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生产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生产汽车动力电池端盖的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动力电池掣肘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因而,电池的安全和实用性能是其尤为重要的性能参数,而动力电池盖板的铆接效果正是其中的重点,好的铆接效果可以增加电池的安全性能与电池装配成模组的方便快捷等实用性,而现有技术的铆接件在电池安全和单电池连接方面还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目前现有技术的用于固定和连接汽车动力电池电芯的端盖,如附图1所示,包括基板01、正极柱02、负极柱03、上盖板固定螺座04、电池固定螺座05、电池座固定螺座06、通孔07和线槽08;所述正极柱02和负极柱03与基板01螺接,所述上盖板固定螺座04和电池固定螺座05设在基板01上表面,所述电池座固定螺座06设在基板01侧面上,所述通孔07设在基板01上且呈矩形排布,所述基板01侧边还设有用于与电池座卡接的卡扣09。
并且为了保证很好的绝缘性、装配便捷性和使用安全性,其采用的材质含有较多玻璃纤维,无法热塑后再将螺母分别安装在上盖板固定螺座04、电池固定螺座05和电池座固定螺座06中,否则无法保证精密度且易出现各种偏差,所以只能在热塑时附带螺母同时注塑才能保证其精度,而采用这种方式的热塑生产难度和自动化难度都极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保证产品精度且自动化生产的用于生产汽车动力电池端盖的生产系统。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生产汽车动力电池端盖的生产系统,包括多臂机器人手臂、机器人夹具、螺母自动供料及检测单元、注塑机、压变形工作单元和传送带;
所述螺母自动供料及检测单元包括供料检测操作台、振动送料盘、四轴水平关节机器人、三指气爪、分料装置、摆料平台和检测单元;所述振动送料盘、四轴水平关节机器人、分料装置和摆料平台设在供料检测操作台上,所述三指气爪安装在四轴水平关节机器人的机械臂上,所述振动送料盘将螺母经由分料装置后由四轴水平关节机器人上的三指气爪抓取放入摆料平台的指定位置上,所述供料检测操作台包括检测架和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安装在检测架上,所述检测架安装在供料检测操作台上且位于摆料平台旁;
所述机器人夹具包括夹具本体、定位夹具、吸嘴、平行夹、固定板、表面埋入汽缸、侧面埋入汽缸和取件吸盘;所述固定板与多臂机器人手臂连接,所述夹具本体上表面设有定位夹具和吸嘴,所述平行夹安装在夹具本体侧面,所述表面埋入汽缸安装在夹具本体下表面且与吸嘴联动,所述侧面埋入汽缸安装在夹具本体侧面且与平行夹联动,所述取件吸盘也安装在夹具本体上;所述吸嘴将摆料平台上的螺母吸住运送至注塑机内的模具指定位置处,注塑机进行合模注塑;
所述压变形工作单元包括压变形操作台、风冷单元和压变形工作 单元,所述压变形工作单元为多个,所述风冷单元安装在压变形操作台上且位于压变形工作单元旁,所述压变形工作单元包括上压板、下压板和下压汽缸;所述下压板安装在压变形操作台上,所述下压汽缸安装在下压板且带动上压板进行下压操作;
作为优选,所述摆料平台与供料检测操作台之间为可拆式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检测架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光电传感器与通孔之间采用可拆式连接。
作为优选,取件吸盘与夹具本体转动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上压板上设有多个用于水冷的进出水口。
作为优选,所述压变形工作单元内还包括旋转夹块和旋转夹紧汽缸,所述旋转夹紧汽缸设在下压板上,所述旋转夹紧汽缸的伸缩端与旋转夹块连接将注塑件夹紧。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优点:采用本实用新型先将螺母由振动送料盘送入分料装置中,再由四轴水平关节机器人上的三指气爪将螺母移动并放入摆料平台上,通过多臂机器人手臂上的机器人夹具将螺母吸起并放入注塑机的模具内,注塑机合模注塑,注塑的同时多臂机器人手臂继续重复刚才的吸螺母操作,待注塑机注塑好一个产品后,由多臂机器人手臂通过取件吸盘将产品从注塑机内吸下,再将夹具本体上由吸嘴吸住的螺母再次放入模具中,并将吸下的产品放入压变形工作单元中进行压变形操作,如此不断往复,从而实现了带螺母直接注塑和自动化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目前现有技术的用于固定和连接汽车动力电池电芯的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生产汽车动力电池端盖的生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生产汽车动力电池端盖的生产系统的螺母自动供料及检测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生产汽车动力电池端盖的生产系统的机器人夹具的俯视图。
图5实用新型的用于生产汽车动力电池端盖的生产系统的机器人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生产汽车动力电池端盖的生产系统的压变形工作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生产汽车动力电池端盖的生产系统的检测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现有技术:01、基板,02、正极柱,03、负极柱,04、上盖板固定螺座,05、电池固定螺座,06、电池座固定螺座,07、通孔,09、卡扣;
本实用新型:1、多臂机器人手臂,2、机器人夹具,3、螺母自动供料及检测单元,4、注塑机,5、压变形工作单元,6、传送带,31、供料检测操作台,32、振动送料盘,33、四轴水平关节机器人,34、三指气爪,35、分料装置,36、摆料平台,37、检测单元,311、检测架,312、光电传感器,21、夹具本体,22、定位夹具,23、吸嘴, 24、平行夹,25、固定板,26、表面埋入汽缸,27、侧面埋入汽缸,29、取件吸盘,50、压变形操作台,51、风冷单元,52、压变形工作单元,521、上压板,522、下压板,523、下压汽缸,524、旋转夹块,525、旋转夹紧汽缸,5211、进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至7所示,一种用于生产汽车动力电池端盖的生产系统,包括多臂机器人手臂1、机器人夹具2、螺母自动供料及检测单元3、注塑机4、压变形工作单元5和传送带6;
所述螺母自动供料及检测单元3包括供料检测操作台31、振动送料盘32、四轴水平关节机器人33、三指气爪34、分料装置35、摆料平台36和检测单元37;所述振动送料盘32、四轴水平关节机器人33、分料装置35和摆料平台36设在供料检测操作台31上,所述三指气爪34安装在四轴水平关节机器人33的机械臂上,所述振动送料盘32将螺母经由分料装置35后由四轴水平关节机器人33上的三指气爪34抓取放入摆料平台36的指定位置上,所述供料检测操作台31包括检测架311和光电传感器312,所述光电传感器312安装在检测架311上,所述检测架311安装在供料检测操作台31上且位于摆料平台36旁;
所述机器人夹具2包括夹具本体21、定位夹具22、吸嘴23、平行夹24、固定板25、表面埋入汽缸26、侧面埋入汽缸27和取件吸盘29;所述固定板25与多臂机器人手臂1连接,所述夹具本体21上表面设有定位夹具22和吸嘴23,所述平行夹24安装在夹具本体21侧面,所述表面埋入汽缸26安装在夹具本体21下表面且与吸嘴23联动,所述侧面埋 入汽缸27安装在夹具本体21侧面且与平行夹24联动,所述取件吸盘29也安装在夹具本体21上;所述吸嘴23将摆料平台36上的螺母吸住运送至注塑机4内的模具指定位置处,注塑机4进行合模注塑;
所述压变形工作单元5包括压变形操作台50、风冷单元51和压变形工作单元52,所述压变形工作单元52为多个,所述风冷单元51安装在压变形操作台50上且位于压变形工作单元52旁,所述压变形工作单元52包括上压板521、下压板522和下压汽缸523;所述下压板522安装在压变形操作台50上,所述下压汽缸523安装在下压板522且带动上压板521进行下压操作;
所述摆料平台36与供料检测操作台31之间为可拆式连接。
所述检测架311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光电传感器312与通孔之间采用可拆式连接。
取件吸盘29与夹具本体21转动配合。
所述上压板521上设有多个用于水冷的进出水口5211。
所述压变形工作单元52内还包括旋转夹块524和旋转夹紧汽缸525,所述旋转夹紧汽缸525设在下压板522上,所述旋转夹紧汽缸525的伸缩端与旋转夹块524连接将注塑件夹紧。
采用本实用新型先将螺母由振动送料盘送入分料装置中,再由四轴水平关节机器人上的三指气爪将螺母移动并放入摆料平台上,通过多臂机器人手臂上的机器人夹具将螺母吸起并放入注塑机的模具内,注塑机合模注塑,注塑的同时多臂机器人手臂继续重复刚才的吸螺母操作,待注塑机注塑好一个产品后,由多臂机器人手臂通过取件吸盘 将产品从注塑机内吸下,再将夹具本体上由吸嘴吸住的螺母再次放入模具中,并将吸下的产品放入压变形工作单元中进行压变形操作,如此不断往复,从而实现了带螺母直接注塑和自动化的操作。
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检测单元对摆料平台上的螺母位置和数量进行检测,若出现数量不对或位置不对则多臂机器人手臂通过机器人夹具上的吸嘴将螺母吸起送入螺母回收处,从而防止注塑时因螺母位置不对而出现报废品。
再者本实用新型的压变形工作单元采用水冷和风冷同时进行的方式保证出模后的产品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整形操作,并且有效的保证产品精度。
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摆料平台36与供料检测操作台31之间为可拆式连接;检测架311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光电传感器312与通孔之间采用可拆式连接;可以使得整个系统兼容不同型号的带有螺母的端盖的生产,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兼容性。
同时机器人夹具2中的平行夹可以安放所述端盖中电池座固定螺座06的位置,这对于注塑生产工艺而言属于技术性突破,目前尚未有注塑中直接将螺母放入模具中进行直接注塑,并且其螺母位置不仅只是一个面还可以多面进行注塑。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 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