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肥兼用型播量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03305发布日期:2020-04-24 17:3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稻肥兼用型播量调节装置,安装在摆管式撒播机的料箱和法兰之间,其特征在于:该机构包括集料机构、调节机构、辅助机构、棘轮拉线和控量机构;集料机构包括连接部、进料口和出料口,连接部与料箱底部连接固定,进料口与料箱连通,用于接收料箱内的稻肥,出料口与进料口连通,且长度方向沿其轴向延伸;调节机构设置于集料机构的下方,包括容纳集料机构出料口穿入的开口和设置于开口外侧的连接端,开口长度沿其轴向延伸,连接端与集料机构通过导杆活动连接;辅助机构的底部与法兰连接固定,其顶部开设有与集料机构开口相对的开口,其底部侧面设置有出料口,作为稻肥的撒播出口;棘轮拉线的端部与调节机构的连接端连接固定,通过改变拉线的长度从而带动调节机构上下移动;控量机构的底部固定在法兰上,位于辅助机构内,其上部部分插入调节机构的开口内,通过调节调节机构的开口与控量机构的上下位移来调节稻肥播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肥兼用型播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呈u型,其一侧与集料机构的连接部连接固定,另一侧上设置有容导杆穿过的通孔a和容棘轮拉线穿过的通孔b,在导杆上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集料机构的连接部及调节机构的连接端抵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肥兼用型播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辅助机构上连接固定有挡罩,且其顶部中心套在调节机构的开口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肥兼用型播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控量机构的上部截面形状为锥形,且锥形的底部尺寸大于调节机构开口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稻肥兼用型播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锥形的母线与轴线的夹角在20°~30°。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稻肥兼用型播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时集料机构出料口的底面与控量机构的顶面齐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肥兼用型播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集料机构的出料口内径在70mm到90mm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肥兼用型播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料箱承重板,料箱承重板固定在摆管式撒播机上,集料机构的连接部与料箱承重板连接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稻肥兼用型播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料箱承重板上开设有通孔,在通孔的下端固定有导管,导杆依次穿过通孔、导管、导向机构及调节机构,且导杆的顶端卡合在通孔内。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稻肥撒播装置,尤其是一种稻肥均可使用的播量调节装置,属于农业机械领域。一种稻肥兼用型播量调节装置,安装在摆管式撒播机的料箱和法兰之间,该机构包括集料机构、调节机构、辅助机构、棘轮拉线和控量机构;集料机构包括连接部、进料口和出料口;调节机构设置于集料机构的下方;辅助机构的底部与法兰连接固定;棘轮拉线的端部与调节机构的连接端连接固定;控量机构的底部固定在法兰上,通过调节调节机构的开口与控量机构的上下位移来调节稻肥播量。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实时调节播量;2、能够做到无级调节;3、能够有效防止物料板结堵塞;4、降低播量调节装置的伤芽率,同时适应水稻芽种和化肥的播量调节。

技术研发人员:刘兆朋;彭永福;刘木华;陈雄飞;余佳佳;刘俊安;周博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2.21
技术公布日:2020.04.2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