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副球 菌DN-3和甲基杆菌SDN-3、沼泽考克氏菌FSDN-A和科氏葡萄球菌FSDN-C六种菌的种子 液后按照菌体体积比为1:1:1~5:1~5:1~10:1~3的比例混合,然后在具有良好搅拌系统的 反应器中进行放大培养,培养液中的氨氮浓度为200mg/L~500mg/L,培养条件为温度25~ 35°C,pH 为 6. 5 ~10. 0, D0 为 1. 0~3· Omg/L。
[0019] 生物脱氮单元使用的菌剂按CN201010536065. X实施例1所述方法制备。
[0020] 按照表1所示的配比制备菌剂,获得不同组成的菌剂如表1所示。
[0021] 表1每种菌剂的组成及配比
实施例2 某腈纶生产厂产生的废水中C0D浓度1200mg/L左右,B0D浓度为150mg/L左右,总氮 浓度为l〇〇mg/L左右,CN浓度5. 2mg/L左右,NH 3-N浓度为60mg/L左右,pH值8. 8,采用厌 氧水解-好氧接触氧化-生物脱氮组合工艺进行处理。废水首先进入厌氧水解单元,停留 时间6小时,控制pH为6. 0,温度为30°C,经厌氧处理后的废水输送至好氧接触氧化单元, 停留时间10小时,控制pH为7. 5~7. 8, DO :3. 2~3. 5mg/L,温度30°C,经好氧接触氧化单元 处理之后的废水进入生物脱氮单元进行脱氮和进一步去除C0D,停留时间8小时,控制pH为 7. 8~8. 0, DO :1. 5~2. 5mg/L,温度30°C。工艺启动过程中,在厌氧水解单元按照每小时所处 理废水体积的〇. 1%投加菌剂I -A,好氧接触氧化单元按照0. 5%的体积比投加菌剂II -A。 经过总停留时间24小时组合工艺和菌剂的配合处理,系统运行30天后,出水C0D浓度在 48~58mg/L之间、氨氮浓度小于15mg/L、总氮浓度20~30mg/L,出水中检测不到CN,最终实 现废水达标处理。
[0022] 实施例3 某干法腈纶生产厂产生的废水中C0D浓度1800mg/L左右,B0D浓度为250mg/L左右, TN浓度为260mg/L左右,CN浓度7. 4mg/L左右,NH 3-N浓度为160mg/L左右,pH值7. 8,采 用厌氧水解-好氧接触氧化-生物脱氮组合工艺进行处理。废水首先进入厌氧水解单元, 停留时间8小时,控制pH为6. 5,温度30°C,经厌氧处理后的废水输送好氧接触氧化单元, 停留时间10小时,控制pH为7. 5~8. 0, DO :3. 5~4. 0mg/L,温度30°C,经好氧接触氧化单元处 理之后的废水进入生物脱氮单元进行脱氮和进一步去除C0D,停留时间12小时,控制pH为 8. 0~8. 5, DO :2. 0~2. 5mg/L,温度30°C。工艺启动过程中,在厌氧水解单元按照每小时所处 理废水体积的〇. 5%投加菌剂I -B,好氧接触氧化单元按照1. 0%的体积比投加菌剂II -B, 在生物脱氮单元按照1. 〇%的体积比投加菌剂III -B。经过总停留时间30小时组合工艺和菌 剂的配合处理,系统运行30天后,出水C0D浓度小于60mg/L、氨氮浓度小于15mg/L、总氮浓 度小于30mg/L,出水中检测不到CN,最终实现废水达标处理。
[0023] 实施例4 某腈纶生产厂产生的废水采用A/0工艺进行处理。废水中的总氮浓度为260mg/L、 CN 浓度 8. 5mg/L 左右、NH 3 -N 浓度为 185mg/L、C0D 浓度为 500mg/L,B0D 浓度小于 50mg/L, pH值8.2。处理后的污水不能达标排放。原有厌氧水解单元停留时间10小时,pH为7.0,温 度30°C,好氧单元停留时间12小时,pH7. 5,温度30°C。在原有处理设施基础上进行改造,好 氧单元采用好氧接触氧化,并增设脱氮单元,原有单元操作条件不变,增设的脱氮单元停留 时间为8小时,控制pH为7. 5~8. 5, DO : 1. 0~2. 5mg/L,温度30°C。采用本发明方法,在厌氧 水解单元按照每小时所处理废水体积的〇. 5%投加菌剂I -A,好氧接触氧化单元按照0. 5% 的体积比投加菌剂II -A,在生物脱氮单元按照0. 5%的体积比投加菌剂III -A。经过总停留 时间30小时组合工艺和菌剂的配合处理,系统运行20天后,出水COD浓度小于60mg/L、氨 氮浓度小于15mg/L、总氮浓度小于30mg/L,出水中检测不到CN,最终实现废水达标处理。
[0024] 比较例1 处理同实施例2相同的废水,采取相同的工艺条件,不同之处在于在处理单元不投加 菌剂,经过总停留时间24小时组合工艺的配合处理,系统运行60天后,出水C0D浓度在 100~150mg/L之间、氨氮浓度小于15~20mg/L、总氮浓度50~60mg/L,有机氮没有得到有效去 除,导致出水总氮浓度较高。
[0025] 比较例2 处理与实施例2相同的废水,不同之处在于在厌氧水解单元不投加菌剂,好氧接触氧 化单元按照0. 5%的体积比投加菌剂II -A。经过总停留时间24小时不同工艺和菌剂的配合 处理,系统运行30天后,出水C0D浓度在80~100mg/L之间、氨氮浓度小于20mg/L、总氮浓 度40~50mg/L,出水中有机氮含量较高,导致出水总氮浓度较高。
【主权项】
1. 一种腈纶生产过程产生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内容:腈纶废水依 次通过厌氧水解单元-好氧接触氧化单元-生物脱氮单元,在厌氧水解单元投加异养硝 化-好氧反硝化菌剂,在生物接触氧化单元投加反硝化菌剂;其中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 菌剂包括脱氮副球菌ofewiiri/icafts·) DN-3 和甲基杆菌(ifeiAjioAacterii/a? SDN-3中的一种或两种;反硝化菌剂包括节杆菌(AriAraAacter c_re>a ) FDN-1、水氏黄杆菌(raAac teri· azizi/ iaii) FDN-2、脱氮副球菌 {Paracoccus deni trifleans) DN-3、甲基杆菌{Me thylobac terium phyllosphaerae) SDN-3、沼泽考克氏菌(jfocyria jOaJi/6·iris) FSDN-A 和科氏葡萄球菌(5" cohnii ) FSDN-C〇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腈纶废水水质为:COD浓度 为 1000~2000mg/L,B0D 浓度为 100~300mg/L,总氮浓度为 100~300mg/L,NH3-N 浓度为 50~200mg/L,CN浓度为10mg/L左右,pH值7· 5~9· 0,属于可生化性差的废水。3.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厌氧水解单元的启动阶段投加异 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剂,投加量为每小时处理废水体积的0. 〇5%~1. 0%。4. 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剂中同 时含有脱氮副球菌(ParacocciAs· ofewi i_ri/ica?6·) DN-3 和甲基杆菌(#e iAjioAac teri· joATiJoSjOAgerae) SDN-3,两种菌的菌体体积比为1:1~10。5. 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剂中还含 有沼泽考克氏菌(心<^?/'/<3/7<3知6 1(_/'/61)?301^\和科氏葡萄球菌(1%(3/^7_/6^〇<^^/6 1<^〇/?/7_/_/) FSDN-C,四种菌的菌体体积比为2~10:2~10:1~5:1。6.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厌氧水解单元的处理条件为:水力停 留时间为6~10h,pH值为6. 0~7· 0,温度为25~30°C。7.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反硝化菌剂中FDN-1、FDN-2、DN-3、 SDN-3、FSDN-A、FSDN-C六种菌的菌体体积比为1:1:1~5:1~5:1~10:1~3,投加量为每小时处 理废水体积的〇. 1%~2. 0%。8.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生物接触氧化单元的处理条件为:水 力停留时间为 8~12h,pH 为 7. 5~8· 5, DO 为 3~5mg/L,温度为 25~30°C。9.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生物脱氮单元投加微生物制剂,其 中含有节杆菌FDN-1、水氏黄杆菌FDN-2、沼泽考克氏菌FSDN-A和科氏葡萄球菌FSDN-C中 的至少两种,投加量为每小时处理污水体积的0. 1%~2. 0%。10. 按照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生物脱氮单元的处理条件为: 水力停留时间为 8~12h,pH 为 7. 5~8· 5, DO 为 0· 5~3. 0mg/L,温度为 25~30°C。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腈纶生产过程产生废水的处理方法,腈纶废水依次通过厌氧水解单元-好氧接触氧化单元-生物脱氮单元,在厌氧水解单元投加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剂,在生物接触氧化单元投加反硝化菌剂,其中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剂主要包括脱氮副球菌(<i>Paracoccus</i><i>?denitrificans</i>)?DN-3和甲基杆菌(<i>Methylobacterium</i><i>?phyllosphaerae</i>)?SDN-3中的一种或两种;反硝化菌剂包括节杆菌(<i>Arthrobacter</i><i>?creatinolyticus</i>)FDN-1、水氏黄杆菌(<i>Flavobacterium</i><i>?mizutaii</i>)FDN-2、脱氮副球菌(<i>Paracoccus</i><i>?denitrificans</i>)?DN-3、甲基杆菌(<i>Methylobacterium</i><i>?phyllosphaerae</i>)?SDN-3、沼泽考克氏菌(<i>Kocuria</i><i>?palustris</i>)FSDN-A和科氏葡萄球菌(<i>Staphylococcus?cohnii</i>)FSDN-C。本发明解决含氰废水难降解、废水中含氮污染物不能实现达标处理问题,实现COD和含氮污染物的同时高效去除。
【IPC分类】C02F3/28, C02F3/30, C02F9/14, C02F103/38, C02F3/34
【公开号】CN105645666
【申请号】
【发明人】高会杰, 郭志华, 孙丹凤, 郭宏山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