术中通过作业者的手工作业进行的作业机械化,从而能够提高波纹管C的安装作业效率,并能够提高线束制造现场的生产性。

另外,供给单元80的插入件88向电线部分W1的长边方向倾斜,并且插入件88的前端部被与电线部分W1重叠地组装,通过该插入件88,打开波纹管C的缝隙C1,并使电线部分W1插通其内部,从而,能够连续并顺畅地进行波纹管C向电线部分W1的安装,能够提高其安装速度,促进作业的效率化。进一步地,插入件88被构成为:具有金属制的第一部件88B和树脂制的第二部件88C,且第二部件88C与电线部分W1滑接,因此,能够通过第一部件88B确保强度,并且,能够通过第二部件88C防止对电线部分W1的划伤。

进一步地,将波纹管C插通供给单元80的引导部89,将该波纹管C向插入件88和电线部分W1引导,从而能够抑制长条的波纹管C的混乱,能够稳定地供给波纹管C。进一步地,用保持部90的夹部92保持波纹管C的一端部,从而在外装部件安装工序中,通过插入件88拉伸波纹管C,能够防止其移动,并能够可靠地实施波纹管C的安装。

另外,通过第一缠绕动作和外装部件安装动作,将带T缠绕在线束W的电线部分W1,并将波纹管C安装在电线部分W1的外侧,并通过第二缠绕动作,将带T缠绕在波纹管C的外侧,从而半自动地执行带T的缠绕和波纹管C的安装,能够进一步地提高线束W的制造效率。

另外,同时执行第一缠绕动作和外装部件安装动作,从而将带T缠绕在电线部分W1,之后,与将波纹管C安装在电线部分W1的外侧的情况相比,能够大幅地缩短所需要的作业时间,能够显著地提高作业效率。

另外,在第二缠绕动作中,交替地执行将带T缠绕在波纹管C的外侧的缠绕动作、和不缠绕带T而形成预定长度的非缠绕部的非缠绕动作,从而,能够将现有技术中作业者通过手工作业进行的作业机械化。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对波纹管C缠绕带的缠绕作业的作业效率,能够更进一步提高生产性。

另外,在切断工序中,在用切断刃73将带T的缠绕留量部T2切断时,带T的伸缩侧端部T1以从带夹54向上方突出的状态被保持,因此,在拉出工序中,能够利用粘贴单元60的把持头66容易地把持并拉出伸缩侧端部T1,能够连续且顺畅地执行切断工序、拉出工序和粘贴工序。

另外,在粘贴工序中,利用粘贴单元60将已拉出的带T的粘合面按压到电线部分W1或波纹管C的侧面,将带T的一部分粘贴,之后,通过带按压部65的辊65G的转动,将带T的伸缩侧端部T1按压并粘贴到电线部分W1或波纹管C,从而能够可靠地粘贴带T。

另外,在切断工序中,推出切断头72,使其移动到切断位置,在该切断头72的前端设置的切断刃73深入到带T的缠绕留量部T2并切断,从而能够顺畅并可靠地切断带T,能够防止在带T的切断部分起皱、弯曲。进一步地,以限制部件74已从下方支撑电线部分W1或波纹管C的状态切断带T,从而能够防止切断刃73划伤电线部分W1或波纹管C。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于所述实施方式,也包含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的其他构成等,以下所示的变形等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例如,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示例了在带缠绕装置1的一部分包含了外装部件安装装置的情况,但是本发明的外装部件安装装置不限于与带缠绕装置一体地设置。即,即使从带缠绕装置1的头部3省略了壳体30、旋转单元40、粘贴单元60、切断单元70等,只要设置有供给单元80,则作为外装部件安装装置发挥作用。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同时执行第一缠绕动作和外装部件安装动作,通过旋转单元40,将带T缠绕在电线部分W1,并在其上游侧通过供给单元80将波纹管C安装在电线部分W1的外侧,但是,作为本发明的带缠绕装置的动作,不限于同时执行第一缠绕动作和外装部件安装动作。即,也可以首先执行第一缠绕动作,通过旋转单元40,缠绕带T直到电线部分W1的下游侧,之后,组装波纹管C,执行外装部件安装动作,通过供给单元80,将波纹管C安装在电线部分W1的外侧。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在布线装置2的布线板10,线束W被不能移动地保持,利用主体驱动部4将头部3沿着布线板10往返移动,但不限于此,可以使线束W相对于被设定成不能移动的头部3移动,也可以通过使线束W和头部3分别地移动,从而彼此相对移动。只要是使线束W这样移动的构成,则不会受布线板10的大小的制约,无论电线部分W1的长度如何,都能够安装波纹管C,因此,能够对不同长度的各种用途的线束W,适当地使用本发明的外装部件安装装置。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在头部3设置1个旋转单元40,使用该旋转单元40执行第一缠绕动作和第二缠绕动作,从而分别实施将带T向电线部分W1的缠绕与带T向波纹管C的缠绕,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隔着供给单元80在上游侧和下游侧分别设置旋转单元40,通过下游侧的旋转单元40,将带T缠绕在电线部分W1,并通过上游侧的旋转单元40,将带T缠绕在波纹管C。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通过头部3的一次移动,同时进行带T向电线部分W1的缠绕、波纹管C向电线部分W1的安装和带T向波纹管C的缠绕,能够更进一步大幅缩短作业时间。

其他,在上述记载中公开有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构成、方法等,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即,本发明主要对特定的实施方式进行了特别的图示且进行了说明,但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和目的的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的形状、材质、数量和其他详细构成进行各种各样的变更。因此,限定了上述公开的形状、材质等的记载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而示例的记载,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因此,除了它们的形状、材质等的限定的一部分或者全部限定的部件的名称中的记载被包含在本发明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