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孢短芽孢杆菌和多粘类芽孢杆菌组合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28865082发布日期:2022-02-12 03:2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侧孢短芽孢杆菌和多粘类芽孢杆菌组合颗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剂包括a相组分、b相组分、c相组分,其中:a相组分:具有生物农药活性成分的功能性母粉,包括侧孢短芽孢杆菌功能性母粉1-80重量份;多粘类芽孢杆菌功能性母粉1-80重量份;b相组分:提供营养的植物源载体,60-95重量份;c相组分:成膜助剂,0.5-45重量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孢短芽孢杆菌和多粘类芽孢杆菌组合颗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a相组分的侧孢短芽孢杆菌功能性母粉包括的组分及重量份数比为:所述a相组分的侧孢短芽孢杆菌功能性母粉包括的的组分及重量份数比为:侧孢短芽孢杆菌原药和多粘类芽孢杆菌原药有效活菌数量比为0.1-50亿cfu/克:0.1-50亿cfu/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孢短芽孢杆菌和多粘类芽孢杆菌组合颗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孢短芽孢杆菌原药与多粘芽孢杆菌功原药的重量份数比为1-15:1-1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孢短芽孢杆菌和多粘类芽孢杆菌组合颗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孢短芽孢杆菌原药与多粘芽孢杆菌原药的重量份数比为5-15: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孢短芽孢杆菌和多粘类芽孢杆菌组合颗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b相组分的植物源载体的成分及重量份数比为:玉米芯粉末
ꢀꢀ
60-70重量份;淀粉
ꢀꢀꢀꢀꢀꢀꢀꢀ
25-35重量份;葡萄糖
ꢀꢀꢀꢀꢀꢀ
3-7重量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孢短芽孢杆菌和多粘类芽孢杆菌组合颗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c相组分的成膜助剂的成分及重量份数比为粘结剂
ꢀꢀꢀꢀ
0.5-20重量份;警戒色
ꢀꢀꢀꢀ
0.01-5重量份。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侧孢短芽孢杆菌和多粘类芽孢杆菌组合颗粒剂,其特征在于:所
述粘结剂为羧甲基纤维素,所述警戒色为碱性或酸性染料或其他直接染料中的任何一种。8.一种如权利要求1-7所述侧孢短芽孢杆菌和多粘类芽孢杆菌组合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a相组分的功能性母粉:将侧孢短芽孢杆菌原药、多粘类芽孢杆菌原药进行机械粉碎或气流粉碎,得到粒径为300-400目的活性成分原药细粉,再按重量份数比将侧孢短芽孢杆菌原药5-95重量份与抗结剂1-5重量份,流平剂1-10重量份,粘结剂0.5-20重量份,减水剂0.5-20重量份,置于无重力混合机进行失重混合,得到侧孢短芽孢杆菌功能性母粉;按重量份数比将多粘类芽孢杆菌原药5-95重量份与抗结剂1-5重量份,流平剂1-10重量份,粘结剂0.5-20重量份,减水剂0.5-20重量份,置于无重力混合机进行失重混合,得到侧孢短芽孢杆菌功能性母粉;2)制备b相组分的植物源载体:取玉米芯进行精细粉碎,得到粒径为100-500目的60-70重量份的玉米芯粉末,混入25-35重量份的淀粉及3-7重量份的葡萄糖,经挤压造粒成1-3mm的植物源载体颗粒,晾干,备用;3)制备c相组分的成膜助剂:按照重量份数比取粘结剂0.5-20重量份,警戒色0.01-5重量份,置于带搅拌和加热的容器内,从常温缓慢加热至90℃,搅拌至均相,备用;4)制作颗粒剂成品;按重量份数比取份步骤2)的b相植物源载体颗粒60-95重量份置于混合包衣机内,搅拌的状态下加入c相组分的成膜助剂2-20重量份,继续搅拌,使成膜助剂均匀润湿分布于颗粒表面,再分四次等量加入步骤1)制得的侧孢短芽孢杆菌功能性母粉1-80重量份、侧孢短芽孢杆菌功能性母粉1-80重量份,直到功能性母粉在植物源载体颗粒表面形成药膜,得到成品的湿料,将湿料自然风干,得到颗粒剂成品;5)颗粒剂成品活性检测:对步骤4)制得的颗粒剂成品进行生物活性检测,取定量的颗粒剂成品于盛有定量无菌水的无菌的三角瓶中,加入定量的吐温20,摇床震荡0.5小时摇匀,梯度稀释到一定浓度,吸取100ul药液均匀涂抹在lb培养基上,培养24h,观察芽孢萌发数量。9.一种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侧孢短芽孢杆菌和多粘类芽孢杆菌组合颗粒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大姜茎基腐病防治。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侧孢短芽孢杆菌和多粘类芽孢杆菌组合颗粒剂,所述颗粒剂包括A相组分、B相组分、C相组分,其中:A相组分:具有生物农药活性成分的功能性母粉,包括侧孢短芽孢杆菌功能性母粉1-80重量份;多粘类芽孢杆菌功能性母粉1-80重量份;B相组分:提供营养的植物源载体,60-95重量份;C相组分:成膜助剂,0.5-45重量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侧孢短芽孢杆菌和多粘类芽孢杆菌组合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采用植物源载体与侧孢短芽孢杆菌和多粘类芽孢杆菌进行配合,对大姜茎基腐病的防治能够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郭惠杰 叶进刚 韩小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汉邦植物保护剂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9
技术公布日:2022/2/1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