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角梅薯根盆景胚材的快速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879897发布日期:2020-11-10 17:3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三角梅薯根盆景胚材的快速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02、培育场地的选择:选择全阳光照含沙量高的种植地,铺上地布;

s104、培育基质的选择:采用重量占比为6:2:2的沙壤土、腐殖土和火山石碎块的混合基质;

s106、种苗处理:选用头径2cm~4cm的种苗,在离地面30cm~40cm处截断;只保留4~7条粗根,根长5cm~10cm,去除杂乱根;将种苗放入灭菌消毒生根液中浸泡30min后取出晾干,待种植入盆;上述灭菌消毒生根液由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mg*l-1、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600mg*l-1、萘乙酸400mg*l-1组成;

s108、上盆培育阶段:选用口径20cm、高26cm塑料盆作为容器,在塑料盆中预先填入s104中的所述培育基质,所述培育基质的高度为8~12cm,将s106中处理过的种苗放进塑料盆内,再回填s104中的所述培育基质、压实、并浇足定根水;进入正常的栽培管理,日常见塑料盆盆面的所述基质干白再浇水;

s110、薯根生成阶段:s108的上盆培育阶段进入正常栽培管理1个月后,每30天淋浇稀释800倍的高磷型12-45-10“红四方”水溶性肥料追肥1次;在第一次追肥15天后,每间隔15天采用促薯根生成复配药剂对叶面喷施1次,连续间隔喷施4次;上述促薯根生成复配药剂由磷酸二氢钾2000mg*l-1、硫酸镁30mg*l-1、氨基壳寡糖200mg*l-1、多效唑30mg*l-1和芸苔素0.5mg*l-1组成;

s112、换盆膨根阶段:在s108的上盆培育阶段进行12个月后,采用破盆方法将三角梅桩从塑料盆中取出,取出后按盆景胚材的设计进行造型并修掉直立枝条,保留主干萌发的一级分枝和二级分枝,其长度均在4~6cm;再采用口径26cm、高35cm的塑料盆内,在塑料盆中预先填入s104中的所述培育基质,所述培育基质的高度15-20cm,将修剪后的盆景胚材放入上述塑料盆内浅埋、回填所述培育基质,然后压实并浇足定根水,进入正常的栽培管理,日常见盆面基质干白再浇水;然后间隔30天淋浇稀释800倍的高磷型12-45-10“红四方”水溶性肥料追肥1次;每间隔60天采用促薯根膨大复配药剂对叶面喷施1次,连喷4次,上述促薯根膨大复配药剂由磷酸二氢钾2000mg*l-1、硫酸镁40mg*l-1、氨基壳寡糖400mg*l-1、多效唑50mg*l-1、芸苔素0.5mg*l-1组成;

s114、盆景胚材培育阶段:s112的换盆膨根阶段进行12个月后,并且三角梅桩头径达到7~8cm时,按盆景胚材的设计再次进行造型;在二次造型的10个月后,再次用破盆方法将上述的三角梅桩头取出,并将薯状根清洗干净,修掉各条薯根上层细根,只保留最底下细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角梅薯根盆景胚材的快速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s106的所述种苗采用成品节间密集、叶片小、容易促花、根部易于膨大的三角梅品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角梅薯根盆景胚材的快速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苗采用塔紫三角梅、塔黄三角梅或塔橙三角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角梅薯根盆景胚材的快速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s112的所述三角梅的整体高度保持在50cm以下,同时只保留膨大成薯状根,多余杂乱根系修除掉。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三角梅薯根盆景胚材的快速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火山石碎块的直径为1-2cm。


技术总结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三角梅薯根盆景胚材的快速培育方法,具体涉及园艺培育的技术领域。一种三角梅薯根盆景胚材的快速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培育场地的选择、培育基质的选择、种苗处理、上盆培育阶段、薯根生成阶段、换盆膨根阶段和盆景胚材培育阶段。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克服了现有的三角梅树体胚材培育时间长、根系细弱、且生产管理成本较高的问题,可用于快速稳定的培育三角梅盆景胚材。

技术研发人员:杨珺;符瑞侃;梁定民;翁春雨;全彬;云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园艺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0.07.31
技术公布日:2020.11.1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