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器冷却系统、应用有变频器的设备和冷却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350339发布日期:2021-06-08 13:1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变频器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频器冷却流路,包括第一取液流路、第一换热组件和第一回液流路,通过所述第一换热组件与变频器组件进行热交换;第一控制装置,数量设置为一个或多个,设置于所述第一取液流路上和/或所述第一回液流路上,用于控制流经所述第一取液流路的冷媒液的流量和/或控制流经所述第一回液流路的冷媒液的流量;第二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回液流路上,用于控制流经所述第一回液流路的冷媒液的流向,以供对各个流向上导出的冷媒液进行对应功率的蒸发散热;控制器总成,电连接于所述变频器组件、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及所述第二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控制装置的工作及所述第二控制装置的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总成用于根据变频器的输出功率来控制所述第一控制装置的工作和/或所述第二控制装置的工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模块温度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组件上,且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总成,用于采集所述变频组件的温度且将温度参数上传至所述控制器总成,以供所述控制器总成根据采集到的温度来控制所述第一控制装置的工作和/或所述第二控制装置的工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液流路包括:第一回液支路及至少两条第二回液支路,其中,所述第二回液支路用于将流经的冷媒液导出以供对该导出的冷媒液进行相应功率的蒸发散热,所述第一回液支路的输出端连接至少两条所述第二回液支路;所述第二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回液支路与至少两条所述第二回液支路之间的流通与关闭,以控制流经所述第一回液支路的冷媒液的流向;在所述第一回液流路上设置有第一控制装置时,所述第一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回液支路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装置的数量与所述第二回液支路的数量一一对应;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分别设置于对应的第二回液支路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路并联于所述变频器冷却流路的第二冷却支路,所述第二冷却支路包括用于与所述变频器组件进行热交换的第二热交换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支路还包括:第三控制装置,数量与所述第二冷却支路的数量一一对应,且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上游,所述第三控制装置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总成,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总成指令以控制流经所述第二冷却支路的冷媒液的流量。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湿度检测装置,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总成,用于采集所述变频组件的湿度且将湿度参数上传至所述控制器总成。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器组件包括以下各项中的一项或多项:变频器功率组件、电机组件及变频器散热组件。
10.一种应用有变频器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设备机组、变频器组件及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变频器冷却系统;其中,所述制冷设备机组包括:依次连接的冷凝器、蒸发器及闪发器;而且,所述变频器冷却流路的第一取液流路的输入端及所述至少一路第二冷却支路的输入端均连接于所述冷凝器的输出端;所述至少两条第二回液支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蒸发器的输入端及所述闪发器的输入端。11.一种变频器冷却控制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有变频器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s11:获取变频器功率组件的输出功率;s12:判断所述变频器功率组件的输出功率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所述变频器功率组件的输出功率小于设定最小功率,或所述变频器功率组件的输出功率大于或等于设定最大功率;s13:若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控制位于闪发器对应的第二回液支路上的第二控制装置关闭该闪发器对应的第二回液支路与该闪发器的流路,而且,还控制位于蒸发器对应的第二回液支路上的第二控制装置连通该蒸发器对应的第二回液支路与该蒸发器之间的流路,以保证回流的冷媒液进入蒸发器,否则,控制位于闪发器对应的第二回液支路上的第二控制装置连通该闪发器对应的第二回液支路与该闪发器的流路,而且,还控制位于蒸发器对应的第二回液支路上的第二控制装置关闭该蒸发器对应的第二回液支路与该蒸发器之间的流路。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s14:获取变频器功率组件的温度;s15:判断所述变频器功率组件的温度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变频器功率组件的温度介于变频器功率组件温度的设定区间内;s16:若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控制位于第一取液流路上的第一控制装置打开,并控制位于第一回液流路上的第一控制装置,以通过所述第一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回液流路的单位时间流量;否则,控制位于第一回液流路上的第一控制装置打开,并控制位于第一取液流路上的第一控制装置,以控制所述第一取液流路的单位流量。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s17:获取电机组件的温度;s18:判断所述电机组件的温度是否满足第三预设条件,其中,第三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电机温度低于电机的目标温度;s19:根据判定结果控制所述电机组件对应的第三控制装置启动,以调节电机组件的温度及湿度。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s20:获取变频器散热组件的温度;s21:判断所述变频器散热组件的温度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其中,第一预设条件包括:变频器散热组件的柜内温度介于变频器散热组件的柜内温度设定区间内;
s22:根据判定结果控制所述变频器散热组件对应的第三控制装置启动,以调节变频器散热组件的温度及湿度。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