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弹夹插针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3065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装弹夹插针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针机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装弹夹插针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各类移动通讯设备,例如手机、PDA、GPS、MP3、MP4、数码相机、手持式游戏机等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这些设备中,通常会用到FPC连接器,以实现设备内部各功能模块之间或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信号连接或传递,以及设备与电源信号或信号源的连通等作用,最终实现设备电源/信号的连接方案。

通常,FPC连接器包括有塑胶主体、若干端子及一个翻盖,所述若干端子并排插入塑胶主体内;现有技术中,有一些会对FPC连接器插针环节的自动机,但是,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其仍存在诸多缺陷,例如:(1)只限于单人操作,在产能上受到局限,很难得到提升,产能也较为固定,不能按需灵活安排人员调整产能;(2)自动机适用的产品单一,对于不同PIN数产品而言,需要配置相应的不同自动机,这样,无疑增加了加工企业的购机成本;(3)现有的插针机,尚存在运行平稳性欠佳、易发生工作误差等缺陷,容易导致插针不均匀或漏插等。

因此,需要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装弹夹插针机,其实现了稳定、可靠、精准的插针作业,确保插针均匀、精确,机台可以依据产能需求及人员安排等因素,酌情安排单人操作或双人同时交替操作,其灵活性更强,以及,机台可广泛适用于同系列的多种PIN数产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装弹夹插针机,包括有依制程顺序依次设置的胶芯入料单元、胶芯分料单元、胶芯装入弹夹单元、人工操作衔接单元、弹夹移动单元、送夹切插单元,还包括有用于分别连接前述胶芯入料单元、胶芯分料单元、胶芯装入弹夹单元、弹夹移动单元、送夹切插单元的控制单元;

该胶芯入料单元包括有朝向胶芯分料单元设置的第一胶芯输送轨道,所述第一胶芯输送轨道前后延伸设置;

该胶芯分料单元包括有用于感应胶芯输送是否到位的第一感应器、用于将到位的胶芯向上错位的错位块、用于驱动错位块升降的错位气缸、与第一胶芯输送轨道垂直衔接设置的第二胶芯输送轨道、用于驱动第二胶芯输送轨道位移的轨道驱动组件、用于将错位后的胶芯推至第二胶芯输送轨道上的顶针组件、用于感应向上错位是否到位的第二感应器;该错位块上开设有正对第一胶芯输送轨道的胶芯容纳槽,所述第二胶芯输送轨道左右延伸设置,该第二胶芯输送轨道上形成有两个左右间距布置的胶芯装设区,每个胶芯装设区均凹设有若干并排设置的第一定位凹槽;

该胶芯装入弹夹单元设置有两组,两者沿左右方向间距布置;两者的间距为前述两个胶芯装设区之间距的两倍;每组胶芯装入弹夹单元均包括有弹夹、第一弹夹座、第一弹夹座驱动组件、排针、排针驱动组件及用于感应弹夹放入第一弹夹座内的第三感应器;所述弹夹上设置有若干供胶芯装设定位的第二定位凹槽,所述弹夹上可拆卸式配置有用于止挡第二定位凹槽入口端的挡板;所述第一弹夹座上开设有第一弹夹装设槽,所述弹夹可拆卸式装设于第一弹夹装设槽内,所述第一弹夹座驱动组件则连接于第一弹夹座上以驱动第一弹夹座前后位移;所述排针驱动组件连接于排针以驱动排针前后位移;所述排针、第一弹夹座分别位于前述第二胶芯输送轨道的前、后侧,所述排针、第一定位凹槽、第二定位凹槽对应设置;

该人工操作衔接单元包括有人工操作台,所述人工操作台的左、右侧分别预留有与相应左、右侧的胶芯装入弹夹单元对应衔接的左侧工位、右侧工位;

该弹夹移动单元包括有第二弹夹座、用于驱动第二弹夹座左右位移的第二弹夹座水平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二弹夹座上下位移的第二弹夹座垂直驱动组件;该第二弹夹座上开设有左右间距设置的两个第二弹夹装设槽,针对每个第二弹夹装设槽配置有用于感应是否装设弹夹的第四感应器;

该送夹切插单元包括有料带式端子输送装置、定位针、用于上下驱动定位针的定位针气缸、用于左右驱动定位针气缸的送料气缸、用于夹紧端子的夹爪、用于上下驱动夹爪的夹紧气缸、用于裁切端子料带的裁切动刀、用于上下驱动裁切动刀的裁切气缸、用于将夹紧的端子插入胶芯的插端气缸、用于折断多余料带的折料带拨杆、用于上下驱动折料带拨杆的折料带气缸,所述插端气缸驱动连接于夹紧气缸。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轨道驱动组件包括有伺服马达、联轴器、丝杆,该伺服马达经联轴器传动丝杆;丝杆经连接块联动前述第二胶芯输送轨道,第二胶芯输送轨道底部适配有直线滑轨以供第二胶芯输送轨道沿直线滑轨位移,以及,还设置有用于精确控制第二胶芯输送轨道位移距离的光电感应开关。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顶针组件包括有顶针气缸、受顶针气缸驱动连接的顶针及用于防止顶针顶推偏移的顶针盖板,所述顶针盖板的底部开设有供顶针穿过的滑槽,前述顶针适配于滑槽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夹包括有弹夹本体、弹夹盖板、弹夹滑块、滑块轨道、拉簧、弹夹旋柄及连杆;前述第二定位凹槽设置于弹夹本体上,所述弹夹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弹夹挡板槽;所述弹夹盖板连接于弹夹滑块上,弹夹滑块适配于滑块轨道上,所述拉簧前后延伸式连接于弹夹本体与弹夹滑块之间;所述弹夹旋柄具有第一枢接点、第二枢接点,所述连杆后端连接于弹夹盖板上,所述连杆的前端连接于第一枢接点,所述第二枢接点位于第一枢接点于连杆后端之间位置,所述第二枢接点连接于滑块轨道;前述弹夹盖板随旋转弹夹旋柄的旋转动作而前后位移。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有第一控制单元、第二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分别连接于前述胶芯入料单元、胶芯分料单元、胶芯装入弹夹单元,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分别连接于前述弹夹移动单元、送夹切插单元。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弹夹座垂直驱动组件连接于第二弹夹座水平驱动组件,所述第二弹夹座水平驱动组件连接于第二弹夹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胶芯入料单元包括有震动盘,震动盘的输出端连接前述第一胶芯输送轨道。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料带式端子输送装置包括有端子料盘。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胶芯入料单元、胶芯分料单元、胶芯装入弹夹单元、人工操作衔接单元、弹夹移动单元、送夹切插单元及控制单元的设置及相互配合,实现了稳定、可靠、精准的插针作业,确保插针均匀、精确,有效提高了产品加工质量;同时,本实用新型之装弹夹插针机可以依据产能需求及人员安排等因素,酌情安排单人操作或双人同时交替操作,不会产生任何单人操作机的危险隐患,其灵活性更强;以及,本实用新型之装弹夹插针机可广泛适用于同系列的多种PIN数产品,例如2PIN至40PIN之间的不同PIN数型号的产品,只需更换一下错位块即可,这样,大大降低了购机成本,也有利于生产车间的机台布置,简化了对机台的管理及维护。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局部剖示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用于显示胶芯分料单元结构的局部示图;

图4是图3中K向视图;

图5是图3中J向视图;

图6是图3中L向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用于显示胶芯装入弹夹单元结构的局部示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弹夹的组装结构示图(未含挡板);

图9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弹夹的分解结构示图(未含挡板);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弹夹的展开至锁紧的旋转状态过程示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用于显示弹夹移动单元结构的局部示图;

图12是图11中M向视图;

图13是图11中N向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用于显示送夹切插单元结构的局部示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胶芯入料单元

11、震动盘 12、第一胶芯输送轨道

20、胶芯分料单元

21、错位块 22、错位气缸

23、第二胶芯输送轨道 231、胶芯装设区

2311、第一定位凹槽 232、 胶芯挡块

24、顶针气缸 25、顶针

26、顶针盖板 27、伺服马达

28、丝杆 29、直线滑轨

30、胶芯装入弹夹单元

31、弹夹 311、挡板

312、弹夹本体 3121、第二定位凹槽

3122、弹夹挡板槽 313、弹夹盖板

314、弹夹滑块 315、滑块轨道

316、拉簧 317、弹夹旋柄

3171、第一枢接点 3172、第二枢接点

318、连杆 32、第一弹夹座

33、第一弹夹座驱动组件 34、排针

35、排针驱动组件

40、人工操作衔接单元

41、人工操作台 42、左侧工位

43、右侧工位

50、弹夹移动单元

51、第二弹夹座 511、第二弹夹装设槽

521、弹夹移位气缸 522、基座

523、左右位移直线滑轨 531、步进马达

532、联轴器 533、丝杆

534、上下位移直线滑轨

60、送夹切插单元

61、端子料盘 62、定位针气缸

63、送料气缸 64、夹紧气缸

641、夹爪 65、裁切气缸

651、裁切动刀 66、折料带气缸

661、折料带拨杆 67、插端气缸

71、第一控制单元 72、第二控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14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所述装弹夹插针机包括有依制程顺序依次设置的胶芯入料单元10、胶芯分料单元20、胶芯装入弹夹单元30、人工操作衔接单元40、弹夹移动单元50、送夹切插单元60,还包括有用于分别连接前述胶芯入料单元10、胶芯分料单元20、胶芯装入弹夹单元30、弹夹移动单元50、送夹切插单元60的控制单元。

此处,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有第一控制单元71、第二控制单元72,所述第一控制单元71分别连接于前述胶芯入料单元10、胶芯分料单元20、胶芯装入弹夹单元30,所述第二控制单元72分别连接于前述弹夹移动单元50、送夹切插单元60,从图1可以看出,胶芯入料单元10、胶芯分料单元20、胶芯装入弹夹单元30位于人工操作衔接单元40的前侧,而弹夹移动单元50、送夹切插单元60位于人工操作衔接单元40的后侧。

如图1至图6所示,该胶芯入料单元10包括有朝向胶芯分料单元20设置的第一胶芯输送轨道12,所述第一胶芯输送轨道12前后延伸设置;所述胶芯入料单元10包括有震动盘11,震动盘11的输出端连接前述第一胶芯输送轨道12;将胶芯倒入震动盘11,震动盘11会自动导正和筛选胶芯方向,并第一胶芯输送轨道12流入下述错位块21的胶芯容纳槽内。

如图1至图6所示,该胶芯分料单元20包括有用于感应胶芯输送是否到位的第一感应器、用于将到位的胶芯向上错位的错位块21、用于驱动错位块21升降的错位气缸22、与第一胶芯输送轨道12垂直衔接设置的第二胶芯输送轨道23、用于驱动第二胶芯输送轨道23位移的轨道驱动组件、用于将错位后的胶芯推至第二胶芯输送轨道23上的顶针组件、用于感应向上错位是否到位的第二感应器;该错位块21上开设有正对第一胶芯输送轨道12的胶芯容纳槽,所述第二胶芯输送轨道23左右延伸设置,该第二胶芯输送轨道23上形成有两个左右间距布置的胶芯装设区231,每个胶芯装设区231均凹设有若干并排设置的第一定位凹槽2311;对应第二胶芯输送轨道23的后侧位置,设置有胶芯挡块232,以用于避免下述顶针25将胶芯顶出第一定位凹槽2311的后侧出现移出第二胶芯输送轨道23的现象;

本实施例中,所述顶针组件包括有顶针气缸24、受顶针气缸24驱动连接的顶针25及用于防止顶针25顶推偏移的顶针盖板26,所述顶针盖板26的底部开设有供顶针穿过的滑槽,前述顶针25适配于滑槽内;

所述轨道驱动组件包括有伺服马达27、联轴器、丝杆28,该伺服马达27经联轴器传动丝杆28;丝杆28经连接块联动前述第二胶芯输送轨道23,第二胶芯输送轨道23底部适配有直线滑轨29以供第二胶芯输送轨道23沿直线滑轨29位移,以及,还设置有用于精确控制第二胶芯输送轨道23位移距离的光电感应开关;

以及,前述第一感应器、第二感应器通常采用光纤感应,第一感应器感应有无胶芯,无则停机,有则错位气缸22抬起;若错位气缸22抬起到位,第二感应器有信号后,顶针组件把胶芯推入第二胶芯输送轨道23的第一定位凹槽2311内,每次推入一个,那么,轨道驱动组件会带动第二胶芯输送轨道23一次走一个单位距离,反复上述动作若干次,例如,前述两个胶芯装设区231上各设置有13个第一定位凹槽2311,那么前述推入动作需反复26次,才能将第二胶芯输送轨道23上装满胶芯。

结合图1和图7所示,该胶芯装入弹夹单元设30置有两组,两者沿左右方向间距布置;两者的间距为前述两个胶芯装设区231之间距的两倍;每组胶芯装入弹夹单元30均包括有弹夹31、第一弹夹座32、第一弹夹座驱动组件33、排针34、排针驱动组件35及用于感应弹夹31放入第一弹夹座32内的第三感应器;所述弹夹31上设置有若干供胶芯装设定位的第二定位凹槽3121,所述弹夹31上可拆卸式配置有用于止挡第二定位凹槽3121入口端的挡板311;所述第一弹夹座32上开设有第一弹夹装设槽,所述弹夹31可拆卸式装设于第一弹夹装设槽内,所述第一弹夹座驱动组件33则连接于第一弹夹座32上以驱动第一弹夹座32前后位移;所述排针驱动组件35连接于排针34以驱动排针34前后位移;所述排针34、第一弹夹座32分别位于前述第二胶芯输送轨道23的前、后侧,所述排针34、第一定位凹槽2311、第二定位凹槽3121对应设置;前述第一弹夹座驱动组件33、排针驱动组件35均采用气缸驱动设计,其中,第一弹夹座32底部配置有滑轨,有利于确保第一弹夹座32的前后位移精准性。

如图8至图10所示,所述弹夹31包括有弹夹本体312、弹夹盖板313、弹夹滑块314、滑块轨道315、拉簧316、弹夹旋柄317及连杆318;前述第二定位凹槽3121设置于弹夹本体312上,所述弹夹本体312的一端设置有弹夹挡板槽3122;所述弹夹盖板313连接于弹夹滑块314上,弹夹滑块314适配于滑块轨道315上,所述拉簧316前后延伸式连接于弹夹本体312与弹夹滑块314之间;所述弹夹旋柄317具有第一枢接点3171、第二枢接点3172,所述连杆318后端连接于弹夹盖板313上,所述连杆318的前端连接于第一枢接点3171,所述第二枢接点3172位于第一枢接点3171于连杆318后端之间位置,所述第二枢接点3172连接于滑块轨道315;前述弹夹盖板313随旋转弹夹旋柄317的旋转动作而前后位移。如图10所示,其显示了弹夹31的展开状态、经临界状态至夹紧状态的大致过程,例如:(1)当弹夹旋柄317与垂直方向的角度为97.4度时,其为弹夹31展开和夹紧的临界点,(2)当弹夹旋柄317与垂直方向的角度大于97.4度时,在拉簧316的作用下,弹夹31自动完全展开,(3)当弹夹旋柄317与垂直方向的角度小于97.4度时,在拉簧316的作用下,弹夹31自动将产品夹紧,即胶芯被夹紧于挡板311与弹夹盖板313之间。所述弹夹31相当于整个制程中用于承载胶芯的治具,弹夹31的展开、锁紧这些一般由人工操作完成。

如图1所示,该人工操作衔接单元40包括有人工操作台41,所述人工操作台41的左、右侧分别预留有与相应左、右侧的胶芯装入弹夹单元30对应衔接的左侧工位42、右侧工位43;可以依据产能需求及人员安排等因素,酌情安排单人操作或双人同时交替操作,不会产生任何单人操作机的危险隐患,其灵活性更强;假如一个人操作的产能是3K/时,那么双人交替操作的产能是6K/时,其产能变化是翻倍的。人工操作主要指:(1)将弹夹装入第一弹夹座32;(2)将装有胶芯的弹夹从第一弹夹座32上取出;然后将挡板311装入,再旋转弹夹旋柄317将胶芯锁紧夹稳;(3)将弹夹装入第二弹夹座51内;(4)将弹夹从第二弹夹座51内取出,然后,反向旋转弹夹旋柄317,抽出挡板311,倒出插好端子的胶芯。

如图11至图13所示,该弹夹移动单元50包括有第二弹夹座51、用于驱动第二弹夹座51左右位移的第二弹夹座水平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二弹夹座51上下位移的第二弹夹座垂直驱动组件;该第二弹夹座51上开设有左右间距设置的两个第二弹夹装设槽511,针对每个第二弹夹装设槽511配置有用于感应是否装设弹夹的第四感应器;此处,所述第二弹夹座垂直驱动组件连接于第二弹夹座水平驱动组件,所述第二弹夹座水平驱动组件连接于第二弹夹座。本实施例中,前述第二弹夹座水平驱动组件包括有弹夹移位气缸521,弹夹移位气缸521安装于基座522上,弹夹移位气缸521可带动第二弹夹座51相对基座522左右位移;前述第二弹夹座垂直驱动组件包括有步进马达531、联轴器532、丝杆533,丝杆533联动前述基座522;通常,还配置有左右位移直线滑轨523、上下位移直线滑轨534,以利于对第二弹夹座51左右位移、上下位移平稳生、精准性控制。

如图14所示,该送夹切插单元包括有料带式端子输送装置、定位针、用于上下驱动定位针的定位针气缸、用于左右驱动定位针气缸的送料气缸、用于夹紧端子的夹爪、用于上下驱动夹爪的夹紧气缸、用于裁切端子料带的裁切动刀、用于上下驱动裁切动刀的裁切气缸、用于将夹紧的端子插入胶芯的插端气缸、用于折断多余料带的折料带拨杆、用于上下驱动折料带拨杆的折料带气缸,所述插端气缸驱动连接于夹紧气缸。所述料带式端子输送装置包括有端子料盘。

接下来,大致介绍一下前述装弹夹插针机的插针方法,包括有如下步骤:

(1)将胶芯经第一胶芯输送轨道12朝向胶芯分料单元20输送;第一感应器感应胶芯到位后,错位气缸22驱动错位块21向上将胶芯抬起;第二感应器感应到错位到位后,顶针组件将胶芯推送至第二胶芯输送轨道23的第一定位凹槽2311内;轨道驱动组件带动第二胶芯输送轨道23每次移一个单位距离再装入一个胶芯,直至胶芯装设区231装满胶芯;

(2)轨道驱动组件带动第二胶芯输送轨道23,直至胶芯装设区231与相应排针34所在区域相对应;手动将弹夹31装设于第一弹夹装设槽内,第一弹夹座驱动组件33向前推动第一弹夹座32使弹夹31与第二胶芯输送轨道23相接,然后,排针驱动组件35向前推动排针34将胶芯从第一定位凹槽2311推送至相应第二定位凹槽3121内;然后,第一弹夹座32、排针34分别复位;此处,单人操作仅使用左侧工位、右侧工位中其一工位,只其中一相应的胶芯装设区231、胶芯装入弹夹单元30工作;或者,双人操作同时使用左侧工位42、右侧工位43,胶芯交替式装设于两个胶芯装设区231,胶芯装入弹夹单元30交替工作;

(3)手动将弹夹31从第一弹夹座32上取出,将挡板311装设于弹夹31上以形成于第二定位凹槽3121入口端的止挡,胶芯被定位于弹夹31与挡板311之间;

(4)将弹夹31装入第二弹夹座51的第二弹夹装设槽511内,第四感应器感应至弹夹31的装入到位,则第二弹夹座51水平驱动组件将弹夹送到插针位置,接着,第二弹夹座垂直驱动组件将弹夹31沿垂直方向上调整至插胶芯第1PIN的位置;料带由料带式端子输送装置朝向插针位置输送,输送到位时,定位针气缸62驱动定位针向下伸入端子料带的定位孔内形成对端子料带的定位;送料气缸63推动定位针气缸62以将端子料带推送到夹爪641处,夹紧气缸64推动夹爪641将端子料带夹紧;随后,定位针气缸62、送料气缸63依次复位;裁切气缸65驱动裁切动刀651将端子料带切断,插端气缸67将夹紧的端子插入胶芯内;随后,夹紧气缸64、插端气缸67复位;折料带气缸66驱动折料带拨杆661升降动作,以将多余料带折断;

第二弹夹座垂直驱动组件驱动第二弹夹座51按胶芯PIN距移位,直至将胶芯PIN位插满;第二弹夹座水平驱动组件将弹夹31拉回原位,人工将弹夹31取出,然后,反向旋转弹夹旋柄317,抽出挡板311,倒出插好端子的胶芯。与此同时,一侧的弹夹31被人工取出,另一侧已装入弹夹31并被第二弹夹座51水平驱动组件送至插针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胶芯入料单元、胶芯分料单元、胶芯装入弹夹单元、人工操作衔接单元、弹夹移动单元、送夹切插单元及控制单元的设置及相互配合,实现了稳定、可靠、精准的插针作业,确保插针均匀、精确,有效提高了产品加工质量;同时,本实用新型之装弹夹插针机可以依据产能需求及人员安排等因素,酌情安排单人操作或双人同时交替操作,不会产生任何单人操作机的危险隐患,其灵活性更强;以及,本实用新型之装弹夹插针机可广泛适用于同系列的多种PIN数产品,例如2PIN至40PIN之间的不同PIN数型号的产品,只需更换一下错位块即可,这样,大大降低了购机成本,也有利于生产车间的机台布置,简化了对机台的管理及维护。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